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综合练习题 下载本文

A.教育性 B.解决性C.保育性 D.原理性

2.学前教育理论可以分为学前教育的科学理论、哲学理论和。 A.实践理论 B.艺术理论C.学习理论 D.保育理论

3.欧文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是以欧文等人的幼儿学校理论的传播和应用为特征而形成的,理论代表是欧文和。

A.福禄培尔 B.柏拉图C.蒙台梭利 D.怀尔德斯平 4.为进步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形成提供思想指导的是 A.杜威 B.福禄培尔C.蒙台梭利 D.欧文

5.苏联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代表是乌索娃、福辽莉娜、 A.列宁B.鲁普斯卡娅C.蒙台梭利 D.欧文 6.近现代中国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A.陶行知B.张宗麟C.陈鹤琴 D.张雪门

6.提出教育的本质是使人们能够自由自觉地发展和表现他的本质即上帝的精神的教育家是

A.福禄培尔B.柏拉图C.蒙台梭利 D.怀尔德斯平 7.福禄培尔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是

A.自我活动 B.艺术活动C.学习活动 D.保育活动 8.福禄培尔为儿童设计的恩物所用的几何形体不包括。 A.球体 B.圆柱体C.立方体 D.六面体

9.蒙台梭利倾向于强调环境的主导作用以及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在她的

A.晚年 B.早年C.中年 D.不确定

10.蒙台梭利认为幼儿的“纪律”建立的基础是。 A.工作B.制作C.自由活动 D.敏感期 11.瑞吉欧学前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皮亚杰 B.加德拉C.马拉古齐 D.维果茨基 二、填空

1.狭义的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是某位学前教育家的理论得到传播和应用而形成流派。广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理论源头往往是多样的。

2中外历史上有关 婴幼儿教育、家庭教育的思想遗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福禄培尔学前教育流派是因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理论的传播、应用而形成,理论代表是福禄培尔及其支持者。

4 工作是其特色。

5.中国近现代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特点是学习借鉴国外学前教育理论,探索中国化的 学前教育理论。

6

7.福禄培尔将幼儿游戏分为三类:身体的游戏,感官的游戏和精神的游戏。 8.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对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包括四个方面,即肌肉训练、实际生活练习、

9.20世纪40年代,陈鹤琴将幼稚园的课程确定为五项,又称物质活动,即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和文学(语文)活动。

三、简答

1.简述国外近现代有哪些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一)欧文学前教育理论流派。发源于英国,是以欧文等人的幼儿学校理论的传播和应用为特征而形成的,理论代表是欧文和怀尔德斯平。欧文主张:幼儿学校的基本原则是“尽量使小朋友快乐”,为此,他提出了不责骂或处罚儿童、教师表情亲切等教育原则,教育内

容包括体、智、德、美、劳等五方面。(二)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理论流派。发源于德国,是因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理论的传播、应用而形成,理论代表是福禄培尔及其支持者。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理论主要体现在《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等作品中,主要观点包括:(1)主张改革家庭教育,给缺乏幼儿教育知识的父母提供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指导,广泛建立幼儿园,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是自我活动。(2)为了帮助幼儿开展自我活动,福禄培尔为儿童设计了一套由球体、立方体和圆柱体组成的活动玩具,称为“恩物”,意味上帝的恩赐之物。(3)主张将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更主张在市镇设立公共游戏场。(4)作业就是给幼儿设计的各种活动,作业活动是幼儿体力、智力和道德和谐发展的主要方法。作业是恩物的发展。(5)为了帮助儿童做好准备,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必须有一个中间阶段,使儿童有时间做好准备,以降

