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之氧化还原反应(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及详细答案 下载本文

【解析】 【分析】

(1)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H2、Cl2和NaOH;故可以利用的单质为H2、Cl2,合成HCl,根据流程图可知加入物质为NaClO3和HCl,生成ClO2;可以写出方程式,并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得到;

(2)生成的气体中除了有二氧化氯还有大量的氯气,产率低,难分离,而且极有可能造成大气污染;用电解的方法耗能大;

(3)①纤维素为多糖,水解最终产物为葡萄糖(C6H12O6),具有还原性,可将NaClO3还原得到ClO2.Cl从+5到+4价,降低1价,葡萄糖(C6H12O6)C均价为0,到+4价,升高4价,然后配平得到,由①可知生成24molClO2和6mol CO2气体转移24mol的电子; (4)每摩尔Cl2得到2mol电子,而每摩尔ClO2得到5mol电子,故为2.5倍;

(5)存在弱电解水的电离平衡和弱离子的水解平衡.不水解的二元钠离子浓度最大,水解是微弱的,显性离子和第一步水解产生的阴离子,隐性离子;

(6)Na2S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两者反应,要使溶液呈中性,只能是部分反应,所以溶质为Na2SO3、NaHSO3、NaCl。 【详解】

(1)由工艺流程图可以看出:在该工艺中可利用的单质有H2、Cl2 ;根据流程图可知加入物质为NaClO3和HCl,生成Cl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aClO3被还原生成ClO2,HCl被氧化生成Cl2,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4HCl=2ClO2↑+Cl2↑+ 2NaCl+2H2O; (2)由制备原理和流程图可知此法的缺点主要是会产生大量的Cl2,消耗大量的电能,产物ClO2和Cl2不仅不容易分离,而且物质利用率低,很容易造成大气污染;

(3)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X是葡萄糖C6H12O6。它与NaClO3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电子守恒的知识可得方程式为:

1C6H12O6+24NaClO3+12H2SO4→24ClO2↑+6CO2↑+18H2O+12Na2SO4,由方程式可以看出每产生30mol的气体,转移电子24NA;现在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为4.48L(即0.2mol),所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6mol,个数为0.16NA;

(4)处理含CN-相同量的电镀废水,即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同。假设转移电子2mol,则需要Cl2的物质的量是1mol;需要ClO2的物质的量为n(ClO2)=1:0.4=2.5;

(5)反应中的Na2SO3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H2OHSO3-+H2O

-

2==0.4mol。所以n(Cl2):5H+OH和SO3的水解平衡的两种方程

OH-+HSO3-,

+

-2-

式。由于SO32-是二元弱酸的酸根离子,因此存在两步水解平衡SO32-+H2O

----

OH-+H2SO3;Na2SO3=2Na++ SO32-;c(Na+)>c(SO32-),SO32-水解产生OH-和HSO3-,

HSO3进一步水解还要消耗HSO3,同时产生OH,因此c(OH)>c(HSO3);在溶液中还存在水的电量平衡,所以c(HSO3-)>c(H+);在溶液中盐水解的程度是很微弱的,所以c(SO32-)>c(OH-);因此在该溶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SO32-)>c(OH-)>c(HSO3-)>c(H+);

(6)在Na2S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若恰好发生反应:Na2SO3+HCl=NaCl+NaHSO3。则由于

NaHSO3溶液呈酸性。所以至中性时,n(HCl)

10.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是防止水体污染、改善水质的主要措施之一。 (1)硫酸厂的酸性废水中砷(As)元素(主要以 H3AsO3 形式存在)含量极高,为控制砷的排放, 某工厂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含砷废水。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已知砷是氮的同族元素,比氮原子多 2 个电子层,砷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_____。 ②工业上采用硫化法(通常用硫化钠)去除废水中的砷,生成物为难溶性的三硫化二砷,该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电镀厂的废水中含有的 CN-有剧毒,需要处理加以排放。处理含 CN-废水的方法之一是在 微生物的作用下,CN-被氧气氧化成 HCO3- ,同时生成 NH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3)电渗析法处理厨房垃极发酵液,同时得到乳酸的原理如图所示(图中“HA”表示乳酸分子, A―表示乳酸根离子):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②电解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可控制阳极室的 pH 约为 6~8,此时进入浓缩室的 OH-可L-1 乳酸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 浓度上升为 145 g/L(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 计。400 mL 10 g·

忽略不计),阴极上产生的 H2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_____L (已知:乳酸的摩尔质量为 90 g/mol)。

【答案】第四周期ⅤA族 2H3AsO3+3S2-+6H+=As2S3↓+6H2O 4H2O+2CN-+O2=2HCO3-+2NH3 4OH--4e-═2H2O+O2↑或2H2O-4e-═O2↑+4H+ 6.72 【解析】 【分析】

(1)①由砷是氮的同族元素,比氮原子多2个电子层可知,砷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4个电子层;

