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2012级 - MRI学习or复习笔记 下载本文

MRI学习笔记 绪论

1、 七种医学成像设备的区别(见下图)

2、 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MRI定义)---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在人体施加强磁场及射频照射,在梯度场的作用下,扫描人体内部结构,由计算机合成断层影像的诊断设备 3、 MRI的用途

解剖结构成像(特别是针对软组织、神经系统和大部分的组织器官的成像效果很好) 功能成像

遗留问题:MR波谱、MR扩散(弥散)成像 4、 核磁共振成像的发展历程

1913年Wolfgans Pauli 提出核磁共振现象,1922年获诺贝尔奖 1939年Rabi设计出第一个核磁共振实验(氢分子、高真空条件) 1946年Bloch 和 Purcell 分别对液体水、石蜡进行了核磁共振实验

1946年,斯坦福大学的布洛赫(Felix Bloch)和哈佛大学的波赛尔(Edward Purcell)同时发现核磁共振现象 1970年Damadian发现正常组织与恶性肿瘤的NMR信号明显不同,认为利用NMR对生物体进行成像是有可能

的。Damadian建成人类史上第一台全身核磁共振成像装置。

1972年Paul Lauterbur指出利用NMR信号完全可以重建图像,提出可以在叠加可控弱梯度场下,将同一频率成像层分离出来。 5、 核磁共振生产厂商

6、课后思考题

1) NMR的英文全称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2) NMR现象是1913年pauli发现的,1922年获奖 3) Paul Lauterbur提出利用线性梯度场进行选择激励

4) 因为水中的H1元素丰度大,且。。。(复习第二章可知答案) 第一章 MRI 物理基础

1、 I确定规律(I为自旋量子数,Z为质子数,A-Z为中子数)(有奇数的就能产生塞曼能级跃迁) Z 偶数 奇数 A-Z 偶数 奇数 I 0 正整数 举例 奇数 偶数 偶数 奇数 半正整数 半正整数 若原子核的I=0,则不能用于观察NMR现象。 2、 自旋磁矩

与自旋角动量(

的关系(自旋是原子核的內禀属性)

为旋磁比,是个常量,与原子核的种类有关)

3、 原子核在静磁场B中收到的力矩L和势能E

力矩L:势能E:

,即

,经磁场场强越大,能

(势能E是不连续的,符合Zeeman能级,相邻能级间隔级差越大)

思考题:为什么I=0的原子核不能观察核磁共振现象?

答:因为I=0的原子核无法进行能级跃迁,也就无法对外辐射或者吸收能量,也就观察不到NMR现象。 4、 自旋磁矩

在静磁场中的进动(外磁场是Z方向上的静磁场)

计算得到进动角速度为:

拉莫尔进动频率: 解释:在旋转坐标系R中,中,

绕Z轴以

是静止的;旋转坐标系R以

角速度绕着实验室坐标系L转动;在实验室坐标系L

角速度进动。

(注意 1 T = 1*10^4 G,记住结论氢一在B0=1.0T条件下的larmor进动频率为42.6MHz) 5、 静磁场在NMR的作用

1) 产生塞曼能级 2) 产生larmor进动频率 6、 NMR信号的产生

B0沿着Z轴方向,RF场(射频场)是沿x方向的交变磁场

原子核可能绕B0磁场方向向顺时针进动,也可能向逆时针进动,但是每个原子核只能有一种情况出现。 引入RF场后,当oz以

旋转,所以

时,在旋转坐标系R中,

绕B1缓慢进动;在实验室坐标系L中,旋转坐标系R绕

与B0的夹角在变化,原子核产生能级跃迁,产生NMR信号

7、 发生核磁共振现象的条件:

其中,8、 翻转角FA

(顺时针用c表示,逆时针用a表示,仅有一个有效)

(翻转角的大小与B1大小和作用时间有关)

(为何右边要除以2? --- 因为B1 = Bx(0)/2)

9、 当

信号。 10、

MRI简单量子理论

时,若差异不大,仍可以得到NMR信号,且得到的信号小于共振信号;而差异明显时,没有NMR

1) 磁偶极跃迁选择定则

当核系处于热平衡状态

子数大于高能级粒子数;核系吸收大于辐射。

时,各个能级的粒子数分布准从Boltzmann分布,低能级粒

高低能级的粒子数比值:

要提高NMR信号,就要让两个能级的粒子数差别大一些,可以提高B0,或者降低T(B0为静磁场强度,T为外界温度) 2) 受激跃迁

核系从RF场吸收能量,使高低能级粒子数趋于一致。(粒子数相等) 3) 热弛豫跃迁

核系将能量传递给晶格导致粒子数分布趋于热平衡分布。(粒子数不等)

为了观察到较强的NMR信号,需要采用高场(强静磁场B0)、低温和适当的RF场场强。

核系静磁化强度M(M是针对整个核系的)与弛豫过程

绕B0进动;M在Z方向的投影不为0;M在oxy平面的投影仍为0;核

11、

1) 若核系处于静磁场B0中,所有的

系被磁化。

2) 在RF作用下,M偏离平衡态,然而M偏离平衡态不能长久保持,会自动向热平衡态恢复,这个恢复的过程

叫弛豫过程。

3) 引起M改变的因素:外磁场(B0和B1)、弛豫过程 12、

弛豫时间常数

1) T1 --- 纵向弛豫时间常数(自旋-晶格弛豫时间常数,描述MZ的恢复速率)

T1对应着MZ恢复到63%的时刻 软组织的T1比流体或固体的低

影响T1的因素有,热跃迁几率和B0,B0越大T1就越大。

计算公式:(1/e = 37%)

2) T2 --- 横向弛豫时间常数(自旋-自旋弛豫时间常数,描述横向磁化强度矢量的衰减速率)

T2对应着MZ衰减到37%的时刻

影响T2的因素有,B0的非均匀性(外因)和同类磁等价核的偶极相互作用(内因)。 T2*表示T2受B0非均匀性影响,1/T2* = 1/T2 + 1/T2’ T1和T2、T2*的关系: T2* < T2 < T1 计算公式:

13、

组织弛豫的决定因素

或者

(t1和t2为图像上任意两点)

1) 组织的含水量 2) 水的杂乱无章的运动

3) 大分子的运动:低频条件下,对弛豫的影响大

4) 脂肪含量 :级性膜质T2较短、非极性脂质T2较长,一般脂质T1较短(脑组织除外) 5) 顺磁性粒子的作用:是T1、T2变短

14、 Bloch方程

1)影响M变化的因素有,B0静磁场和B1 RF射频场,弛豫过程的T1和T2 15、

发生NMR的外磁场条件为:

1) B0平行于Z轴,BZ = B0

2) B1垂直于B0,且B1<0时B1的顺时针分量有效,当<0时,B1的逆时针分量有效) 16、

样品对RF能量的吸收功率谱的含义

平均吸收功率表达式1) 若2) 若

如下图所示:

