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下载本文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导学案

班级: 姓名: 所在组名:

(不知道这节课要掌握什么内容?不知道重点在哪里?请看下文\\(^o^)/~)

【教学目标】

1、掌握我国古代主要土地制度的演变历程及其内容和特点 2、“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 3、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重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原因和评价。 【难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自主学习】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由公有到私有

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 所有。

2.奴隶社会(夏、商、西周):土地国有(一切土地属于 ),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 ”。 (1)基本特点:

①国王把 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能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 ②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着残酷剥削和奴役。 ③耕地十分规整,成方块状,形同 字,被称为“井田”。 (2)瓦解原因:

①根本原因: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即 和 的使用和推广,井田以外的荒田被大量开垦为“ ” ,私田大量增加。

②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土地 关系进一步发生变化。 ③诸侯视自己疆域内的土地为私产。

④由于战争频繁,在井田上的 不断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

(3)瓦解过程:①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 。“初税亩” 这实际上承认了 的合法性。

②秦国的 ,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 了封建土地 有制。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私有制。

(1)发展途径:地主依靠 特权进行土地兼并,造成社会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2)抑制土地兼并

①目的:维护 ,巩固封建统治。

②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 ;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人丁和 多寡收取赋税。 ③结果: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 。

注:封建土地私有制分为地主土地私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主要形式。其中

1

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要地位。 二、“重农抑商”

1.原因:

(1)根本原因: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统治者为 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 。

(2)直接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 、影响 甚至危及封建统治等问题。 2.主要表现:

(1)战国:商鞅首倡“ ”,提出 是本业,工商业是 。

(2)西汉: 推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富商大贾的势力。

(3)明清:封建政府固守 政策。继续实行 制度,垄断 等重要商品的经营,对民营商业征收重税,破坏了 的正当经营,以致影响到 的发展。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原因:

(1)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2)直接原因:

①明朝初期东南沿海 猖獗。 ②清初要对付东南沿海的 。 ③清政府甚至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 。 2.表现:

(1)明朝: 实行“海禁”,规定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朝: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实行“ ”。 3.影响:

(1)积极:保护了自然经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的民族自卫作用。

(2)消极:妨碍 的开拓,抑制 ,阻碍了 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 ,逐渐落后于 。

注:“海禁”与“闭关锁国”并不是说和海外完全没有商品贸易、人员往来,而是对其严加限制。 【合作探究1】井田制出现在什么时候?有何特征?为什么在春秋时期开始瓦解?

【合作探究2】简要评价重农抑商政策。

2

【合作探究3】1793年,英国人马嘎尔尼访华,乾隆帝把他当作一个藩属的贡使看待,要他行双膝下跪之礼。马嘎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提出了条件:将来中国派使者到伦敦去的时候,也必须向英王行跪拜礼,或是中国派人向他所带来的英王的画像行跪拜答礼。最终他以单膝下跪的形式朝见了乾隆帝。乾隆帝很不高兴,接见以后,就要他离京回国,拒绝了英国通商要求。后来,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磁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回答:(1)乾隆帝为何如此傲慢?

(2)乾隆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持什么看法?

(3)这一时期,清政府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

(4)产生了什么后果?

【巩固提高】

1.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2.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

3.1784年,刚刚获得独立的美国为打破英国组织的经济封锁,派遣商船“中国皇后号”不远万里来华开展贸易。“中国皇后号”在中国依靠的港口应该是( )

A.宁波 B.上海 C.厦门 D.广州

4.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

3

A.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C.土地国有制度不断完善 D.井田制在历史上完全消失

5.“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6.“洪武四年十二月,‘诏吴王左相靖海侯吴桢,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三府军士??隶各卫为军,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下述对材料中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B.促进了官方朝贡贸易的发展 C.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作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宋·陈亮

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只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摘自《大清会典事例》

请回答:(1)材料一中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

(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3)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4)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