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1 层细砂:褐黄色、灰黄色,矿物成份以石英、长石为主,云母次之,砂质
纯,无杂质,稍湿,稍密,粒径在 0.075-2mm 者约占 87.5-89.5%,平均值 88.4,小于
0.075mm 者约占 10.5-12.5%,平均值 11.6%,不均匀系数 Cu=3.041~3.676,曲率系数
Cc=0.884~1.062,具分选性,层厚 1.60m,平均厚度 1.60m,层底高程:2411.32m。 (3)地质构造
本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北部为达坂山,南部为拉脊山(总体走向北西西—南东
东,属祁连山南部分支山脉)。在大地构造单元上隶属祁连加里东褶皱系(Ⅰ)~中祁
连中间隆起带(Ⅰ2)。
(4)物理地质现象
根据地质调查,工程区范围及附近无冲沟发育,无泥石流、滑坡、崩塌及卸荷作
用等物理地质现象。
(5)水文地质条件
1)地下水
场地勘探深度内均未见地下水,设计时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基础的影响。 2)地表水
湟水河属黄河一级支流,小南川河(西沟)、南川河、西磨河、甘河、教场河均属
于湟水河一级支流既黄河二级支流,湟水河发源于海晏县境内大坂山南麓。上游马匹
寺河,哈利涧河在海晏汇合后,向东南流经巴燕峡,到湟源转向南东穿过东峡,在扎
麻隆进入西宁盆地,在西宁接纳最大支流北川河和南川河后,流经小峡、大峡,干流
河道长 373.9km,在甘肃省河口附近注入黄河。
1.3.2 河道治理段工程地质条件
(1)堤基地层结构
根据勘察防洪堤上部地层为冲洪积粉土或人工填土,下部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
洪积砾石,结构稍密,厚度大于 20m。
(2)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及力学参数建议值
本次勘察中对堤基砾石层进行的 6 组野外密度试验,根据试验,砾石层的天然密度
为 1.96~2.03g/cM3,平均为 2.09g/cM3,天然干密度为 1.87~1.99g/cM3,平均为
1.94g/cM3,天然含水量为 3.7%~6.7%,平均为 5.5%。根据多巴地区渗透系数经验
值,砾石层渗透系数 2.16×10-2~3.60×10cm/s,平均值 2.85×10cm/s,属强透水层。
-2
-2
1.3.3 天然建材
- 11 -
块石料、混凝土骨料自湟源曲布滩石料场外购,距工程区约 30km。回填料可利用
堤基开挖后的砂砾料。
1.4
工程任务和规模
1.4.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4.1.1 区域概况
多巴镇是湟中县 18 个乡镇之一,位于湟中县城鲁沙尔北部 25km,东距省会西宁市 25km。镇域东西长约 25km,南北宽约 6km,总面积 148.76k ㎡,总耕地面积 74794 亩。
示范段所在区域位于湟中县多巴镇,现行《多巴新城控规性详细规划》定位多巴新 城为西宁城市副中心、高端服务业基地、区域商贸物流中心、生态宜居新城,规划范围
内包含多巴镇所属的 1 个居委会(4898 人)、25 个行政村(42689 人)以及康川新城(10833
人),至 2012 年 12 月总人口为 58420 人,规划期末 2030 年人口规模为 30 万人。
1.4.1.2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1994 年多巴率先成为全省第一个乡镇企业产值超亿元值,2000 年被省委政府授予
文明单位称号,并确定为全省 10 个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2011 年多巴镇第一产业总 产值 27590 万元,第二产业总产值 52000 万元,主要产业包括食品加工、汽修、建筑材
料等。经过多年的努力,多巴现已成为湟中县经济文化发展和对周边地区具有较大辐射
力的非县城中心镇。
1.4.1.3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工程建设是减轻流域洪灾损失的需要
湟水河流域自 2000 年以来,陆续修建了一批防洪工程,但工程数量少、不连续,
没有形成完整的防洪工程。
湟水河流域坡降陡,流速大,若遇暴雨,洪水陡涨,水势凶猛,危害甚大。根据历
史资料分析,自公元 1695 年至 1949 年的 255 年中,流域内特大洪灾平均约 30 年发生
一次,较大洪灾约 10~15 年发生一次,局部一般洪灾几乎每年都有。修建防洪工程己
成为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
(2)工程建设是减少塌岸、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湟水河流域在河道较宽的河段,两岸阶地发育,河床下切较深,城镇、村庄和较好
的农田分布在阶地上。因河岸多为砂卵砾石层,表层结构松散,稳定性较差,当水流顶
冲两岸时,造成的塌地、塌房等塌岸损失严重,并进一步危及两岸的公路、铁路、水利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