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世界上第一个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人是荷兰商人安东?列文虎克,他的最大贡献不在商界,而是利用自制的单式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2、微生物学发展的奠基者是1)法国的巴斯德和2)德国的柯赫,其中巴斯德对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主要集中体现①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 ,提出病原学说(曲颈瓶实验)②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③免疫学——预防接种 ④巴斯德消毒法等;柯赫对微生物学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主要集中体现①) _建立了细菌纯培养技术②_建立了细菌纯培养技术
4、微生物所具有的抗逆性主要体现抗热、抗寒、抗酸碱、耐渗透压、抗压力。 5.微生物学发展史可分为5期,其分别为史前期、初创期、奠定期、发展期 和成熟期;我国人民在史前期曾有过重大贡献,其为制曲、酿酒技术。
二、问答题: 1、“微生物对人类的重要性,你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试用具体事例来说明这句话的深刻意义。
(从四个方面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
(1) 物质和能量循环 (2)人体生理屏障 (3)提供必需物质 (4)现代生物技术等方面。 2、简述科赫原则。(如何判定某种微生物是病原菌?)
1、在每一病例中都出现这种微生物2、能从寄主分离出这样的微生物并能在培养基中培养出来3、用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4、从试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离培养出这种微生物来 3、述微生物自身的特点(共性和特性)。 4、简述微生物对生命科学的贡献?
(1)微生物是生物学基本理论研究中的理想实验对象,对微生物的研究促进许多重大生物学理论问题的突破a)基因和酶关系的阐明及“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b)基
因和酶关系的阐明及“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c)基因概念的发展d)遗传密码的破译e)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f)生物大分子合成的中心法则(2)对生命科学研究技术的贡献a)细胞的人工培养b)突变体筛选c)DNA重组技术和遗传工程(3)微生物与“人类基因组计划”a)作为模式生物b)基因与基因组的功能研究的重要工具 5.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1)体积小,面积大 (2)吸收多,转化快 (3)分布广,种类多 (4)适应强,易变异 (5)生长旺,繁殖快 其中最基本的是微生物的多样性,原因是:微生物因其体积小,重量轻和数量多等原因,可以到处传播以至达到“无孔不入”的地步。不论在动,植物体内外,还是土壤,河流,空气,平原,高山,深海,污水,垃圾,海底淤泥,冰川,盐湖,沙漠,甚至油井,酸性矿水和岩层下,都有大量与其相适应的各类微生物在活动着。
第二章 纯培养和显微技术
一、填空 1、动植物的研究能以个体为单位,而对微生物的研究一般用群体。
2、最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巴氏消毒法、间歇灭菌法和加压蒸气灭菌法等。
3、用培养平板进行微生物纯种分离方法包括稀释平板法、倾注平板法和涂布平板法。
5、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原理是在低温、干燥、缺氧、 避光、缺乏营养等环境条件下,使其处于代谢不活泼状态。
6、分辨率和反差是决定显微观察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数值孔径又是决定物镜性能的最重要指标。
8、用油镜观察时,需在载玻片与镜头之间加滴镜油,其作用增加照明亮度和增加显微镜的分辨率。
二、是非题 1、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与所用波长所正比。(×)
2、荧光显微技术原理是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发荧光的物体会在黑暗的背景下表现为光亮的有色物体。(√)
3、明视野显微镜观察到的微生物是透明的,而暗视野显微镜观察到的微生物是明亮的。(√)
4、透射电镜可以观察样品的表面结构,而扫描电镜可观察样品的内部结构。(√)
三、名词解释 1、Pure culture:微生物学中把从一个细胞或一群相同的细胞经过培养繁殖而得到的后代,称纯培养。所得培养物成为纯培养物。
2、Colny:单个(或聚在一起的一团)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
3、单孢子分离法:采用显微分离法从混杂群体中直接分离单个细胞或单个个体进行培养以获得纯培养,称为单细胞分离法。
4、灭菌:指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
5、消毒:指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物体基本无害的措施。
四、问答题 1、要想提高显微镜的分辨率和反差,从显微镜的设计要考虑哪几个主要因素?并举例说明。
2、简述平板稀释法测定活菌数的操作过程,并分析该法成败的关键。
第三章 原核微生物
一、填空 1、微生物包括的主要类群有原核生物、真核微生物和非细胞微生物。
