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聘副校长面试题目 下载本文

(2)其次要保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只不过这种沟通和交流带有一种明显的目标趋向。保证这种沟通和交流的顺畅有效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最后还要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对教学的具体过程的优化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步骤。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定下来之后,应该反复的研究教学计划,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对于重点和难点要格外突出,有的课重点和难点不是很明显,那就要从整体上把握好教学的方向。

当然有了这些,还远远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为教育是一个整体,是一个系统。所以我们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应该从系统中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怎么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还需要在制度上作一些保证,比如评价机制还应该更合理和灵活,应该建立更多的评价细则,使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努力的方向,应该积极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而不是筛选作用。

33、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请问学校应当怎样开展养成教育? 答:养成教育应确立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养成内容和标准 目前各学校在开展养成教育中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认识不同,方法不同,评价不同,效果不同。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必然涉及到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和行为习惯标准。目前我国对养成教育的内容以及分类还没有成功的经验,我们可以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作为确立养成教育内容的主要依据。从中可以归纳出适合儿童需要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爱国、守纪、待人、劳动、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助人、勤俭、刻苦奋发、团结友爱等)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诚实、虚心、正直、宽容、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等),这些都是道德教育范围以内的,也是小学生力所能及的。为了使这些行为能有的放矢地得到落实,我们应该根据低、中、高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有关的理论,探究寻找儿童行为习惯的最佳发展期,然后把上述行为习惯有效地匹配到不同学段中去。其次是确立养成教育的行为习惯标准,由于人的道德行为习惯不是先天的,而是习得而来的,因此在行为的养成过程中总会表现出一定的行为标准或行为深度。

养成教育要建立和实施一套行之有效的行动方案

(一)构建全方位的养成教育工作系统——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体系。学校既是青少年养成教育工作的主体,又是沟通家庭和社会参与该项工作的桥 梁,使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形成合力。从各自分担的任务看,学校教育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它既承担着道德认识上的教化,又肩负着行为上的规范训练,同时还接纳学生的行为评价。所以,学校的养成教育工作要做到有总体规划和具体要求。

对于家庭中的养成教育,家长要高度认同和长期督促。我们强调环境熏陶,重视父母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儿童、教化儿童。从某一种意义上说,一切教育都将归结为养成教育。而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维护孩子的心力。

17

(二)运用好养成教育的基本规律。根据我国养成教育专家的长期实践研究,任何好习惯的养成存在规律、方法,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基本原则。

(三)制定出有很强操作性的双元实施制度。所谓双元制度,即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分别给学生制定出系列性的养成规范,给实施单位或教师制定出落实养成计划的管理职责、制度等。制度的落实是养成计划具体付诸于实践的有效措施,或者说,制度是使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效保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重要的是围绕养成教育的系列性内容制定出相应的常规、标准等,学校要制定德育工作纲要、养成教育实施条例等。习惯中包含了道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健身习惯等。每个习惯都有非常具体的指标和活动指南,非常便于实施和检验,有很强的操作性。双元制如同两条轨,并行不悖。这样,学生教育就会有方向,教师执行就会有动力。与此同时,双元制还能起到禁于未发的作用,具体明确各种规范、守则、制度,还可收到防微杜渐,防患未然的效果。

(四)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们认识的基础和源泉,更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五)建立立体式评价体系。任何教育要想深入开展和持续推进都离不开完善的评价体系。加强养成教育过程中的评价,不仅可以优化养成教育的方法体系,加强和规范养成教育的过程管理,更能促进养成教育的深入开展。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另一方面更要研究怎样赋予素质教育新的内涵,而养成教育“是教给少年儿童终身受益的东西”,是少年儿童将来发展必备的素质,应该而且必须得到重视和落实。

34、多年来,国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也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请简练回答,怎样做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从教师自身入手,更新教育观念。从长远目标来看,必须转变教育为升学服务的目标观,树立教育是为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目标观。

(二)从课堂入手,减轻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教给学生更多更好更精的知识,以此来减轻学生课后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刻苦钻研教材教法,针对学生实际、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的不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上好课。

(三)从课外活动入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18

教师应和学校、家长一道管好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多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从影视教育入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题的优秀影片。看完后,采用学唱影片经典歌曲、演讲影片故事、评书影片人物、对照影片优秀人物自查、写影评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以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代替空洞的说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洗礼。

35、你如何看待“严师出高徒”与“棍棒出孝子”的论点?

