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下载本文

2019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6月份)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 默写。

城阙辅三秦, 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______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红旗半卷临易水, 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3小题,共90.0分) 2.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古人认为时间像一个圆圈,世界上的事物在经历了一个时间周期之后又回到原来的状态。《淮南子?齐俗训》中说“往古来今谓之宙”。“宙”的本意是指车轮。可见古代中国人把时间看成是不断运转的舟车之轮,认为昼夜、月份、四时、岁序都是循环往复变化的, 60年完成一个大循环,然后周而复始,启动下一个循环。同时,人们又通过直觉体验,将时间看成单向延伸的直线,强调时间一往无前、去而不返,意识到生命的短暂。孔子云:“ ”曹操感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陶渊明劝慰世人:“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颜真卿警告年轻人:“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人们或通过“赢得生前身后名”,求得生命价值在人间的不朽与永驻;或通过躲入世俗之外的深山,悉心体会“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的快慰,以内心世界的充盈弥补自然时间的窘迫;或通过“调素琴,阅金经”,求得精神维度的拓展,获得时间占有感觉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循环时间观和线性时间观的并存,构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传统时间观念。 【材料二】

时间取向是不同文化对时间所采取的不同价值观。受儒家传统思想和农耕经济文化的影响,东方文化在时间取向上更倾向于过去取向。人们对过去怀有强烈的崇敬之情,认为总结过去的生活经验和教训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参考指标,而对未来却不抱有太多的兴趣,因为人们认为未来的事情早已注定,只能接受,无法预知。以史为鉴,博古通今,追本溯源,这些无疑与过去息息相关。民间俗语中的“老人吃的盐比年轻人吃的饭要多”“祖宗之法不可变”等传统思想观念也都是过去时间取向的体现。而西方文化更崇尚将来的时间取向。古希腊人认为时间具有客观性和无限性,强调时间无始无终,既没有开端,也没有终结,因而历史与传统的观念并不深入人心。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人不具备悠久历史的认同感,很少崇拜祖宗,很少回顾过去,更加关注未来,常常会推翻前人所创立的理论与思想。

各文化群体所形成的时间观念都有其社会及文化的渊源,无分高下优劣。在跨文化的交流中,对于不同文化的时间观念要给予认可和尊重,不应将本民族文化作为衡量其他文化的标准,唯我独尊,对其他文化产生排斥心理。应在发扬本民族文化的同时,突破自身的局限,避免文化差异所引起的冲突,增进理解和交融。 【材料三】

目前人们的寿命平均在 80岁左右,那么一个15岁的少年有多少可用的时间呢?据科学统计,人一生睡觉的时间大概24年,吃饭的时间大概6年,花在路上的时间大概6年,看病的时间大概6年,等车的时间大概5年。如果把一张纸平均分成8份,每一份代表10岁,减去上述的时间以及已经过去的15年,剩下的就是他可利

用的时间(如下图)。

第1页,共19页

结合上下文,在【材料一】横线处填入《论语》名句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朝闻道,夕死可矣。 B.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东西方时间观念的不同。

结合三则材料中的信息,说说当今青少年应该树立怎样的时间观念。 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梁思成的故事

李辉梁思成只能属于这个世纪。

也许可以这么说,以后的世纪,恐怕再也难以出现同样的环境、同样的人物。许多历史条件已经无法再现,山川田野间再也没有那么多被历史烟尘掩盖的古寺古塔,等待未来的人们惊奇发现,细心勘察。曾令世人惊奇而叹为观止的古都业已消失,永远不再可能诱发出人们的历史激情和历史想象了。

在一个漫卷风沙的日子,我爬上了山西应县木塔,那还是两年前的四月。站在巍峨的古塔里面,我很自然地想到了当年来勘察这座千年木塔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一行。一九三三年到一九九三年,整整六十年。

暗淡的灯光下,陡立的木梯依然昏暗。我缓慢地向上爬,每上一层,便走到栏杆前环望四周。每上一层,风就愈加猛烈,人几乎站不住,只有牢牢抓住栏杆,才不会被风刮飞。 塔下的应县县城,是否还是当年梁思成看到的样子,我无法得知 --想必早已大大改观。木塔耸立,雄伟而壮观,经历半个世纪风风雨雨之后,斯物尤在,真是难得而幸运的事。怀着这样的心情,根据自己曾经读过的关于梁思成、林徽因的资料,根据所见过的他们那次山西之行的照片,我想象着当年。想象着梁思成如何打着电筒爬行在灰尘掩埋的柱梁之间,想象着他们为发现一个千年古塔、为他们的古代建筑研究获得一个珍贵例证而如何的惊奇和兴奋。

