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八十一章) 下载本文

道德经一章

道可道(1),非常道(2);名可名(3),非常名(4)。无,名天地之始(5),有,名万物之母(6)。故常\无\,欲以观其妙(7);常\有\,欲以观其徼(8)。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9)。玄之又玄,众妙之门(10)

【译文】

可以用语言说出来的“道”,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言词说出来,不是永恒的“名”’,“无”是天地的本始,“有”是万物的根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经常从“有”中去认识“道”的端倪。“无”和“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具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很幽深的;极远极深,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1)道可道:第二个\道\,作动词用,描述、称说、表达之意。第一个\道\,是老子哲学的专用名词和中心范畴,它在《老子》一书中频频出现,但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涵义,主要有三种意思:一是指形而上的实存者,即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初本原;二是指宇宙万物发生、存在、发展、运动的规律;三是指人类社会的一种准则、标准。这里的\道\是第一种涵义,即指宇宙万物的本始。它是一种形而上的永恒的存在,可感而不可见,无形无象却又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它产生了宇宙万物,决定了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但它本身却是永恒不变的。在这个意义上,\道\有点类似于西方文化中的\上帝\或\太一\的概念。 (2)非常道:非.不是;常,恒常、永远。(\道\如果是可以表述的,)那么就不是永恒的\道\。这句话以否定句形式说明了作为宇宙万物本原的\道\是不可描述的。\常\,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书《老子》(以下简称帛书本或帛书甲、乙本)作\恒\,以避讳汉文帝名字,下旬\非常名\亦然。

(3)名可名:第二个\名\为动词,称呼、称谓的意思。第一个\名\,也是老子哲学的专用名词,它指对\道\的具体称呼,含有概念的意思,但比概念更高,具有名称与内容相统一的意义。 (4)非常名:(如果\名\可以根据实物的内容而加以命名,)就不是永恒的“名”。由于“道”是一个无形无象的形而上实存体,因此是无法用一个固定的概念对它进行命名、称呼的,任何名称一旦确定,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就确定了,也就是说,对象的物质体的特性也就确定了;譬如我们用“地球”这个概念指称地球,那么“地球”二字的范围也就被规定了,月球、太阳等就不能再用“地球”来指称。“道”是一个永恒的、不可限定的存在,所以不能用一个具体概念去指称。 (5)无,名天地之始:名,动词,命名、称呼。天地之始,天地形成的开端。用\无\来称呼天地形成的开端。这句话说的是天地形成之际的一种状态--无。这个\无\并非空无一切,而是形容\道\生成宇宙万物过程中混沌一片、无以名状的一种特殊的状态。

(6)有,名万物之母:有,可以叫做万物的根源。母,根本、根源。有,指天地形成以后,万物竞相生成的状况。古代中国人认为,先有天地的分化,然后才有万物的出现。\有\和\无\,是老子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是对\道\的具体称呼,表明\道\生成宇宙万物的过程,即\道\由无形质向有形质转换的过程。这两个\名\字,也有这样读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意思相同。 (7)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所以经常在对\无\的体味中观照\道\的奥妙。 (8)做(jiǎo):边界。

(9)玄:老子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表示幽昧深远的意思。老子研究的是\道\,\

道\的形而上性质决定了它的神秘幽昧、深不可测。

(8)徼(jiǎo):边界。

(10)众妙之门:一切变化的总门,也就是关于宇宙本原的门径。

道德经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1);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2),难易相成,长短相形(3),高下相倾(4),音声相和(5),前后相随,恒也(6)。是以圣人(7)处(8)无为(9)之事,行不言之教(10);万物作而弗始(11),生而弗有,为而弗恃(12),功成而弗居(13)。夫唯弗居,是以不去(14)。

【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就有丑的观念同时存在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同时产生了。有和无相互对立而产生,难和易相互对立而完成,长和短相互对立而形成,高和低相互对立而包含,音和声相互对立而合谐,前和后相互对立而随顺,这是永远不变的(对立统一体)。因此,圣人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世事,实行“不言”的教导,(任凭)万物自然地生长变化而不去强为主宰,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自恃自己的能力,功成业就而不自我夸耀。正由于不自我夸耀,所以他的功绩不会泯灭。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已\有的版本作\矣\。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这就有丑了。恶,指丑。这是老子思想中的辩证观念,正因为有\美\的观念产生,就说明同时有\丑\的观念产生,否则就无所谓美了,这是事物存在的相反相因、对立统一的关系。

(2)有无相生:此\有\、\无\与一章中的\有\、\无\内涵不同,这里指的是自然界事物的存在或不存在。有的版本\有\字前面有\故\字。

(3)形:帛书本作\刑\,为\形\的假借字,体现、显现的意思。

(4)倾:通行的本子都作\倾\,甲乙帛书本均作\盈\。\高下相倾\指高、低互相对立而存在。

(5)音声相和: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相应和。老子在这里说明了一切事物都是在相反的关系中体现相成的作用,它们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赖和补充。 (6)恒也:王弼本无此二字,此据帛书本补上。

(7)圣人:道家最高的理想人物,但与儒家的\圣人\含义不同。道家的\圣人\不是道德修养的典范,更不是克制自己欲望(自然的人性)、一切遵循礼法的人;恰恰相反,道家所谓的\圣人\,是蔑视一切政教礼法,抛弃一切束缚心灵的教条、规则.以\虚静\、\不争\为理想生活,追求心灵的自由,也就是心灵与自然合一的人,可见道家的理想与儒家的理想在主要方面是根本相反的。因此《老子》一书中的\圣