2、真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3、根据分裂方式及排列情况,球菌分有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和葡萄球菌等,螺旋菌又有弧菌、螺菌和螺旋体及其它形态的菌有星形、方
形、柄杆状和异常形态4、细菌的染色方法有①简单染色法、②鉴别染色法、③负染色法,其中②又可分为革兰氏染色法、抗酸性染色法、芽孢染色法和姬萨姆染色法。
5、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分为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或丙酮脱色和碱性染料复染,其中关键步骤为酒精脱色;而染色结果G-为红色、G+为深紫色,如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枯草杆菌是革兰氏阳性菌。
6、G+细胞壁的主要成份是肽聚糖和磷壁酸;前者的双糖单位是由一个N-乙酰葡糖胺通过β-1,4糖苷键与另一个N-乙酰胞壁酸相连构成,这一双糖单位易被溶菌酶水解,而导致细菌细胞壁“散架”而死亡。
7、脂多糖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0-多糖三部分组成,而糖被的主要成份是多糖、多肽或蛋白质,尤以多糖为主。
8、缺壁细菌的主要类型有L型细菌、原生质体、球状体和支原体。
9、原生质体的特点有无完整细胞壁、_细胞呈球状、对渗透压极其敏感_和_细胞不能分裂。
10、观察细胞膜的方法有质壁分离后结合鉴别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原生质体破裂和超薄切片电镜观察。
11、芽孢具有很强的抗热、抗酸碱、抗辐射、抗渗透压和_抗化学药物等性能,芽孢的萌发包括活化、出芽和生长三个具体阶段;且自然界中经常会遇到的耐热性最强的菌是嗜热脂肪芽孢杆菌。
12、细菌的一般构造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区等,特殊构造又有鞭毛、菌毛(或性菌毛)、荚膜和芽孢等。
二、是非题 1、细菌的异常形态是细菌的固有特征。(×)
2、放线菌孢子和细菌的芽孢都是繁殖体。(×)
3、脂多糖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特有的成份。(×)
4、菌落边缘细胞的菌龄比菌落中心的细胞菌龄长。(×)
5、所的细菌的细胞壁中都含有肽聚糖。(√)
6、细胞的荚膜只能用荚膜染色法观察。(×)
7、热原体(Thermoplasma)是古细菌,它没有细胞壁。 (×)
8、放线菌具有菌丝,并以孢子进行繁殖,它属于真核微生物。(三、选择题 ×)
1、细菌形态通常有球状、杆状、螺丝状三类。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B)
A 螺旋菌 B 杆菌 C 球菌
2、自界长期进化形成的缺壁细菌是(A)
A 支原体 B L型细菌 C 原生质体 D 原生质球
3、G+菌由溶菌酶处理后所得到的缺壁细胞是(C)
A 支原体 B L型细菌 C 原生质体 D 原生质球
4、G-菌由溶菌酶处理后所得到的缺壁细胞是(D)
A 支原体 B L型细菌 C 原生质体 D 原生质球
5、实验室中自发突变形成的缺壁细菌称作(B)
A 支原体 B L型细菌 C 原生质体 D 原生质球
6、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D)
A 肽聚糖 B 几丁质 C 脂多糖 D 磷壁酸
7、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C)
A 肽聚糖 B 几丁质 C 脂多糖 D 磷壁酸
8、原核细胞细胞壁上特有的成分是(A)
A 肽聚糖 B 几丁质 C 脂多糖 D 磷壁酸
9、放线菌具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产物功能的菌丝是(A)
A 基内菌丝 B 气生菌丝 C 孢子丝 D 孢子
10、蓝细菌的光合作用部位是(B)
A 静息孢子 B 类囊体 C 异形胞 D 链丝段
11、蓝细菌的固氮部位是(C)
A 静息孢子 B 类囊体 C 异形胞 D 链丝段
12、产甲烷菌属于(A)
A 古细菌 B 真细菌 C 放线菌 D 蓝细菌
13、在革兰氏染色中一般使用的染料是(C)。
A.美蓝和刚果红 B.苯胺黑和碳酸品红
C.结晶紫和番红 D.刚果红和番红
14、下列微生物中,(A)属于革兰氏阴性菌
A 大肠杆菌 B. 金黄葡萄球菌 C. 巨大芽孢杆菌 D. 肺炎双球菌
15、原核生物(D)
A.有细胞核 B .有有丝分裂 C .有线粒体 D .有细胞壁
16、致病性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组成中具有(C)
A.核心多糖 B .O-侧链 C .类脂A D .脂蛋白
17、用来染芽孢的染料通常是(A).
A.孔雀绿 B .结晶紫 C .复红 D .番红
18.Bacillussubitilis在生长发育的一定时期能形成(B)
A.孢囊 B .芽孢 C .伴孢晶体 D .子实体
19.气泡由许多小的气囊组成,气囊膜只含有(A)
A.蛋白质 B .磷脂 C .脂蛋白 D .肽聚糖
20.鞭毛的化学组分主要是(C).
A.多糖 B .脂类 C .蛋白质 D .核酸
21.细菌细胞的(A)部分结构与其抗原性相关 .
A.鞭毛 B .荚膜 C .芽孢 D .液泡
22.放线菌的菌体呈分枝丝状体,因此它是一种(C).
A.多细胞的真核生物 B .单细胞真核生物 C .多核的原核微生物 D .无壁的原核微生物
23.放线菌是抗生素的主要生产菌,许多著名常用的抗生素都是(A)属的种的次生代谢产物 .
A.链霉菌 B .小单孢菌 C .诺卡菌 D .放线菌
24.蓝细菌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B)
A.羧酶体 B .类囊体 C .藻胆蛋白体 D .叶绿体
25.在下列微生物中(B)能进行产氧的光合作用 .