时,为不饱和状态,粒子差异较大,频域窄,波峰大

时,为饱和状态,频域宽,波峰小

17、

NMR波谱

1) NMR谱线受影响的因素:原子核间的相互作用 2) NMR谱线要研究 谱线宽度 和 谱线位置

在理想情况下,NMR谱线宽度是无限窄的,就如同冲激信号,而受各种因素影响,使谱线有一定的宽度。 3) 影响谱线宽度的因素

1.谱线的自然宽度

遵从能量与时间的不确定关系:

若粒子永久的停留在某一能级上,谱线的宽度为0,反之寿命越短,谱线越宽。 RF场的作用就是让粒子停留在某能级上的平均寿命降低,导致谱线展宽。 2.偶极加宽(受到邻近原子核产生磁场的作用)

3.非均匀加宽(静磁场的不均匀,主要针对液体而言) 4.其他因素加宽

4)谱线的形状与面积

Lorenz线型(液体) --- 陡峭,斜率大 Gauss线型(固体) --- 比较平坦,斜率小 (若发生饱和现象,谱线将大大加宽) 化学位移(对应谱线位置)

18、

1) 同种原子核在不同的化合物中,由于磁屏蔽不同,其核磁共振条件不同(谱线位置不同);

同种原子核在同一化合物中,由于化学环境不同,其核磁共振条件不同。

解释:原子核实际感受到的磁场是B0与核外电子云感应电流产生磁场的合磁场B0’,公式为

第二章 MR信号

1、 MR信号主要的五大类(明确是RF射频作用后线圈接收到的信号)

FID信号(自由感应衰减信号) SE信号(自旋回波信号) Hahn信号(Hahn回波信号)

SSE信号(或者STE信号,受激回波信号) GRE信号(梯度回波信号) 2、 FID信号

1) FID信号的产生:

,样品从RF场吸收能量,M0会偏离B0场方向,在RF脉冲作用后,M逐渐向热平衡态恢复,

为屏蔽因子,化学环境不同时不同。

在恢复过程中,位于xoy平面内的接收线圈有FID信号。 2) FID信号的特点:

1. FID信号在B0非均匀的情况下,只能得到T2*,不能够得到T2(T2为横向弛豫时间常数)

2. FID信号具有非对称性,不适用于重建算法

3. FID信号对B0场非均匀性很敏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衰减为0,并且FID信号也很弱(目前很少应用)

3、 SE信号(自旋回波信号)

1) SE信号的产生:

利用90度-180度的RF脉冲序列,时间上有对称性,获得的信号与180度脉冲的时间间隔等于180度脉冲到90度脉冲的时间间隔

2) TR(Repetition Time 重复时间)

指 脉冲序列执行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在SE序列中,TR是指两个90度脉冲中点间的时间间隔

在其他序列中,TR是指第一个激发脉冲到下一个周期激发脉冲的时间间隔 3) TE(Echo Time 回波时间)

指 产生宏观横向磁化矢量M的脉冲的中点到回波中点的时间间隔 在SE序列中,TE是指90度脉冲中点到自旋回波中点的时间间隔 4) SE信号的特点:

1. 可以测量T2

2. B0非均匀性产生的影响是可逆的

4、 Hahn信号(Hahn回波信号)

1) Hahn回波信号的产生:

施加任意角度的RF脉冲即可产生Hahn回波 2) Hahn回波信号的特点:

1. 不能够像SE信号一样,利用所有的自旋重聚,因此幅度比SE信号小 2. Hahn回波与T2有关,且每个回波都可以被后面的RF脉冲进一步相位重聚

5、 SSE信号(STE信号)

1) SSE受激回波信号的产生:

3个或3个以上的RF脉冲作用后,就能够产生SSE受激回波信号

2) SSE受激回波信号的特点:

1. 在相同TE回波时间的条件下,SSE受激回波信号的幅度小于SE自旋回波信号的幅度(因为SSE只利用了

部分磁矩的重聚)

2. 第二脉冲到第三脉冲的间隔可以比TE回波时间大,大间隔可以提高对流动和扩散的敏感性 3. SSE受激回波信号可以运用于,超快速成像、流动跟踪、心脏黑血成像等

6、 GRE信号

1) GRE梯度回波信号的产生:

通过小于90度的激励脉冲作用后(即小FA),利用梯度场的极性反转产生回波(这里的梯度场与后面章节引入的是相同性质的梯度场,并且这里的梯度场为FE频率编码梯度场) 质子先进行自旋散相,反转梯度场后,自旋逐步相位重聚 2) GRE梯度回波信号的特点:

1. 能够快速成像,可以使用比SE信号更短的TR、TE

2. 小FA并且没有使用180度RF脉冲,使得SAR特定吸收率降低,并且适合做质子密度加权像 3. 可以得到比SE序列更多的层面,适合做3D采集 4. T2*W(T2*加权像)图像质量较差 5. 信噪比比SE信号小(噪声较多) 6. 引入了第二类化学位移伪影

7. 磁场非均匀性导致信号丢失,在长TE的时候更加明显,磁化率效应(产生斑马条纹)

7、 补充

1) T2-Map技术

1. 利用两个TE回波时间值扫描得到的图像计算T2

2. 利用多个TE值得到的图像计算T2

2) SE自旋回波信号 和 GRE梯度回波信号 的对比

1. SE的SNR信噪比高于GRE 2. GRE的速度比SE快 3. GRE的伪影比SE多

4. SE可以得到T2对比度加权像,而GRE只能得到T2*对比度加权像

8、 复习题目

第三章 MR图像对比度 1、 对比度

1) 组织的物理特性的差异形成不同组织的信号差异,从而形成图像灰度差异 --- 对比度 2) 好的对比度可以使图像上的组织之间有较好的区分 3) MRI对比度的优点:

1. 具有多种对比度特性 2. 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4) 影响MRI对比度的因素:

1. 脉冲序列的种类

2. 序列参数(TR重复时间、TE回波时间、FA翻转角) 3. 磁化率效应 4. 流动 5. 化学位移 6. 造影剂

5) MRI对比度图像的种类

1. PDW质子密度加权像 2. T1纵向弛豫时间加权像 3. T2横向弛豫时间加权像

2、 PDW质子密度加权像

1) 对比的是质子密度的差异,一般灰质比白质亮,脂肪和不流动液体比较亮,而骨是黑的。 2) 抑制T1和T2对信号的贡献,序列参数上应设置为 长TR 和 短TE 3、 T1纵向弛豫时间加权像

1) 对比的是T1纵向弛豫时间,例如 T1(脂肪)