答:《三字经》里说:“教不严,师之惰。”我觉得还应补充一句是:“教过严,师之错。”适度的严是很必要的。“严师未必出高徒,棒打未必成孝子。”这其中就涉及一个教导的问题。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教导方法是行不通的。学生,即所说的徒弟,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都拥有一定的童心,他们还涉世未深,对事物还没有分辨的能力,这时父母、老师就是徒弟的启蒙老师,他们最重要的是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给予孩子所需要的东西,去引导他们,这样才能出高徒,彼此才能和平相处啊,不是吗?因此,盲目的“严”是错误的引导方法,如此一来,不但出不了高徒,相反,还会出社会败类,因为他们会感到自己和当今的社会格格不入,由此产生了叛逆的心理,这对徒弟是很不利的,这样的结局,又何来高徒可言呢?综上所叙,很明显地看出:严师未必出高徒啊! 严师未必出高徒!高徒自身是决定自己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原因,而严师只不过是一个外因,然而严师自身的素质以及教导方式都是对徒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的,素质高以及教导有方,当然会对学生的学习其促进的,反之,则会起到阻碍的作用,这也是当今的教师以及教育制度所要关注的一大问题,因为这是很重要的! 其次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做好一切,千万不要往徒弟的口里塞鱼吃,而是要教会他们如何去钓鱼,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自立,以后在没有老师、父母跟着的情况下,自己找鱼吃,毕竟,父母、老师不会跟着自己一辈子啊!

严师出高徒,从古至今都有此说法,由于时代不同、它的含义也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共同点是一致的,就是突出一个“严”字,不同点是“严”字里面又有不同的含义,所以从古至今争论不休,各有道理。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训练、教学、教育工作中必须要做到:

严中有宽,宽中有乐,乐而不乱。

严中有慈,慈中有爱,爱而不宠。

审势度量,严的有理,严中有道。

道有道规,法无定法,道法自然。

36、教育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立足之本,你作为一校之长,如何带领教师抓教学质量? 答:(一)校长要解放自己

19

(1)校长要善于摆正自己和班子成员的关系,分工要明确,实行岗位责任制,要把事情分给不同的人、不同层次的人去做,要抓大放小,抓主要工作,。

(2)校长要多谋善断,处理问题要果断,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得到教师的拥护。要知人善任,发挥全体教职工的作用。

(3)校长还要善于理顺关系。校长是学校和社会关系的调整者,关系理顺了,才能腾出时间抓教学质量。平衡、协调是一种领导艺术,校长要学会。

(4)校长只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越级指挥,校长统管全局,掌握的信息量多,要及时向学校其他领导通报,互通声气,要及时处理已经形成的矛盾,只有树立了这样的理念,才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解放自己。

(二)校长要树立“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在学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位的,校长要在“以人为本”中树立“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1)学会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要考虑教师究竟在怎样的心态下接受工作任务,他们是否感受到完成任务的压力与快乐等。

(2)学会尊重与信任。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3)满足教师的成就需要。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被肯定、重视。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因为各学科、班级、年段的情况不同。所以不能以同一目标要求、评价教师,而是要看教师在教学质量上的提高情况,让教师都有尝试成功的机会,展示自己的空间,让每位教师都有教学上的成就感。

(三)校长要深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

(1)兼课和蹲点。校长不兼课,就不能了掌握教学一线的的情况,凭以往的教学经念是不能领导一个学校教学的,要选一个学科组,一个班级作为联系班组,便于与教师一起共同探讨。

(2)听课。听课是校长了解、检查教学工作最有效的办法,校长听课更能找出教师教学中的问题,从而促进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校长听课还能增进领导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凭借听课,校长能发现教师的长处,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给教师以激励,促进教师的教学工作。

(3)评课。评课时校长不要以领导者自居,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教师,要明确教无定法而只有更好的方法,与教师共同探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一起研究。发现教师的教学上的缺点时,要找教师个别交谈,帮助教师解决问题。

(4)校长要特别重视考试后的分析,每次月评价、期中评价、期末评价后,要求教务处组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