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实验题(共18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23.在图12所示的常用实验器材中,(a)是 (1) 表的表盘,此时选用的量程为 (2) 伏;(b)图是测量 (3) 的仪器,图中的示读数为 (4) 牛。
24.如图13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应先将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调节在 (5) 上,目的是 (6) 。若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将蜡烛放于光具座A点处,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至F点找到清晰缩小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7) 像(选填“实”或“虚”),此时凸透镜可能位于光具座的 (8) 两点之间(选填:“AB”、“BC”、“CD”、“DE”或“EF”)。
25. 小明同学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器材齐全并完好,电源电压为1.5伏的整数倍(由若干节干电池组成),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5Ω 3A”字样,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可能为“1.5V”、“2.2V”或“3.8V”。
(1)小明连接电路并将滑片移到变阻器的一端,闭合电键后发现小灯较暗,电流表示数如图14(a)所示。接着移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到电流表示数逐渐变大,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小。图14(b)是小明实验时的电路,其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中连接(用2B铅笔在答案纸的相应位置连接)。
(2)经过思考,小明重新正确连接电路,操作步骤正确。闭合电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滑片在中点附近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1安。小明所用的电源电压为 (9) 伏,小灯的额定功率为 (10) 瓦。
26. A、B两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漂浮在液面的实心圆柱体在被压入液体的过程中,圆柱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如图15所示,实验时他们让高为0.3米的圆柱体先后漂浮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已知ρ甲>ρ乙),并在圆柱体上表面施加压力F以改变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同时利用力传感器测得压力F的大小,记录相关数据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甲液体密度为ρ甲)
实验序号 h(米) K]1 0.18 0 2 0.20 0.60 3 0.22 1.20 4 0.24 1.80 5 0.26 2.40 6 0.28 3.00 7 0.30 3.60 8 0.32 3.60 9 0.33 3.60 10 0.33 4.50 F(牛) 表二(乙液体密度为ρ乙)
实验序号 h(米) F(牛) 11 0.20 0 12 0.22 0.54 13 0.24 1.08 14 0.26 1.62 15 0.28 2.16 16 0.30 2.70 17 0.32 2.70 18 0.34 2.70 19 0.36 2.70 20 0.36 3.9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2、3、4、5、6与7或12、13、14、15与16数据中圆柱体的下表
面到液面的距离h和上表面受到的压力F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1)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2) 等数据中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和上表面受到的压力F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漂浮在不同液面的实心圆柱体在被压入液体的过程中,当圆柱体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h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圆柱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力F越大。
(3)继续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当圆柱体处于 (13) 时,圆柱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力F不随h的变化而变化。
(4)实验序号10或20数据中压力F变大的原因可能是 (14) 。
根据所学的知识,B小组同学又设计了替代力传感器测量压力F的方案:他们将质量已知的硬币放在圆柱体上表面,通过改变硬币的数量来改变h的大小,然后将所放硬币的重力大小作为压力的大小记录在表格中并进行数据分析。你认为B小组同学的探究方案有何不妥之处:
(15) 。
奉贤区201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调研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题 号 一、选择题 (16分) 答案要点及评分说明 1.D 2.A 3.B 4. B 5.D 6.C 7.C 8.A (说明:第9~14题每格1分;第15题每格2分;第16题每格1分 9.沈括 ;电子;磁。 10.运动;惯性;支持。 二、填空题 (26分) 11.运动;热传递;做功 12.0.6;18;10。 13.30;不变;0。 14.9.8;10.2;1960。 15. R2;变小。 16. 平衡螺母;4或5;刻度尺;细铜丝和头发丝到缝衣针的距离 17. 光线及方向1分 箭头1分 三、作图题 (8分) 18. 大小1分 方向1分 作用点 1分 19. N极1分 磁感线 1分 正负极 1分 四、计算题 20. (5分) Q吸=cm△t 2分 =4.2×103焦/(千克·℃)×2千克×50℃ 2分 =4.2×105焦 1分 (1) VA=a=0.008米3 3mA=ρAVA 1分 =1.2×103千克/米3×8×10-3米3 1分 =9.6千克 1分 PA=FA/s=mAg/s 1分 21. (8分) =(9.6千克×9.8牛/千克)/4×10-2米2 =2352帕 1分 (也可用PA=ρgh计算) (2) C 1分 PC= PA GC/SC = (GA+GC)/SA 1分 ρC=3.2×103千克/米3 (代入略,代入结果1分)
(1)R1= U1/I 1分 =10伏/0.5安 1分 =20Ω 1分 (2)I1最大=U1最大/ R1=15伏/20欧=0.75安 1分 P1最大=U 1最大I1最大 1分 =15伏×0.75安 22. (9分) =11.25瓦 1分 (3) U2最大=I2最小.R2最大=U/(R1+R2最大)×R2最大 =16伏/(20欧+100欧)×100欧 =40/3伏<15伏 1分 U1最大=U- U2最大=16伏-40/3伏=8/3伏 1分 U2最大∶U1最小=(40/3伏):(8/3伏)=5:1(=5) 1分 (也可用以下方法U2最大∶U1最小=R2最大∶R1=100欧:20欧=5) 答案在4.9-5不扣分 说明:在计算中,有关单位错写、漏写,总扣1分。 (25题共5分,其余每格1分) 23.电压表;0—15伏; 力;3.2 24.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实;DE。 25.图略;6或7.5;0.66或1.14 五.实验题: 18分 26.(1)漂浮在同种液体中的同一实心圆柱体,在被压入液体的过程中,圆柱体下表面到液面的距离越大,圆柱体上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 (2)3与12或4与13或5与14或6与15或7与16 (至少正确写出3组不扣分,写错一组扣分) (3)浸没或刚刚触底 (4)圆柱体下表面受到了容器底向上的支持力 (5)没有考虑到硬币在液体中受到浮力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