A.链霉菌 B .蓝细菌 C .紫硫细菌 D .大肠杆菌
26.海水中的微生物具有的特点是(D)
A.嗜酸 B .嗜碱 C .嗜热 D .嗜盐
27.细胞内部的PH值( )
A.与外部环境PH值相同 B .近酸性 C .近碱性 D .近中性
28.没有细胞膜的原核微生物是(B).
A.立克次体 B .支原体 C .衣原体 D .螺旋体
29.下面不属于古细菌的原核微生物是(C)
? 产甲烷菌 B .硫酸盐还原菌 C .反硝化细菌 D .极端嗜盐菌
四、问答题 1、证实细菌细胞壁存在的方法有哪些?
答:1)通过染色,质壁分离或制成原生质体后再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2)用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细菌的超薄切片
2、磷壁酸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1)细胞壁形成负电荷环境,增强细胞膜对二价阳离子的吸收(2)储藏磷元素 (3)增强某些致病菌对宿主细胞的粘连,避免被白细胞吞噬以及抗补体的作用 (4)革兰氏阳性菌特异表面抗原的物质基础 (5)噬菌体的特异吸附受体 (6)能调节细胞内自溶素的活力,防止细胞因自溶死亡。自溶素在细胞分裂是可适度调节旧壁,促使新壁的插入
3、脂多糖主要功能是什么?
4、试阐述Singer 和Nicolson提出的细胞膜液态镶嵌模型。
答:1)膜的主体是脂质双分子层 2)脂质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 3)整合蛋白因其表面呈疏水性,故可“溶”于脂质双分子层的疏水性内层中 4)周边蛋白表面含有亲水基团,故可通过静电引力与脂质双分子层表面的极性头相连 5)脂质分子间或脂质与蛋白质分子间无共价结合 6)脂质双分子层犹如“海洋”,周边蛋白可在其上作“漂浮”运动,而整合蛋白则似“冰川”沉浸在其中作横向移动。
5、细胞膜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答: a)选择性的控制细胞内外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 b) 是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屏障 c)合成细胞壁和糖被等各种组分的重要基地 d)膜上含有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等能量代谢的酶系,是细胞的产能场所 e)是鞭毛基体的着生部位和鞭毛旋转的供能部位
6、有哪些方法可以证实某一细菌存在着鞭毛?
答:a)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鞭毛长度15-20微米,直径0.01-0.02微米 b)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鞭毛染色和暗视野显微镜 c)根据培养特征判断:半固体穿刺(在穿刺
线周围有混浊的扩散区),菌落(菌苔)形态(菌落形状大,薄且不规则,边缘极不圆整)。
7、试用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解释芽孢耐热机制。
答:1)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2)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产生极高的渗透压夺取芽孢核心的水分,结果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3)核心部分的细胞质却变得高度失水,因此具极强的耐热性,核心部分含有酸溶性小分子蛋白稳定DNA结构,防止损伤。
8、细菌主要贮藏物的特点及生理功能是什么?
答:a)不同微生物其储藏性内含物不同 b)微生物合理利用营养物质的一种调节方式 c)储藏物以多聚体的形式存在,有利于维持细胞内环境的平衡,避免不适合的pH 渗透压等危害。d)储藏物在细菌细胞中大量积累,还可以被人们利用。
9、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具有什么特征?
答:Ⅰ:支原体:1)无细胞壁,只有细胞膜,细胞形态多变; 2)个体很小,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3)可进行人工培养,但营养要求苛刻,菌落微小,呈典型的 “油煎荷包蛋”状; 4)一些支原体能引起人类、牲畜、家禽和作物的病害疾病,如肺炎支原体; 5)应用活组织细胞培养病毒或体外组织细胞培养时,常易被支原体污
染。Ⅱ:立克次氏体
a)专性活细胞寄生物b)大小介于病毒与一般细菌之间c)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立克次氏体形成了一种必须从一种宿主传至另一宿主的特殊生活方式 Ⅲ: 衣原体: 1) 细胞结构与细菌类似;具有类似的细胞壁,细胞壁内也含有胞壁酸、二氨基庚二酸等。核糖体也是由30S和50S二个亚基组成。 2) 细胞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为0.2-0.3 μm,能通过细菌滤器;3)专性活细胞内寄生4)在宿主细胞内生长繁殖具有独特的生活周期,即存在原体和始体两种形态。5)衣原体广泛寄生于人类、哺乳动物及鸟类,少数致病,如沙眼衣原体是人类砂眼的病原体,甚至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血管翳等临床症状,成为致盲的重要原因。6)衣原体不耐热,60℃ 10分钟即被灭活,但它不怕低温,冷冻干燥可保藏多年。对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敏感。
10、简述革兰氏染色机理。
