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下载本文

酒听歌的追忆,作者在这里用倒置的手法,把去年饮酒听歌的事情放在前面,用以突出去年的欢乐。作者借此引发的感慨。与“折戟沉沙铁未销”有异曲同工之妙。 故选:D。

(2)本题考查诗歌写法的赏析。

A.借用了典故。“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昔人: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 BCD.都没有用典。 故选:A。 答案: (1)D (2)A

译文: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本诗是唐代诗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根据句意理解字义,从情景交融的角度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6.【答案】(1)本题考查诗歌赏析比较阅读。要求比较李白《咏赤壁》与杜牧的《赤壁》不同点,答案比较开放,可选任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如相比而言,李诗描写的角度宏观大气(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述说的是历史客观真实(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而杜诗从细节入手(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还有对历史主观的评判(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本题考查学生的联想能力。具体考查由杜牧托物咏史,借赤壁之战慨叹英雄成败,联想到《三国演义》中的哪个人或哪场战争。并说说会产生这样的联想的原因。此题在作答时不要由杜牧的《赤壁》联想到《三国演义》“赤壁之战”,而应该有更丰富的联想。注意题干“慨叹英雄成败”几个字。从诗句中“周瑜”和“曹操”两个人物,就自然而然地想起诸葛亮、周瑜曹操等人物。如官渡之战爆发于建安五年,即公元200年。占据河北的袁绍军事集团作为强势一方率先向曹操集团发起进攻,曹操率军与袁绍展开决战。双方在官渡一带沿河对峙一年有余,最终战争以曹操率军偷袭乌巢粮仓,进而击溃袁绍军主力告终。曹操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从而确定了统一北方的大局。 答案:

(1)示例:李诗宏观地描写了曹军战船灰飞烟灭的战争场面,客观述说了吴军大胜曹军的历史。杜诗从细节入手,将折戟沉沙的结局展现在读者面前,不仅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表现得如此蕴藉,还进一步提出了个人的独到见解。

(2)示例一:我联想到诸葛亮,他身遇明主,将毕业精力奉献于兴复汉室,他为蜀汉政权的建立鞠躬尽瘁,即使“出师未捷身先死”,他的功绩与品格仍令后人深深敬仰。 示例二:我联想到官渡之战,曹操率军与袁绍展开决战。曹操派兵奇袭乌巢,继而击溃袁军主力,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奇迹,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译文: 赤壁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咏赤壁

第13页,共19页

犹如二龙争战以决雌雄,赤壁一战,曹操的楼船被一扫而空。火熊熊硝烟冲天,照耀云海,周瑜在此地大破曹公。

【解析】《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咏赤壁》诗前四句讲的是赤壁之战,突出周瑜的事迹;后四句则是送别时有感而发,希望友人经常来信报告佳音。全诗把歌咏赤壁和送别友人这两个内容艺术地统一起来,并突出前者。作品风格慷慨雄壮,蕴含了作者济时救民的思想感情。 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根据句意理解字义,从情景交融的角度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7.【答案】【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释义。

A.有误,“更定矣”和“更有此人”的“更”分别是“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与“还”的意思。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

A.能体现“笔墨淡,情却浓”这一特色。“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运用白描手法,描绘出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让人顿生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无限感慨,并给人以美的享受。正好符合“笔墨淡,情却浓”的要求。

B.为语言描写,为评判之语。

C.写景之语,有对景物的细节描写,具有烘托渲染作用。 D.生发感慨,直抒胸臆。

后三项都不符合“笔墨淡,情却浓”的特色。 故选:A (3)本题考查对作者独特的生活情趣的分析。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两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同时要把握好题干所给材料的意思,特别是分析好“该书成书于明朝灭亡之后,其中所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生活。一幕幕过往,让读者看到那个曾经生活闲适、性情潇洒、爱好广泛的风流天才,感受到他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追求”等句。由此,再通过结合两文的描写内容,即可归纳出虽然作者心怀国破家亡之悲,但仍然有着深夜独自看雪的闲情逸致与对天镜园一草一木的美好记忆,由此可见作者生活情趣高雅。 答案: (1)A (2)A

(3)然遭逢改朝换代之乱,心怀国破家亡之悲,但作者仍然留存着天镜园一草一木的美好记忆,仍然有深夜独自看雪的闲情逸致,由此可见他高雅的生活情趣。 译文: 甲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