低突变性给儿童带来的冲击。他设想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设立一种“中间学校”,帮助儿童实现从感觉、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转变,他甚至打算设计一种新的恩物来作为中间学校的特殊教学用品。(三)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流派。发源于意大利,是围绕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理论传播、应用而形成的,理论代表是蒙台梭利及其支持者,代表性著作主要有《蒙台梭利方法》、《童年的秘密》、《吸收性心智》等。(1)蒙台梭利早年强调遗传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晚年倾向于强调环境的主导作用以及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2)儿童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对特殊环境刺激都有一定的敏感期。(3)蒙台梭利提出了学前教育的两条基本原则。①自由的原则。儿童有自己发展的敏感期,具有吸收性心理,能根据自己心理需要和倾向,自由地选择物体和活动,任何工作、活动都不是强迫的。②工作的原则。蒙台梭利认为,使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活动就是“工作”。

(4)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对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包括四个方面,即肌肉训练、实际生活练习、感官训练以及初步知识教育。(四)进步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是以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而形成的,主要出现在美国,对福禄培尔和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理论均有所批判。布莱恩是美国进步主义学前教育运动的先驱,代表人物有杜威、帕蒂.希尔、爱丽丝.坦普尔。杜威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建立其教育理论体系,基本观点是: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基本方法是“做中学”。进步主义学前教育理论观点主要有:对儿童发展开展实证研究;重视学前教育与生活的联系;肯定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理论合理部分的同时,试图根本否定恩物主义和象征主义。(五)苏联的学前教育理论流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学前教育理论。理论代表是克鲁普斯卡娅、乌索娃、福辽莉娜等。苏联学前教育理论流派主要以其鲜明的政治主张为标识,重视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学工作是其特色。这一流派影响了我国建国后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2.简述福禄培尔关于幼儿园任务、恩物、游戏和幼小衔接的观点。 (1)幼儿园任务:帮助无力照顾孩子的家庭解决照看孩子的问题;通过各种适当的游戏与活动,使学前儿童认识人和自然,增强体质,锻炼感觉,培养集

体生活习惯、社会态度和民族美德,发展体力、智力、做事或生产的技能与技巧,为入小学做好准备;培训幼儿

园教师,推广幼儿教育经验。(2)“恩物”: 为了帮助幼儿开展自我活动,福禄培尔为儿童设计了一套由球体、立方体和圆柱体组成的活动玩具,称为“恩物”,意味上帝的恩赐之物。幼儿通过这套由三种基本形态构成的“恩物”,能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地认识自然以及万物统一于上帝的精神。(3)游戏:游戏是幼儿期到今后生活的一个重要要素,是人类在这一阶段上最纯洁的精神产物,也是人的整个生活、人和一切事物内部隐藏着的自然生活的样品和复制品。他主张将游戏作为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更主张在市镇设立公共游戏场。并将幼儿游戏分为身体的游戏、感官的游戏、精神的游戏三类。(4)幼小衔接:为了帮助儿童做好准备,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必须有一个中间阶段,使儿童有时间做好准备,以降低突变性给儿童带来的冲击。他设想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设立一种“中间学校”,帮助儿童实现从感觉、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转变,他甚至打算设计一种新的恩物来作为中间学校的特殊教学用品。

3.简述蒙台梭利有关学前教育的原则、环境、内容和教师的基本观点。 (1)学前教育的原则:①自由的原则。儿童有自己发展的敏感期,具有吸收性心理,能根据自己心理需要和倾向,自由地选择物体和活动,任何工作、活动都不是强迫的。②工作的原则。蒙台梭利认为,使幼儿身心协调发展的活动就是“工作”。 (2)环境:早年强调遗传因素对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晚年倾向于强调环境的主导作用以及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幼儿提供的环境应符合两个标准:有助于自由发展和条件适宜。(3)内容:蒙台梭利在儿童之家对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包括四个方面,即肌肉训练、实际生活练习、感官训练以及初步知识教育。(4)论教师:教师被称为“指导员”,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任务是观察和引导。教师必须接受专门训练,从精神上做好准备,掌握心理学的原理、方法,熟悉教具与方法,成为幼儿适应环境的保护人。

4.简述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

(1)活教育的目的论。活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的中国人,做世界人”。(2)活教育的课程论。陈鹤琴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