答:G+ 菌:细胞壁厚,肽聚糖含量高,交联度大,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因脱水而孔径缩小,故结晶紫-碘复合物被阻留在细胞内,细胞不能被酒精脱色,仍呈紫色。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因其含脂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酒精将细胞脱色,细胞无色,沙黄复染后呈红色。
11、简述古细菌与真细菌的区别。
(1).形态学上,古细菌有扁平直角几何形状的细胞,而在真细菌中从未见过。
(2).中间代谢上,古细菌有独特的辅酶。如产甲烷菌含有F420,F430和COM及B因数。
(3).有无内含子(introns)上,许多古细菌有内含子。
(4).膜结构和成分上,古细菌膜含醚而不是酯,其中甘油以醚键连接长链碳氢化合物异戊二烯,而不是以酯键同脂肪酸相连。
(5).呼吸类型上,严格厌氧是古细菌的主要呼吸类型。
(6).代谢多样性上,古细菌单纯,不似真细菌那样多样性。
(7).在分子可塑性(molecular plasticity)上,古细菌比真细菌有较多的变化。
(8).在进化速率上,古细菌比真细菌缓慢,保留了较原始的特性。
13、什么是缺壁细菌?试列表比较4类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和实际应用。答: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和实验室菌种的自发突变中都会产生少数缺细胞壁的种类,或是用人为的方法通过抑制新生细胞壁的合成或对现成细胞壁进行酶解而获得人工缺壁的细菌统称为缺壁细菌。比较如下:
类型 形成 特点 实际应用 L型细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实1.没有完整而坚韧的细胞可能与针对细菌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壁,细胞呈多形态 2.有胞壁的抗菌治(L-for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些能通过细菌滤器,故又疗有关 m of 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变称“滤过型细菌”3.对渗透敏感,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油煎蛋”似的小菌落(直径在0.1mm左右) 原生质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1.对环境条件变化敏感, 体酶处理或在含青霉素的低渗透压、振荡、离心甚bacteri异型 a) (prot培养基中培养而抑制新至通气等都易引起其破裂 oplast) 生细胞壁合成而形成的2.有的原生质体具有鞭仅由一层细胞膜包裹毛,但不能运动,也不被的,圆球形、对渗透压相应噬菌体所感染,在适变化敏感的细胞,一般宜条件(如高渗培养基)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形可生长繁殖、形成菌落,成。 形成芽孢。及恢复成有细球状体又称原生质球,是对革胞壁的正常结构 (sphae兰氏阴性细菌处理后而3.比正常有细胞壁的细菌roplast获得的残留部分细胞壁更易导入外源遗传物质,) (外壁层)的球形体。是研究遗传规律和进行原与原生质体相比,它对生质体育种的良好实验材外界环境具有一定的抗料 性,可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 支原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细胞膜中含有一般原核生 (mycoplasma) 14、蓝细菌及其特点?
答:1.分布极广; 2.形态差异极大;有球状、杆状和丝状体,个体直径一般为3-10 μm,有的可达60 μm。当许多个体聚集在一起,可形成肉眼可见的、很大的群体。若繁茂生长,可使水的颜色随菌体颜色而变化。 3.细胞中含有叶绿素a,进行产氧型光合作用。它被认为是地球上生命进化过程中第一个产氧的光合生物,对地球
的、适应自然生活条件物所没有的甾醇, 所以即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 使缺乏细胞壁,其细胞膜仍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上从无氧到有氧的转变、真核生物的进化起着里程碑式的作用。4.具有原核生物的典型细胞结构:细胞核无核膜,也不进行有丝分裂,细胞壁含胞壁酸和二氨基庚二酸,革兰氏染色阴性。 5.营养极为简单,不需要维生素,以硝酸盐或氨作为氮源,多数能固氮,其异形细胞(heterocyst)是进行固氮的场所。 6.分泌粘液层、荚膜或形成鞘衣,因此具有强的抗干旱能力。 7.无鞭毛,但能在固体表面滑行,进行光趋避运动。 8.许多种类细胞质中有气泡,使菌体漂浮,保持在光线最充足的地方,以利光合作用。
第四章 真核微生物
一、填空 1.真核微生物具有的三种主要特征是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和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其主要类群有真菌、显微藻类 和原生动物。
2.酵母菌细胞形态有球形、卵圆形、椭圆形、柱形或香肠形等多种,其繁殖方式有(1)无性和(2)有性,其中(1)又有芽殖、裂殖和产无性孢子。
3.霉菌菌丝特化器官主要有假根、匍匐菌丝、吸器、附着胞和附着枝等。 4.霉菌的无性孢子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节孢子和芽孢子,有性孢子有卵孢子、子囊孢子和结合孢子,其有性繁殖过程为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 5.酵母菌的营养体既可以单倍体(n)也可以二倍体(2n)形式存在,酿酒酵母是这类生活史的代表,其特点为配后立刻进行减数分裂、核配后不立急进行减数分裂和不进行出芽繁殖。
6 .真核微生物的电子传递链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上,原核生物的电子传递链存在于细胞膜上 .
