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十六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备考练(含解析) 下载本文

向 限制、规

(1)(2)实验组动物;(3)对照组;(4)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0 ℃的环境中 划

范围界(1)皮肤毛细血管变化,汗腺分泌变化;(2)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变化;(3)设置对照组定

的目的;(4)耗氧量变化,代谢变化

(1)哺乳动物处于高于体温的环境中时,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液分泌量增加,散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2)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会增加。(3)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与实验组进行对比,以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哺乳动物处于低温环境中时,会冷得发抖,此时耗氧量增加,分解代谢增强,使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恒定。

(1)舒张 增加 (2)增加 (3)排除41 ℃以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保证本实验的结果是由41 ℃引起的 (4)增加 增强

解后反思 本题以两组动物处于不同温度环境中的实验为背景,考查了体温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知识,综合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等。解答本题首先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炎热条件下和寒冷条件下动物体温调节的过程。炎热环境中,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还要注意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本题易错点为对照组设置的目的,在对照实验中,除要观察的自变量外,其他变量都应始终保持相同,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自变量以外的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以保证实验的结果是由自变量引起的,进而说明实验结论的科学性。

核心素养解读 本题考查的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

核心素

核心素养角度 养

题干信息,体现实验实施步骤及对

科学探究

实验设计分析 (3)对实验步骤的评价

7.[2020四川五校联考]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

节出现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症状的总称。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中暑后,下丘脑的调控能力将会下降 B.中暑与人体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紊乱有关

实验设计

照性原则

具体表现

C.中暑和剧烈运动导致肌肉酸痛都与人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有关 D.中暑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可能与离子的跨膜运输有关

考法5 水盐调节

命题角度9 结合背景信息考查对水盐调节现象的分析

10 [2018海南,11,2分]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增加 B.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减少 C.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增加 D.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减少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的直接结果:一是导

致血浆量的增加,一是引起血浆渗透压升高,在此基础上就能准确作出正确选择。

本题通过血浆渗透压变化与尿量变化的关系考查水盐平衡调节。高渗盐水进入血液后,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从而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通过下丘脑调节水盐平衡,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量减少,B正确。

B

8.[2020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高渗性脱水是指机体中水和钠同时丧失,且失

水多于失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垂体释放到血浆中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B.若机体继续失水,则细胞外的水向细胞内流动 C.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水增多,使尿量减少 D.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后,大脑皮层会产生渴觉

命题角度10 结合实验考查水盐调节的过程

11 [2018全国卷Ⅰ,31,8分]为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某同学用麻醉后的实验兔进行不同的实验,实验内容如下: a.记录实验兔的尿量(单位:滴/分钟)。 b.耳缘静脉注射垂体提取液0.5 mL,记录尿量。

c.待尿量恢复后,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5 mL,记录尿量。取尿液做尿糖定性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发现,与a相比,b处理后实验兔尿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2)c处理后,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实验兔的尿量会 。取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做尿糖定性实验出现砖红色,说明尿液中含有 。

(3)若某实验兔出现腹泻、尿量减少现象,导致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了存在于 的渗透压感受器,从而引起尿量减少。

(1)垂体可以释放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二者重吸收水,从而使尿量减少。(2)用20%葡萄糖溶液处理后,实验兔的肾小管腔内液体的渗透压会升高,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实验兔的尿量会增加。斐林试剂可以用来检测还原糖的存在,若尿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3)血浆渗透压升高,会刺激存在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经过一系列的调节活动,最终使尿量减少。

(1)垂体提取液中含有抗利尿激素,促进了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2)增加 葡萄糖 (3)下丘脑

解后反思 本题以探究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为背景,考查抗利尿激素和高血糖对实验兔尿量的影响以及还原糖的检测,涉及生命科学中的经典研究方法和实验原则,如静脉注射法、自身(前后)对照等,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较全面。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有抗利尿激素等相关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结合基础实验理论进行原因分析,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9.[2020陕西西安五校联考,11分]抗利尿激素(ADH)是调节机体水盐平衡的重

要激素,请回答以下问题。

(1)抗利尿激素在 (器官)合成,能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的有效刺激是 。

(2)有研究表明,适量的乙醇会抑制ADH的分泌,某实验小组欲以家兔为实验材料对该研究结果进行验证,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

①将健康的生理状况相同的家兔均分为A、B两组。

②A组注射适量的乙醇溶液,B组注射 。 ③一段时间后测A、B两组家兔的 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 。 (3)该实验小组刺激家兔的迷走神经,发现家兔的尿量也明显增加,说明参与尿量调节的信息分子除了抗利尿激素外还有 ,机体调节尿量的方式有 。

易错1 对体温调节机制的认识模糊不清

12 人是恒温动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随外界温度变化来调整自身的产热和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假如正常个体处于0 ℃的环境中,产热量为a1,散热量为b1;处于30 ℃的环境中,产热量为a2,散热量为b2。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30 ℃环境相比,人处于0 ℃环境中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

a1>a2,b1

B.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但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

C.从30 ℃的环境中进入0 ℃的环境中,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强,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D.从30 ℃的环境中进入0 ℃的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

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依赖于机体的产热与散热的相对平衡。处于0 ℃的环境中,体温

能维持相对稳定,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即a1=b1;处于30 ℃的环境中,体温也能维持相对稳定,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即a2=b2。由于处于0 ℃的环境中产生的热量多于处于30 ℃的环境中产生的热量,即a1>a2,据此推知b1>b2,A错误。“冷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B正确。从30 ℃的环境中进入0 ℃的环境中,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产热增加;汗腺分泌汗液减少,且代谢产生水增多,使内环境渗透压降低,进而使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尿量增加,C正确。人刚进入寒冷环境中皮肤会起鸡皮疙瘩属于非条件反射,D正确。

A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理解体温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和调节过程,将冷觉的产生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