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竟陵派
为了革除七子派的因袭之弊和公安派“浅近俚俗”的弊病,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的竟陵派崛起于文坛。 理论主张:
对公安派的继承:将“真诗”、“性灵之言”作为诗的重心,重视作家个人情性流露。但 竟陵派主张的是抒写人的独特情感而不是简单随意的宣泄。 对公安派的发展:
①关于复古:公安派批评模拟抄袭的做法,虽不反对文学复古,但主要着眼于作家 自己的创造。而竟陵派则看重向古人学习,主张“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 达到一种“灵”而“厚”的创作境界。这与单纯在形式上蹈袭古风的做法有很大的 区别,客观上对纠正明中期复古派拟古流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②关于浅俗:针对公安派所导致的鄙俗之弊,竟陵派提倡“深幽孤峭”,形成幽深 奇僻、孤往独来的文学审美情趣,并展开了“诗为清物”、“诗为活物”等论说。
弊端:“另立深幽孤峭之宗”,把超世绝俗的境界当做文学的全部内蕴,将诗歌的意趣与格调带入了自我情感的狭隘世界,将创作引上奇僻险怪、孤峭幽寒之路,缩小了文学表现的视野,也减弱了在公安派作品中所能看到的直面人生与袒露自我的勇气,是晚明文学思潮中激进活跃精神的衰落。
-------------------------------------------------------------------------------
第三节、晚明小品文
出现的原因:
①诗歌的语言形式(抒情、言志),体现了对诗歌的开拓; ②散文的表达形式(篇幅、形式),将原本的实用性转换为审美。 特点:
⑴趋于生活化、个人化,反应日常生活状貌及趣味,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和审美趣尚(如袁宏道的游记),也透露出作家体察生活涵义、领悟人生趣味的精旨妙意。
张岱表现生活化、个人化情调方面尤其出色,他是晚明小品文的集大成者,文集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小品文以游记最佳,代表作《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
⑵率真直露,注重真情实感,不论是描写个人日常生活,表达审美感受,还是评议时政,抨击秽俗,时有直抒胸臆之作。如张岱《自为墓志铭》直写自己年轻时纨绔子弟的生活经历,塑造了一个真我的形象。 -------------------------------------------------------------------------------
第四节、复社和几社作家
崇祯初年,张溥和张采等发起带有政治团体性质的文社,即复社,同时陈子龙和夏允彝等人也创建几社,彼此呼应。这两个文人团体以“复古学”为宗旨,企图从文化上复兴传统精神,挽救明朝政府的危亡。 陈子龙:陈子龙综合考察了前后七子和公安派、竟陵派,重新提倡复古。但他并不泥古不化,而是提倡在学习古法中贯穿作家个人的真情实感。因此他肯定前后七子的文学复古活动,但也指出其模拟之弊,要求学古与求真相统一。他一方面标举格调,另一方面强调反映现实,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诗歌特征: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陈子龙身处明末动荡的乱世,怀有建功立业的志向与壮志未酬的失意。 诗歌内容:①明末所作的诗歌多为感时伤事之作,抨击奸臣弄权误国、朝廷黑暗腐败的
现象,同情流离失所的百姓。
②明亡以后作诗则沉痛哀婉。
张溥:文章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时代感,代表作为《五人墓碑记》,言辞激愤。 夏完淳:诗歌创作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①前期受其师陈子龙复古思想的影响,注重摹古,讲究音调词藻; ②明亡后诗风有所变化,多有悼亡抒志及反应国变时艰的篇章。
第四章、三国演义
第一节 作者、版本、故事流传
《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
历史演义小说:用通俗的语言,将争战兴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
特点:①以史书为依据,但不受史实限制,七分实,三分虚;
②内容都是军国大事,人物都是帝王将相,写开国史、亡国史,传奇色彩浓厚; ③不是客观冷静的,作者又强烈的主观倾向,比如拥刘反曹、儒家传统; ④不太关注家庭、日常等。
《三国演义》出现的意义:①第一部长篇小说;②第一部章回小说;③第一部历史演义小说 《三国演义》故事的历史发展:
⑴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的注,奠定了《三国》的基本框架; ⑵三国以后有关三国故事的民间传说,如《世说新语》、民间说书等; ⑶作者自身的艺术想像及再创造:
①输入了作者的思想理念(拥刘反曹、儒家思想、仁);
②较好地处理了史传与小说的关系(将历史变成民间百姓喜爱的故事);
③对长篇小说的模式进行了创造(章回、开场诗等,吸收了说书艺术,为之后的章回小说开辟了先
河)。
-------------------------------------------------------------------------------
第二节、《三国演义》的思想和主题
主旨:作者显然是以儒家的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也糅合了千百年来广大民众的心理,表现了对于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于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慕。
①政治上向往“仁政”。小说将蜀主刘备塑造成一个仁君的典范,爱民、爱才,他手下的大臣也都有救国救民之心;相对照的是,作者又塑造了一个残暴的奸雄曹操,奸诈、残忍、工于权谋,与此相类的董卓、袁绍、袁术等,既无曹操的雄才大略,也一样轻民、贱民,因此走向灭亡。