第14页,共19页

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乙

天镜园浴凫堂,高耸的槐树,幽深的竹篁,林荫层层叠叠,坐落面对着兰荡湖,一泓湖水荡漾,湖水林木明净新鲜,瑟瑟多姿,游鱼、飞鸟、水藻、荇菜,大致类似像大乘空灵境界一样。我坐在浴凫堂里读书,扑面而来,满眼的全是绿色,推开窗子,打开书卷,所有的文字,全是青碧鲜绿的颜色。 每年春末,破塘笋必定经过这里。轻舟飞出,商人就选择最大一株笋抛掷到水面上,呼唤园中人说:“捞笋!”然后划桨飞逝而离。园丁划小舟拾起大笋,形状犹如象牙一样,像雪一样白,像花藕一样嫩,像蔗糖一样甜。煮着吃着,妙不可言,只有惭愧。 在平时学习中,需要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含义,特别是一些特殊用法,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还要用现代汉语准确的翻译文章;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和观点,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8.【答案】【小题1】A 【小题2】C

【解析】答案: (1)A (2)C

(1)本题考查对字音及笔顺的掌握。 A.正确;

B.有误,“载”作时间、记录的意思时,读三声,如“三年五载”“载入史册”;表示装运的意思时读四声,如“运载”。“长”的书写笔画顺序为:撇、横、竖钩、捺。 C.有误,“长”的书写笔画顺序为:撇、横、竖钩、捺。

D.有误,“载”作时间、记录的意思时,读三声,如“三年五载”“载入史册”;表示装运的意思时读四声,如“运载”。 故选:A。

(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

“异曲同工”比喻做法不同,但达到的效果一致;“不约而同”指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语境是说唐代的计时制和古埃及的24小时制达到的效果一致。①应填“异曲同工”。 ②处填“陆续”,符合语境,发明其他的仪器是有先有后、时断时续的过程。 故选:C

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多练习。 9.【答案】【小题1】B 【小题2】

第15页,共19页

【解析】答案: (1)B

(2)在这里“墨水”一词代指人的才华,具有特殊含义,因此要使用引号标出。 (1)本题考查拟写对联。材料中的主考官嫌苏轼一行人科考迟到,而苏轼一行人却执意要参加考试。纵观四个选项,上下联均为一至十或十至一的连续句子,再细看会发现,B项中的[甲]道出了苏轼一行人科考迟到的原因,[乙]历数了苏轼一行人平时学习之难、赶考之艰辛。可以说上下联对得十分贴切。 故选:B。

(2)本题考查对标点用法的掌握情况和分析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时,结合标点使用的规范和具体语境作答即可。引号可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此处“墨水”本意是指一种含有色素或染料的液体,深层含义是指苏轼的才华。

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多练习。

10.【答案】【小题1】他以为岳阳楼跟他差不多年纪,毕竟岳阳楼看起来朝气蓬勃。 【小题2】宋代,范仲淹,法国,雨果 【小题3】D

【解析】答案:

(1)他以为岳阳楼跟他差不多年纪,毕竟岳阳楼看起来朝气蓬勃。 (2)①宋代;范仲淹 ②法国;雨果 (3)D

(1)本题考查辨析语病。解答时,结合上下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和语境分析即可。 联系前分句“他以为岳阳楼跟他差不多年纪”可知,后分句要体现年龄的相近,“巍峨壮观”不能够体现岳阳楼与还小的巴黎圣母院年龄相近,应改为“朝气蓬勃”。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情况。解答时,结合平时积累作答即可。 ①《岳阳楼记》是北宋词人范仲淹的代表作。

②《巴黎圣母院》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作品。

(3)本题考查拟写标题。根据“不过我知道,我会像你一样浴火重生,然后去见证更久远的时光”可知,选段的核心是见证历史文明的变迁,与D项相符。 故选:D。

综合读写即给出一段材料(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大家熟悉的),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简单地说,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11.【答案】【小题1】C 【小题2】B

【解析】答案: (1)C。 (2)B。

(1)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书体是指传统书写字体、字形的不同形式和区别。一般把中国文字的书写形式分为篆、隶、草、行、楷五大类书体,每一大类中又可细分。按照书体产生的时间先后排列: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甲是行

第16页,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