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下载本文

怀化市工商中等专业学校

二、建设思路与目标 (一)主要问题

根据学校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学校对照《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基本要求(试行)》逐条进行了认真自查,学校距省级示范性(特色)中等职业学校的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有如下几点问题:

1、办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基础设施与学校的发展趋势不相适应,①随着办学规模不断增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学校占地已经不足,目前正在进一步采取措施,谋求拓宽生存发展的地理空间。②校内实习实训条件还不完善。学校已初步能满足实习实训教学的需要,但由于工科专业实习实训设备设施投入大,经费不足,有的实训场地还比较简陋;有的设备还要进一步更新。③学校已经拥有男、女生宿舍(公寓楼)各1栋,但随着学生数量增长,有待扩大。④学校图书馆有待扩大,条件需进一步改善。

2、师资队伍有待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和引进力度,原有教师水平在逐步上升,新进教师的素质逐年提高。但是,总体看来,现有教师的职称结构和应用技术研发能力,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双师型”教师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课程体系建设和教研教改工作有待进一步深化

学校在教研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近三年来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有一定的成绩,但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专业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的研究还要进一步深化,在校本教材开发方面还有待加强,科研课题的开发与建设效果不好,所构建的新课程体系因条件限制而不能充分实施,以学分制为核心的弹性学制创新改革还不够成熟,仍在试行和探索阶段。

91329846.doc

第 1 页 共 40 页 怀化市工商中等专业学校

4、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工作存在一定差距

由于教学人员教学任务重,存在精力不足的问题;校企合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学校教学教研与企业生产的紧密结合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工作还停留在较低的水平。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教产结合、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办学方向。立足怀化,服务湖南,面向社会,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打造精品、强化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增强整体办学实力,提升社会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为湖南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建设经济强省、教育强省和文化强省”,以及为怀化“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构筑商贸物流中心”培养职业道德好、创新意识强、职业技能熟练的中高技能人才,把学校办成理念先进、定位准确、质量优秀、特色鲜明的省范性(特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三)基本思路

以《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基本要求(修订稿)》为依据,以创建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中等职业学校为目标,以湖南大力推进“四化两型”为契机,坚持走“内涵式、特色化”的发展道路,稳定规模,注重质量,突出特色。以3个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学校整体专业建设,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建设与改革。完善已有的“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实施“学岗对接”、“工学交替”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开发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的课程;打造一支能教会做、

91329846.doc

第 2 页 共 40 页 怀化市工商中等专业学校

善于育人、结构合理、动态管理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仿真车间、仿真工艺”等训练项目,建设一批学习型生产性的实训基地;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熟练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高技能人才,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并充分发挥示范性作用。具体建设思路:

1、办学条件与人才培养相适应。师资、实训条件、基础设施等基础能力与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相适应。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充分吸收企业管理、技术骨干,充实我校的教师队伍,构建一支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的“双师”教师队伍和教学团队;在实训室建设方面,力争达到生产性实训要求,实现教学环境与生产环境相适应;在基础设施方面,使图书资料、网络学习平台等方面充分满足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

2、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需求相适应。遵循“企业的需求,我们的责任”这一基本理念,探索全方位校企合作模式。与企业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力求课程标准与企业技术标准相适应,课程内容与岗位技能相适应;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素质与企业员工素质要求相一致。

3、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适应。根据湖南省及怀化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的要求,重点发展烹饪与营养、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数控模具等与现代服务业、制造业相匹配的专业及专业群。经过几年的建设,基本实现专业结构与湖南省、怀化市产业结构相匹配,满足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4、教学管理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积极探索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确保“3+2”、“0.5+0.5”的“工学结合”等各种培养模式有效实施;完善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进一步改革学生评

91329846.doc

第 3 页 共 40 页 怀化市工商中等专业学校

价模式,注重过程考核,以发展性评价体现“人人有进步,个个有发展”的教育理念,以能力水平和贡献大小为依据,构建学校、家庭、行业、企业、社会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评价模式。

5、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适应。本着环境育人的基本理念,导入企业文化元素建设校园文化,让学生在校园感受企业文化的熏染,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如校内实训室按企业生产车间布臵,学生实训按企业生产要求进行,遵循生产规范;教室按企业培训中心的要求布臵,特别是订单培养班的教学环境,要按订单企业文化进行布臵等等。让学生在校园就能感受到企业文化,体验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双重角色,走到工作岗位后,能迅速转入岗位角色,真正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

(四)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地方、服务社会,坚持紧扣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改革创新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以产、教、研结合为平台,大力推进产教研结合,依托专业兴办产业,创建具有产、教、研结合特色鲜明的中等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为途径,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利用行业、企业的资源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专业建设,充分发挥专业建设的辐射示范作用。到2013年建成省级示范性(特色)中等职业学校,使我校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进一步提高。

2、具体目标 1)规模与质量

学历教育在籍学生人数达到4000人以上,非学历教育培训年均达到2000

91329846.doc

第 4 页 共 4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