②人格上注重道德,恪守以“忠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全书写人论事,都鲜明地以此来区分善恶,评定高下,特别是对诸葛亮的忠和关羽的义,作者更是倾注了全部的感情,塑造成理想人格的化身。
③才能上崇尚志勇。小说歌颂志与勇,更突出了智慧的重要性。小说中的诸葛亮不但是忠贞的典范,也是智慧的化身。小说把他的谋略胜算写得出神入化,这无疑寄托着人民的理想。 多种主题:正统说、忠义说、拥刘反曹说、悲剧说、仁政说、天下归一说。
主题分析:①作者角度:“有志图王者”的启示录,探讨乱世中的兴衰成败,希望社会安定
的美好愿望。
②时代背景:影射元末的情况。
政治哲学:
⑴对皇帝昏庸和奸臣作乱的揭示:
①皇帝懦弱、实为傀儡;②宦官受宠、政治腐败;③大臣专权、威震其主 ⑵对人心、人才、战略和谋略的重视:
①人心:指有政治远见者对人心的争夺。 ②人才:珍惜人才、鉴别人才、使用人才。
③谋略和决策:写政治军事斗争突出人物的奇谋胜算,从宏观角度把政治决策和战略决策结合起来。 人才战略:
①三国之争是人才之争:事业成功靠人才;广纳贤才;要人尽其才;得民心者得天下 ②用人之道是任人唯贤:不论资排辈;不以敌我划线;用人不疑 ③人才使用的教训:华而不实者、怀贰心者、见利忘义者不可用 ④从马谡之死关于如何使用人才思考 拥刘反曹的主题:
拥刘反曹主题反映了历史上的正统与非正统之分,但以何者为正统,何者为非正统,不的人不同的阶级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自然会有不同的解释方式。
从史学传统来看,尊魏的有陈寿《三国志》、司马光《资冶通鉴》;尊蜀的有习凿齿《汉晋春秋》、朱熹《通鉴纲目》,罗贯中接受的是朱熹的观念,与元末人心思汉的时代精神相吻合。
从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来看,都表现出拥刘反曹的倾向,原因有三: ①北方地区长期处于战乱,人心思定,人心思汉。
②刘备以仁义治国,与小说中的曹操奸诈相对,人民倾向于好皇帝。 ③在人们心目中都有同情弱者的心理。
从罗贯中自己的思想意图看,他是把刘备作为仁君的代表,《三国演义》寄托了他仁君爱民的政治理想。他小说中的拥刘反曹,一来是长期的历史积淀,在民间在南宋史书中已有这一倾向;二是他按自己的道德观和审美观对三国历史作出了自己的审美评判。 《三国演义》的悲剧性:
作者把满腔的热情倾注于失败的刘备集团,这主要不是他的正统思想在起作用,而是他的道德标准在起作用,他把刘备集团作为仁义之师,把曹操集团作为恶德的渊薮,于是,仁义等伦理观念与奸诈邪恶的人格对抗,便构成作品主要的悲剧冲突。
刘备是仁君,孔明是贤相,关羽是义士,像这样以榜样力量和道德相感召团结起来的仁义之师,当他们与邪恶势力及严酷命运抗争时,应该是所向披靡,可是事实并非如此。刘备集团失败了,理想人格毁灭了,这使得人们心理失去平衡。作者认为造成这种历史颠倒的悲剧,在于中国的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离理想中的尧舜时代、离强盛的秦汉时代已很遥远了。国家衰弱,恶人猖狂,仁义之士没有前途。
诸葛亮的悲剧性:
①才德之间的矛盾:后期,诸葛亮称臣后,臣子的道德感限制了他的才华发挥; ②奉献与事业追求的矛盾:事事操劳,无法完成个人抱负,积劳成疾;
③人事与天命的矛盾:尽人事,但天命不可违。“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于命争衡。” -------------------------------------------------------------------------------
第三节 《三国演义》人物论
一、刘备:
⑴历史上的刘备:
①明君:仁德爱民,尊贤礼士。
②枭雄:冒险精神、机变权略、坚忍不拔。 ⑵小说对刘备的描写:
突出表现其仁德爱民,着力渲染他的尊贤礼士(诸葛亮、庞统),有意弱化其作为枭雄的一面,如鞭打督邮事件。
二、诸葛亮
⑴历史上的诸葛亮:智慧的化身、道德的表率,但一开始地位不高,慢慢地获得刘备信任。 ⑵小说对诸葛亮的描写:
①突出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的关键作用;
②竭力渲染诸葛亮的智能,特别是出神入化的军事谋略;
③多角度多层面地刻画诸葛亮的忠贞品格,塑造道德完人形象,比如为了刘备的意愿尽力扶持阿斗,又如他本人无缺点,人品高尚。过于美化了诸葛亮。
三、曹操
⑴历史上的曹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⑵小说中的曹操:
①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②性格反差大(时而豪爽时而狭隘多疑)、复杂多变、正反交织。 ③前雄后奸、前智后愚;玩弄权术、残暴不仁;虚伪狡诈、嫉贤妒能。 ④目光远大、胆识过人;求贤若渴、重视人才;纪律严明、豪爽多智。
-------------------------------------------------------------------------------
第四节、《三国演义》艺术论
⑴虚实结合:
《三国志演义》对小说和历史的“质”的差异上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和恰当的处理,它在按照一定的政治道德观念重塑历史的同时,也根据一定的美学理想来进行艺术的创造。
历史与演义的结合、文学与历史的结合、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统一。 ⑵叙事才能:
《三国志演义》人众事繁,矛盾复杂,却组织得有条不紊,主次分明,充分显示了作者的叙事才能。作者将各个空间分头展开的故事化成以时间为序的线性流程。全书结构宏伟、严整,脉络分明,兼用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笔法,时而实写、明写、正写、详写,时而又虚写、暗写、侧写、略写,使全书摇曳多姿。 ⑶典型的人物塑造:
①浓墨重彩,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
②先概括,后点染。人物性格出场定型,后反复渲染; ③对比烘托法(如诸葛亮VS周瑜、刘备VS曹操); ④情景法,多用传奇故事和生动细节来突显人物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