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低碳校园建设—访谈报告 下载本文

传,让大家对低碳有个感性的认识。也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再送出一些报纸之类的进行建立也行。当然也可以一些惩罚的措施,但现阶段不太建议。

姚:那自己进行低碳行为的话你认为存在哪些阻力呢?

陈:阻力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习惯,比如平习惯吃肉的人,你突然提出一个素食注意对他们来说是比较难以接受的,要慢慢引导吧。二是心理因素。有些人对于一些新的概念还是不是很能接受的,他们还是会我行我素的。

姚:有没有什么方法减少这些阻力呢? 陈:像我刚才说的鼓励和宣传的行为,首先是组织者通过比较好的方案让大家都能树立低碳的意识。千万不要填鸭式的灌输,要慢慢引导,有个感性的认识。在通过羊群效应,慢慢扩散,大概就是这样吧。

姚:那你有没有听说碳足迹呢?

陈:碳足迹的话暂时还没什么了解。 姚:嗯,那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再和你做一个后续的跟踪访谈,是关于碳足迹的,可以吗?

陈:可以啊。

姚:行,那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啦,谢谢你。 陈:嗯,不用客气。

采访五: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大三学生林伟彬 采访时间:2013/4/25

采访地点:华南师范大学南区学生宿舍

采访对象: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大三学生林伟彬 采访人:姚德霖 采访内容:

姚德霖(以下简称姚):同学你好,今天想和你做一个有关于校园低碳方面的访谈。首先,想问一下你关于低碳的一个概念,或是你个人的一个理解。 林伟彬(以下简称林):低碳就我了解的话就是低碳排放,比较环保的意思。

姚:那你觉得低碳与环保之间是否需要区分呢,区分的理由在哪? 林:在我的概念中,这两个概念往往都是同时出现的,区分度不大。 姚:那低碳行为对应的就是一个高碳行为,就你个人的生活习惯或是平时自己观

察的一些现象,能不能举出一些具体的高碳现象呢?

林:比如说有些宿舍晚上阳台灯厕所灯都不会关的。有些饭菜浪费倒掉也算。

姚:那你觉得这些高碳行为有什么不利的影响甚至是危害呢?

林:灯不关的话就浪费了资源,倒掉食物就糟蹋食物。会有不良风气的产生,会效仿。 姚:就你刚才所意识到的那些影响甚至是危害是否让你有足够的动力去改变你自身的高碳行为呢? 林:我觉得是会的。比如说看到隔壁宿舍的阳台灯开着或是我们宿舍的阳台开着,我们会觉得很羞愧,就会去改。

姚:嗯,那除了自我约束之外,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引导你身边的同学进行低碳的行为呢? 林:就平时跟他们说一下。具体的就是和他们相处的时候就多传达一些低碳的理念。自己作出低碳的行为引导他们。

姚:那自己进行低碳行为的话你认为存在哪些阻力呢? 林:阻力我觉得来自于自己也来自别人。如果别人不进行的话自己进行就会有点异类。

姚:嗯,就是你可能会因为从众而进行某些行为。那如果你周围的人都进行高碳的行为,那你是否也会被同化而去进行高碳行为呢?

林:如果周围的人都这样做的话我想我应该也会的。不过就华师来说,这样的现象还是比较少的。 姚:那学校或是其他组织每年都会进行一些活动来传达低碳的意识。那你觉得这些活动有怎样的一个效果呢?

林:据我的舍友反映好像这些类似于环大学城一日游的活动其实没什么效果。

姚:那你有没有听说碳足迹呢? 林:碳足迹不是很清楚。 姚:嗯,那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再和你做一个后续的跟踪访谈,是关于碳足迹的,可以吗?

林:可以啊。

姚:行,那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啦,谢谢你。

林:嗯,不用客气。

采访六: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大三学生王浩尧 采访时间:2013/4/25

采访地点:华南师范大学南区学生宿舍

采访对象: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大三学生王浩尧 采访人:姚德霖 采访内容:

姚德霖(以下简称姚):同学你好,今天想和你做一个有关于校园低碳方面的访谈。首先,想问一下你关于低碳的一个概念,或是你个人的一个理解。 王浩尧(以下简称王):低碳那就是碳排量比较少。

姚:那你觉得低碳与环保之间是否需要区分呢,区分的理由在哪? 王:应该有吧。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姚:那低碳行为对应的就是一个高碳行为,就你个人的生活习惯或是平时自己观察的一些现象,能不能举出一些具体的高碳现象呢? 王:宿舍电脑常开、灯不开、教学楼课室开满灯等等。

姚:那你觉得这些高碳行为有什么不利的影响甚至是危害呢? 王:增加了碳排放,二氧化碳的气体。 姚:就你刚才所意识到的那些影响甚至是危害是否让你有足够的动力去改变你自身的高碳行为呢?

