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按教学评价的作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终)结性评价; (P166) 按评价采用的标准: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按评价主体:外部评价、内部评价。
第七章 德育
1.新增考点
德育包括私德、公德及职业道德。私德是私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指个人品德、修养、作风、习惯以及在个人私生活中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及邻里关系的道德规范。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重点:①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②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③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 道德两难: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的的情境或者问题。 择善必须考虑的三项因素:内心感受、对方期望、社会规范。 2.道德概述
广义的德育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德育的性质是由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继承性。
德育的功能: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德育的个体功能即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的影响。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方面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索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确立德育目标的依据:①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②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③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④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小学阶段德育的培养目标:①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意识;②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认识和行为习惯(小学德育的重点);③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能力;④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中学阶段的德育目标要求:思想政治方面、道德行为方面、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
学校德育内容是教育者依据学校德育目标所选择的,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德育内容选择的依据:①德育目标决定教育内容;②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决定教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③德育所面对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④文化传统。
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或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四个基本方面。心理健康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永恒主题。
德育内容: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促使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德育过程的本质是再生产道德主体的过程。
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①联系: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德育过程的最终目标是是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品德形成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德育过程是对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的调节与控制;②区别: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统一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品德形成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教育者(主导)、受教育者(客体和主体)、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个体道德社会化和社会道德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1
德育原则:(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4)知行统一原则;(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6)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道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马卡连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德育模式: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手段、德育方法、德育途径等的有机组合方式。 德育模式:
认知模式 皮亚杰提出
体谅模式 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所创 20世纪70年代 社会模仿模式 班杜拉创立
价值澄清模式 拉斯、哈明、西蒙等人
认知模式:当代德育理论中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由瑞士皮亚杰提出,科尔博格深化。
道德教育的目的: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行为的发生。特征:①人的本质是理性的;②必须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③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体谅模式(学会关心模式):将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特征:①坚持性善论;②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③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德育目标;④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
社会模仿模式:认为人与环境是一个互动体,人既能对刺激做出反应,也能主动地解释并作用于情境。
价值澄清模式:目标之一是使人们获得一种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能以一种令人满意与明智的方式适应他们所处的不断变化的世界。价值观是建立在个体亲身经历的社会经验基础上的一种指南。
德育的途径:(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思想品德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它学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2)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校外活动;(4)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6)班主任工作。 1882年,法国率先以法令形式把道德课列入学校的正式课程。
常用的德育方法: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实际锻炼法、品德修养指导法、品德评价法、角色扮演法、合作学习法。 说服教育法方式: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说服的方式;运用事实进行说理教育的方式。 要求:明确目的性和针对性;富有知识性、趣味性;注意时机;以诚待人。
榜样示范法方式: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榜样。 要求:选好学习的榜样;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狠抓落实,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陶冶教育法的要求:创设良好的环境;与启发、说服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情景的创设。 实际锻炼法方式: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课外文体科技活动。 品德修养指导法方式:学习、自我批评、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与锻炼。
品的评价法方式: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要求:公平、正确、合情合理;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注重宣传与教育;奖励为主,抑中带扬。
合作学习法的方式:双人式学习、小组学习、小队式学习、跨小组的协作式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式学习、全班协作学习。 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德育工作的新形式:开展社区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德育基地、创办业余党校。
第八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1.新增考点
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
班主任培养学生干部的要求:有严格的要求;耐心引导;注意学生集体领导机构的经常变动,使集体中每个成员轮流地置于领导与被领导的地位。
班级文化:最为显性的班级环境布置、最为隐性的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中间状态的班级制度与规范。
如何创建班级文化?⑴营造文化性物质环境;⑵营造社会化环境;⑶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⑷营造正确的舆论和班风;⑸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2.班级与班级管理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制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 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22
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班主任和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班级管理过程包括制订计划、组织实施、评价总结三个基本环节。文字表述形式的班级管理计划包括标题、内容和落款三部分。 班级管理的主要内容有: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班级活动管理。 学生的非正式组织的四种类型:积极型、娱乐型、消极型、破坏型。 我国中小学班级组织的建构多属于直线职能式的建制形式。 班级组织建设的内容: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指导班级建设。
班级组织建构的原则:①有利于教育的原则(首要);②目标一致的原则;③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管理是班级教学管理的核心。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常用的班级管理模式有: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平行管理:是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马卡连柯“平行影响”) 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目标管理: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形成目标体系,以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美)德鲁克提出
3.良好班集体的培养
班集体: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关系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23
4.班主任工作概述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第九章 课外、校外教育
1.新增考点
三结合教育的意义:有利于教育的完整衔接;有利于统一教育方向;有利于发挥教育的互补作用。 2.课外、校外教育概述
课外、校外教育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选修课、自习课不属于课外教育。课外、校外教育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
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内容:社会实践活动、学科活动、科技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课外阅读活动。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