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发动机原理复习题 下载本文

46. 理论混合加热循环中,若压缩比,循环加热量Q1一定时,用T-S图说明压力升高比入增加,循环热

效率如何变化。

47. 为便于分析,常将复杂的内燃机热力循环过程简化为理想工质的理想循环过程(理论循环),该模型的

基本假定有哪些?

48. 简述真实循环特性对发动机实际循环热效率t的影响。 49. 画出与题31图相应的T—S(温—熵)图。

?

50. 内燃机ε、k、循环加热量、燃烧效率ηc相同时,画出理想工质与理想循环相结合的三种基本热力循环

的T-S图,并对比三者的ηt大小。

五、论述

51. 作出进气迟闭角分别为40o和60o时的充气效率?c?n曲线和有效功率Pe?n曲线,分析转速变化对

进气迟闭角的影响?

52. 气门的气流通过能力常用气门的开启“时间—断面”表示,分析增加此“时间—断面”’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53. 现在某些新型发动机经常采用“可变技术”,以汽油机米勒循环为例说明为什么要采用“可变技术”,常用

的还有哪些?

六、计算

54. 已知一四行程柴油发动机,缸数为6,单缸气缸工作容积为2L,燃料燃烧热值为44000kJ/kg,计算机

转速为1500r/min,机械效率为0.8,有效功率为88.5kw,耗油量为20.3kg/h。 试计算:

①指示功率、指示热效率、指示燃油消耗率; ②有效热效率、有效燃油消耗率

55. 设计一台四冲程六缸柴油机,标定工况转速3000r/min,标定功率66.8KW,活塞平均速度vm=10m/s,

平均指示压力pmi=0.9Mpa,平均机械损失压力pmi=0.2Mpa。

试确定: (1)活塞行程s

(2)气缸直径

(3)标定工况下的机械效率ηm

(4)设活塞组摩擦损失占全部机械损失的40%;标定工况转速3000r/min时减小负荷,机械效率下降,当ηm=0.5时,通过研究,活塞组摩擦损失可能降低25%,试问有效燃油消耗率be怎样变化?

56. 六缸四行程柴油机D?s=135*140mm,在2200r/min发动机的有效功率Pe=154Kw,有效燃油消耗

率be=217g/Kw.h,机械效率?m =0.75,求该工况下的指示功率Pi,平均有效压力

有效扭矩Ttqpme,

和有效效率?e(柴油机热值H?=42500 kJ/Kg)。

57. 设计一台四缸四冲程高速汽油机,设平均指示压力pmi=0.95Mpa,平均机械损失压力pmm=0.15Mpa,

设标定转速为5000r/min时能发出27.13kw的功率。

(1)为使活塞平均速度控制在12m/s,缸径冲程各为多少?(取整) (2)若缸径冲程比为1:1.09,则缸径、冲程取多大?(取整)

58. 设有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其部分参数为:气缸直径D?100mm,活塞行程s?110mm,标定转

速n?2000r/min,摩擦功率Pm?3.68kW,机械效率?m?0.75,每小时耗油量B?2.67kg/h,

kJ/kg,试求该柴油机的平均有效压力pme、有效燃油消耗率be及有效效柴油的低热值Hu?42496率?et。

59. 一台四冲程柴油机的标定功率为Pe?158kW,单缸功率Pe1?26.33kW/缸,平均有效压力

pme?0.85MPa,设冲程缸径比s/D?1.24,活塞平均运动速度Cm?11m/s,试确定这台柴油机

的缸径和转速(取整)。

60. 设某四冲程六缸柴油机,在额定工况时,n?2000r/min,Pe?126.7kW,pme?0.8MPa,

pmm?0.267MPa,be?215g/(kW?h)。

(1)若已知Cm?9.33m/s,问该机的缸经D??行程s??

kJ/kg,问在额定工况时?et???it?? (2)已知柴油低热值Hu?4186861. 某四缸四行程汽油机D?s?92mm?92mm,标定工况,有效功率Pe?55kW,转速n?3750r/min,

有效燃油消耗率be?325g/(kW?h),机械效率?m?0.75,求该工况下的指示功率Pi,平均有效压

kJ/kg)力pme,有效扭矩Ttq和有效效率?et(汽油低热值Hu?44000。

第二章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一、选择

62. 增压柴油发动机气门叠开角一般( )非增压柴油发动机。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以上三种都可以

63. 充气效率的定义是( )

A.实际供入气缸空气的数量与理论供气数量之比

B.实际供入气缸的空气数量与在大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空气数量之比 C.燃烧1kg燃料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

D.实际吸入气缸的新鲜充量与以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鲜充量之比 64. 如果发动机的进气迟闭角减小,那么( )

A.发动机的最大扭矩点不变 B.发动机的最大扭矩点向高速移 C.发动机的最大扭矩点向低速移 D.发动机的低速扭矩和高速扭矩都增大

65. 当发动机转速不变,负荷增加时,进气终了压力Pa为( )

A.柴油机Pa增加,汽油机Pa减小 B.柴油机Pa减小,汽油机Pa增加 C.柴油机Pa增加,汽油机Pa基本不变 D.柴油机Pa基本不变,汽油机Pa增加 66. 当发动机转速一定,负荷增加时( )

A.汽油机的残余废气系数增加,柴油机的残余废气系数增加 B.汽油机的残余废气系数增加,柴油机的残余系数减小

C.汽油机的残余废气系数减小,柴油机的残余废气系数基本不变 D.汽油机的残余废气系数减小,柴油机的残余废气系数增加 67. 发动机进、排气门的实际开、闭时刻和持续时间,称为( )

A.实际循环

B.气门重叠

C.配气相位

D.进、排气正时

68. 当发动机转速一定,负荷增加时( )

A.汽油机充气效率增加,柴油机充气效率基本不变 B.汽油机充气效率减小,柴油机充气效率增加 C.汽油机充气效率减小,柴油机充气效率减小 D.汽油机充气效率增加,柴油机充气效率减小

69. 高速发动机的排气提前角( )低速发动机的排气提前角。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A、B、C均可

70. 影响充气效率的因素有:进气终了状态压力pa、进气终了温度Ta、残余废气系数γ、配气相位和( )

A.换气损失

B.燃烧室扫气

C.压缩比

D.着火落后期

71. 当发动机转速一定,负荷增加时( )

A.汽油机的残余废气系数增加,柴油机的残余废气系数增加 B.汽油机的残余废气系数增加,柴油机的残余系数减小

C.汽油机的残余废气系数减小,柴油机的残余废气系数基本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