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语文猜题卷22份(WORD版含详细答案) - 图文 下载本文

1.D(A项,“汉唐时出现,宋朝是最严重的”错误,原文有“男尊女卑的现象在汉唐时并不明显,宋朝以后比较严重”,意思是汉唐时男尊女卑不明显,但不能推断就是在汉唐时出现的;同时,“宋朝以后比较严重”,不能说明“宋朝是最严重的”。B项,“丰富”错误,应是“基本”的物质保障;同时,“决定了这个人一生的幸福”说法太绝对,原文有“人生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为家庭的幸福”。C项,原文说“所有角色互相配合才能成为团结协作的整体”,可见,每个成员只担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是不够的。)

2.C(考查论证结构。第一段总论中华传统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对维护家庭关系、家庭模式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第二、三、四段分别从“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夫勤妇俭”三个方面论述协调之道、“孝道”和“夫妇之道”对家庭和睦的作用。)

3.B(“报恩在中西方的内涵不同”错误,此表述与文中“懂得报恩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必备品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矛盾。)

4.A(B项第6段,傻根娘不愿来城里居住的主要原因是对农村有牵挂,她答应来城里居住主要是因为“傻根他爹去世”“觉得乡村再没有值得牵挂的”;C项没有外貌描写,并且文章主要是通过心理描写体现来傻根娘的生活状态;D项“主要表现出城市环境变化的现实,呼吁人们要爱护环境,保卫家园”对主题理解片面,文章表现的主要是从乡村到城市的老人的孤独,呼吁青年一代多关注老人的精神生活。)

5.①勤劳朴实:傻根娘进入城市后“儿媳妇什么事情都不让傻根娘干”,傻根娘便觉得“浑身不自在”,“赶鸟”的任务让傻根娘“把鸟当作自己的一份期待”;②眷恋农村:最初傻根娘“受不了城市的局促”,“一直和傻根爹在乡下侍弄他家的一亩三分地”;后来来到城里,也总是会怀念着农村生活;③孤独寂寞:城里的生活让傻根娘觉得“自己是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鸟,相当地孤单”“自己是个多余的人”;④渴望老有所用:自从有了“赶鸟”的任务,傻根娘“一直盼望着进入腊月”。在阳台上赶鸟,体现一下她的“存在价值,五年后,鸟消失了,傻根娘也觉得自己“真的老了,不中用了”。

(任答三点即可得满分。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6.①突出表现了傻根娘感觉到自己真是老了不中用的心理活动。②对比前文,揭示老人虽年老但仍有体现自身价值的渴望。③表现了从乡下到城市的老人的孤寂,含蓄地表达了“年青的一代要多关注老人的精神生活”的主题。(共6分,每点两分)

7.B(强加因果,香港地区被评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的原因有很多,并非单单是生产总值和增速。)

8.CD(A项错,原文说香港是“全球其他国家与中国内地发展经济往来的中间人”,不能说是亚太地区经济往来的中间人;另外,原文是“香港已连续23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并非“一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认可”。B项强加因果,“国际评比机构的赞誉青睐”不是香港地区腐败率低的原因。E项,“西方国家”扩

大了范围,原文是“许多西方国家”;另外,“认为这是项前无古人的制度安排,没有经验可以借鉴”错误,这个观点不是西方国家的。)

9.①让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维护了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奠定根本基石。②回归20年来,以爱国者为主体的依法自治,使香港活力、优势、地位未变,并进一步繁荣发展。(每点2分)

【解析】回答这个问题,要注意从材料三中对“一国两制”的解读把握此概念的两个方面:一是“一国”,二是“两制”。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材料一、材料二、材料四的相关论述,筛选对应信息加以整合概括。

10.D(根据动词“遣”分析,其后的“选”“涉”“挑战”等都是谢琰和勇士的活动,由此判“挑战”后要停顿,这就排除了B、C两项;由“众遂大奔”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可知与“遂”之间不可断开,这样可以排除A项。由此可知,答案为D。)

11.C(“自河阴北济”,指从黄河南岸向北岸渡河。“阴”指山的北面、水的南面,“阳”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

12.B(“因督护李伯护暗中与贼兵接应,最终襄阳沦陷敌手”说法错误。文中的相关内容为“序累战破贼,人情劳懈,又以贼退稍远,疑未能来,守备不谨。督护李伯护密与贼相应,襄阳遂没,序陷于苻坚。”说明原因有二,一是疏于防备,二是李伯护作内应。)

13.(1)苻坚怀疑夏揆,逮捕了他,朱序便到苻晖府中自首,苻坚赞许朱序而不作追究,并任命他做尚书。(共5分。“收”“诣”“问”“以为”各1分,大意1分)

(2)周琼丧失了巴西三郡,人数少力量弱,向朱序报告情况紧急,并请求救援,朱序派遣将军率军队前往援救他。(共5分。“众”“告急”“赴”及“告急于序”介词结构后置各1分,大意1分)

14.AC(A“对新年来临仍会寄寓新的希望”理解错误,首联理解为“多年来就在坎坷不得意中渡过,新的一年又当如何呢?”言外之意是不会有新的希望了;C“表现出作者因朋友的去世而颓丧”理解错误,颈联表面是写自己的颓伤,表现的是无所作为之情,实际是牢骚之语,抒发的是愤激之情。是正意以反语出之。)

15.①对过往坎坷命运的愤慨。首联写自己多年来在坎坷不得意中渡过,体现了对命运坎坷的愤慨与无奈。②对柳宗元及众友早逝的哀悼。颔联用反问写出朋友只剩下几人了,以此表达对已逝的朋友的哀悼。③对国家颓败的伤感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苦闷。尾联表面写作者的平静、闲适,实则透露出作者的伤感和壮志未酬的极端苦闷。(共6分。每点2分)

16.(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17.C (①句“金瓯无缺”比喻国土完整。此处望文生义。②句“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