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导学案(高效课堂) 下载本文

组同学都上来说一说海顿的故事。

1、请小组交流课外资料。

2、请同学们上来说一说海顿的故事,老师总结。

师总结:海顿是一位伟大的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家,有“交响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的美称。

三、欣赏《小夜曲》

刚才我们说了海顿不仅是“交响乐之父”,而且还是“弦乐四重奏之父”。海顿对音乐的第一个贡献就是创造了弦乐四重奏的体裁形式,而且在他的一生中,写了大量的弦乐四重奏作品。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首著名的《小夜曲》。请你们听完后猜一猜,这里面有哪些乐器在演奏? 1、全班同学聆听《小夜曲》。 2、猜猜有哪些乐器参与了演奏? 3、师介绍弦乐四重奏与小夜曲:

弦乐四重奏:是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这四种西洋乐器一起合奏的一种演奏形式。

小夜曲:小夜曲来源与游呤诗人夜晚唱的一种爱情歌曲,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由少数管弦乐器演奏的管弦乐套曲。

我们再来听一遍这优美的旋律吧,请你说一说对这首乐曲的感觉。 4、再次聆听乐曲,请同学们交流对音乐的感觉。

是不是带了一种夜晚的宁静与轻柔在里面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

5、用“lu”模唱主旋律。

6、跟乐曲一起轻声哼唱,感受音乐的旋律。 四、总结

海顿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一生的成就与他的刻苦努力是分不开的。希望你们也能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长大后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 12 -

补充与反思

第四课 雨中乐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雷、点的音乐形象

2、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学会演唱《踩雨》,体会雨中嬉戏的乐趣。 3、能积极参加音乐游戏,培养自身的旋律流畅感。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听雨——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 1、 唱《春雨蒙蒙》

导入: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春雨也似乎是禁不住绿色的呼唤,“沙-沙-沙”的飘了下来,小草们把双手举得老高,迎接他的洗礼。听《春雨蒙蒙》

2、 听《电闪雷鸣波尔卡》

(1)、导入:春雨是柔和的,夏天的雨是怎样的呢?你能听到什么声音?

(2)听赏《电闪雷鸣波尔卡》

(3)生仔细听辩“雷声隆隆,电光霍霍??” (4)介绍作品 (5)欣赏。 3、说雨中趣事

你愿意告诉大家在雨中的生活趣事吗? 二、 戏雨——音乐游戏 1、导入

下雨了,一把小阳伞撑了起来,红、黄、蓝??哪一把和“小红是好朋友呢,大家帮忙来找一找

2、音乐游戏《找邻居》

唱一唱,听一听伞上的旋律,你觉得“小红伞“上的旋律与哪一句连起来唱最流畅

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旋律流畅感,同时熟悉歌曲《踩雨》的旋律 三、 课堂总结。

- 13 -

补充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看雨 1、导入。

你能用一个动词形容雨落下的动作吗?

“敲”更能体现夏雨的活泼和节奏感,雨落下来像什么? 2、讨论。 (1)出现歌词。

(2)这些词怎么读才能表现下雨呢?

(3)生从情绪、速度、力度、声音上分组讨论,然后回答问题 3、朗读。

请你们试着读一读,看哪种读法更能表现下雨的精灵和“我”欢快的心情。

二、 踩雨——学唱歌曲 1、 导入

有了这样的心情,我们一起去踩雨吧! 2、随音乐自由的踩雨。 3、自由的评价 看谁踩得好

4、用“X O X O |X X X O |”节奏型,随乐踩雨 5、学唱旋律

(1) 启发学生用雨落下时的声音摸唱旋律。 (2) 唱曲谱。

(3) 从情感、速度、力度、声音上说说,这首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6、学唱歌词

请同学们唱一唱,想想唱谱时的要求。 三、 课堂小结

同学们,春、夏、秋、冬有着各自不同的雨,你们还知道哪些歌曲是赞美四季的呢?请同学们课后找一找、唱一唱。

- 14 -

补充与反思

第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演唱歌曲《踩雨》。 2、导入新课。 二、欣赏。

1、欣赏同学们搜集的有关雨的歌曲。 2、听赏《雨打芭蕉》。 (1)播放乐曲《雨打芭蕉》。 (2)赏析。

A:乐曲中都出现了哪些乐器? B:乐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境? C:你有怎样的理解? D: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听赏唱歌《大雨和小雨》 1、播放歌曲《大雨和小雨》。

2、请同学们跟音乐来哼唱歌曲。

你们想不想唱一唱啊?我们就跟着音乐用“啦”来唱唱吧。 3、用“啦”来模唱歌曲。

4、这首歌不但旋律优美,歌词也写得特别地美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6、朗读歌词。 7、跟唱歌曲。 三、读谱。 活动:找邻居。 1、出示P20页曲谱。 2、学唱曲谱。

3、找找小红的邻居是谁? 4、连起来唱一唱。 四、进行课堂总结。

- 15 -

补充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