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性的角度,去一步步的探访事实的真相。
《今日说法》在题材选择方面,不偏重刑事、民事、行政或经济任何一个方面,只要同老百姓生活有较多关联点,为大家关注的事件就可以成为它的选题内容:据统计,《今日说法》2012年全年日常播出的有效案例为 281件,从内容上看,几乎涵盖了普法的各个方面:报道中播出的有关打击盗版软件、保护生态环境、法律援助、公民选举权、婚姻家庭、小区物业管理等方面的题材,都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与百姓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法律问题:报道在节目最后还增添了来自百姓的声音,这些声音中不仅有法律专家的,而且还有许多热心观众的:观众在镜头前或表达自己对某些法律问题的观点,或向节目提出建议和期望,或述说自己所关注的法律问题:节目加大了对基层乡村题材的报道,诸如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问题,留守老人的赡养和安全问题,承包土地、山林和果园的流转问题,都一一进入了《今日说法》的法眼,弱势群体的利益、权利、生活、生存、生命等受到媒体的关注与维护,受到法律的关注与维护。
二、《今日说法》节目结构特色分析
《今日说法》的栏目结构十分的清晰,每一期的节目都会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把事件带到人们的面前并且慢慢的渗透。 1.节目开头设置悬念,吸引观众注意力
很多节目在编排的过程中都会采用设置悬念的方式,来引入今天的主题。引起观众对于事件的关注。《今日说法》设置悬念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方式组成。首先就是对栏目的标题进行设疑,例如:《保险柜为何不保险》,《谁切了我的脾脏》《谁能告诉我真相》等,在标题中采用疑问句的方式,引起观众的好奇心,为节目的进展埋下伏笔。这样的设置,可以吸引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跟随着节目的进展,不断的探寻答案,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比如说,《千万富翁的凄惨生活》,《一个丈夫三个名》等,这种题目存在一定的反义性,人们会不由得思考一个身价过千万的人怎么会过着凄惨的生活,同一个丈夫怎么会有三个名字,这些题目的概括性十分强,人们会思考这是怎么一回事,也正因为这样才会激发起观众的好奇心。第二种方法就是在案件的报道中设置悬疑。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今日说法》会采用倒叙的手法,先把案件的结果告诉观众,然后再进行逐步的解析,从而带领观众去揭开事件的原因和结果。例如在2010年12月30日的节目《18岁男孩的八份遗书》中,节目在开始部分向观众展示的是涵洞里的一具男性尸体以及八封遗书,遗书中写到“我廖珍平从今日起与父母断绝一切关系,与亲戚断绝关系,无需人证?我廖珍平今天是自杀,不是他杀?”。这样一来,死者为什么要自杀,又为什么会写下诸多遗书宣布与亲戚
5
仰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父母断绝关系,在他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些都是观众想要迫切揭开的谜团,好奇心被大大的调动了起来,人们出于好奇心,自然会对节目进行持续的关注。法制节目要想吸引观众的兴趣,首先就是要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今日说法》的结构具有很强的延续性,通过设疑,进行逐步的开展。 2.在案件中渗透法律,帮助人们懂法
《今日说法》所报道的事件都是一个个实际存在的的案件和事实,利用专家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以分析,判断,解释其中为人们所困惑的难点问题,使受众在弄清案件前因后果的同时,学习到诸多的法律知识。通过专家的讲解,向观众宣传法律知识,通过与案例进行巧妙的结合,把原本枯燥乏味的法律知识给观众讲解,使观众在听案件的讲述和分析过程中,潜移默化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了法律教育。虽然《今日说法》所报道的案件发生的时间比较久远,但这并没有影响节目的收视率和节目的目的。它主要由某一个或某一类案件出发,通过与演播室嘉宾的讨论,引导广大观众对相关的法律和社会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在《今日说法》的后半部分会有一个专家就此案件的性质展开分析的一个环节,通过专家和主持人之间的讨论,将此类案件所包含的法律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给观众。例如在2010年12月19的《他拔掉了妻子的氧气管》这一期中,作为丈夫的文裕章拔掉了处在深度昏迷中的妻子胡晶的氧气管,导致其死亡。案件中,他提到因为不想让你过妻子受苦,所以这么做。在这期节目的案件中涉及到一句话“动机不影响定性”,如果不通过这样的一个案例向观众解释,而是用专业的法律术语,就会有人产生歧义。所以在节目后半部分专家对此案件进行分析的时候,会展开到此类案件,动机会影响到对罪犯的量刑而不会影响到对案件性质的认定。就是任何时候都没有权利决定他人的生死,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都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今日说法》利用这种巧妙的方式,进行结构的安排,把法律灌输给观众。
三、《今日说法》节目的主题特色
1、《今日说法》严格,遵守“三贴近”原则
《今日说法》作为一档央视法制节目具有很强的法制性特点,这也是栏目主题的一大特色。2002年以后,我国对从事新闻工作者的人员提出了三贴近原则: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这也是《今日说法》栏目的主题特色。在三贴近原则的指导下,栏目组的编辑、记者在选题内容方面不断改进,力争做到贴近百姓,贴近生活,以小见大,让法律宣传与节目一起深入人心。
2002 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对新闻战线的干部职工提出新闻改革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的要求,三贴近的新闻原则,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指明了新闻报道的方向。然而,《今日说法》在开播之初却走
