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复习课教案
一、导入
同学们,再有十几天我们就要毕业了,如何给六年的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呢。是的,学习是一件辛苦的的事,但怎样才能找到其中的快乐,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的一句名言会给我们一些启示。哪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怎么理解? 关于复习,孔子还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呀,及时复习巩固,发现规律,找到学习方法,你就可以做老师了。
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继续复习第一单元,相信你还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板书:第一单元复习)
二、复习检查,整体回顾
1、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对第一单元的生字词和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复习巩固,先来检查一下:
2、出示填空题
通过上节课复习,我知道本单元的主题是 ,这些风景名胜各具特色。长江是母亲河,她是 她有 ;在三亚看落日真有 ,那景象 ;烟台的海一年四季风景 :冬天的海 春天的海 夏天的海 秋天的海 。金华的双龙洞外洞 孔隙 内洞 。
先小声读一读,填一填,再指名说。
3、小结:回答的这么流利,看来这些景观已经印在了你的脑海里,让我们记忆犹新,仿佛身临其境一般。那么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描绘的如此形象生动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三、品味精妙语言,体会准确生动表达
(一)、过渡:课前已经让同学们进行了自主复习,学案带来了吗? 出示导学案:
一、自主复习,要善于发现,通过朗读,我从这几篇课文中找到了许多精彩的语句:
小组先交流一下你找到的精彩语句,互相说说你摘录的这些语句为什么精彩? (二)交流
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1.预设交流《长江之歌》
★“你用??”或“你从?”句或“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都可以。 问:这里的“你”指谁?(长江)
(1)作者没有直接描写长江的景色,而是用第二人称,把长江看作母亲,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直接抒发作者的赞美和依恋之情,显得很亲切) (2)作者为什么赞美长江?为什么依恋长江?从哪儿可以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3)诗歌的语言是美妙绝伦的,作为母亲河的长江自古以来就被文人墨客所赞颂,你想起了那些有关长江的诗句?指名背一背
2.预设交流《三亚落日》 出示:“活跃了一天的太阳?”
(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落日像个快乐的孩童?(点评:“笑颜”:笑红了脸,真快乐!为什么说连天和海都被感染了?歪着红扑扑的脸蛋:真可爱呀!毫无倦态:还没玩够!抖落:尽情释放光芒)
如果把这些词去掉,大家看好不好?
出示: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仍然光芒万丈,把天和海都映得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指名说:(不好,不形象不生动)是的,这就是比喻,拟人手法的效果。把普通的事物写活了,显得生动,形象。
(2)三亚的落日还像什么? 课文中还有没有这样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 交流,学生自由发言,简单点拨。
句1: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力量,??顽皮地蹦跳。 句2: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边缘。
句3: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
小结:那落日色彩在变,姿态也在变,它一会儿像 ,一会儿像 ,
一会儿像 。
三亚落日的姿态何止这些,张开你们想象的翅膀,它一会儿可能又像 。
(3)诵读着这些描写落日景象的语句,让我们感到仿佛也在和作者一起观赏着这美妙绝伦的三亚落日。原因就在于作者的语言十分精妙!(板书:语言精妙)这么精美的句子,你记在心里了吗?谁来背一背?
(4)你能不能也试着用拟人或比喻的手法把下面句子改一改,使它读起来充满诗情画意呢?出示:
改一改:
★ 小池里,水很清澈。(改为比喻句)
★ 小池里,荷花摇曳,青蛙鸣叫。 (改为拟人句0
前两句让学生说,然后再出示:
★ 小池里,荷花摇曳,青蛙鸣叫,蜻蜓也飞来了。
试着用上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把它描绘成一幅画。学生在本子上写,交流,指导。
3.预设交流《烟台的海》
(1)作者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三亚落日的色彩美、姿态美、意境美,还有哪篇课文也是采用这种手法把景色特点写生动的?《烟台的海》
(2)自读,找出相应的句子,说一说写出了什么特点。
例1:“小山似的涌浪??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冬日的凝重、壮丽) 例2 :“微波泛起??嬉笑着追赶着??像个顽皮的孩子。”(春天的轻盈) 例3:“夏日的烟台宛如恬静、温柔的少女??呢喃细语。”(夏日的浪漫) (3)小结:读了《烟台的海》这篇课文,我们发现作者不仅长于观察,还善于想象。在他的笔下,冬天,小山似的涌浪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天,一道道白色的浪花像一个_____________;夏天,烟台的海常常水平如镜,宛如一个________。作者采用精妙的比拟手法写出了烟台的海四季分明的特点,让我
们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
3.预设交流《记金华的双龙洞》
(1)叶圣陶在描写双龙洞时,他没有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可同样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他是怎样表达的呢?看看这一课那些语句最精彩?
学生先自由说,若说不到再出示。 出示填空题:
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到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 )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 )抬起一点儿,( )撞破额角,擦伤鼻子。所填的词语反映出孔隙( )的特点。
指名填空, 交流,这句话写的是作者乘船的感受,所填的词语反映出孔隙( )的特点。为什么会有“挤压“的感觉?把”稍微“去掉行不行?把“准会”换成“可能”好吗?
(2)看来准确地表达游玩时的感受,也能突出景物的特点,关键是“用 词准确”。添一字,去一字,改一字都不好,作为语言大师的叶圣陶先生用词十分讲究,所以才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双龙洞的奇特美丽。
(三)小结:刚才,我们通过重温课文,发现每一课的语言都是那么生动形象,用词准确精妙。所以这些风景名胜才会给我们留下这么深的印象。【指板书小结】
四、抓写作顺序,领悟构思严谨精巧
(一)过渡:描写景物除了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用精妙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还要有一定的写作顺序,这样读者一读就会一目了然。
1、出示导学案
三、自主复习,要勤于思考,通过比较,我发现本单元的课文都有自己的写作顺序:
2、本单元四篇课文除《长江之歌》是诗歌外。其余三篇分别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亚落日》——日落时间顺序;《烟台的海》——季节变换顺序;《记金华的双龙洞》——游览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