2)加强T1对信号的贡献,抑制T2对信号的贡献,序列参数上应设置为 短TR 和 短TE

4、 T2横向弛豫时间加权像

1) 对比的是T2横向弛豫时间,例如 T2(脂肪)

相反)

2) 抑制T1对信号的贡献,加强T2对信号的贡献,序列参数应设为 长TR 和 长TE 5、 补充:

1) TR和TE判断长短的范围

2) 小FA会抑制T1加权像,提高PDW质子密度加权像

原因是 小FA使M0的偏移角度较小,在短时间内可以恢复到原状态,即T1很短,相对T1,TR较长,故抑制T1W

3) 在GRE梯度回波序列中,需要特别注意当 长TE时,影响T2*W(T2*时间加权像),判断依据同上述 6、 复习题目

第四章 MRI成像基础 1、 RF脉冲分类

1) RF脉冲的功能:

1. RF脉冲激发质子自旋产生共振,并且使核系M0磁化强度矢量发生偏转 2. 具备 激励、反转、重聚焦 的功能 2) 描述RF脉冲的参数

1. 翻转角FA 2. 中心频率f0 3. 强度A 4. 带宽BW 5. 波形 3) RF脉冲的分类

1. 按选择特性分类(选择性激发脉冲、非选择性激发脉冲) 2. 按绝热特性分类(绝热特性脉冲、非绝热特性脉冲)

3. 按波形种类分类(高斯脉冲、Sinc脉冲、SLR脉冲、矩形脉冲。。。) 4. 按域特性分类(空间域、波谱域)

2、 选择特性

1) 空间选择性激发RF脉冲

1. 软脉冲,激励特定层面

2. 在时间域上,持续时间长,强度小 3. 在频域上,带宽较窄,只有 n kHz

4. 理想状况下,只能选择一个位置的层面,其他层面不被选择,一般用于2D成像,和对应一些区域做饱和

处理

2) 空间波谱选择性激发RF脉冲

1. 软脉冲,激励 特定层面 和 特定化学类型

2. 优点是,持续时间短,对RF场的非均匀性不太敏感 3. 缺点是,空间选择性不好,最小层厚比较大(1-10mm) 3) 非选择性激发RF脉冲

1. 硬脉冲

2. 在时间域上,时间较短,强度高 3. 在频域上,带宽大

4. 激发线圈内所有质子的自旋,一般用于3D成像和无梯度场时的饱和处理

3、 绝热特性

1) 非绝热脉冲

1. 遵从

2. 大部分MRI序列多用非绝热脉冲 3. 缺点是,对RF场的非均匀性比较敏感 2) 绝热脉冲

1. 不遵从

2. 需要RF场的调制频率很低,等效磁场高

4、 波形种类特性

1) 高斯RF脉冲

1. 高斯RF脉冲的持续时间和频率是呈反比关系,即持续时间越长,带宽越小 2. 高斯RF脉冲的频率选择性不好,边界模糊和延伸明显,较少用在激励和选层上

2) Sinc RF脉冲(目前应用最多的RF脉冲)

1. sinc函数 sinc(t) = sin(t)/t,在频域上的波形为矩形,幅值为B1大小,频域范围[-fmax,fmax],带宽BW =

2*fmax

2. 可用于选择性激励和饱和聚焦

3. 对sinc函数进行截尾处理,但是该RF脉冲经过FT傅里叶变换后,会产生波纹,对应图像的截尾伪影

4. 利用变迹函数对sinc RF脉冲进行处理,可降低截尾效应(振铃效应),并使RF场包络线平滑

5. 较小FA翻转角时,sincRF脉冲可以进行更好的选层激励,而较大的FA翻转角时,由于Bloch方程的非

线性导致选层效果变差

5、 域特性

1) 空间域 2) 波谱域 3) 空间-波谱域

6、 空间编码(针对2D成像方面)

1) 三个方面的编码,层面选择,频率编码,相位编码 2) 拉莫尔进动频率的变化,7、 层面选择 Gs

1) 目的在于,让一个窄带内的自旋被激发,实现层面内的信息成像 2) 层面选择由 层面选择梯度场Gs 和 选择性RF脉冲(软脉冲) 完成

(加上了梯度场的影响)

3) RF射频的频率为,在梯度场Gs的作用下,沿B0方向,每个位置的拉莫尔进动频率是不

一样的,Z0代表的是位置,Gz表示梯度场场强,选层位置可以通过调整RF中心频率来实现 4) 层厚与带宽的关系:由公式

而与梯度场Gz成反比

5) 一次扫描可得到的层面数目,与TR、TE、RF脉冲的数目和持续时间、梯度场G等有关

最大层面数(近似值) < TR/TE

6) 实现任意斜面选层,不同方向的梯度场G在极性和强度比值上的配合可以完成任意方向斜面的选择,并且此时

组合成的梯度强度场G与RF带宽决定层厚

8、 频率编码Gf

1) 空间编码的最后一步

2) Gf的一端是低频,另一端是高频,相当于给每个像素赋于不同的频率 3) 在MR信号产生时,开启频率编码梯度场,进行信号的采集 9、 相位编码Gp

1) Gp是负责改变质子自旋的角位置

2) 相位差异 = 360度/Np ,相位差异减小,则PE相位编码方向上的空间分辨力就增大 3) 空间分辨力与FOV和Np、Nf 的关系

1.

力越强 2.

,与上同理。 ,

越小,X方向上的空间分辨力越强,编码步数越多,FOV越小,空间分辨

可得,

,即层厚

与带宽BW(

)成正比,

3. 标准序列的扫描时间 ScanTime = TR * Np * NEX ,增加Np会影响扫描时间,而增加Nf不会影响扫描

时间

10、

复习题目

1) 为什么不在两个方向都是用频率编码?

2)

3)

第五章 K空间概念 1、 K空间

1) K空间,包含了MR数据的阵列,每一行代表一次扫描采集到的信号数据,K空间的数据可以通过 逆傅里叶

变换 得到图像

2) K空间的特点,与病人位置没有直接对应关系,一条直线就可以重建整个图像,每个数据点都对图像有贡献 3) K空间的填充方式

1. 对于Gp,由负最大幅度向正最大幅度变化

2. 每个周期填充一条线,Gf梯度场应用期间,采集的间隔对应K空间的x值,Gp的持续时间和强度确定K

空间的y值

4) K空间数据对图像的影响

1. 高幅度梯度场 --- 加剧了自旋散相,接收到的信号较低,差异较大 --- 空间分辨力好,显示边缘细节好

K空间的高幅度梯度场采集的数据

2. 低幅度梯度场 --- 接收到的信号较高,差异小 --- 信噪比高,对比度好,显示内部细节好

K空间的低幅度梯度场采集的数据

5) K空间中心有最大信号(分析原因)