6
仰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了一段弯路,在节目的选题上通常选一些影响全国的大案要案来评说,其结果是观众不买账,因为这种“大事”跟普通百姓关系不大。这样节目就难以达到“重在普法,推动立法,监督执法”的目的,在三贴近原则的指导下,栏目组的编辑、记者在选题内容方面不断改进,力争做到贴近百姓,贴近生活,以小见大,让法律宣传与节目一起深入人心今日我们的说法。讲述的可能不是您的故事,但却一定是您身边的故事欢乐着中国百姓的欢乐,痛苦着中国百姓的痛苦。《今日说法》栏目渗透出对普通人的殷殷关爱,使庄严神圣的法庭变得可亲可敬。 2.《今日说法》的报道方式,有利于观众提高普法知识
《今日说法》的报道方式,是主持、案例、专家三者同堂共话,讲述法律故事和法律知识:节目在开始的时候,先有主持人引出需要讲述的话题,而后播放案例故事的由来,在画面展现故事发生地点的同时配上解说,中间穿插记者的采访和当事人叙述事情发生过程等:再由主持人向专家提出问题,让专家进行讲解,最后主持人以评论性解说收尾:案例故事用短片的形式播放能让观众如同身临其境,对事情的发生发展有更多的了解,专家的解说和分析能达到向观众进行普法教育的作用,很多法律观念,观众并不清楚,通过节目恰巧就能学会并运用到生活中去:专家的点评和最后主持人的一段评论性语言,常常能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 2001 年 4 月 13 日播出的《桓仁矿区黑帮揭秘》的报道,节目在讲述了黑帮头子刘启军、刘文华的罪恶事实后,法学专家王大伟说:根据我们国家的《刑法》,凡是组织、领导、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处 3 年以上 10 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旦触犯了刑法其他罪名,比如这里涉及到的两起故意杀人案、四起强奸案,都要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进行处罚,对首要分子按其集团所犯全部罪行进行处罚:从去年底开始至今,整个公安机关都把打黑除恶作为专项斗争的工作重点之一:主持人说:所以,我们要记住这样一个事实:凡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他们可能猖狂一时。
四.《今日说法》节目的品牌特色
对于一些具有较大社会意义的问题,通过具体的事实和案件,用浅显,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会得到比较好的收视效果和社会效果。一个栏目的品牌树立,对于栏目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今日说法》选材角度独特
《今日说法》栏目在选材上都是以人们感兴趣的案例作为基础,然后通过引导带入主题,进行法律知识的讲解。例如11月27日《郑州菜农被打事件调查》这期节目中,以城管掌掴76岁进城卖菜的老人这件被人们广泛热议的话题为切入点,展开到对目前频繁出现的城管暴力执法的社会问题的探讨。也呼吁城市管理部门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协调城市市容的维护和人性化执法之间的平衡关系。
7
仰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在12月21日的《敬老院里的两记耳光》的节目中,讲述的的是一名记者原本要去敬老院里拍摄老人们幸福的晚年生活,却意外的拍摄到了一名护工因为一位患老年痴呆症的老人不好好吃饭,而扇了老人两个耳光。这个视频一经播出,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街谈巷议。《今日说法》以这样一则被人们熟知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实为切入点,在节目后半部分主持人和嘉宾围绕这一个具体的点展开分析讨论。通过这个护工打老人的这个事实,反映出了我国的养老机构相对比较封闭,管理机制不完善,政府的有关部门监管不到位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并由此引发人们对于自己的晚年生活应该如何安排的思考,也呼吁社会应该更加关注老年人生活以及采取措施积极完善我国的养老机制。《今日说法》自开播以来,就树立了法制的品牌特色,关注民生,普及法律知识。 2. 特别节目的延伸与制作
《今日说法》的制作团队除制作日常节目之外,还会推出一系列优秀的特别节目,也同样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好评。以近五年为例,如2006年五一期间,《今日说法》推出《说法做客请你断案》,每期一个精彩的案例,每期一场精彩的推理,用一种新颖幽默的手法普及法律常识,让法制观念以大众化的形式深入人心。该节目融知识性、娱乐性、竞技性于一体,选手通过案件展示,推测出犯罪嫌疑人并揭示案件真相;2007年《今日说法》特推出“说法英雄会”十一特别节目。此次特别节目特别设计了日常生活容易发生的各种危险情况,让体验者亲身体验紧张刺激的场景,并向观众传授急救与自救的方法和措施;2008年的奥运特别节目《小撒走奥运》,主持人撒贝宁带领着观众体验北京奥运体育馆的硬件设施以及安全保障;2009年为纪念《今日说法》开播十周年而制作的特别节目《法制的记忆:1999~2008》也“点记录中国的法制进程”;2010年继续推出的《小撒探会》,以法制化的角度解析两会,突出《今日说法》节目自身的法制特色。③这一系列的特别节目,以当时社会中具有较大意义的事件为背景,拓展了向大众普及法律知识的途径。
例如,2015年2月《今日说法》栏目连续播出的《匆匆那年青春期的真实惨剧》之《少女遗书》。这件事情发生在2013年11月10日下午,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卷硐乡,一个就读初二级的文笔细腻、感情丰富的13岁少女媛媛留下两封充满绝望文字的遗书后离家失踪,经过亲戚四处寻找,最终于次日上午,在离家约一公里的马家水库内找到了尸体。警方通过调查已经排除了他杀的可能,媛媛的死因系意外溺水身亡。首先,板子要打在“留守儿童”现象引发的问题上。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与城市的差距甚远,为了谋生,农村里有不少父母远赴他乡,把自己的儿女托付给他人照料。远离父母缺乏关爱的孩子,容易产生学习和心理(性格、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其实孩子是舍不得离开自己的爹妈,媛媛曾表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