7真核微生物包括有真菌、显微藻类和原生动物等,它们的大小以微米单位来表示 . 8 .真核微生物的细胞壁特有的组分是纤维素,酵母菌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葡聚糖和甘露聚糖,而大部分霉菌的细胞壁是由几丁质组成的 。
9 .真菌的有性孢子的种类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四种;真菌的无性孢子的种类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节孢子和厚垣孢子五种。 11 .有一类真菌,由于仅发现无性阶段,未发现有性阶段,所以在真菌学中叫半知菌。
12.霉菌的繁殖方式有两种,即为孢子和菌丝片段,而细菌则以二分裂为主要方式 。
二、是非题 1.酵母菌细胞和真菌细胞的细胞膜上都有甾醇成分。(×)
2.链霉菌和毛霉都呈丝状生长,所以它们都属于真菌中的霉菌。(×) 3.半知菌是只发现了无性阶段,还没有发现有性阶段的一类真菌。(√)
三、选择题 1.酵母菌的细胞壁主要含(D)。
A 肽聚糖和甘露聚糖 B 葡聚糖和脂多糖 C 几丁质和纤维素 D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2、丝状真菌的无性繁殖方式很多,主要有(D )。 A .菌丝片段 B .芽殖 C .裂殖 D .分生孢子
3 .某些酵母菌上下两细胞连接出呈细腰状,通常称为 (C)。 A .有隔菌丝 B .无隔菌丝 C .假菌丝 D .菌丝 4 .构成丝状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 (A)。
A .菌丝 B .菌丝体 C .无隔菌丝 D .有隔菌丝
四.问答题 1.什么是真菌、酵母菌和霉菌?答:真菌是不含叶绿体,化能有机营养,具有真正的细菌核,含有线粒体以孢子进行繁殖,不运动的典型的真核微生物。酵母菌: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霉菌是“丝状真菌”的统称,通常指菌丝体比较发达而又不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真菌。
2.什么是菌落?试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特征。
项目 菌落含水状态 细菌 湿润或比较湿润 菌落形态 小而突起或大而平坦 细胞间相互关系 单个分散或有一定的排列方式 菌落的透明度 透明或稍透明 菌落与培养基结合程度 菌落颜色 多样 单调,一般呈乳脂或矿烛色少数红或黑色 菌落边缘 一般看不到细胞 菌落气味 一般的臭味 常带有土腥味 可见菌丝状细胞 可见菌丝状细胞 往往有霉味 可见球状,卵圆状细胞或假丝状细胞 多带有酒香味 多样 多样 不结合 牢固结合 较牢固结合 不结合 不透明 不透明 稍透明 丝状交织 丝状交织 单个分散或假菌丝 大而疏松或大而致密 小而紧密 大而突起 放线菌 干燥或较干燥 霉菌 干燥 酵母菌 较湿润 3、试述真菌孢子的特点,并说明其实践意义。
答:真菌的繁殖能力极强,主要通过产生大量的无性孢子或有性孢子来完成。真菌
孢子的特点是小,轻,干,多,以及形态色泽各异,休眠期长和有较强的抗逆性。孢子的孢子数极多,从数百个至数千亿个都有。孢子的这些特点,都有助于它们在自然界中的散播和生存。但对人类来说,既有造成杂菌污染,工农业产品霉变和传播动植物病害等的不利影响,也有利于接种,扩大培养,以及菌种的选育,鉴定和保藏等的作用。
4、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各有何特点? 答:详见课本59页
第五章病毒
一.是非题 1.一个病毒的毒粒内既含有DNA又含有RNA.。(× ) 2.一个病毒的毒粒内既含有双链DNA和双链RNA。(× ) 3.一个病毒的毒粒内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 4.植物病毒侵入依靠细胞受体吸附。(× )
5.溶源性细菌在一定条件诱发下,可变为烈性噬菌体裂解寄主细胞。(√ ) 6.(+)DNA即是与mRNA序列互补的DNA。(× ) 7.朊病毒是只含有侵染性蛋白质的病毒。(√ )
8.原噬菌体是整合在宿主DNA上的DNA片段,它不能独立进行繁殖。(√ )
9.病毒具有宿主特异性,即某一种病毒仅能感染一定种类的微生物、植物或动物。(√ )
二.填空 1.病毒是侵害各种生物的分子病原体,现分为真病毒和亚病毒两大类,而亚病毒包括类病毒_、拟病毒和朊病毒。
2.病毒纯化方法有盐析、等电点沉淀、凝胶层析、超速离心、有机溶剂沉淀和离子交换等,其纯化标准是纯化的病毒制备物应保持其感染性和纯化的病毒制备物的毒粒大小、形态、密度、化学纯度及抗原性应具有均一性。
3.毒粒的基本化学组成是核酸和蛋白质,有包膜的病毒还含有脂类和糖类,有的病毒还含有聚胺类化合物和无机阳离子等组分,它对大多数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4.毒粒的形状大致可分为球状、杆状_和复杂形状等几类,病毒壳体的结构类型有螺旋对称壳体、二十面对称壳体_和双对称结构。
