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H7N9流感等6种突发传染病防治知识》答案 - 图文 下载本文

2017年12月14日更新《H7N9流感等6种突发传染病防治知识》答案

开头为( ) ( )的推荐方剂为沙参麦门冬汤合竹叶石膏汤 ( )可能对寨卡病毒再次感染具有免疫力 ( )等医疗器具和物品要实行专人专用 ( )黄热病的表现为身热骤降,面色苍白,气短息微,大汗不止,四肢湿冷,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肌肤斑疹或见各种出血。舌质淡红,脉微欲绝 ( )是埃博拉出血热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 )为埃博拉出血热的传染源。 D、正虚邪恋 A、曾感染过的病人 D、以上均是 D、阳气暴脱证 A、接触传播 D、感染埃博拉病毒的人和灵长类动物 D、H7N9 D、H7血凝素 C、正虚邪陷 ( )在禽类间易于传播且难以发现,增加了人感染的机会 ( )与唾液酸α-2,3型受体亲和力更高 ( )型中东呼吸综合征的治法为回元固脱,解毒开窍 ( )型中东呼吸综合征的主症为发热,咽痛,头身疼痛,咳嗽少痰,乏力A、邪犯肺卫 倦怠,纳食呆滞等 2007年,首次在西太平洋国家密克罗尼西亚的( )发生寨卡病毒疫情暴D、稚普岛 发 开头为【A】 埃博拉病毒100℃( )即可灭活病毒 埃博拉病毒60℃灭活病毒需要( ) 埃博拉病毒60℃需( )小时灭活 埃博拉病毒的感染对象不包括( ) 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 ) 埃博拉病毒对( )不敏感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 )抵抗力 埃博拉病毒对人不致病的类型为( ) 埃博拉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 )、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埃博拉病毒基因组编码为( ) 埃博拉病毒属( )病毒科 埃博拉病毒为不分节段的( ) 埃博拉病毒在室温及4℃存放( )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 埃博拉病毒中( )毒力最强 埃博拉病毒中( )对人不致病 埃博拉出血热90%的死亡患者在发病后( )内死亡 B 、5分钟 D、1小时 A、 1 A、家禽 C、狐蝠科的果蝠 A、红外线 C、中度 E、菜斯顿型 B、次氣酸 C、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 D、丝状 B、单股负链RNA病毒 A 、1个月 B、扎伊尔型 C、莱斯顿型 D、12天 埃博拉出血热病程( )进入极期,可出现神志的改变,如谵妄、嗜睡C、4-5天 等 埃博拉出血热病程5-7日可出现麻疹样皮疹,以( )多见 D、肩部、手心和脚掌 D、低血压、休克和面埃博拉出血热病人最显著的表现为( ) 部水肿 埃博拉出血热的保肝抗炎治疗宜应用( ) C、甘草酸制剂 C、肝细胞点、灶样坏埃博拉出血热的典型病理特点是( ) 死 埃博拉出血热的发病主要集中在( ) D、成年人 A、接触过被来自疫区埃博拉出血热的流行病学史不包括( ) 的食品 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为( ) C、2-21天 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一般为( ) C、5-12天 埃博拉出血热的疑似病例为具备流行病学史中任何一项,且符合( ) C、不明原因猝死 埃博拉出血热的治疗措施中有误的是( ) C、禁止血液净化治疗 A、埃博拉出血热的患埃博拉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 ) 者 埃博拉出血热的主要治疗措施为( ) D、对症和支持治疗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严格执行( ) C、首诊医师负责制 埃博拉出血热非重病患者发病后( )逐渐恢复 D、2周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病房地面( )使用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A、每天 湿式清扫、消毒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病房物体表面如床头柜、水龙头、门把手以及各种C、500mg/L-1000mg/L 台面等,用( )的含氯消毒剂或其它符合要求的表面消毒剂擦拭消毒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活动应当严格限制在( ) C、隔离病房内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较大范围污染,消毒首选( ) A、漂白粉 埃博拉出血热患者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当戴( ) D、医用防护口罩 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当在( )之内通过传A、2小时 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埃博拉出血热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或污染物D、21天 品等接触之日起至第( )结束。 埃博拉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 )天。 C、 8-10 埃博拉出血热确诊病例解除隔离治疗的条件为连续( )血液标本核酸A、2次 检测阴性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 )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 B、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出血热需采集患者血液等标本,用( )进行病毒分离 D、Vero、Hela等细胞 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所采集标本,按规定在定点医院达到生物安全B、2级 ( )防护水平的实验室相对独立区域内进行临床检验 B、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埃博拉出血热预防控制的关键措施是( ) 加强个人防护 埃博拉出血热诊疗与护理中必须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先采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 )后,再按照常规程序进行处D、30分钟 理 按《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医疗机构中的高危险区域是( ) 开头为【B】 伴有关节痛的成年患者使用布洛芬,每隔( )小时一次 编码HA的其内部基因来自于( ) 编码NA的基因来源于( ) 