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下载本文

(2)第二次工业革命

政治: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 经济: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理论:自然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

2.了解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主要成就

(1)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840年前后): 1765年英国人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1785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交通运输: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造成第一艘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2)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电力的广泛使用:1866年德国西门子创制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美国爱迪生发明电灯、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电话;电车、电影等产品纷纷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内燃机问世;1885年德国人戴姆勒和本茨独立制成三轮汽车;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制成飞机。

③化学工业的发展:石化工业。 ④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3.了解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的产生 19世纪晚期垄断组织产生

4.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发展);

5.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全球化起步;殖民扩张和掠夺:世界市场形成和拓展的主要途径;

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全球化趋势加强。

6.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资产阶级建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①产生的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②地点:主要是东南沿海地区;上海、广东、天津。③最早创办者:官僚地主商人④著名企业:方举赞在上海创办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

2.认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逐渐瓦解。(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派运动诱导。

3.了解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主要史实

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热潮,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

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二、民国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了解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①时间:辛亥革命后—“一战”期间(1912-1919年)

②原因: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南京临时政府的奖励措施,激发了投资热情;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地推动;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③厂矿数量、资本。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又迅速萧条。

2.了解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①时间:1927—1936年。②“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3.了解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状况

(1)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状况①时间:1937——1945年。②状况:战争破坏、日本帝国主义强行掠夺、官僚资本的压榨,民族资本日益萎缩。

(2)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状况:《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货排挤国货;官僚资本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倒闭。

4.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1.了解“一五”计划 ①时间:1953——1957。

②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和鞍钢三大工厂先后建成投产。

③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2.理解三大改造

(1)背景:国民经济的恢复、政权巩固。 (2)时间:1953——1956年。

(3)过程: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1956年底,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3.了解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

1956年召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建立。主要内容:①国内主要矛盾:人们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大跃进”: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高潮。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农业,追求经济建设不切实际的高速度,不断地大幅度提高生产计划指标。反应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2)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中央政治局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 (3)影响:“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和超越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教训:发展经济要按经济规律办事,生产关系的变革要考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的主要内容

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2.认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三、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

1.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开始,安徽、四川一些农村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家庭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983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

2.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城市的改革。1984年。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所有制上:变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及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四、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了解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1)经济特区:1980年,深圳(一夜崛起的城市)、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省。

(2)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连云港、南通等14个。

(3)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

(4)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连云港、南通等14个。

(5)上海浦东:1990年4月,中央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是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重点和标志。

(6)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标志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了解“南方谈话”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除了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姓“资”姓“社”的标准等问题外,还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