1. K空间的每条线在中央列有最大值 2. K空间的中央行有信号峰最大值

3. K空间的中央行回波没有Gp作用,无额外散相

6) 梯度场对信号的影响

1. 梯度场增加了自旋散相,使信号变弱

2. Gp 和Gf 都是中间值小,两边值大,使采集的信号呈现出中心信号高,四周信号低

2、 部分K空间

1) 部分NEX

1. 根据K空间数据的共轭对称性进行重建,只利用部分的行数据(1/2 NEX,1/4 NEX),一般需要采集一半

多一些的数据进行相位校正,并且中央行必须要采集到

2. 提高了速度,但是SNR信噪比没有增加(可能下降),伪影增加,图像对比度没有变化(因TE和TR没有

变化)

3. 一般用于定位像 2) 部分回波

1. 每个回波信号只采集了一部分(大于50%),未采集的部分利用采集的部分的共轭对称性进行重建,可以

使TE更短,但TR不变

2. 速度没有变化,降低了TE时间,对于早期的回波能够提高SNR,抑制T2W图像,降低流动伪影和磁敏感

效应

3. 一般用于获得T1W图像,降低流动伪影和磁敏感效应的情况下

3、 其他填充方式

1) 半FOV成像

1. 提高速度,隔行填充数据,K空间的单元尺寸增加一倍,FOV图像减半,K空间尺寸不变,所以图像空间

的像素大小不变

2) 矩形矩阵扫描成像

1. 提高速度,只填充靠近中央行的数据,K空间的单元尺寸没有变化,FOV图像不变,但K空间的空间尺寸

减半,所以图像空间的像素增加一倍

3) K空间和图像空间的关系

1. K空间单元尺寸2.

与图像空间尺寸FOVx成反比,K空间尺寸Kx与图像空间的像素大小,K空间尺寸与编码步数

成正比,其中

=

成反比

4) FSE序列(快速回波序列),每个TR填充多条K空间线,TR的重复次数减少,每次都从左往右填充;

单激EPI序列,一次激发下,以Z型或者矩形首尾相接填充K空间; Spiral MRI 中,以螺旋形填充K空间;

4、 FOV、data space数据空间、K空间、image图像的关系

1) FOV(field of view 可视区域)

1. FOV的中央列线上对应的磁场强度为B0,左侧小于B0,右侧大于B0

也可以认为中央列上有最大频率2. FOV、BW和G梯度场的关系

1. 公式表示为

,而带宽

2. FOV与BW带宽成正比,带宽越大,FOV越大;

FOV与G梯度场成反比,梯度场梯度系数越大,FOV越小; BW带宽等于两倍的最大频率

5、 K空间和image图像(参见其他填充方式中的第三点内容) 6、 复习题目

第六章 MRI成像方法和脉冲序列

1、 2DFT(2维傅里叶变换)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1) 优点在于,对B0的非均匀性相对不敏感,对梯度场缺陷相对不敏感,高低频误差一致

2、 3D成像方法与2D的区别

1) 将原来的选层梯度场 变成了 相位编码梯度场 2) 将90度RF选择性脉冲 变成了 非选择性脉冲 3) 扫描时间增加了,因为 Np相位编码步数增加了

3、 MRI基础脉冲序列

1) 饱和恢复序列(saturation recovery)

1. 序列表现: 90度 – 长间隔 – 90度

2. 每个90度RF射频后,产生一个FID信号,且FID信号都可达到最大值,也就是M从饱和状态完全恢复 3. 由于其 长TR 和 最短TE 的特点,适合做PDW质子密度加权像 2) 部分饱和恢复序列(partial saturation)

1. 序列表现: 90度 – 短间隔 – 90度

2. 第2个90度RF射频后,M没有完全恢复,FID信号强度比第一个FID信号小 3. 由于其 短TR 和 最短TE 的特点,适合做T1W加权像 3) 反转恢复序列(inversion recovery) --- IR

1. 序列表现:180度 – 90度(先使用180度RF实现反转,等待TI反转时间后,再使用90度RF脉冲)

2. null point --- 信号过0的点,过0点的时间为 TI(null) = 0.693*T1

3. 脂肪抑制技术 --- 选择TI时间,使脂肪信号过0点,此时加上90度RF射频,其他组织的M可以进入

xoy平面产生随T2衰减的信号,而脂肪没有M可以进入xoy平面(Fat的T1很短,T2也短) 4. 通常IR反转序列不单独使用,与其他序列一起获得MR信号,如SE-IR 4) 自旋翘楚序列(spin warp)

1. Gy的持续作用时间相等

2. 优点在于,没有弛豫时间长短不同的影响,降低了相位编码方向的几何畸变 5) 标准SE序列

1. 分析图像一

分成6个阶段

第1阶段:发射90度选择性RF脉冲,开启选层梯度场+Gz,进行层面选择

第2阶段:开启-Gz梯度场,产生反向的相移,补偿+Gz产生的正向相移,增强信号,并且若幅度相等,只需作用+Gz选层梯度场时间的一半,即可较好补偿 第3阶段:开启Gy梯度场,进行相位编码

第4阶段:发射180度RF脉冲,实现质子的自旋重聚,产生回波信号

第5阶段:开启-Gx梯度场,产生负向相移,为补偿后面+Gx梯度场产生的正向相移做补偿,即预补偿散相

第6阶段:开启+Gx梯度场,进行频率编码 2. 分析图像二

分成4个阶段

第1阶段:发射90度选择性RF脉冲,开启选层梯度场+Gz,进行层面选择

第2阶段:开启-Gz梯度场,产生反向的相移,补偿+Gz产生的正向相移,增强信号,同时开启Gy梯度场,进行相位编码,开启+Gx梯度场,提前产生散相,经180度脉冲作用后,散相反转,可补偿第4阶

段时频率编码梯度进行编码过程产生的散相(能够缩短TE时间)

补充:同极性补偿 --- 在180度RF脉冲两侧出现,因为180度RF脉冲能实现 散相反向

异极性补偿 --- 在180度RF脉冲同侧出现

第3阶段:发射180度RF脉冲,进行重聚焦,以在TE时刻形成自旋回波 第4阶段:开启+Gx梯度场,进行频率编码

4、 FSE快速回波序列

1) 序列表现:90度 – 180度 –180度 – 180度 …,在一个周期内,使用多个180度RF脉冲,得到相应个数

的自旋回波

2) ETL回波链长度,是指一个TR内回波信号的个数;ESP回波空间,是指相邻回波的间隔

故FSE的成像时间ST = TR * 相位编码步数 * 平均次数 / ETL

3) Gy相位编码梯度场,在每次频率编码过后,都要使用与相位编码梯度场极性相反、幅度相等的重绕梯度场

(rewind),目的是为下一次相位编码做准备,消除前一次相位编码的作用

4) FSE序列的有效TE时间的确定,通过找到0相位编码步时得到回波的回波时间TE,即为TEeff(等效TE)

