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会计期末复习材料1 下载本文

A、数据不正确 B、成本报表不符合通用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C、不便于记账 D、不为管理部门所理解

159、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实物单位)的计算公式是( B )。

A、固定成本除以贡献边际率 B、固定成本除以单位产品贡献边际 C、固定成本除以安全边际率 D、固定成本除以安全边际 160、高低点法可用来预测( A )。

A、计划期产品总成本 B、计划期的销售收入 C、计划期的质量成本 D、计划期需要的资金 161、销售预测的趋势平均法( B )。

A、不能缩小偶然因素 B、适用于销售额基本稳定的产品 C、能消除一些偶然因素 D、不考虑发展趋势 162、风险型决策常用的方法是( A ) 。 A、决策树分析法 B、小中取大决策法 C、大中取小决策法 D、大中取大决策法 163、编制全面预算的基础是( C )。 A、生产预算 B、现金预算 C、销售预算 D、成本预算

164、两种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C )。 A、品种法和分步法 B、分步法和标准成本法 C、分批法和分步法 D、定额法和标准成本法

165、利润中心之间相互提供半成品,其内部转移价格要用 ( C )。 A、实际成本 B、标准成本 C、市场价格 D、目标成本

166、投资方案的现金流入不包括( D )。

A、营业现金流入 B、固定资产回收 C、流动资金回收 D、利息收入

167、由于生产不当、计划错误、调度失误等造成的损失,应对此负责的部门是( C )。

A、财务部门 B、劳动部门 C、生产部门 D、采购部门 168、盈亏临界点不变,销售量越大,能实现的利润( A )。 A、越多 B、越少 C、不变 D、等于0

169、当折现率为15%时,某项目的净现值为-500元,这说明该项目的内含报酬率( B )。

A、大于15% B、小于15% C、小于14% D、等于15%

170、已知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2元/小时。当月相关数据如下:实际发生固定性制造费用9800元,实际工时为5000小时,标准工时为4800小时,预计应完成的总工时为5600小时,则固定性制造费用开支差异为( A )。 A、超支200元 B、节约1200元 C、节约1400元 D、超支400元

171、飞机制造企业适宜采用的成本计算基本方法是( D )。

A、品种法 B、分类法 C、分批法 D、分步法 172、直接材料预算的编制基础是( B )。 A、销售预算 B、生产预算

C、财务预算 D、直接人工预算 17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盈亏临界点分析与完全成本计算法一致

B、销售量不变,盈亏临界点越低,可实现的利润也越低 C、盈亏临界点不变,销售量越大,可实现的利润也越高

D、当变动成本率为70%,安全边际率为20%,则销售利润率为14% 174、销售单价的变动,将促使保本点( D )。 A、正向变动 B、反向变动

C、保持不变 D、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175、其他因素不变时,单位变动成本的上升会引起( D )。

A、保本点降低,安全边际降低 B、保本点上升,安全边际上升 C、保本点降低,安全边际上升 D、保本点上升,安全边际下降

176、下列属于过去已经发生,与某一特定决策方案没有直接联系的成本是( B )。

A、不可避免成本 B、不可延缓成本 B、沉没成本 D、增量成本

177、可用来分解半变动成本的方法是( B )。 A、移动平均法 B、散布图法 C、净现值法 D、差量分析法 178、选择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丧失的可望获得的潜在收益是指( D )。 A、付现成本 B、期间成本 C、产品成本 D、机会成本

179、将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体成本的分类标志是( C )。 A、成本项目 B、成本对象 C、成本习性 D、经济内容

180、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包括效率差异和( B )。 A、耗用差异 B、工资率差异 C、生产能力利用差异 D、人工效率差异

181、直接人工的小时工资率标准,在计时工资制下,就是( C )。 A、实际的工资率 B、正常的工资率 C、标准的工资率 D、定额的工资率 182、不影响投资项目内部收益率的是( C )。 A、原始投资额 B、项目有效年限 C、项目的资金来源 D、项目的现金流量

183、运用回归直线法分解半变动成本时,会涉及到成本与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r,表明二者并不相关的r的取值为( B )。 A、r=1 B、r=0 C、r=-1 D、0

184、费用中心评价和考核其实际费用水平的依据是( A )。 A、费用弹性预算 B、费用实际发生数 C、投入产出情况 D、约束性费用水平

185、以对各分权单位进行业绩的计量、评价与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局部性的管理会计被称为( D )。