病毒核酸检测:采用( )检测寨卡病毒 病毒抗原检测:采用( )检测寨卡病毒抗原 不属于正常人体温生理变异发生时间的是( ) 开头为【C】 采集埃博拉出血热患者标本的容器应置于具有( )的外包装中 采集埃博拉出血热患者标本时应当做好个人防护,标本转运应当按照( )感染性物质包装运输要求进行 成人休息状态下呼吸频率为多少是诊断为重症人禽流感的诊断标准 ( ) 城市型黄热病传播媒介主要是( ) 城市型黄热病的主要传染源为( ) 出现呼吸窘迫和(或 )低氧血症、氧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早期可尝试使用( )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说法错误的是( ) 传染病义务报告单位和人是指( ) 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需要在指定为几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培养( ) 从现有的资料看,( )可能为MERS-CoV的中间宿主 丛林型黄热病的主要传染源为( ) B、感染疾病科(门诊、病房 ) A、4-6 A、H7N3 D、H7N9 A、荧光定量 A、免疫组化法 D、机体有感染病灶时 C、防水、防破损、防渗漏、耐高温、耐高压 A、A类 A、≥30 次/min B、埃及伊蚊 A、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B、无创正压通气 A、14岁以下的患儿只要求填写自己的姓名 B、除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 三级 A、单峰骆驼 B、猴及其他非人灵长类动物 开头为【D】 当埃博拉病毒释放到淋巴或血液中,可以引起( )以及全身固定的或B、肝脏、脾脏 移动的巨噬细胞感染 D、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当患者有以下哪项标准即可确认为“H7N9确病例”( ) 中分离出H7N9禽流感病毒 登革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有( ) B、伊蚊 登革病毒感染后的潜伏期为( ) A、5-8天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有( ) A、蚊虫叮晈传播 登革热的主要症状( ) D、以上都是 动态检测双份血清H7N9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水平呈( ) D、4倍或以上升高 毒扰气营证黄热病的治法为( ) B、清气凉营,泻火解对感染寨卡病毒的孕妇,建议每( )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对可疑H7N9病例要及时规范采集呼吸道标本进行病原学及相关检测,尽可能采集( ) 对可疑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宜首选( ) 对可疑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宜首选( )检测 对流感样病例的应急监测报告要求,包括有( ) 对人禽流感病例的初次报告说法不正确的是( ) 对人致病性最强的埃博拉病毒是( ) 对医疗机构内埃博拉出血热密切接触者立即进行隔离医学观察,隔离医学观察的期限为自最后一次暴露之日起( ) 对疑似或确诊的H7N9病例以及流感流行季节出现发热伴呼吸道症状、具备重症危险因素的患者,要在发病( )内尽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对疑似或确诊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患者,首选的抗流感病毒物是( ) 对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重症病例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有:( ) 对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或无法口服的成人患者,帕拉米韦注射液的使用剂量是( ) 对中东呼吸综合征的防控中,未设立发热门(急)诊的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的( )应急预案 对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密切接触者采取的管理方式为 ( ) 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实验室检查( )减少 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胸部影像常呈双肺多发( )及肺实变影像 开头为【F】 “飞沫预防+接触预防”是指( )预防 发病前21天内有在埃博拉传播活跃地区居住或旅行史,并且体温( )者,属于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 发热伴肺炎患者无流行病学史经规范治疗好转后,应该(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半数以上病例出现(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原学检查内容为血清中分离(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抗病毒治疗可以试用(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生化检查中尤以( )为主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疑似病例为具有流行病学史、发热等临床表现且(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治疗主要为( )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多在( )以上 发热门诊工作人员采取的标准防护措施有哪些( ) 发现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疑似病例后,以下哪项做法错误( ) 发现人禽流感疫情时,城镇或农村报告时间都应在:( ) 毒 D、3-4周 B、下呼吸道标本 B、核酸检测 A、核酸 D、以上皆是 A、通过网络直报需要再寄送传染病报告卡 A、扎伊尔型 D、21天 D、48小时 A、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D、以上均是 C、300mg?600mg B、就地隔离 C、隔离医学观察 B、淋巴细胞、血小板 B、磨玻璃影 A、额外预防 A、≥37.3℃ A、继续治疗 C、蛋白尿 B、新型布尼亚病毒 B、利巴韦林 B、AST、CK-MB升高 D、外周血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者 B、对症支持治疗 B、38℃ D、以上皆是 B、抽血检测 C、2小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