若ETL比较长(8-20个),则TEeff比较大时,适合得到T2W加权像,若ETL比较短(2-6个),则TEeff比较小时,适合得到T1W加权像

5) FSE快速自旋回波序列 与 SE自旋回波序列 的区别

1. 填充K空间时,在一次TR时间内,FSE是每次填充多行,而SE是每次填充一行 2. FSE速度比SE快,缩短为原来的1/ETL,而SNR信噪比却没有什么差别

3. 180度RF脉冲的多次小间隔时间的作用,ESP回波空间小,使错误信息没有足够时间传播,故FSE对磁

化率更不敏感

4. FSE可使用大矩阵得到高分辨力的图像,且运动伪影少

5. 但是FSE会使病人的SAR特定吸收率增大,即增加病人对RF能量的吸收

6. FSE在PE相位编码方向有模糊 6) FSE的应用

1. T2W加权像 --- 屏气扫描时能够能到更好的高分特性,亦可以用于脂肪抑制(TE较长) 2. T1W加权像 --- 腹部屏气扫描,心电触发门控(TE较短)

3. SS-FSE(单次激发FSE) --- 一次激励,完成K空间填充 --- 适用于T2W和水成像

5、 GRE梯度回波序列

1) 序列表现:小FA和短TR,使纵向、横向弛豫恢复不足,经过若干周期后,Mz和Mxoy失去和得到的一样,

进入了稳态,影响图像质量,故要对其进行技术处理,增强信号(短TE和短TR有利于得到T1W加权像,不利于得到T2*W加权像) 2) 处理GRE梯度回波序列的技术

1. 稳态不相干技术SSI --- 破坏剩余Mxoy 2. 稳态相干技术SSC --- 利用剩余Mxoy 3) SSI稳态不相干技术对应的方法

1. 梯度破坏(扰相)脉冲:在信号采集后,加高强度的扰相梯度场,使Mxoy散相,避免对下一次激励造成

干扰

2. RF相移破坏脉冲 3. 加长TR

4) SSC稳态相干技术对应的方法

1. 重绕梯度回波:通过重绕梯度(见上面第4点的图)使相位重聚,得到T2*W加权像

6、 EPI平面回波序列(一种信号采集方式)

1) Blipped EPI(尖峰平面回波序列 or 暂态EPI)

1. 序列表现:使用了震荡FE频率编码梯度场,并且在PE相位编码梯度场做完相位编码后,有等间隔的尖峰

梯度场开启,得到K空间的填充轨迹是弓字形

2.

3. 特点:K空间数据是等间隔的,重建容易,且速度快 2) UnBlipped EPI(非尖峰平面回波序列)

1. 序列表现:使用了震荡FE频率编码梯度场,并且在PE相位编码梯度场做完相位编码后,有连续的梯度场

开启,得到K空间的填充轨迹是之字形

2.

3. 特点:K空间数据间隔规律性不强,重建前需对原始数据进行内插得到等间隔的K空间数据 3) 补充:

1. 单激EPI的特点是,一次RF激励完成整个K空间的填充,并且扫描时间为100ms级,扫描矩阵为64*64

或128*128

2. EPI的总体特点,需要震荡FE频率编码梯度场,K空间填充为之字形或弓字形,速度比FSE快,但SNR

信噪比较低,EPI的几何畸变和化学位移伪影明显,EPI需要进行脂肪抑制技术

3. EPI对硬件的要求,梯度场的G值要大,并且梯度场要有较高的切换率(梯度场极性转换和开关速度要快),

还要避免涡流现象产生,同时要配备速度较快的ADC模数转换器

7、 其他快速成像技术

1) Keyhole成像:只采集动态过程中的低频数据,与动态采集前的基图像的高频数据结合 2) 并行成像技术Parallel Imaging:利用相控阵线圈中单个线圈的空间敏感度差异来编码空间信息 8、 复习题目

第七章 MRI参数 1、 SNR信噪比

1) SNR与设备有关

1. 静磁场B0

2. 线圈 --- 大线圈SNR低,小线圈SNR高 3. 调谐 4. 校准

2) SNR与扫描参数设定有关(关系公式:

1. 体素Voxel 2. 平均激励次数NEX 3. 相位编码步数Np 4. 带宽BW

3) 体素Voxel(SNR与体素Voxel成正比,增大体素能够提高SNR信噪比)

1. Voxel的计算公式:Voxel =

(其中的大小)

2. 增大体素的方法一,增大FOV,保持Nx和Ny不变,则3. 增大体素的方法二,增大层厚

应伪影

决定了像素尺寸和

增大,但高分辨力会下降

,保持FOV、Nx和Ny不变,但纵向分辨力下降,加重部分容积效

4) 平均激励次数NEX(SNR与平均激励次数NEX的开方成正比,增大NEX能够提高SNR信噪比)

1. 注意:增加平均激励次数NEX时,扫描时间会增加(参见第四章第9点)

5) 相位编码步数Np(SNR与相位编码步数Np的开方成正比,增大Np能够提高SNR信噪比)

1. 增大Np对SNR的影响一:增大Np,保持像素不变,则SNR提升,空间分辨力不变,但扫描时间增加 2. 增大Np对SNR的影响二:增大Np,保持FOV不变,则SNR下降,空间分辨力提升,扫描时间增加

SNR下降的依据

6) 频率编码步数Nf

1. 增大Nf对SNR的影响一:增大Nf,保持像素不变,SNR与Nf无关,空间分辨力没有变化 2. 增大Nf对SNR的影响二:增大Nf,保持FOV不变,SNR下降,空间分辨力提升,扫描时间不变

(依据是

,如上图)

7) 带宽BW (SNR与1/BW的开方成正比,减小BW能够提高SNR信噪比)

1. 接收带宽的计算公式:

(N为回波个数,分母为回波采样时间)

2. 减小带宽BW,能够提高信噪比SNR,但是回波采样时间增加,即TE增加,最大层面数TR/TE减少,化

学位移伪影加重(见化学位移计算公式),运动伪影加重

8) 3D图像的信噪比SNR

1. SNR与各参数间的关系公式:

2. 3D的SNR比2D的SNR高许多,但扫描时间大大延长 9) 小结 --- 增加SNR的方法

1. 增大B0,使有用信号更强

2. 增大TR重复扫描时间,大TR信号越强,从纵向弛豫恢复图像上理解 3. 减小TE ,小TE信号越强,从横向弛豫恢复图像上理解 4. 降低RBW接收带宽

5. 增加NEX平均激励次数 6. 增加体素voxel

2、 空间分辨力

1) 常规条件下,高空间分辨力意味着低SNR

2) 空间分辨力与扫描参数设定有关(小FOV、大矩阵和薄层能够得到高分辨力的图像)

1. FOV可视区域的大小 2. 扫描阵列Matrix的大小 3. 层厚

3) FOV与扫描阵列Matrix

1. 保持FOV,增加Np,即增大扫描阵列Matrix,则空间分辨力提升,但SNR下降,扫描时间增加 2. 保持像素,增加Np,SNR提升,但空间分辨力不变,扫描时间增加 4) 层厚

1. 增加层厚,空间分辨力下降,SNR提升,但部分容积效应伪影加重

3、 扫描时间

1) 三种重要序列的扫描时间计算公式:

1. 2. 3.