我想到了当年陪同梁思成勘探木塔的年轻学者莫宗江先生后来的回忆:他们爬到了塔顶,但塔刹还有十多米高,除了几根铁索外,没有任何可供攀援的东西。他们必须爬上去,才能完成整个木塔的测绘。那天,风呼呼地刮着,也让他们有一种会被刮飞的感觉。梁思成第一个抓住铁索,两腿悬空地往刹尖攀援。他攀上去之后,其他几个年轻人也一一地上去,终于将塔刹的各部尺寸、做法测绘下来。那时,他顾不上九百多年历史的古塔木板已经枯朽,也未想铁索是否锈蚀或断裂。他就那么毫无顾忌地攀援。大风中,他摇摆着身躯。

木塔建成之后,能够把它当做文化遗产看待,能够以全新的眼光打量它,梁思成肯定是历史第一人。

作为对建筑史一无所知的门外汉,难以想象梁思成这样的人面对每一个新的发现,内心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一个旅游观光者,其实永远是健忘的。每到一处景观,他会惊奇,会兴奋,但一转眼,这些惊奇和兴奋,又会被新的景观引起的惊奇和兴奋取代。他们眼中的古塔也好,古刹也好,充其量不过是形状有差异、年代有远近的建筑。

对梁思成这样的人却不然。古建筑在他的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①,一尊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当他攀登木塔时,当他考察一座座石桥时,当他观看北京城墙时,他决不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而是将自己

第2页,共19页

的全部生命,与他接触的对象融为一体。

我很欣赏一位英国建筑历史学家关于“建筑”的议论。在他看来,当一个穴居人为了更舒服在洞口挂上几张皮子的时候,或当牧民用根柱子支起兽皮帐篷的时候,“建筑”并没有开始。只有当人类将自己与他的建筑视为一体和引以为豪时,并且比单纯的需要更进一步 --他开始关心他的建筑外观之时,“建筑”才真正开始。这位建筑历史学家甚至认为,在建筑中,应该排除那些仅仅是“房子”的房子,并且明确在“房子”与“建筑”之间必须有区别。

“‘建筑’是一种艺术,因而他在某些方面是人类或建筑者的表现。”这位英国学者说。

梁思成恰恰在这方面拥有了建筑的灵魂。他以做学问起步,从枯燥的架构分析、材料分析、形状勾勒等等专业常识,走进了包容历史与现实的人类精神。这样,他对建筑历史的描述,已不能仅仅视为单一学问。只有他真正了解那些古建筑的价值,因为他把它们和创造它们的人的精神视为一体。 人们一般都愿意以无比钦佩的心情,提及梁思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日本名城

奈良免遭轰炸所作出的努力。对于一般人来说,这的确是难以想象的举动。他和全民族都遭受日本侵略带来的痛苦,而他的妻子林徽因的弟弟,作为一名中国军队的飞机驾驶员,就牺牲于对日空战之中。国耻家恨,都完全可以让他对美军轰炸日本本土感到兴奋。

然而,梁思成想得更远、更深。他是一个冷静的历史主义者。在烽火连天的岁月,在仇恨很容易支配人们一切行为的时刻,唯独他,依旧把热爱倾注在人类古建筑上,他知道,地球上的所有文化遗产,都属于人类。

日本的一些城市,对于梁思成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奈良,那座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大师亲自指导设计的唐招提寺,是他所知道的保存最完整的唐代木建筑。他不能想象炮火顷刻之间使它灰飞烟灭。

在最近一篇描写梁思成保护日本奈良的报告文学中,我看到了这样的记录:在美军开始猛烈轰炸日本本土的时候,梁思成赶到美军设在重庆的指挥部,向布朗森上校陈述保护奈良城的重要性,并递交一份奈良古建筑的图纸。

面对那位不免感到有些困惑不解的美国军官,梁思成说了这样一番话:“要是我从个人感情出发,想到国人的苦难,我是恨不得炸日本人,然而,一种职业和历史责任感,让我冷静下来。建筑是社会的缩影,民族的象征,但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的结晶。像奈良唐招提寺,是全世界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一旦炸毁,是无法补救的。”

我不清楚报告文学的作者如何了解到这番对话的内容,也许是一种文学虚构。但是,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虚构,是符合梁思成思想逻辑的合理想象。我相信它是真的。 理性战胜了仇恨,文化的永恒价值取代了战争的非理性。梁思成的建议受到了美军的高度重视,保护奈良的计划终于得以实施。战争之后,在大轰炸中幸免于难的奈良,因其众多保存完整的古代建筑,被宣布为世界历史名城。在奈良获此命名三十周年的那天,《朝日新闻》③特此刊文《日本古都恩人梁思成氏》。

我开始明白,为什么梁思成当年会用富有诗意的语言,向周恩来描述可能会消失的北京古都景象。也开始明白,当他谈到北京城墙时,将它视为一种生命来诉说:“环绕北京的城墙,是一件气魄雄伟、精神壮丽的杰作。它不只是为防御而堆积的砖堆,而是一圈与北京的壮丽有莫大关系的古代工程。无论是它壮硕的品质,或它轩昂的外象,或它历尽风雨,同北京人民共甘苦的象征意味,总要引起后人复杂的情感。” 五十年代,听说自己曾经勘察过的河北宝坻一座辽代古庙被拆除,梁思成感到十分惋惜。后来,有感于自己的被误解,他有过这样一句无奈的感叹:“我也是辽代的一块木头!”