王:如果是很简单的话就可以。如果是叫我电脑不要常开的话就有点难。

姚:嗯,那除了自我约束之外,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引导你身边的同学进行低碳的行为呢?

王:首先学校这些机构本来就不是很低碳。他们的宣传活动本来就不是很足够。学校不是有个什么绿色文明社团的吗,他们可能有做一些宣传工作吧,废纸回收或是电池回收吧。

姚:嗯,你刚才说到,如果那些行为实施起来比较简单的话你就会去遵守,但像电脑不常开这样的行为你是比较难去遵守的。那你能不能概括一下这些阻力呢? 王:因为电脑我要用到,所以浪费我也要用啊。例如丢垃圾比较简单我就会去做

咯。 姚:那就那些你可能觉得比较难去遵守的低碳行为,你有没有思考过有没有其他方式可以代替呢? 王:没怎么思考过啊,因为普通人都不怎么会思考这样的活动。主要还是宣传吧。

姚:那你平时会不会主动去获取有关的一些信息呢? 王:平时不怎么会主动,还是从电视去获取吧。

姚:那你有没有听说碳足迹呢? 王:没听说过哦。 姚:嗯,那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再和你做一个后续的跟踪访谈,是关于碳足迹的,可以吗?

王:可以啊。

姚:行,那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啦,谢谢你。 王:嗯,不用客气。

采访七: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大三学生唐梓健 采访时间:2013/4/26

采访地点:华南师范大学教学楼

采访对象: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大三学生唐梓健 采访人:姚德霖 采访内容:

姚德霖(以下简称姚):同学你好,今天想和你做一个有关于校园低碳方面的访谈。首先,想问一下你关于低碳的一个概念,或是你个人的一个理解。 唐梓健(以下简称唐):低碳就是属于低耗能的意思,能源消耗比较低。

姚:那你觉得低碳与环保之间是否需要区分呢,区分的理由在哪?

唐:可能需要区分。我觉得低碳是包含在环保里面。低碳就是低能耗的意思,而环保就是保护环境,例如减少化学品的污染之类的。两者之间还是需要区分的。 姚:那低碳行为对应的就是一个高碳行为,就你个人的生活习惯或是平时自己观察的一些现象,能不能举出一些具体的高碳现象呢?

唐:高碳现象的话,就比如平时课室的灯亮着但人不在,有些浪费。还有肉类生产会产生二氧化碳,好像有些素食主义者因为这个原因而进行素食。而使用耗能的产品也属于高碳行为,甚至停车不熄火也算。

姚:那你觉得这些高碳行为有什么不利的影响甚至是危害呢? 唐:主要是消耗能源,也会产生一种社会的影响,可能有些人进行高碳行为的话,大家看到了,然后就会觉得没关系,就所有人都一起这样做了吧。 姚:就你刚才所意识到的那些影响甚至是危害是否让你有足够的动力去改变你自身的高碳行为呢?

唐:有一点吧,但要看具体情况吧。危害的话应该还有温室效应吧。可能这些有些科学数据的话,比如海平面上升之类的,可能就会促使自己去改变自己的行为。

姚:嗯,那就你个人而言的话,这些数据可能会促使你去改变自己的行为,那如果是对于你身边的同学,是否能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去引导他们进行低碳的行为,这些措施的实施主体可以是政府、学校等。

唐:具体的方法,我觉得电视上面的广告,有些公益广告讲的节约能源的方法是很简单的,提出一些很简单的方法让大家觉得低碳行为是很简单不复杂的,那大家可能就会乐于接受,就会被引导到进行低碳行为。 姚:就你刚才的看法,我能不能把它概括为你把低碳行为实施起来的一些阻力概括为实施低碳行为的难度。

唐:对,我觉得应该会是这样吧。

姚;就是说与自己的习惯有所冲突时,还是顺从自己的意愿。那你能不能举出一些减小这些阻力的一些方法呢? 唐:如果要减少阻力的话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高碳的行为,然后就是去知道它的危害。大概就是这样子。

姚:嗯,那你听说过碳足迹的概念吗?能不能说一下。

唐:听说过,碳足迹应该就是说一个的行为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含量吧。 姚:嗯,那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再和你做一个后续的跟踪访谈,是关于碳足迹的,可以吗?

唐:可以啊。

姚:行,那今天的访谈到这里就结束啦,谢谢你。 唐:嗯,不用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