2) TR时间变化产生的影响

1. TR时间增加,则会提升SNR,最大扫描层数增加(扫描范围增大),T1W加权像减弱,而T2W和PDW

加权像增强,扫描时间增加 2. TR时间减少,与上面对应相反 3) TE时间变化产生的影响

1. TE时间增加,则会降低SNR,最大扫描层数降低(扫描范围减小),T2加权像增强,而T1W和PDW加

权像减弱,扫描时间不变

2. TE时间减少,与上面对应相反

4、 覆盖范围、层厚、层间隔

1) 覆盖范围

1. 增加覆盖范围的方法:增加层厚、增加层间隔、增大TR或减小TE 2. 减小覆盖范围的方法:增加ETL(不懂?)、减小TR或增大TE 2) 层厚

1. 增加层厚,会使SNR增加,覆盖范围增大,但是空间分辨力下降,部分容积效应伪影加重 3) 层间隔

1. 增加层间隔,会使SNR增加,覆盖范围增大,减少串扰伪影,但探测小病灶的能力降低

5、 FOV --- Field of View视野

1)保持扫描矩阵Matrix不变,增大FOV,会提升SNR,但像素尺寸增大,空间分辨力下降 6、 NEX

1)增加NEX平均激发次数,会提升SNR,但扫描时间增加 7、 回波数ETL

1)增加回波数ETL,会降低扫描时间,TEeff会增大,有利于增强T2W加权像 第八章 MR伪影(MR Artifacts)

要求:掌握基本MR伪影的现象,成因和解决方法

1、 伪影的表现:出现FOV中不存在的物体、信号异常、物体形变或位置变化

伪影的成因:信号采集和处理的过程、系统硬件、环境、病人 伪影的种类:

与信号采集和图像重建过程相关 与病人相关

与B0相关(如B0的非均匀性) 与RF相关 与磁化率相关

与梯度场相关 其他

2、 与信号采集和图像重建过程相关的伪影

1) 折叠伪影(混淆伪影)重点

1. 表现:

图像出现FOV外的组织的图像,并且折叠呈现

出现在相位编码方向上(实质上在频率编码方向和相位编码方向都会出现,但是频率编码方向可以通过带通滤波器解决折叠问题,而相位编码方向无法彻底解决,所以折叠一般出现在相位编码方向上) 2. 成因:

在频率编码方向上FE:

FOV外的组织的频率超出了带宽范围内的频率,采集信息时无法正确识别,会将高频识别成低频,低频识别成高频。但是频率编码方向可以通过带通滤波器解决折叠问题。

例如:带宽频率范围[-16kHz,16kHz],FOV外的组织频率为18kHz,相对于16kHz高了2kHz,系统会识别为,比-16kHz高了2kHz,即为-14kHz,然后就会成像出来,只是位置从实际的右边变成了左边,产生了折叠现象。

在相位编码方向上PE:

FOV外的组织的相位超出了可正确识别的相位范围,会将高相位识别成低相位,低相位识别成高相位。但是只要保证FOV=L>A(A为物体的大小) 或者

,就能解决问题。

例如:可识别相位范围为[-180度,180度],FOV外的相位为200度,相对与180度,高了20度,系统会识别为,比-180度高20度,也就是-160度,在可识别范围,所以成像效果是,物体位置从实际的上面变成了下面,产生折叠现象。

梯度系统的D\\A错误导致的折叠现象 3. 解决方法:

增大FOV

对应的信噪比SNR会增加,但是空间分辨率下降,显示了不感兴趣的组织。

可以保持高分辨率,但是要通过增加相位编码步数Np实现,而扫描时间会增加。 过采样技术

频率过采样(一般不用) 相位过采样

相位方向FOV加倍

相位编码步数Np加倍(保持高分)

平均激励次数NEX减半(保持扫描时间,但是降低了信噪比SNR)

改变编码方向

将物体厚度较小的方向作为相位编码方向(例如腹部)

利用表面线圈(只接收线圈)

只接收线圈覆盖区域组织的信号,FOV小,信噪比SNR高,但是图像均匀性差

空间预饱和技术

起抑制作用,使边界不锐利

变密度K空间采样

能量主要集中在K空间中部,K空间中部采样密集,K空间外围采样稀疏 能够获得高分辨率和最小折叠伪影的图像,并且扫描时间不变 主要应用于心脏成像

2) 化学位移伪影(重点)

1. 表现:

FE频率编码方向错误定位,高频段出现黑色条带,低频段出现白色条带, 2. 成因:

由于氢1在不同的化合物中,产生的共振频率有差别,如脂肪中的氢1的共振频率比水中的氢1的共振频率低,所以在频率编码时,当到达某频率触发水的氢1产生信号,而对应的脂肪中的氢1在较低的频率时,已经产生信号了,所以会导致低频时的信号会强一些呈现白条带,而高频时的信号会弱一些呈现黑条带。 化学位移计算公式:chem shift =

,可知高静磁场和低带宽会导致严重

的化学位移。

FOV的大小决定了BW带宽:3. 解决方法:

化学位移伪影不可能根除,只能抑制 改变相位、频率编码的方向

降低B0(在实际应用中基本不用这种方法,因为MRI仪器的静磁场一般都是固定好的,像1.5T、3T等) 增加BW带宽

增长TE(使脂肪信号有更加明显的衰减,脂肪的T1很短,T2也短) 脂肪抑制技术(IR序列作用)

3) 第二类化学位移伪影

1. 表现:

只出现在梯度回波序列中,并且PE相位编码方向和FE频率编码方向都会出现黑色边缘 2. 成因:

脂肪中的氢1和水中的氢1出现周期性的同相或者不同相

不出现在以SE自旋回波为信号源的序列中(因为存在180度重聚) 3. 解决方法:

选择适当的TE,使水内的和脂肪内的氢1同相 增加RBW (RBW为带宽) 脂肪抑制

4) 截尾伪影

1. 表现:

在有限范围内产生伪影 --- 衰减条带 2. 成因:

采样稀疏,数据连续性差 3. 解决方法:

减小像素尺寸(增加Np相位编码步数、增加Nf频率编码步数,降低FOV)

5) 部分容积效应伪影

1. 表现:

成像信息比较多和杂(一般临床也比较关注这样的图像) 2. 成因:

