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下载本文

北师大2011课标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反思

第一单元 加与减

课题:谁的得分高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连加的运算顺序在一年级已经学过,这节是数字变大了,三个数连加的笔算方法尽管在形式上有些变化,但它们的算理是相通的。

我在教学这节课的时候,首先让学生从表中收集数学信息,看哪些学生能找出或找全表中的数学信息,通过情境图让学生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向学生渗透了观察表格的两种常用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有序思考的习惯。

通过让学生观察淘气和笑笑的对话,展示淘气和笑笑不同思考角度,鼓励学生能够读懂他人的想法,能够与他人对话。

课题:秋游

教学反思:

学生进入二年级以来,也有了不小的进步,无论是朗读,还是语言表达,抑或是课堂纪律。这一节课的效果可以说基本达到了。学生最后的齐读读得很流利,也富于感情,说话训练也能够说出来,写字的时候,在自己的本子上以及习字册上也都写了出来。但是对于学生的个别朗读,我还需要给更多的学生一些机会。

课题:星星合唱队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掌握加减混合运算,针对题目中有关键字如毕业,加入,借出,还回,卖出,运进??大家都能轻松写出加减混合算式,但针对叔叔:我比你大29岁,阿姨:我比叔叔小5岁,淘气今年8岁,阿姨今年几岁呢?这类型学生就有点糊涂了。我主要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进行思考:要计算阿姨的年龄,需要知道叔叔的年龄,要计算叔叔的年龄,需要知道淘气的年龄,一步一步推算出我们的问题。

课题:练习一 课题:买文具

教学反思:

《买文具》主要内容是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上完本节课,部分学生对除法的竖式计算不能很好的掌握,教师应讲解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方法和格式上的要求:

1、如果除数大于被除数的前两位,商就是一位数;如果除法小于或等于被除数的

最新中小学教学word试卷-可编辑

前两位,商就是两位数.

2、试商时,要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来试商,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小于除数,就用被除数的前三位去除,除到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当除到被除数的十位可以出尽,个位上的数不够除时,那么一定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

课题:买衣服

教学反思:

课标指出“具有估算能力能使人对数量及时间和空间等有整体性、全面性和概括性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估算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本节课不足之处就是对估算教学内容的挖掘、处理不到位。解决“妈妈想买一件上衣和一条裙子,100元钱,够吗?”这个教学内容时,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中看不出是怎样估算的,而老师也没有做出适当的引导。

课题:小小商店

教学反思:

这节实践活动课,让学生经历物品标价、创办商店、购买东西的全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活动,学生成了数学学习的真正主角。在活动的准备阶段,让学生到商店调查、查阅有关的资料或向家长咨询等活动,使学生真正接触了生活,了解了社会,从而有效地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第三单元 数一数与乘法

课题:有多少块糖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数经验出发,层层深入地逐步完成对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体验和理解过程,掌握了两种数数的方法后,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因此从课堂一开始孩子们就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使学生对于应用的学习显得轻松自然,游刃有余,自始至终,学生的学习都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之中,通过数糖块儿、数棒棒糖、数熊猫、数蛋糕等,学生对这节课所讲的两种数数的方法掌握得很扎实,大部分学生对相同加数,以及相同加数的个数这两个新的概念理解较好。特别是在讲授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比较,对规律的观察、感悟,对所得结论的描述、解释,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提出

最新中小学教学word试卷-可编辑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使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实际魅力,同时也体会到了“玩数学”带来的无限快乐。极大的培养了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另外本节课还设计了练一练这一环节,如数酸奶、数苹果等,培养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还利用了学生身边的其他事物,让学生利用这节课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当然本节课也还存在以下几个不足:学生的观察不够仔细,表述上感觉也有些欠缺,其次,学生在活动中,显得有点乱,没有认真的听取老师的要求,看来对于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还有待加强。

课题:儿童乐园

教学反思:

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引入乘法的必要性呢?从学生熟悉的“儿童乐园”入手,引导学生用加法解决问题,通过观察4个加法算式,引导学生发现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这些相同加数的算式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乘法表示。这里直接引入,并没让学生体会相同数连加的麻烦,而是让学生在练习中通过写加法和乘法算式来亲身体验到乘法算式的简便,从而凸显了学习乘法的重要意义。 课题:有多少点子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让学生这样多观感,多角度去探究新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展示,不足之处:

1、由于备课时间短,课堂中的某些环节还不是很完善,还有就是在活动的过程中,个别孩子有走神的现象,在以后教学中应多关注他们。

2、在两个活动环节我都穿插了相应的音乐,可刚才在上课时没有放出来,有点遗憾。

课题:动物聚会

教学反思:

在学习过程中,我先通过观察情景图,发现数学信息,结合信息和给出的算式连一连,明确每个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结合数学信息列出算式,结合算式列举生活中能根据算式解决的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从中体验、比较和区分 “3个6”和“6个3”的不同含义。

这一节课,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知识的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重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活动中,充分、主动、积极地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今后,我会不断努力,经常与同事交流、研讨,让自己的课题更精彩!

最新中小学教学word试卷-可编辑

第四单元 图形的变化

课题:折一折,做一做

教学反思:

本节课开展了“折一折、剪一剪、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逐步领悟对称图形的特征。如:在认识对称图形的特征时,安排了“你能剪出小衣服吗”的活动。先出示半件衣服,让学生猜一猜整个图形是什么,再让学生想办法得到整个图形。有学生提出照着把另一半画出来,但马上有同学提出:这种办法不容易使两边完全一样,通过比较,发现把纸对折后再剪,就能很快得到一个完整的图形。这局部设计主要是让同学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既让同学进入了学习的情境,同时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接着观察轴对称图形,让同学找找他们一起的特点,使同学兴趣浓厚的,注意力集中的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一起特征。通过同学的发现交流,让同学在不知不觉中对轴对称图形建立初步的表象。

再如:在探究对称图形特征时,让学生想办法得到轴对称图形,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主动去探究、发现对称图形的特征。学生在汇报自己的发现时,尽管语言不够完整、不够准确,但这是他们认真思考后得到的结论。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培养。

课题:玩一玩,做一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时,是感知平移、旋转的活动课。

在教学时,我是用两个游戏分别来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第一个游戏:华容道,这是一个比较新的游戏,要求学生移动图中的人物,让曹操从华容道出来,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平移的过程,我制作了大棋盘和棋子,先让学生用学具里的棋盘棋子尝试着移一移,边移边和同伴说一说移动的方向和格数,再让学生在投影下用大棋盘棋子示范移动,进一步感知平移,在反复的说和移中获得充足的活动经验和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活动结束,在学生汇报后,让学生思考刚才的移动过程,并想想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类似的运动,从而了解更多的平移现象。第二个游戏:制作陀螺,玩陀螺,欣赏陀螺的旋转。陀螺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就很熟悉了,所以制作好以后并玩一玩,充分感受旋转的过程。

这节课是二年级的活动课,学生的动手活动比较多,教师及时时行组织,确保了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每次活动进行活动小结,引导学生以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 不足之处:在用手势示范横向、纵向移动时,应背对学生,和同学们处于同一方向,以免误导学生。

第五单元 2-5的乘法口诀

课题:数松果(5的乘法口诀)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还有一些地方是欠缺的:

1.课堂上部分学生格外活跃,出现争着说、抢着说的不好课堂行为习惯,部分学生成了主角,没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机会。

最新中小学教学word试卷-可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