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猜题卷22份(WORD版含详细答案) - 图文 下载本文

小而又可恶蚊虫(《聚蚊谣》),并写下不少相当有份量的政治散文;遇赦放还,仍痛骂靠镇压永贞革新而上台的人物为“桃李颜”之徒。他战斗不息,从来没有以“安闲为自在”过。这种以生死置之度外的不屈精神,绝不能说是“将寿补蹉跎”。因而可以说,此联抒发的是一种极端痛苦的愤慨和牢骚,是正意以反语出之。

尾联:“春色无新故,幽居亦见过。”表面是说年年的春色皆同,在贬谪幽居时也是如此。而真正的含义却是:自然界的春天是无所谓的,可惜的是看不到政治的春天降临人间,看不到国家兴旺景象的来临。刘禹锡虽然才华横溢,但他并不甘心当一名文士,而是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以利国计民生。他奋斗一生,壮志未酬,这是十分苦闷的。此诗表面似乎是表现诗人的平静、闲适,甚至有些颓伤;但字里行间,却隐透出诗人极端的苦闷。这种隐真意实情于字背的方法,是这首诗的主要特色之一。特点之二是“对仗”。本来,律诗只要求中间两联对偶,首尾两联是无所谓的。但此诗却能用字字平易、句句明白如话的语言,写得联联对仗,句句通俗,这是不易做到的。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8届高三(承智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1. 下列各句表现不同的交际情境,其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某外地游客在武汉老字号“蔡林记”品尝了正宗的武汉热干面,赞不绝口。店主说:“欢迎以后常来啊!”该游客说:“一定一定!下次来武汉,一定还光临贵店。”

B. 高考在即,学校领导为了让同学们减轻心理压力,以更好的心态迎接高考,在同学们必经的大门口贴出一副对联,上写道:“逆境捶打造强者,烈火焚烧试真金。”

C. 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D. 某医生医术高明,治好不少患者多年的顽疾,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患者对该医生十分感激。其中一位患者特地制作锦旗表示感谢,上写道:“杏林高手,医者仁心。”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表现不同的交际情境,其中表达得体的一句”,这是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考生要关注语言使用的场合、目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A项,“光临”是敬辞,用于对来客所说的话,敬称他人的来访,客人的来临。句中游客说自己还会“光临”,错误。B项,对联的内容不适合此处情境,临近高考,对联中的话“逆境”“捶打”“烈火”“焚烧”之类只会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C项,“承让”,是比赛获胜方所说的谦辞,句中比赛还没有开始,应改为“手下留情”。D项的“杏林”是医学界或医家的代称,典故出自三国时期名医董奉,他隐居庐山,行医不取一

文钱,只要求病患者栽种杏树,积年蔚然成林。要注意与“杏坛”区别开来,“杏坛”是教育界的代称,相传孔子在杏树下设坛讲学,后因泛指授徒讲学的场所。句中使用正确。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剑南风景区的万竿碧竹,郁郁葱葱,生机勃勃。那壮观的景色令他久久不能________。

②勘探队员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________不定,为祖国的勘探事业默默地奉献着。

③这本专著,从声律和风骨两个角度,深入研究了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________的轨迹。

A. 释怀形迹嬗变 B. 释怀行迹蜕变 C. 忘怀形迹蜕变 D. 忘怀行迹嬗变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这是考查词语的辨析。忘怀:忘记。释怀:动词,指(爱憎、悲喜、思念等感情)在心中消除(常用于否定)。第一句中,是说那壮观的景色让他难以忘记,应使用“忘怀”。形迹:举动和神色,痕迹、迹象。行迹:行动的踪迹。第二句中,是说勘探队员的行踪不定,应使用“行迹”。蜕变:(人或事物)发生质变。嬗变:演变。第三句中,是说诗歌演变的轨迹,应使用“嬗变”。

点睛:解答近义词的方法如下:(1)语素分析:“留同析异”,分析出不同的语素进行组词再作区别。比如,“形迹”和“行迹”,不同

的语素是“形”和“行”,“形”意思是“神色”“举动”;“行”,意思是“行动”。(2)语境分析:对词语的运用,一定要在上下文中找到相应的信息,重点是使用场合上的搭配。比如“蜕变”是指发生质变,“嬗变”是指演变,而句中是说诗歌的演变,不存在质变,故应使用“嬗变”。(3)语素都不相同的词语,重点从用法方面考虑。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听了大家的发言,他一时间莫衷一是,不知采纳谁的建议好。 ②有的人觉得很难适应退休后的生活,但他表现得安之若素。 ③是你们给我新的生命,我对你们的感激之情罄竹难书。 ④这篇作文虽然还不够成熟,但在结构安排上尚能差强人意。 ⑤在学习上也是这样,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要善于动脑子,师心自用,才能学深学透。

⑥这其实是避重就轻,图省力气的一种写法,不足为训。 A. ①④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②③⑤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莫衷一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主语不能是某一个人,句中说“他莫衷一是”,故错误。“安之若素”,表示对反常现象或不顺利的情况视若平常,毫不在意。句中使用正确。“罄竹难书”,形容罪行多得难以写尽,多含贬义。句中说自己对别人的感激之情,感情色彩不当。“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句中使用正确。“师心自用”,师心,以已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