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张爱玲小说 下载本文

浅论张爱玲小说“苍凉感”的美学蕴涵

摘要:张爱玲以其中女性细腻的笔触写出了世间的华丽与苍凉、繁华与落寞,无不体现

出一种苍凉的美学韵味。“苍凉感”已经成为了她在写作上自觉的审美诉求。它不是主流意识上的“真、善、美”,但是却是张爱玲自己独特的“真、善、美”。“苍凉感”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具有美的回味、表达人生素朴并且使作品完满的重任。因而,在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中追求苍凉感的美学底蕴已经成为了她自觉的创作策略。

关键词:张爱玲 “苍凉感” 小说创作 美学诉求

张爱玲小说里的世界是一个浮华的世界,这个世界既有都市的旖旎繁华,也有末日的狂欢和芜杂。张爱玲的一支笔执著地用浓墨重彩描画着这个浮华世界中的红男绿女,写他们的声色犬马,写他们的婚恋家庭,写他们纷纷扰扰的人生。然而,张爱玲一面又用这支笔毫不留情的打破穿透这个繁华的表层,直抵它暗淡破败的内核,尽显它苍凉的底色。“苍凉”正是张爱玲小说最真实的况味。张爱玲的坎坷身世为许多人所熟知。生于末世的大家庭,由于父母的婚姻悲剧和家庭的变故,童年时期失落于家庭;时代的变迁,家庭的衰微,使她又与家庭一同失落于时代。这样过早的阅历人事变换和时世沧桑,张爱玲的精神家园也是苍凉的。在她的小说创作中,她不仅在题材的选择、情节发展、人物刻画方面,表现了饮食男女、个人际遇、纷繁家事、平凡人生生活中真实,传达出对人性悲凉无力的洞悉,而且她还在艺术表现技巧上尽可能的表达了彻底和无可救赎的悲凉感。正如夏志清先生所评论的:“张爱玲一方面有乔叟式享受人生乐趣的胸怀,可在观

①察人生处境的这方面,她的态度又是老练的带有悲剧感的。”这也就是说“苍凉”

不仅来自作者书写的外在的世界本身,而且更来自于作者自己的精神家园,它是作者创作的一种主体风格,是作者人生观和创作上美学追求的外在彰显。而本文正试图通过张爱玲的小说,分析和把握作者深藏在“苍凉感”中的美学蕴涵。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几乎所有的人物都没有一个好的光明的结局:七巧戴上沉重的黄金枷锁,扭曲地孤独的过了一世,临死的时候也还要拉上几个陪葬;美丽的川嫦在躺在病床上苦涩地体味着父母的自私,悲哀着爱情的消失,最终唯凋

逝而已;白流苏虽然最终成为了名正言顺的范太太,“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细读来,《倾城之恋》也不过讲的只是一个女人悲凉的命运而已。无疑,她们的结局都是带有悲剧性的,而且张爱玲的小说也是带有悲剧意味的,但是她小说的美学风格却又不能够定位为严格意义上的悲剧。悲剧能够唤起崇高,人们能够从悲剧中汲取一种向上和进取的力量,而这显然是张爱玲的小说所不能做到的。张爱玲在小说中诉说的苍凉人生,虽然也令人惊惧,令人叹息,但“绝不能像古典任务那样有持续的崇高情感或热情的尽量发挥”②,她笔下的人物,尽管都没有4,好结果,但总是些“疲乏、苟且、浑身小智小慧的人,担当不了悲剧的角色”○因而张爱玲小说中的“苍凉感”是具有悲剧意味、悲剧色彩的,但非纯正的悲剧的,它虽不具有古典悲剧中的崇高的美学价值,但是却蕴涵着作者个人独特的美学定位。

一、“美是悲哀的”

张爱玲对自己的创作有着清醒的认识,她在《自己的文章》中说“我的作品里缺少力”,但“力是快乐的,美却是悲哀的”,她“喜欢悲壮”,但“更喜欢苍凉”。③在这里她将“美”定位为“悲哀的”,而“苍凉”正是作者的美学观在作品里的具体的体现。

张爱玲在很小的童年时期就接触了中国的古典文学,而且一生都盛赞《红楼梦》、《金瓶梅》等古典小说。在她的创作中可以很明显的见到它们对她的影响,特别是在她最初的一些小说,如《沉香屑——第一炉香》这种传统小说的印迹特别的明显。这种以传统的审美原则的审美趣味在一定程度上是深入其骨髓的,例如她在《中国人的宗教》中说过:“中国文学里弥漫这大的悲哀。只有在物质细节上,它得到欢悦——因此《金瓶梅》、《红楼梦》仔仔细细开出整桌菜单,毫无倦意,不为什么就因为喜欢——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而主题永远

④悲观,一切对人生的笼统观察都指向虚无。”她洞察到主题的虚无、细节的华美,

由此形成一种参差的对比,这个正是她自己的写作风格,同时也是她自己的美学观点,虽然虚无、悲哀,在艺术上却是美的。她深深的喜爱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那一点华丽,但是仅仅是那么的一点华丽热闹却是不能满足她的,她所注重的是当华丽和热闹消逝之后所剩下的满目荒凉。对于这种审美上的偏好,她明确的说“美却是悲哀的”,而且美与悲哀“两者不能独立存在”,在这里她将美与悲哀

