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旅游的住宿接待模式及其选择研究
2015-12-08马莉娟
截止目前,进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传统村落共有2555个。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2555个古村落,是中国几百万个村庄中的历史精华,构成了古村落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也是古村落旅游发展的空间载体。近些年,古村落旅游研究大都集中在古村落开发和保护、利益相关者、可持续发展和社区参与等方面,古村落旅游住宿方面的研究较少。对于古村落住宿模式的探究以及影响住宿模式选择因素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对于案例研究方面,学者的选择主要集中在云南丽江、桂林阳朔和西递宏村等。童碧莎针对古村落旅游的传统住宿接待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修建仿古接待村的新模式。李明龙以同里、乌镇、西塘、宏村四大古镇为例,通过对四大古镇管理状况的分析,为古镇民居客栈的管理体系提供借鉴。齐丹,李云认为国内部分学者对民居客栈发展的必然性和发展策略等有了一定的研究,但实证研究非常少,需要更多实证研究来检验、发展相关理论。
一、古村落旅游住宿接待现状
古村落旅游开发形式的不同,由此产生的旅游住宿接待模式也有很大差异。旅游开发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旅游景区、农家乐和度假村。旅游景区形式开发的古村落住宿主要分景区内的住宿和景区外的住宿,这种情况景区一般收取门票。景区内住宿体验更能满足游客需求,但是住宿价格较高;景区外住宿一般都是新式酒店,可能和古
村落的整体体验不太统一。农家乐旅游开发形式的古村落住宿符合访古探幽的旅游动机,但是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也会影响总体的旅游体验。度假村形式的古村落满足小众游客的高端享受,住宿设施也比较完善,住宿价格很高,这种形式游客满意度会比较高。在这些开发形式下有很多关于住宿接待问题出现。
1住宿设施不完善,游客满意度较低
古村落旅游住宿现阶段还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和相应的管理。一方面,传统村镇由于年代久远,大多数道路交通、给排水和电力等基础设施不健全,公共建设难以跟上现代旅游的发展水平,缺乏较为完备的旅游接待设施,致使传统村镇的旅游接待规模受限,进而影响了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传统村镇旅游住宿缺乏对配套行业的行业管理和严格的制度,导致传统村镇保护不力。旅游者外出旅游就是为了获得愉悦,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如果基本的生理需求都没有满足,丰富的古村落资源也不能提高游客满意度。
2古村落建筑破坏严重,亟待保护
古村落住宿设施的建设应在保护古建筑的基础上进行,许多开发商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古建筑的承载力,随意开发住宿设施。古村落建筑都是历史沉淀下来的瑰宝,但是因其年代久远,也面临一系列修复问题。当然,古村落保护范围广、乡土建筑多,维修规模大、费用高,财政投入普遍不足,还有保护资金及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等问题,都是制约古村落保护利用的现实困境。同时,住宿设施的修建必定会
对古建筑或古村落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保护的基础上实施修复计划是很有必要的。
3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矛盾严重
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当地政府、开发企业或机构、居民、消费者、社会组织等等,他们之间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其中任何一方行为的改变,将会对其他主体产生直接影响。只有达到利益相关者的有机耦合和动态协同,才能促进村落遗产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由于旅游开发利益相关者的复杂性,古村落旅游住宿的利益主体不是单一的,包括外来开发商、本地居民等,他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争夺客源、以利益分配不均等矛盾的产生不可避免。在旅游住宿接待方面,旅游开发商提供的旅游酒店和居民提供的民宿之间因为利益会产生很多矛盾,最终影响古村落旅游的整体接待氛围。
4住宿设施现代化,不符合古村落体验主题
古村落旅游住宿开发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个别村庄甚至处于无序状态。有的虽有规划,但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合理;市场定位不明,简单仿效,粗放经营,只体现资源的原始价值;软硬件设施配套性不强,档次不高,古村落的特色旅游资源潜力远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古村落旅游住宿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不高。为迎合旅游者需求,越来越多的村民放弃原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古村落旅游核心资源逐渐削弱,古村落越来越变成风景区,从而使古村落失去原真性魅力,无论对古村落演进还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均产生不利影响。旅游住宿也只为接
待更多的游客而忽视与古村落景观相协调,不但降低了游客旅游体验质量,还破坏古村落整体景观格局,不利于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古村落住宿模式的创新发展
通过对目前文献资料的整理以及古村落住宿模式的调查分析,总结和提出古村落住宿的创新发展模式,分别是仿古接待村、民宿、嵌入式仿古建筑和租赁装修。针对古村落住宿现状和存在问题,住宿模式的分析能够明确各自接待的不足之处,并为新开发古村落提供参考。
1仿古接待村
所谓仿古接待村就是按照当地古村落的建筑规制及特点,在离古村落不远的地方修建专门用于游客住宿接待的建筑群。仿古接待村的规模大小可视古村落的具体情况而定,如古村落的知名度、规模、地理位置、周边的配套设施等。而原有的古村落只用来参观游览。
古城内没有接待设施也不失为一件好事,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对古城的破坏。
仿古接待村住宿模式能够更好满足游客的需求,也能在满足游客游览的同时保护古村落建筑不受破坏。修建仿古接待村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实现住宿接待和参观游览的分离。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生活垃圾、油烟等对古村落建筑的破坏,并遏制村民为了扩大接待容量而随意拆、改古建筑的行为。
2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