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氏家谱 下载本文

一、雁门谱序

余闻积善之家克昌厥后,宏宗之族长发其祥为吾乡。

文府尊亲列列老先觉派,自吴西豫章之郡系,出文公博历相 四朝,出将入相。继出文公天祥号文山。继而乔迁于楚,后复移 居于蜀,迄今千有余年。乡党称颂,父老传闻莫不爱之慕之,交 口赞扬,羡之为龙门世家阀阅名家也,即老先祖。

文公讳子诚字令昭老先耆,万历三年进士及第,身游翰林 院,官拜吏部尚书,尔时之笃励,鞠躬尽瘁从王,其当年之鸿功伟

烈,及今尚赫赫昭人耳目,自后登廊庙拜天家簪缨不替,岂天之私 厚雁哉,要亦根深者枝茂源远者流长耳。然余祖与尊府之祖耒蜀, 幸得同乡而共里。余现满门螽斯衍庆,类皆磊落不凡,兰桂腾芳, 悉属英华,发越顾济济誉髦。则尔黼黻皇赞翼天家,又可决指日间 矣。是尊庭之田连阡陌,贯朽粟陈,余故为之仰慕,特见其卓卓兰 桂麟趾呈祥,异日不独维邦家光而实为吾党光矣。今尊府丕缵先绪, 修列世谱,余也才陋学疏,愧鲜佳句以赠,亦惟是据事直书而一为 助赞焉耳。

庠生 唐虞书赠

1

目 录

一、雁门谱序………………………………………….1 二、自录原序…………………………………………..2 三、续修世谱序………………………………………..3 四、文氏宗祠大门对联………………………………..4 五、入川前部分先祖…………………………………..4 六、入川后一世祖……………………………………..6 七、入川后继祖………………………………………..7 八、大房脉系…………………………………………..7 九、二房脉系…………………………………………..22 十、么房脉系…………………………………………..29 1、么大房………………………………………………30 2、么二房………………………………………………40 3、么三房………………………………………………60 4、么五房………………………………………………63 十一、 八世……………………………………………80 十二、 九世……………………………………………83 十三、 十世……………………………………………86 十四、 十一世…………………………………………93 十五、 十二世………………………………………..105

十三世表册……………………………………………110后记

2

二、自录原序

尝思木有根本,人有宗枝,故武周称之达孝。不过善继善述 先人之志事,即圣贤教人以务本,追远之语赤无非欲后世之人存 宗枝之念耳,吾辈何敢故为聋聩,漫不经心自念哉。缅闻我雁门 氏派自周朝姬氏之脉,从豫章而移居于楚,住上湖南永州府祈阳 县普乐乡第一都福主石头大王六甲,地名吴溪舟新塘老屋基牛栏 场,居住数代至康熙二十五年(1687)丙子岁,先祖宪朝公,祖 母余氏,夫妻率领家眷长元伯,次元忠,长媳唐氏,次媳蒋氏六 人,遂迁四川重庆府巴县怀石里,地名鱼洞溪冒谷田,安寓数 载,又诞么公讳子秀,方襁褓而王父朝顿殁,安厝彼地,祖父殁 后,虽有三子,皆是稚幼,祖母于氏又再醮于重庆府储奇门陈公 讳时茂为婚,而么公子秀随抱陈翁作子,故讳与大公二公不同。 后承继祖率领家眷又乔迁于斯地喻家桥茶园屋基插业,时值康熙 四十九年(1711),迄今百有余岁,幸叨祖宗德功佑我子孙克昌 厥后,虽不云阀阅巨族,亦可渭瓜瓞绵绵,但今生齿繁甚,未 获同居一地,犹恐世远年湮,岂能历历悉记,苟不书列谱式,则 名讳无序,犯上侵下何为一本之根,一族之源,欤况名不正则 言不顺,而昭穆之节何在,燕毛之礼奚存乎,将云同姓而异宗 矣。今逢清明佳节,祀毕集议,特陈前代之谱籍,宗祖之字氏, 将圣人爽雅有义之文,择选四十字书录谱籍,使后世子孙依次取

3

字,传之历代,亦免失其次序之忧焉耳。

字派: 国泰忠良相 家兴世代隆 荣光承祖德 显耀继宗功 守礼经常重 仁安道学宏 正名征远达 籍绪肇川东

殷公三子出家法号僧德新沐忠手录

皇清光绪七年桂月上浣

三、续修世谱序

自先祖献朝公于清康熙25年(公元1687年)率家眷自楚迁渝至今,已历300余载。承祖宗德功之佑,经历代繁衍,巳根深枝茂,兰桂腾芳,文氏巳成望族。

半个世纪以来,因社会发生变革,致使部份谱籍散失,记叙中断,生庚失载,如长此下去,后代将出现名讳无序,犯上侵下,只知其姓而不明其宗也。

木有根本,人有宗枝。为使后代子孙缅闻祖宗之志事,教人以务本守序,继承和发扬忠孝节义之家风,故我辈集议续修世谱。

由于族系枝脉繁多,如将全族各房系全部续修,我辈己力不从心。因此,对入川后二房、么房和大房部份房系,只依据现有谱籍所载书录至八世或九世,以下各代无法列入续谱。但本房直系,因便于访查,故修至十三世。

先祖谱籍因遵循古代礼教,未将姑祖辈列入谱内,使姑祖辈生平失考。今虑及现代婚姻、家庭、生育政策方面的变化,续谱从第十世起,男女均书录谱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