②根据题给信息可知,酸性条件下,硫化钠与和废水中的砷酸反应,生成难溶性的三硫化二砷和水;

(2)由题意可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CN-被氧气氧化成HCO3-,同时生成NH3,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氮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

(3)①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在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呈酸性;

②由电极反应式和生成HA的化学方程式可得:2HA—2 H+—H2,由此计算可得。 【详解】

(1)①由砷是氮的同族元素,比氮原子多2个电子层可知,砷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4个电子层,则砷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ⅤA族,故答案为:第四周期ⅤA族; ②根据题给信息可知,酸性条件下,硫化钠与和废水中的砷酸反应,生成难溶性的三硫化二砷和水,反应中硫化钠做还原剂,砷酸做氧化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3AsO3+3S2-+6H+=As2S3↓+6H2O,故答案为:2H3AsO3+3S2-+6H+=As2S3↓+6H2O;

(2)由题意可知,在微生物的作用下,CN-被氧气氧化成HCO3-,同时生成NH3,反应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氮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O+2CN-+O2=2HCO3-+2NH3,故答案为:4H2O+2CN-+O2=2HCO3-+2NH3;

(3)①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在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呈酸性,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电极反应式为4OH-或2H2O-4e-═O2↑+4H+,故答案为:4OH--4e-═2H2O+O2↑或2H2O-4e-═O2↑+4H+;

②由电极反应式和生成HA的化学方程式可得:2HA—2 H+—H2,电解过程中生成HA的质量为(145 g/L×0.4L—10 g/L×0.4L)=54g,则由HA和氢气的关系式可知阴极上产生的 H2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90g/mol×1×22.4L/mol=6.72L,故答案为:6.72。 2【点睛】

电渗析法处理厨房垃极发酵液时,阳极上水电离出的氢氧根放电,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氢离子从阳极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浓缩室,阴极上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放电,使溶液中氢氧根浓度增大,溶液中A-通过阴离子交换膜从阴极进入浓缩室,发生反应H++A-═HA,导致乳酸浓度增大是理解的关键,也是解答关键。

54g

11.消除含氮化合物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

(1)已知反应8NH3+6NO2=7N2+12H2O,请分析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 (2)水体中过量氨氮(以NH3表示)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①用次氯酸钠除去氨氮的原理如题图所示。写出该图示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该反应需控制温度,温度过高时氨氮去除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

②取一定量的含氨氮废水,改变加入次氯酸钠用量,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氨氮去除率、总氮(溶液中所有可溶性的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的总量)去除率以及剩余次氯酸钠的含量随m(NaCIO)m(NH3)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当m( NaCIO):m(NH3)>7.6时,水体中总氮去除率反而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

【答案】4:3 2NH3+ 3NaClO= N2+ 3NaCl+ 3H2O 温度过高,HClO发生分解,氨氮去除率随之降低 有部分NH3被氧化成NO2-或NO3- 【解析】 【分析】

(1)该反应中NH3中N由-3价变为0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所得产物为氧化产物;NO2中N由+4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得产物为还原产物;因此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6=4:3;

(2)①根据图示判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书写化学方程式;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但是温度过高,HClO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②当m( NaCIO):m(NH3)>7.6时,NaCIO加入的量越多会将氨氮氧化为NO3-等高价态物质。 【详解】

(1)该反应中NH3中N由-3价变为0价,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所得为氧化产物;NO2中N由+4价变为0价,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所得为还原产物;因此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6=4:3;

(2)①由图转化过程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为NH3和NaClO,生成物为N2、NaCl2和H2O,因此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NaClO=N2+3NaCl+3H2O;

由于反应过程中生成HClO,HClO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因此温度过高,氨氮去除率降低;

②NaClO具有氧化性,其量增大,会使得部分NH3被氧化成NO2-或NO3- , 使得水体中总氮去除率降低; 【点睛】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考生应从图中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另外解释控制反应条件的度。

12.次硫酸钠甲醛(xNaHSO2?yHCHO?zH2O)俗称吊白块,在印染、医药以及原子能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它的组成可通过下列实验测定:①准确称取1.5400g样品,完全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②取25.00mL所配溶液经AHMT分光光度法测得甲醛物质的量浓度为0.10mol×L-1。③另取25.00mL所配溶液,加入过量碘完全反应后,加入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0.5825g。次硫酸氢钠和碘反应的方程式如下:xNaHSO2?yHCHO?zH2O+I2→NaHSO4+HI+HCHO+H2O(未配平) (1)生成0.5825g白色固体时,需要消耗碘的质量为_____。

(2)若向吊白块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甲醛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两种含氧有机物,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3)通过计算确定次硫酸氢钠甲醛的组成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27g 2HCHO+OH-=CH3OH+HCOO- NaHSO2·HCHO·2H2O 【解析】 【分析】

(1)根据次硫酸氢钠甲醛和碘单质之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计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