A、执行性管理会计 B、决策性管理会计

C、战略管理会计 D、责任会计 186、分步法是( B )。 A、分车间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B、按照生产步骤计算最终产品成本的方法 C、计算各步骤成本“份额”的方法 D、按照产品的批次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187、环宇公司要求的最低投资利润率为15%,当前的年平均数达到16%。下属某投资中心当前的投资利润率高达18%,若采用剩余收益作为评价该中心业绩的指标,那么以下它将拒绝的项目投资利润率为( B )。 A、17% B、14% C、16% D、18.5%

188、贡献边际率与变动成本率之间的关系为( C )。 A、两者相等 B、前者大于后者 C、两者之和等于1 D、后者大于前者

189、非弹性预算法编制的预算主要是( A )。 A、固定性制造费用 B、变动性制造费用 C、维修费用 D、直接材料

190、已知利率为8%的1元复利现值系数如下: 年 1 2 3 4 5 系数 0.926 0.857 0.794 0.735 0.681 那么,6年后取得4000元的现值应为( C )。 A、 4000×0.926×6 B、4000×0.794×2 C、4000×0.681×0.926 D、不能确定

191、甲责任中心生产的A产品市场售价为1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70元。当甲将A产品转让给乙责任中心时,厂内银行以100 元的价格向甲支付价款,同时以70元的价格从乙收取价款。据此可以断定,该项内部交易采用的内部转移价格是( D )。

A、市场价格 B、协商价格 C、成本价格 D、双重价格

192、在采用一元直线回归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如果业务量(X)与成本(Y)完全正相关,即成本性态模型完全可以用Y=a+bx表示,则相关系数(r)的值必然( B )。

A、趋近于+1 B、等于+1 C、等于零 D、等于-1

193、下列项目中,只有在变动成本法下才应作为期间成本处理的是( A )。 A、固定性制造费用 B、变动性制造费用 C、固定性管理费用 D、变动性管理费用

194、造成“某期按变动成本法与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 B )。

A、两法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

B、两法计入当期损益表的固定生产成本的水平不同 C、两法计算销售收入的方法不同

D、两法将营业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表的方式不同

195、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本期完全成本法下的期初存货成本中的固定生产成本为2000元,期末存货成本中的固定生产成本为500元,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净利润为30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本期营业净利润为( D )。

A、32000元 B、31500元 C、30500元 D、28500元

196、某产品的单价为20元,位变动成本为15元,固定成本为10000元,目标净利润为13400元,所得税率为33%,则实现目标净利润的销售量为( A )。 A、6000件 B、4680件 C、2000件 D、1500件

197、下列措施中,只能提高安全边际而不能降低保本点的是( B )。 A、提高单价 B、增加销售量

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D、压缩固定成本开支

198、下列项目中,属于管理会计定性预测分析方法的是( D )。 A、算术平均法 B、平滑指数法 C、回归分析地 D、判断分析法

199、某企业作出了一项接受“在简单条件下的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决定,从而可以判定,该项追加订货必然满足的条件是( A )。 A、其单价大于单位变动成本 B、其单价高于正常订货的单价 C、其数量超过正常订货量 D、其数量超过剩余生产能力

200、下列各项中,可被用于在非确定条件下进行生产决策的方法是( D )。 A、相关损益分析法 B、差别损益分析法 C、成本无差别点法 D、小中取大法

201、某企业在开发一种新产品的市场时,采用的定价策略是:先以较低价格进入市场,等衷心得竞争优势后再逐步提价。该企业运用的上述策略是( B )。 A、撇油法 B、渗透法

C、差别定价法 D、对比定价法

202、当已知(F/P,5%,10)为1.62889时,则(P/F,5%,10)为( A )。 A、0.61391 B、0.62092 C、7.72173 D、12.5779 203、某投资项目在建设期投入全部原始投资,已知该项目的初始投资额为10万元,各年现金净流量的现值之和为15万元,则该项目的现值指数为( B )。 A、0.75 B、1.5 C、4.0 D、25

204、在对原始投资额相同的互斥投资方案进行决策时,可采用的方法之一是( C )。

A、差别损益分析法 B、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C、差额净现值法 D、静态投资回收期法

205、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全面预算体系具体构成内容的是( D )。 A、经营预算 B、财务预算 C、专门决策预算 D、弹性预算

206、如果企业采用定期预算方法,其预算期可能与会计年度不一致的是( D )。

A、销售预算 B、生产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