扫描层厚较大 3. 解决方法:

扫描层厚减小

6) 信号限幅伪影

1. 表现:

整幅图像信号异常,对比异常(应该高亮的地方很暗) 2. 成因:

信号强度超过了计算机能够处理的范围 3. 解决方法:

RF信号接收衰减、使用大线圈、调整扫描参数(层厚)

小结:

折叠伪影 发生在PE相位编码方向 化学位移伪影 发生在FE频率编码方向

第二化学位移伪影 发生在梯度回波序列中,FE频率编码方向和PE相位编码方向都会出现黑色边缘 截尾伪影 发生在PE编码方向,因采样稀疏 部分容积效应伪影 发生在层厚较大的图像中

信号限幅伪影 发生在信号超过ADC模数转换器的处理范围的情况

3、 与病人相关的伪影

周期性运动 1. 表现:

在PE相位编码方向上,出现等间隔的伪影;伪影强度与运动组织和运动幅度有关;间隔与TR和物体的运动周期有关 2. 解决方法:

K空间饱和技术、调整参数增大伪影间隔、交换编码方向、使用心电门控、流动补偿技术还有图像处理技术 随机性运动 1. 表现:

图像模糊不清,在PE相位编码方向上产生平行条带(区别截尾伪影的衰减条带),运动导致信号匹配产生误差

2. 解决方法:

使病人平静、呼吸门控、呼吸补偿、ECG门控、导航回波技术、药物注射使肠蠕动降低、注射镇静剂、空间预饱和技术、快速成像技术等 3. 补充:

呼吸门控 --- 使TR与呼吸的速率同步,保持在同一位置测量,但耗时长

呼吸补偿 --- K空间中央线在运动幅度最低时采集,K空间外围线在运动幅度最大时采集,耗时较呼吸门控少 相位编码方向的设置原则 --- 选择解剖径向较短的方向(减少折叠伪影和扫描时间)

4、 与RF场相关的伪影

1) 串扰伪影

表现:图像模糊,结构不清晰,改变对比度或者降低信号,在IR和FSE序列中更加明显 成因:RF脉冲经过 傅里叶变换 后不是理想的矩形,相邻层面出现串扰

解决方法:增加层间隔(但会增加小病灶的漏检率)、100%间隔交叉扫描、使RF脉冲经FT作用后的波形更接近矩形

2) RF非均匀激发伪影

表现:图像出现暗、亮区域

成因:RF脉冲的各向异性和电磁波在体内的衰减,导致RF非均匀 解决方法:做好线圈和系统的检查,还有病人的检查

3) RF拉链伪影

表现:沿FE方向,在0相位处出现交替的暗、亮点

成因:对于FID序列,由于180度脉冲的边瓣与FID信号有重叠(FID信号衰减不完全)

对于SSE序列,RF脉冲的作用可能出现SSE,而SSE没有经过相位编码(?不懂)

解决方法:对于FID信号,增加TE(即增加FID与180度RF脉冲间隔)、增加层厚(大带宽RF脉冲对应时间域内窄的RF信号,降低重合机会) (不懂?)

对于SSE信号,使用破坏方法、调节传输器

4) RF馈穿拉链伪影

表现:在PE方向上,在0频率处出现拉链

成因:RF脉冲在数据采集期间没有完全关闭,反馈进入接收线圈

解决方法:交替改变180度激发脉冲的相位、平均相位交替激发(消除RF馈穿) 5) RF噪声 重点

表现:与RF馈穿伪影相似,出现在特定的频率处

成因:噪声来源于TV(1.5T的设备受影响显著)、广播电台(0.5T的设备受影响显著)、病人佩戴的电子仪器等

解决方法:提高MR间RF屏蔽性能、尽量移走电子设备、关紧门、主动屏蔽技术等

5、 与梯度场相关的伪影 重点

表现:物体出现畸形错误定位,图像为一个亮点、一条横线或一条竖线 成因:

涡流(当梯度场快速开关切换时感应产生的小电流、感应涡流导致梯度场波形畸变)

梯度场非线性(对于2D成像,层面编码方向的梯度场非线性,会导致层面选层误差;频率编码方向的梯度场非线性,会导致图像畸变和模糊;相位编码的梯度场非均匀性,会导致产生交替的亮、暗条带)

梯度系统无输出(若图像为一条线,说明PE或FE的某路梯度出问题;若图像为一个点,说明PF或FE的梯度无输出;若层面编码方向梯度场无输出,则表现为大层厚图像) 梯度系统不稳定

解决方法:涡流补偿、线性校正、匀场、梯度柜检查 6、 与外磁场相关的伪影(重点)

1) B0非均匀性

表现:

对于SE序列,在使用脂肪抑制技术时会导致图像不均匀; 对于GRE序列,小的空间非均匀性会产生斑马条纹 2) 磁敏感伪影

表现:异常的虚假信号

成因:物质的磁化率(逆磁性、顺磁性、铁磁性)

解决方法:MR检查对受检者有要求,在进入MR扫描室前要进行检查。

7、 其他伪影

1) 数据尖峰噪声 2) 直流偏置伪影 3) 3T

注意:本章重点掌握 折叠伪影 、 化学位移伪影 、 磁化率伪影 、 RF噪声伪影 、与梯度相关伪影等的表现、成因和解决方法。

第九章 MR系统(MR System) 1、 MRI外部环境

1)磁共振机房(三部分组成):扫描室、操作室、控制仪器室 2、 主磁体

1) 主磁体特性:稳定性、均匀性

2) 主磁体类型:永磁体、超导体、常导体 3) 永磁体

1. 使用高剩磁材料产生磁场 --- 稀土合金(Nd-Fe-B 钕、硼、铁合金,优点是高剩磁、用量少,但是温度

系数大,易受温度影响)

2. 一般永磁体场强<0.5T,结构为 环型 或者 轭型,开放式的

3. 剩磁和矫顽力会影响永磁体的场强,矫顽力是指将永磁磁体的磁场强度变成0的外加磁场强度,硬磁材料

矫顽力大,软磁材料矫顽力较小

4. 永磁体的特点:开放式、系统构造简单、不产热、运行成本低、维护成本低、寿命长、但对温度变化敏感 4) 常导磁体(稳定性不好、均匀性也不大好)

1. 原理:通电线圈产生磁场

2. 材料一般选择 铜线,因为电导率大,密度大,产热少,但价格高 3. 需要一直通电产生静磁场,运行费用高 5) 超导磁体

1. 原理: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的临界温度,导体的电阻近乎于0,电流可以无休止地运动,通电线圈产生强磁