5.病毒核酸存在的主要类型ssDNA、dsDNA、ssRNA和dsRNA4种。 6.病毒蛋白质根据其是否存在于毒粒中可分为(1)结构蛋白和(2)非结构蛋白两类,其中(1)又有壳体蛋白、包膜蛋白和存在毒粒中的酶。
7.裂性噬菌体以裂解性周期进行繁殖,从生长曲线上可将其分为潜伏期、裂解期和
平稳期三个时期。
8.病毒是严格的细胞内寄生物,它只能在活细胞内繁殖,其繁殖过程可分为侵入、脱壳、病毒大分子合成和装配与释放五个阶段。
9.温和噬菌体有三种存在形式即游离态、整合态和营养态。
10.病毒侵入宿主细胞有注射、泡膜移位、泡膜融合_和内吞等方式。
三.名词解释 1.噬菌斑:当寄主细胞被噬菌体感染后细胞裂解,在菌苔上出现的一些无色透明空斑(负菌落)。
2.病毒:一类超显微的,无细胞结构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分子生物。 3.温和噬菌体:侵入相应宿主细胞后,由于前者的基因组整合到后者的基因组上,并随后者的复制一起同步复制,因此这种温和噬菌体的侵入并不引起宿主细胞的裂解,而出现溶源现象的这类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
烈性噬菌体:能够完成增殖周期,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 4.溶源菌:染色体上整合有前噬菌体的细菌。
5.溶源转变:是指原噬菌体引起的溶源性细菌除免疫性以外的其他的表型的改变。 6.类病毒:类病毒是一个裸露的闭合环状RNA分子,它能感染寄主并在其中进行自我复制使寄主产生病症。
7.拟病毒:又称为类类病毒,是一类存在于植物病毒粒子中的小的环状RNA分子。 8.朊病毒prion:是一类能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的疏水蛋白质。
9.溶源性:染色体上整合有前噬菌体的细菌称溶源菌,溶源菌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性如自发裂解、诱发裂解、免疫性、复愈等称为溶源性。
10.包涵体:病毒侵入寄主后与寄主细胞蛋白形成的一种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颗粒体。
11.溶源菌复愈:在溶源菌细菌群体增殖时,部分细胞丧失细胞内的噬菌体,成为非溶源性细菌。
12.溶源菌免疫性:溶源菌对已感染的噬菌体以外的其它噬菌体具抵制能力。 13.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为一步生长曲线。 14.自发裂解:即便没有外界条件的影响极少数也会出现裂解产生大量噬菌体的现象。 15.诱发裂解:溶源性细菌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会出现大量溃溶释放出噬菌体的现象。
四、选择题 1.以双链RNA为遗传物质的生物有 (D) 等. A.植物 B.动物 C.真菌 D.细菌 2.最先发现病毒的是 (A).
A.巴斯德 B.柯赫 C.伊万诺夫斯基 D.吕文虎克 3.噬菌体是一种感染 (C) 的病毒.
A.酵母菌 B.霉菌 C.放线菌和细菌 D.原生动物 4.病毒缺乏 (B) .
A.增殖能力 B.独立代谢的酶体系 C.核酸 D.蛋白质 5.NPV是 (A)
A.核多角体病毒 B.质多角体病毒 C.颗粒体病毒 D.无包含体病毒 6.GV是 (B) .
A.无包含体病毒 B.颗粒体病毒 C.核多角体病毒 D.质多角体病毒7.CPV是 (D) A.无包含体病毒 B.颗粒体病毒 C.核多角体病毒 D.质多角体病毒
8..溶源菌遇到同一种噬菌体或与之密切相关的噬菌体时表现为 (B) .A.抗性 B.
免疫性 C.再次溶源化 D.裂解
五.问答题 1.什么是病毒?病毒有哪些不同于其他微生物之处?
答:定义见名词解释。后见课本63页
2.病毒结构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1.构成病毒粒子外壳;2.保护病毒核酸免受核酸酶及其他理化因子破坏;3.决定病毒感染特异性,与敏感细胞表面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4.决定病毒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5.构成某些病毒组成中的酶,如噬菌体的溶菌酶,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呼肠孤病毒的RNA转录酶,Rous肉瘤病毒的反转录酶。
3.何谓一步生长曲线?它可分几期?试述各期特点。
答: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为一步生长曲线。 1潜伏期:细胞内已经开始装配噬菌体粒子并可用电镜观察到 2裂解期:宿主细胞迅速裂解溶液中噬菌体粒子急剧增多。
3平稳期:感染后的宿主细胞已全部裂解,溶液中的噬菌体效价达到最高点。 4.在生产实践中被噬菌体污染的发酵液有哪些特征? 工业生产如何防治噬菌体的污染?