人”概念,译者一律以“有‘道’的人”、“得‘道’的人”或“有‘道’的圣人”翻译。

(8)处:帛书本作\居\,处世行事的意思。

(9)无为:这是老子所使用的特定概念。老子的\无为\,并非什么事也不做,而是

不做那些违背本性、背离自然意志、束缚心灵、异化人性的事,譬如儒家所追求的礼制,又譬如世人所热衷的功名利禄,在老子看来都是违反自然人性的东西,都是使人异化的东西,老子的\无为\,实际上就是不妄为,而顺任自然而为的意思。\无为\不但是老子和道家所提倡的生活态度,也是老子的一个哲学观,被他运用于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如政治上的无为而治等。

(10)行不言之教:不言,就是不发号施令、不滥用政令的意思。行不言之教,即实行\不言\的教导,即要求统治者不要硬去发布许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教令,强制实现自己的主观意志。\行不言之教\与\处无为之事”是同一种意思,都是希望统治者能“无为而治”、遵循自然的法则。

(11)万物作而弗始:王弼本作\万物作焉而不辞\。此据帛书本(\万物作而弗始也\)和张松如《老子校读》改。始、辞,都读作\司\,主宰的意思。万物作而弗始,(圣人)任凭万物生长发展而不强为主宰。

(12)生而弗有,为而弗恃:此两句中的\弗\王弼本作\不\,今从帛书本。有,占有,据为已有;恃,自恃(有能耐)。生而弗有,指\圣人\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为而弗恃,指\圣人\推动了万物发展而不自恃有能耐, (13)居:居功、自我夸耀。

(14)是以不去:以,因为;是,指示代词,这。是以,即以是的倒装,因此之意。不去,指\圣人\的功绩不会消失。

道德经三章

不尚贤(1),使民不争(2);不贵难得之货(3),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4),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5),实其腹,弱其志(6),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7),则无不治。

【译文】

不推崇有才干的人,使人民不争功名利禄;不看重稀有商品,使人民不去偷盗;不显耀那些能诱发人贪欲的东西,使人民的心性不被搅乱。所以,圣人治理天下,要简化人民的头脑,填饱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意志,增强人民的体魄,永远使人民没有知识、没有欲望。(这样,)使一些自作聪明的人不敢妄为,以“无为”的态度去处理世事,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

大多数人认为这篇有愚民之嫌。然而老子并非心胸如此狭隘的人。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所以我认为应该在这篇上面加上这样的评论:

此篇和孔子的“中庸”思想有点相似。“过犹不及”称之为中庸。

此处的“不尚贤” 应该根据不同的人来判定不同的界限。

老子研究的核心是“道”,道本无,“为万物而不恃” 我们也可以将“道(天--宇宙)”看作是最高层的统治者。 那么“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也就是对的了。试想想,逆“天(道--宇宙)”而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1)不尚贤:尚,崇尚、看重,贤,有才能的人。\尚贤\帛书本作\上贤\。崇尚贤才、举贤用能,本是先秦诸子共同的主张,也是战国时期一种强盛的用人风气,老子虽无否定贤才的意思,但却一反当时的风尚,主张\不尚贤\,这是因为他认为尚贤容易造成人们追求名利。使用有才干的人固然是好事,但\尚贤\之风使这些贤才得到特殊的权势地位,就挑动起人们追逐的欲望,从而扰乱了人们的自然本性。

(2)不争:不争夺功名利禄、权势地位,老子认为尚贤是鼓励人们抛弃本心、追求功利的因素,因此不尚贤,不专门给予有才能的人特殊好处,人们便不会萌上争求功名利禄的心思。

(3)不贵难得之货:不以难得之货为贵,即不珍视稀罕的器物。

(4)不见可欲:见,同\现\,显示、显耀的意思;可欲,指能诱发人贪欲的东西。不见可欲,即不显耀那些能够诱发人贪欲的东西。老子认为人性本来是纯朴自然的,是人类社会日盛一日发展起来的各种\可欲\的事情把人心扰乱了,使人们滋生了争抢名利、盗取财物、心旌惑乱的心理。 (5)虚其心:简化人民的头脑。 (6)弱其志:削弱他们的意志。

(7)为无为:前一个为字,做、实行之意。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世事,亦即以符合自然的态度去治理人民。

道德经四章

道冲(1),而用之或不盈(2)。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3)。湛兮(4),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5)。

【译文】

“道”是虚而不见的,然而它的作用却无穷无尽。它是那样渊深呵,好象是万物的宗主。它不露锋芒,脱离纠纷,蕴蓄着光明,混合着尖埃。它是那样幽隐呵,似无而实存。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产生的,似乎在有大帝之前它就存在了。

(1)道冲:冲,古字为\盅\,傅奕本作\盅\。《说文》的解释是\器虚也\。这里冲引申为虚。道冲,指道是虚空而没有形体的。这是老子的基本观点,这个\道\是创造宇宙万物的根本,但它本身却是\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的,无形、无象、不可捉摸,因此老子用表示虚空的\冲\来形容它。

(2)用之或不盈:用之,指宇宙万物都在使用\道\(宇宙万物靠它生成、运动和变化)。或,语气词,用于否定句中加强否定的意义。盈,读为\逞\,穷尽的意思。用之或不盈,指\道\的作用是不可穷尽的。老子认为,\道\是一个无限的存在、永恒的绝对体,它不断地生养着万物,在万物的运动中体现自己的存在,但万物有生有灭,\道\却永远不会有\量\的减少,因此,永远不会有穷竭的时候。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此四句又见于五十六章,因而不少人怀疑是五十六章错简重出,马叙伦《老子校诂》、高亨《老子注译》、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均持此说。

(4)湛兮:湛,深、沉,形容\道\无形无象、深透难测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