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学生版-4章 下载本文

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试题(学生用书)

A. 制定规律的活动计划 B. 摄入一些油脂类食物 C. 每天固定时间排便 D. 作腹部环行按摩 E. 经常使用开塞露

41. 对尿失禁老人进行健康指导时,措施不当的是 A. 限制饮水量 B. 进行盆底肌锻炼 C. 定时使用便器接尿 D. 排尿时轻轻按压膀胱 E. 长期尿失禁者可留置导尿

42. 关于老年人的睡眠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 睡眠时间增加 B. 睡眠深度变浅 C. 容易引起失眠

D. 睡眠质量易受多种因素影响 E. 睡眠质量下降可引起烦躁、食欲减退 (二)多项选择题

43. 正常老人记忆力的变化特点是 A. 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B. 衰退程度有个体差异 C. 善于运用记忆策略 D. 记忆广度和回忆减退 E. 给予提示仍很难回忆起

44. 对丧偶老人进行健康指导时,正确的是 A. 寻求新的生活方式 B. 建立新的依恋关系

C. 领悟“人死不能复生”的道理 D. 多想配偶的缺点,以寻求平衡 E. 多接触配偶的遗物,以求得抚慰

第四章 29

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试题(学生用书)

45. 老年人经济虐待的形式包括 A. 过分干涉老年人再婚 B. 不承担老人的经济赡养责任 C. 未经允许动用老年人的财产 D. 拖欠发放离退休老人的养老金 E. 通过威胁等造成老人精神创伤 46. 我国老年人再婚面临的障碍包括 A. 子女的反对 B. 居住条件的限制 C. 社会舆论的压力 D. 老年人自身的旧观念 E. 法律对老年再婚的限制 47. 建议老年人摄入的食物有 A. 腊肉、酸菜 B. 凉粉、松花蛋 C. 牛奶、鸡蛋、鱼类 D. 花生、玉米、小米 E. 柑橘、菠萝、菠菜

48. 老年人服用抗抑郁药时,描述正确的是 A. 应增大剂量

B. 比青年人易出现不良反应 C. 治疗作用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 D. 毒性反应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 E. 可出现口干、便秘、肌肉震颤等 49. 有利于促进老年人睡眠的措施是 A. 温水泡脚 B. 背部按摩 C. 喝热牛奶 D. 喝茶或咖啡 E. 剧烈体力活动

第四章 30

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试题(学生用书)

50. 可促进老年人记忆力的措施是 A. 适当运动 B. 保证规律睡眠 C. 避免脑力活动 D. 避免过度劳累 E. 避免使用记忆辅助工具

51. 护理长期卧床老人时,正确的措施是 A. 每4~6小时翻身一次 B. 每天按摩和活动肢体2~3次 C. 在肛周皮肤涂凡士林软膏 D. 若骶尾部发红,应避免继续受压 E. 在腋窝、腘窝、腹股沟等处涂爽身粉 52. 老年人长期便秘可导致 A. 腹胀 B. 肛裂 C. 痔疮 D. 大便失禁 E. 排便不尽感 二、填空题

53. 老年人皮肤的主要变化是出现皱纹、________和_________。

54. 常用来评估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的量表是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

55. 我国老年人患病率较高的前5位疾病依次是:高血压病、__________、脑血管疾病、________和糖尿

病。

56. 我国老年人常见的死亡原因是:_________、脑血管疾病、________和感染。 57. 老年人感知觉衰退最明显的是________觉和_______觉,其次是味觉、嗅觉和痛觉。 58. 最常用来筛查老年人认知障碍的测查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 59. 常用来评估老年人焦虑的测查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

60. 常用来评估老年人抑郁的测查工具是抑郁自评量表和_________________。 61.老年人虐待分为身体虐待、_______虐待和_______虐待三种。

第四章 31

社区护士岗位培训试题(学生用书)

62.常用来评估社会支持的是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_________________量表。 63.在我国,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前3种药物是_______、_______和解热镇痛药。 64.尿失禁可分为真性尿失禁、______尿失禁和_______尿失禁三种类型。 三、名词解释 65.离退休综合征 66.精神虐待 67.药物不良反应 68.压力性尿失禁 四、简答题

69. 简述对空巢家庭老人的健康指导内容 70. 列举我国老年人虐待的主要原因 71. 列举老年人社会支持的来源

72. 分别列举适于老年人补充钙、铁、膳食纤维的食物 73. 列出影响老年人进食和营养的生理因素 74. 简述活动对老年人的意义 75. 列出老年人烧伤的危险因素 76. 列出老年人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因素 77.列举影响老年人用药依从性的因素 78.列举老年人便秘的常见原因

79.列出促进尿失禁老人重建正常排尿功能的措施 五、论述题

80.试分析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

第四章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