一个真正具有文化精神的人,才能发出如此深沉的感叹。一声感叹,世人谁能深深体味?

第3页,共19页

(节选自《收获》,1995年第5期,有删改)注:①[斗拱]我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②[奈良]日本名城,公元710-784年间为日本首都,当时建筑仿照中国唐朝长安。③[《朝日新闻》]日本的一家著名报纸。

古建筑在梁思成眼中“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这一点? 文章开篇写“梁思成只能属于这个世纪”。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作者没有亲见梁思成的所作所为,因此用“我很自然地想到……”“我想到了……”的口吻叙述,甚至说关于奈良城的对话“也许是一种文学虚构”,但读者并不觉得虚假,都和作者一样“相信它是真的”。这是什么缘故? 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2018年,我们告别了很多曾经熟悉的人--饶宗颐、霍金、李敖、洛夫、盛中国、单田芳、金庸、斯坦?李、程开甲、二月河……我们都曾经为他们哀悼过,时而还感慨:一个时代结束了。这种感慨在朋友圈里如此密集,以至于有人说:2018年,时代结束了太多次。但只要我们的情绪稍微平复一些,我们就应该意识到一个事实:我们并不是在告别谁,我们是在告别自己的一部分。我们必须习惯,这个世界抽换掉一些我们喜欢的、熟悉的东西。

我们都希望自己是时间的朋友,但是,你问没问过自己:我想和时间做朋友,时间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我们先来看,什么人肯定和时间做不成朋友。这两年,很多人抱怨抖音①是个时间黑洞,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吃掉了。当然了,作为一个几千名工程师开发的工具,抖音的目的就是吸引你的眼球、占用你的时间。在算法②的力量下,不管你内心有多少种隐秘的欲望,它都能测试出来,并诱惑你去满足它。你哪里是被抖音耗尽了时间,你是把自己的欲望放出了瓶子,又收不回来。时间碎片化了,你也把自己碎片化了。那时间怎么和你做朋友呢?

只有长期主义者,才能成为时间的朋友。长期主义不仅要坚持你想做的事情,而且决不中断,持续地不被诱惑。一旦中断,前功尽弃。行动的信号再微弱,只要一旦被识别出来,长期主义就能把它放大。 你心中可能有一个疑问:不是说“时间会磨损一切”吗?时间怎么可能成为一个信号的放大器呢?

2018年2月20日,亚马逊的贝索斯公开发布了一条消息,宣布自己参与投资的万年钟开始建造。这座钟建在美国西部得克萨斯州的群山中。这座钟,每一年秒针跳一格,每一百年分针动一次,每一千年有一只报时鸟出来报时,整个钟的设计寿命是一万年。

你会说,这有啥用呢?等这只钟的分针第一次挪动,我们这批人即使有百岁人生,也都不在了。人生不过百年,千年尺度上的事太虚无了。但是,你还真别这么看! 其实,在中国西部甘肃省的群山中,就有这么一个万年钟,已经走了 1600多年,很多人都看过。1600年前,有一位叫乐尊的僧人,云游来到敦煌。在一座山脚下停下来休息时,夕阳照在对面的三危山上,刹那间金光万道。他被眼前的情景极大地感染了,便决定留下来,请人在山上开凿石窟,用以修行。这是敦煌的第一座石窟,这是这座万年钟走出的第一格。此后,这座钟就走起来了,走了一千多年,无数后继者效仿乐尊的模式,继续开凿石窟,雕塑佛像,绘制壁画。当地人管这里叫千佛洞,全世界都知道这里是中华艺术瑰宝、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 当我们说莫高窟是中华艺术瑰宝的时候,你不觉得奇怪吗?莫高窟那些传世作品的创造者,其实只是普通的工匠。他们画的每一笔,他们刻的每一刀,本来是要被湮没的呀。如果不汇入这条长期主义的大河,所有的努力都会随风而逝。而现在,虽然工匠们的名字没有留下来,但他们活着时候的努力,成了中华艺术瑰宝,他们也成了中华艺术瑰宝的创作者。

所谓伟大,有时候就是这么回事。普通人的努力,在长期主义的复利③下,会积累成奇迹。时间帮助了他们,他们成为了时间的朋友。一个人的成就,来自一套核心

第4页,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