答:发酵周期延长,发酵液变清和发酵产物难以形成。
要防止噬菌体的污染,必须确立防重于治的观念,例如绝不使用可疑菌种,严格保持环境卫生,决不任意丢弃和排放有生产菌种的菌液,注意通气质量,加强发酵罐和管道的灭菌,不断筛选抗噬菌体菌种,经常轮换生产菌种,以及严格会客制度等。 5.什么是效价?测定效价的方法有哪几种?试简述测定噬菌体效价的双层平板法。
答:效价表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有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
双层平板法主要步骤:预先分别配制含2%和1%琼脂的底层培养基和上层培养基。先用底层培养基在培养皿上浇一层平板,待凝固后,再把预先融化并冷却到45℃以下,加有较浓的敏感宿主和一定体积待测噬菌体样品上层培养基,在试管中摇匀后,立即倒在底层培养基上铺平待凝,然后在37℃下保温。一般经10余h后即可对噬菌斑计数。6、什么是烈性噬菌体?简述其裂解性生活史。
答:定义见名词解释。它的裂解生活史大致为:1尾丝与宿主细胞特异性吸附2病毒核酸侵入宿主细胞内3病毒核酸和蛋白质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和合成4病毒核酸和蛋白质装配5大量子代噬菌体裂解释放到宿主细胞外
7、什么是温和噬菌体、溶源菌?温和噬菌体共有哪几种存在方式?如何检出溶源菌?
答:定义见名词解释。存在形式有游离态,整合态,营养态。检验某菌株是否为溶源菌的方法,是将少量溶源菌与大量的敏感性指示菌(遇溶源菌裂解后所释放的温和噬菌体会发生裂解循环者)相混合,然后与琼脂培养基混匀后倒一个平板,经培养后溶源菌就一一长成菌落。由于溶源菌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有极少数个体会引起自发裂解,其释放的噬菌体可不断侵染溶源菌菌落周围的指示菌苔,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个中央有溶源菌的小菌落,四周有透明圈围着的这种独特噬菌斑。
第六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一.填空 养基应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六大营养要素是碳源、氮源、能源、无机盐、生长因子和水。
2.碳源物对微生物的功能是提供碳素来源和能量来源,微生物可用的碳源物质主要有糖类、有机酸、脂类、烃、CO2及碳酸盐__等。
3.微生物利用的氮源物质主要有蛋白质、铵盐、硝酸盐、分子氮、酰胺等,而常用的速效N源如玉米粉,它有利于菌体生长;迟效N源如黄豆饼粉、花生饼粉,它有利于代谢产物的形成。
4.无机盐对微生物的生理功能是作为酶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_、维持生物大分子和细胞结构的稳定性、_调节并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平衡和控制细胞的氧化还原电位和作为某些微生物生长的能源物质等_。
5.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分为光能无机自养型、光能有机异养型、化能无机自养型和化能有机异养型。微生物类型的可变性有利于提高微生物对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能力_。
6.生长因子主要包括维生素、氨基酸和嘌呤及嘧啶,它们对微生物所起的作用是作为酶的辅基或辅酶参与新陈代谢、维持微生物正常生长、为合成核柑、核苷酸和核酸提供原料__。
7.在微生物研究和生长实践中,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最基本要求是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营养物的浓度及配比合适、物理、化学条件适宜、经济节约和精心设计、试验比较。
8.液体培养基中加入CaCO3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调节培养基的pH值。
9.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有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和基团移位,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运输乳糖,大肠杆菌又是通过基团移位方式运输嘌呤和嘧啶的。
10.影响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主要因素是营养物质本身、微生物所处的环境和微生物细胞的透过屏障。
11.实验室常用的有机氮源有蛋白胨和牛肉膏等,无机氮源有硫酸铵和硝酸钠等。为节约成本,工厂中常用豆饼粉等作为有机氮源。
12.培养基按用途分可分为基础培养基、增殖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四种类型。
二.是非题
1.在固体培养基中,琼脂的浓度一般为0.5—1.0%.(×)
2.EMB培养基中,伊红美蓝的作用是促进大肠杆菌的生长.(×) 3.碳源对配制任何微生物的培养基都是必不可少的.(×) 4.被动扩散是微生物细胞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
5.主动运输是广泛存在于微生物中的一种主要的物质运输方式。(√ )
三.名词解释 培养基(medium):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生长因子:通常指那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而且需要量很小,但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或
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化合物。
碳源:一切能满足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称为碳源。 氮源:凡能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氮元素的营养源,称为氮源。
水活度值:表示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中水的有效性,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溶液的蒸气压力与同样条件下纯水蒸气压力之比。
碳氮比:是指在微生物培养基中所含的碳源中碳原子的摩尔数与氮源中氮原子的摩尔数之比。
