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种地质构造 下载本文

构造地质复习资料 44整理版 第四节、 韧性剪切带运动方向的判别

用于判别剪切带运动方向的标志称为运动学标志或运动指向标志。 一、被错开的标志体(如岩脉等)及其拖曳现象 二、不对称褶皱 三、鞘褶皱 四、S-C面理

S-C糜棱岩:同时发育S和C两组面理的糜棱岩。 五、矿物条带斜交面理

六、伸展褶劈理—适用用于伸展型剪切带 七、云母鱼构造

八、不对称旋转碎斑系:韧性剪切过程中,旋转的残斑(核)和重结晶形成的幔以及尾部形成的不对称构

造。

σ型碎斑:尾部不穿越参考面 δ型碎斑:尾部穿越参考面

σ型碎斑:结晶速率/旋转速率大,长短轴比大 δ型碎斑:结晶速率/旋转速率小,长短轴比小 δ-σ复合型碎斑:结晶速率/旋转速率发生变化 九、曲颈状构造:相当于宏观不对称碎斑系 十、不对称压力影构造:

剪切过程中,刚性矿物周围主压应变方向矿物发生压溶,并在刚性矿物形成的应力屏蔽区发生沉淀形成的不对称构造多见于石榴石和黄铁矿等刚性矿物。

十一、多米诺构造:剪切过程中,刚性岩石或矿物沿一组近平行面破裂,并发生掀斜旋转形成的构造。

41

构造地质复习资料 44整理版 十二、旋转雪球构造:剪切过程中,新生变质矿物在生长过程发生旋转形成的构造,一般由其内的包体显

示其旋转方向。多见于石榴石。

十三、脆韧性剪切带中的雁列脉

十四、岩组分析

组构:岩石中出现的具有优选方位的透入性构造,即岩石中由变形产生的定向构造。

岩组:岩石组构。一般特指光学显微镜下矿物光轴的优选方位 ,即定向排列情况。用施密特网将测量所得的光轴产状表示出来的统计图称为岩组图。(LPO) 测量方法:1)野外定向标本 2)磨制定向薄片 3)费氏台测量 4)投图-统计

LPO的形成:

1) 机械旋转 2) 重结晶及颗粒生长

3) 晶格滑移,在韧性变形中,滑移系的滑移面趋向与最大压缩方向垂直(单轴挤压)、

45度角(共轴平面应变),或是趋向与剪切面平行(非共轴变形).

LPO的应用:

1. 2. 3. 4. 5.

鉴定滑移系-温压条件。 应变大小及应变形态 运动学涡度

判别其他变形机制的存在 运动学特征。

第五节、韧性剪切带应变测量

第十四章:变质岩区构造分析

变质岩区是指区域变质岩地区,即大面积范围内岩石普遍变质,而不是局部的接触变质或动力变质。 变质岩区主要构造特征:

1. 发育透入性构造,即岩石一般具有面理和线理,原生构造被改造、层理不易辨认。 2. 韧性变形,韧性剪切带发育。

3. 多期次变形,出现构造叠加和置换以及复杂的叠加褶皱。

构造叠加:指已有变形构造再次变形而产生的复合现象。既可是两期完全不同的构造事件叠加,也可是同一构造过程递进变形的叠加。

构造置换:岩石中一种构造在后期变形中或通过递进变形过程被另一种构造所代替的现象。

42

构造地质复习资料 44整理版

一个地区可能经历多期变形,其中每一次变形事件称为一个构造(变形)期次;不同期次的构造变形按其发育顺序构成一个序列,称为构造(变形)序列。通过几何、运动学和变形条件和机制分析判明变形期次,确定构造序列。

4. 变质岩上升出露过程中,经历不同层次和不同时期的变形,后期的脆性变形叠加在韧性变形之上。 构造解析:对一个露头或一个区域内所有构造现象的描述和解释。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