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下载本文

第 八课时:练习一(1)

第二周 星期四 第二节 2003--.02--.2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练习一1~5-8题 教学目标:

能熟练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并能正确地进行读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

1)7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 ). 2)10个十是( ,9个十是( ).

3)一个数,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7,这个数是( ). 2.揭示课题:

刚才我们复习了一组题,今天这一堂我们将来做一做练习,复习一下有关的知识. 二.练习. 1.练习一8

( 1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 2 )集体交流,重点交流第3题,这是一道开放题,组织学生交流各人所填的数. 三.作业布置.

<<练习与测试>>练习一(1) 四.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练习一(2)

第二周 星期五 第三节 2003--.02--.2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练习一6~14题 教学目标:

能熟练地掌握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 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口算:

2+ 80= 6+80= 54—50= 39—3= 90—30= 89—9 = 77—70= 60 + 6= 70—50=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上一节练习课,复习一下数的比较大小和口算加.减法. 二.练习. 1.练习一6. 出示图: 提问:

1)一共有多少人去旅游 2)每辆汽车分别有多少座?

3)他们坐哪辆汽车比较适合?为什么选(40座) 2.练习一7 1) 出示第7题. 2) 提问:

a.一年级有多少人?

b.二年级人数和一年级差不多, “差不多”是什么意思?

3) 二年级可能有多少人?学生独立选择答案,交流结果.为什么选“82”人? 3.练习一9

1) 读出题中所给的5个数. 2) 从小到大的顺序是什么意思?

3) 学生独立排列,老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4..练习一10

1) 独立口算,同桌互相检查.

2) 观察每组的四道题,上下两题.左右两题有什么不同. 5.练习一11 独立口算,集体订正. 6.练习一12

出示一小题,老师讲解,其它独立完成.

7.练习一13.14. 1) 了解图意.

2) 提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3)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交流结果. 三.布置作业.

四.教学后记:课堂气氛好.

我们认识的数

第三周 星期一 第二节 2003--.03--03

教学目标

1、用学过的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培养数感。 2、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3、积累活动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 与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电脑动画,创设情境:卡通形象皮卡丘把小朋友带到数的王国。

讲述:数的王国里住着我们已学过的100以内的数,这些都是我们认识的数。 (板书:我们认识的数)它们经常跑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二、活动探究,解决问题

1、“说一说”的第一部分。

出示第一幅图,并播放学生说的话,出示相应的场景图。

讲述:这些同学可真是有心人,你能在生活中找到这些数吗?跟你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说完后组织学生交流,尽可能地让学生充分反言。

讲述:同学们说得真好,只要细心观察,你还会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 2、“说一说”的第二部分。

提问:谁来告诉我,你今年几岁了?自己的年龄都记得很清楚,我看谁能说出家中每个人的年龄?(先告诉我家中有几口人,再分别说出他们的年龄)先指定两名学生说,当每个人都很想说的时候,再让他们说给同桌的同学听,最后再请两名学生说。

讲述: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见你们平时对自己的家人都很关心。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智力小测试,比比谁最聪明。(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你们看,这是小明一家。他们家有一个人,今年4岁。你们猜这个人可能是谁?还可能是谁?

讲述:你们都猜对了!在你们的家庭里,爷爷奶奶的岁数比较大,一般宰0岁左右;爸爸妈妈的年龄中等,大约三十几岁;而你们的年龄是最小的,今年还没有超过10岁。 3、“猜一猜”。

讲述: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这个游戏需要小组长和组员合作完成。组员的任务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小组长则要把组员猜数、数数的结果记录下来。 (1) 请每个同学抓一把糖,数数有几粒?

组员数,组长记录。完成后评出优胜小组,奖励合作星,再指名说,老师在表中板书三名学生说出的粒数。

讲述:同学们抓一把糖大约都在10粒左右。

(2) 在请同学们抓一把花生米,不要数,先猜猜大约有多少粒?

把你估计的结果告诉组长。估计得怎样呢?把手中的花生米数一数,数的结果告诉组长。估计得怎样呢?

小组活动结束后评出优胜组,奖励合作星。

提问:谁来把自己猜数、数数的结果告诉大家?(教师在表中板书三名学生说出的粒数)你觉得自己估计得怎样?

(3) 讲述:从这张表上可以看出着三位同学抓一把花生米的粒数都要比抓一把糖的粒

数多,其余同学是不是也这样,这是为什么呢?请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小组同学讨论,教师指导,教师指导。讨论结束后,指定代表发言,其余学生补充。 小结:因为一粒花生米比一粒糖小一些,所以一把花生米的粒数就要比一把糖的粒数多一些。

(4) 讲述:请同学们抓一把黄豆,不要数,你觉得一把黄豆比一把花生米的瘰疬数多

还是少?(指名说)你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粒?

(组长记录)估计好了以后抓一把黄豆数一数,数结果也请组长记录下来。 小组活动结果后评出优胜组,奖励合作星。

提问:谁来把自己猜数、数数的结果告诉大家。(教师在表中板书三名学生数出的粒数)你觉得自己估计得怎样?

(5) 看表比较:一把黄豆的粒数确实比一把花生米的粒数要多,可见你们的预测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