联系在一起:美表达的是悲哀,而悲哀必然会引起美的回味。

无疑,张爱玲的小说是华丽的。对于女人的衣饰物,对房间的摆设,还有对那一个个意蕴隽永的意象,她永远不会吝惜笔墨和心思,色彩也用得极其的绚丽。比如在《沉香屑——第一炉香》中有这样的一段:“姑母家的花园不过是一个长方形的草坪,四周绕着矮矮的白石万字栏杆,栏杆外就是一片荒山。这院子仿佛是乱山中凭空擎出的一只进色漆托盘。院子里也有一排修剪得齐齐整整的常青树,疏疏落落两个花床,种着艳丽的英国玫瑰,都是布置得严谨不顾,一丝不乱,就像漆盘上淡淡的工笔彩绘。草坪一角,栽了一棵小小的杜鹃花。正在开着,花朵粉里略带些黄,是鲜亮的虾子黄。墙里的春天,不过是虚应个景儿。谁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墙里的春延烧到墙外去,满山轰轰烈烈开着野杜鹃,那灼灼的红色,一路摧枯拉朽烧下山坡子去了。杜鹃花外面,就是那浓蓝的海,海里泊着白色的大船。”小说起首就不惜费了一番笔墨做细致的景物描写,然而用意却不单纯在景物上,她要让“色彩的强烈对照给与观者一种眩晕的不真实的感觉——处处都是对照,各种不调和的地方背景,时代氛围,全是硬生生的给搀揉在一起,造成一种奇幻的境界。”只不过这些华丽都是靠细节装扮起来的,而这个华丽世界中的生活却是那样的虚伪、琐碎、自私、乃至残忍。这样的一种参差的对比,尽显示出华丽背后的苍凉的底色,于是那个华美的世界的美也就显示出一种悲哀来。

张爱玲曾经引用《诗经》中的一首伤感诗《柏舟》来譬喻她自己作品表现的苍凉情调:“无奈我所写的悲哀往往属于‘如匪浣衣’的一种。??那一个譬喻,我尤其喜欢。堆在盆边的脏衣服的气味,恐怕不是男性读者们所能领略的吧?那种杂乱不洁的,壅塞的忧伤??。”⑤苍凉、悲哀,却又是有着诗意的美,这正是她心目中诗意的美,同时也成为了她营造苍凉感的一个美学上的意义。

二、苍凉感是“人生素朴的表达”

张爱玲在她论写作的文字中,把自己的小说定位于表现人生素朴的一面、真实的一面。

虽然她的小说题材只限于男女问题,但男女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恣的”,“渗透于人生的全面”。⑥这些生活的小事的述说甚至可以表现人生永恒的一面,因为“人生安稳的一面则有着永恒的意味,虽

然这种安稳常是不安全的,而且每隔多少时候就要破坏依次,但仍然是永恒的。它存在于一切时代。它是人的神性,也可以说是妇人性。”⑦她指出表现凡人小事的作品一点也不亚于优秀的战争与革命作品,从实质上来说,“在情调上(战争与革命作品)我想应当和恋爱是近亲,和恋爱一样放恣的渗透于人生的全面,而对于自己是和谐的”。⑧

她用“苍凉”两个字来概括对于人生素朴的表达。她小说中的人物除了曹七巧,“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他们不是英雄,可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广大的负荷者”,他们平凡、庸俗,但确实比较真实,就如张爱玲自己所说的:“他们是软弱的凡人,但究竟是认真的”,虽然没有悲壮、宏大、飞扬,“但有苍凉的启示”。傅雷在一篇著名的评论文章中曾经建议张爱玲“摆脱”“感伤情调”,“或者痛快

⑨成为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把人生剥出一个血淋淋的面目来”,她辩解道:“但

我还是只能这样写。我以为这样写是更真实的。我知道我的作品里缺少力,但既然是个写小说的,就只能尽量表现小说里的力,不能代替他们创造出小说里的力来。而且我相信,他们虽然不过是软弱的凡人,不及英雄有力,但正是这些凡人

⑩比英雄更能代表这时代的总量。”在这里她把艺术上对于本质上真的追求和凡人

小事的苍凉感无疑的划上了等号。

三、“苍凉是一种启示”

傅雷在他著名的《论张爱玲》一文,称赞“《金锁记》至少应该应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除此之外,也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认为几篇小说的题材营造的全是“没有波澜的寂寂的死气”,是没有边际的噩梦,在那里“青春、热情、幻想、希望都没有存身的地方。川嫦的卧房,姚先生的家,封锁期的电车车厢,扩大起来便是整个社会。一切之上,还有一点瞧不及的巨手张开着,不知从哪儿重重地压下来,压痛每个人的心房。”在“没有波澜的寂寂的死气”里,人物没有执着,甚至挣扎,只有“卑怯,懦弱,懒惰,虚无”,“没有丝毫意志的努力”,只有“不经战斗的投降”。他认为关键的错误在于作者沉醉于“那种淡漠的贫血的感伤情调”,不能自拔,她不追求“任务演化”或作者自身思想的进步。同样的观点在唐文标的论文《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张爱玲早期小说长论》中说得更加明确,他批评张爱玲只是“趣味主义”地写那个“腐朽、衰败、荒凉”的“死的世界”,而没有加以道德批评。而作品是不可能不含价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