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下载本文

第六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相比,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信息容量更大;二是不仅便于比较同一项目中的不同数量,而且便于在不同项目之间进行比较,从而能使学生对统计结果获得更为充分的认识。 本单元内容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通过比较,让学生切实感受复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

2.由易到难,逐步提高统计活动的要求,帮助学生切实掌握相应的统计方法,丰富统计活动经验,增强通过数据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3.恰当控制教学要求,避免不必要的制表、制图练习。

教学时,一要根据本地、本班的实际选择合适的项目组织相应的调查活动。二要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合理分工:要有人负责询问、有人负责记录、有人负责核实数据。三要提醒学生在调查中学会和他人交往,注意言行得体、大方、讲礼貌。四要引导学生及时整理调查的数据,用合适的方式描述数据,并主动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的数据正确填写复式统计表,能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一些问题并加以解决。 3.使学生经历简单统计活动的设计过程,知道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等方法获得信息和数据,能选择适当的方式整理和描述数据,能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数据的意义和价值,积累统计活动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4.使学生愿意积极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注定与他人合作,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里的作用,不断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课时安排:

复式统计表 2课时 复式统计图 2课时 练习与测试 1课时

137

第一课时(总第______课时)

复式统计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4~85页例1、“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1.每个学生经历认识并设计复式统计表,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2.体验统计方法,在统计过程中初步学习统计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学会用统计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教学难点: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例题1图。

提问:这是青云小学五年级四个兴趣小组的活动情况,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老师想把他们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记录下来,你能帮我一个忙吗?请你把4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分别填在统计表里。

2.学生在教科书上各自填写,提醒学生注意核对数据。

每个小组活动的情况我已经一目了然了,但如果老师想知道4个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哪个组的女生最少? 你能马上告诉我吗?你觉得怎样做会更方便些? 3.师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如果要对不同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太方便。所以人们就想到了把这4张简单的统计表合并成一张新的统计表。

二、探究学习

138

1.出示复式统计表:

性别 人数 组别 总计 古筝小组 笛子小组 合计 男 女 葫芦丝小组 小提琴小组 引导比较:这张统计表与我们合并前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

当学生指出:表中“第一行第一列”的不同时,教师指出这是统计表的“表头”。提问:表头被分成几个部分?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表头中的三部分分别与统计表中的哪部分有关系呢?(“性别”表示横栏内容,“组别”表示竖栏内容,“人数”表示表中数据。)

结合学生的回答,统计表中相应的区域“覆盖”颜色。

当学生指出统计表中多了“总计”一行时,教师提问:这里的“总计”与第一行中的“合计”有什么不同? 2.学生试填统计表。

交流:填写统计表时,你先填写了哪些数据?哪几格的数据是通过计算后填写的?合计数、总计数分别是怎样计算出来的?有不同的算法吗?其实你也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验算。

组织学生观察填写后的统计表:从现在这张统计表中,你又能比较方便地知道了什么?

教师再次提出课始的问题:4个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哪个组的男生最多?哪个组的女生最少?学生观察填写后的统计表口答。 3.在交流中加深理解。

谈话:你觉得这张统计表与前面的4张统计表比较,有什么不同?有哪些优点?

结合学生的发言,小结指出: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反映了一个兴趣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这张统计表能反映出各小组的男女生人数。观察刚才的4张统计表,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数;这张统计表,不仅便于比较各组的人数,而且能看出4个小组人数的整体情况。

4.谈话:如果把刚才的4张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那么你觉得这样

139

的统计表应该叫什么名字?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应该叫复式统计表。 板书课题。

学生进一步核实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填写填表日期。 三、巩固应用 1.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各自说说“如果从例题提到的四种乐器中选择一种,自己想学习哪一种。”学生充分交流。先进行实际调查之后,提醒学生按照男女生分分成几个小组,现在小组内收集、整理数据,再全班进行汇总。 学生填写数据,交流核对。

看了这些数据,你对男、女生对这些乐器的喜好有什么区别?谈谈学习某种乐器的理由?

2.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先适当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给出的这几组数据,知道东山小学的六个年级中,每个年级都有三个班,每个班都有一些游泳的学生。鼓励学生把这些数据各自填写在教材给出的复试统计表中。 学生填写表后,提醒他们认真核对,确保无误。 交流:从这些统计表的数据中,你有什么想法?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复式统计表与单式统计表有什么联系?你还有那些收获与体会?

板书设计:

复式统计表 标题

日期

表头 合计 总计 数据 横栏

教学反思: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