鉴别培养基:用于鉴别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特殊化学物质,某种微生物在培养基中生长后能产生某种代谢产物,而这种代谢产物可以与培养基中的特殊化学物质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性变化,根据这种特征性变化,可将该种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区分开来的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synthetic medium):由化学成份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的培养基,
也称化学限定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内加入某种化学物质或去除某些营养物质以抑制杂菌。 加富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营养物质,以供少数特殊需要的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富集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别的营养要素以增殖少数微生物的培养方式。 化能自养:以CO2为唯一或主要碳源,氧化还原态无机物获得能量的微生物。 化能异养型:以有机物为能源和碳源的微生物。
光能无机营养型Photolithotroph:或称光能自养型。这是一类能以CO2作为唯一或主要碳源并利用光能进行生长的微生物。
光能有机营养型Photoorganotroph:或称光能异养型。这类微生物不能以CO2为唯一或主要碳源,需以简单机物酸、醇等作为供氢体,利用光能将CO2还原成细胞物质。
基团移位:指一类既需特异性载体蛋白的参与,又需耗能的,溶质在运送前后分发生分子结构变化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
营养缺陷型:通过诱变产生的,在某些物质的的合成能力上出现缺陷,因而必须加入相应物质才能生长的变异菌株。 原养型:
四、选择题 1.适合细菌生长的C/N比为(B)
A 5:1 B 25:1 C 40:1 D 80:1 2.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A)
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 马铃薯培养基 C 高氏一号培养基 D 麦芽汁培养基
3.在实验中我们所用到的淀粉水解培养基是一种(D)培养基 A 基础培养基 B 加富培养基 C 选择培养基 D 鉴别培养基 4.下列物质属于生长因子的是(D) A.葡萄糖 B.蛋白胨 C.NaCl D.维生素
5.培养料进入细胞的方式中运送前后物质结构发生变化的是(D) A 主动运输 B 被动运输 C 促进扩散 D 基团移位 6.E.coli属于(D)型的微生物。
A 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 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7.培养亚硝酸细菌时,要以(D)为唯一能源,接种少量不含有机质淤泥,加富培养。
A N2 B 亚硝酸盐 C 硝酸盐 D 铵盐 8.实验室常用的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是(C)
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B 马铃薯培养基 C 高氏一号培养基 D 麦芽汁培养基
9.酵母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B)
A 5.0-6.0 B 3.0-4.0 C 8.0-9.0 D 7.0-7.5 10.细菌适宜的生长PH值为(D)
A 5.0-6.0 B 3.0-4.0 C 8.0-9.0 D 7.0-7.5 11.蓝细菌属于(A)型的微生物。
A 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 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12.硝化细菌属于(C)型的微生物。
A 光能自养 B 光能异养 C 化能自养 D 化能异养
五.问答题 1.何谓营养与营养物质,二者有什么关系?
营养:对营养物质的吸取和利用过程。营养物质:微生物从环境中获得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以合成碳物质,提供能量及在新成代谢中起作用。
2.配制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答:配制培养基的原则:①目的明确;②营养协调;③理化适宜;④经济节约。方法:①生态模拟;②参阅文献;③精心设计;④试验比较
3.三种物质运输方式的比较 运输方式项目 能量消耗 溶质运送方向 平衡时内外浓度 单纯扩散 促进扩散 主动运输 基团移位 不需要 由浓至稀 内外相等 不需要 由浓至稀 内外相等 需要 由稀至浓 内部浓度高得多 需要 由稀至浓 内部浓度高得多 有 有 载体蛋白 运送分子有无特异性 无 无 有 有 有 有 运送对象举例 H2O,CO2,O2,甘油,乙醇,少数氨基酸,盐类,代谢抑制剂 SO42-,PO42氨基酸,乳- 葡萄糖,果糖等糖类,糖,甘露糖,无机离子 嘌呤,核苷,脂肪酸等 4.如果希望从环境中分离得到一种厌氧自生固氮菌,你该如何设计实验?(写明实验目的、方法和步骤)
答:采用稀释法或平板划线法,从富集培养液中取菌样,置于Ashby固体培养基上,无氧环境下培养,经培养后长出的菌落即可能为厌氧自生固氮菌。然后可以进一步鉴定确认。
5.以EBM(伊红美蓝乳糖琼脂培养基)为例,分析鉴别培养基的作用原理。 答:鉴别培养基是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须用肉眼鉴别颜色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中找到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EMB培养基中的伊红和美蓝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难养的革兰氏阴性菌。产酸菌由于产酸能力不同,菌体表面带质子,与伊红美蓝结合从而有不同的颜色反应,可用肉眼直接判断。
6.某学生利用酪素培养基平板筛选产胞外蛋白酶细菌,在酪素培养基平板上发现有几株菌的菌落周围有蛋白水解圈,是否能仅赁蛋白水解圈与菌落直径比大,就断定该菌株产胞外蛋白酶的能力就大,而将其选择为高产蛋白酶的菌种,为什么?
7.与促进扩散相比,微生物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营养物质的优点是什么? 8.何谓培养基?培养基有哪些类型?
答:培养基: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营养基质。
按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程度分类:①天然培养基②合成培养基③半合成培养基 按培养基外观的物理形态分类:①液体培养基②固体培养基③半固体培养基④脱水培养基
按培养基的功能分类:①选择培养基②鉴别培养基③基础培养基④增殖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