2. MRI超导体材料的选择:第II类超导体材料(铌钛合金),允许磁场通过,可负载大电流,低温制冷装置

能够使其保持超导状态,临界温度大于He氦气的4.2K,具备一定可塑性和柔韧性

3. 磁体构造:磁体线圈浸泡在液氦中,通过冷头将汽化的高压氦气变成低压氦气,再送到压缩机冷却 4. 磁体特性:场强高、均匀性好、稳定性好 6) 高场MR的优缺点

1. 优点:信噪比SNR高、图像细节清晰、速度快、功能成像好

2. 缺点:需要配备更高的梯度场,驱动放大器的功率增大,噪音越大,价格高 7) 励磁与退磁

1. 励磁方法:通过降温和线圈加载电流的过程,主要是加热超导开关的开启与闭合

过程如右:

2. 退磁(失超):由于磁通跳跃 或 线圈摩擦生热,或者液氮含量不足时,导致温度上升,线圈失去超导状态 3. 实际应用中发生失超的可能原因:

超导线圈上的绝缘环氧树脂变形或开裂,导致温度上升,液氦汽化 液氦液面过低,线圈升温,导致液氦汽化 填充液氮方法不当

8) 超导系统日常维护 --- 冷却系统(主要检查冷头、氦压缩机和水冷机组) 3、 梯度系统

1) 梯度场随位置线性变化

2) 梯度系统的主要部件:梯度波形发生器、梯度驱动器、梯度功率放大器、梯度线圈

3) 梯度线圈产生的噪音,是由于梯度电流的不断变化,导致线圈产生振动,梯度场变化速率越大或电流变化率越

大,噪音越大

4) PID调节器(P – 比例调节器、I – 积分调节器、D – 微分调节器)

1. 比例调节器 --- 起主要调节作用 --- 调节稳定性 2. 积分调节器 --- 起辅助作用 --- 调节精度 3. 微分调节器 --- 起补偿作用 --- 调节速度 5) 涡流效应

1. 梯度场的快速切换在周围导体中感应出涡流,涡流效应相当于对梯度场脉冲进行低通滤波

2. 涡流补偿方法:RC元件处理、使用预补偿梯度的驱动电路、采取有源屏蔽梯度(在梯度线圈和低温容器间

安放)

6) 梯度场参数

1. 梯度幅度 2. 梯度线性

3. 切换时间(切换时间越短,切换越快,对PNS外围神经刺激越大) 4. 切换率

5. 最大工作周期 = Tg/TR(工作周期越高,允许层数越多)

4、 RF系统

1) 系统组成:RF发射系统、RF线圈、RF接收系统

2) RF发射系统:产生具有一定频率、一定带宽和一定相位和幅度的RF脉冲 3) RF接收系统:提取和解调信号 4) RF线圈基本理论 --- 谐振电路

1. LC串联谐振 --- 电压谐振 --- 用于接收电路,将微弱的信号放大 2. LC并联谐振 --- 电流谐振 --- 用于发射电路,获得大电流

3. 梯形网络 --- 有传输线的特性,电压和电流存在90度相位差,无功率损耗 5) RF线圈特性

1. 品质因素Q ---

,带宽越窄,Q越高,有更好的选择性,噪声和伪影信号越低

2. 负载效应 --- 加负载后,Q会下降,响应展宽,选择性和接收的信号会下降,小负载不能工作在线圈信号

接收的范围内,大负载可工作

3. 去耦 --- 消除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相互作用,否则发射场产生畸变,接收线圈信号被破坏,SNR下降,

伪影增加

6) 发射线圈

1. 不同构型RF线圈:马鞍形(太大)、螺线管型(不能正交发射接收)、梯形网络(电容绝对等值技术难)、

λ/2传输线 2. 7) RF常用器件

1. 同轴电缆 2. 特殊传输线

3. RF发射/接收开关 (重点)

位于RF共振器和前置放大器之间,RF开关的二极管,应该耐高压、耐强电流、开关切换速度快,工作频率足够高

TR转换开关原理电路分析

RF发射期间,RF信号电压强度够大,使二极管D1、D2导通,RF信号经过D1、D2几乎无损的到达天线,同时二极管D3、D4也导通(对地短路),使λ/4传输线转变为天线输入端的高阻,保护前置放大器。 在RF接受期间,由于信号微弱, 二极管D1、D2不导通,防止发射器的噪声进入前方,并防止MR信号消失在发射器中,同时二极管D3、D4也不导通,信号通过λ/4传输线无阻尼到达前置放大器。 4. 定向耦合器 5. 压控衰减器

6. 低通滤波器 --- 在接受MR信号时,抑制高频噪声,抑制FOV外的信号,防止折叠伪影; 7. 正交混合器 8) RF屏蔽

1. 扫描室屏蔽 2. RF线圈屏蔽 9) RF系统故障维修总思路 10) 扫描前系统调节

1. 线圈调节时,遇到调谐、匹配困难

小负载:添加盐水袋

大负载或有金属物:轻微改变位置

2. 线圈的Q越高,可接收的范围越窄,调谐、匹配越困难

5、 计算机系统 6、 复习题目

第十章 MR安全(MR Safe) 1、 静磁场生物效应

1) 一般效应:头疼、胸闷 2) 温度效应

3) 电感应和心电效应 4) 神经效应 2、 梯度场生物效应

1) 感应电流的非热效应容易引起 外围神经刺激(PNS) 2) 产生噪音 3、 RF场生物效应

1) SNR --- 特殊吸收率,即对RF射线的吸收率,高场下SNR正比于

2) RF能量作用下,会使组织的温度升高,特别是有纹身或佩戴金属物件的地方可能会有烧灼感 3) RF能量越大,或者FA越大,或者B0越大,产生的热量会越多

4) 造影剂 --- 有副作用,可能会引发肾病,不适用于孕妇或者肾功能不全的人群 4、 MRI噪音

1) 高梯度场 和 尖锐的传输脉冲 会产生令患者厌烦的噪声 5、 MRI不适用情况

,在FSE序列中应该特别注

1) 使用心脏起搏器、心脏除颤器的 2) 体内植入了药物灌注装置的 3) 脑内有动脉瘤术后的金属夹的 4) 佩戴助听器、人工耳蜗的 5) 使用生物刺激器的 6) 眼内有金属异物的

7) 体内有植入任何电子装置的

1. 若电子装置为无有源器件、非铁磁性的,可以进行扫描

2. 若电子装置为无有源器件、微弱铁磁性的,在植入后,需要等待6-8周后才可能进行扫描 3. 其他的都不能够进行MRI扫描

6、 孕妇能够进行MRI扫描问题

1) 对于工作人员,应该保证在怀孕前三个月内在内部控制区之外,尽量远离高磁场区 2) 对于病患,应该尽量避免在怀孕的前三个月内进行MRI扫描 7、 一般进行MRI扫描前对患者的检查

1) 检查身体携带物品,不能让手机、有磁物品进入MRI室 2) 检查体内植入物 和 异物(特别是眼睛是否含有金属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