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边的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这只鹏鸟呀,海水运动时将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它乘着旋风向上盘旋飞翔直冲九万里高空,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开”。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鸟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二)知识归类 1重点实词
①北冥有鱼,其名为②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③鹏。
①北冥:北海。庄子想象中的北海应该在北方的不毛之地。冥,同“溟”,海。下文的“南冥”指南海。②鲲(kūn):大鱼名。③鹏:表示大鸟之名。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①怒而飞,其翼若②垂天之云。是鸟也,③海运则将④徙于南冥。 ①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②垂:悬挂。③海运:海水运动。④徙:迁移。
南冥者,①天池也。《齐谐》者,②志怪者也。《谐》之③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④击三千里, ①天池:天然形成的水池。②志:记载。怪:怪异的事物。③言:记载。④击:击水,拍打水面。 ①抟②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③去以六月④息者也。”⑤野马也,
①抟(tuán):盘旋飞翔。②扶摇:旋风。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开北海。④息:气息,这里指风。⑤野马: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①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②苍苍,③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④极⑤邪?⑥其视下也,亦
9
若⑦是则已矣。
①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②苍苍:深蓝色。③其:表示选择。④极:尽。⑤邪:表疑问,相当于“吗”“呢”。⑥其:代大鹏。 ⑦是:这样 3. 古今异义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海水运动 今义: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 (2)是鸟也 古义:这 今义:对,正确(跟“非”相对)
(3)野马也 古义: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今义:野生的马,一种珍稀动物(4)怒而飞 古义:振奋,用力鼓动翅膀 今义:生气、发怒 (5)天池也 古义:天然形成的水池 今义:高山湖泊名 (6)去以六月息者也 古义:气息,这里指风 今义:休息 3.一词多义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助词,的 )
鹏之徙于南冥也(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其名为鲲( 代词,它的 ) 不知其几千里也( 代词,它 )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连词,表示选择 )
4、通假字: 北冥有鱼 冥 同“溟”,海 5.词类活用
(1)怒而飞 形容词用作动词,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2)《齐谐》者,志怪者也 形容词用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3)水击三千里 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
10
第二课时
【环节二】悟读品味、理解内容 1.作者是怎样描写鲲鹏的形象的?
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2.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3.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为什么又写鸟?
鸟是由鱼变化而来的,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 鲲生活在北海里,北海虽大,可是毕竟有形有限,不能够完全自由。大鹏是鸟,翱翔在天空,天空在古人的观念中是无边无际的。要想逍遥游,就得变成鹏。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 4.“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待”(有所待,须凭借,要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5.作者说大鹏视下如同人视苍穹意在说明什么?
大鹏在几万里高空俯瞰地面,也如同地面上的人仰望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作者这样写意在突出大鹏飞翔高度之高,也表明人与大鹏的视力都有限。人和大鹏对“正色”的认识,都“有所恃”,都受到距离的限制,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之境。
6.本文开头描述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与论述“逍遥游”有什么联系?
鲲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说明世间万物都要凭借外力才能活动,从而回答了“逍遥”要有所依凭。
7. 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 8.《北冥有鱼》一文讲了哪几层意思
11
第一层,从开头到“其翼若垂天之云”,写北冥之鱼由鲲到鹏的变化:鲲、鹏形体之大,气象之宏,令人瞠目。
第二层,从“是鸟也”到“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引用《齐谐》之言,写大鹏飞往南海的气势——乘风而起,击水三千,扶摇九万。
第三层,从“天之苍苍”到结尾,作者仰观苍天,联想大鹏俯瞰大地,抒发了一种天地浑茫的感慨。 【环节三】精读积累,赏析语言
1.赏析句子:“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鲲鹏振翼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击”“抟”等字传神、生动,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2.“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鹏鸟展翅高飞,威力无比,气势宏大,搏击于天空,启示人们要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勇于搏击,敢于追求。
【环节四】研读展示、探究写法
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的事例,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谈谈你对本文段中的想象的理解。 一是在想象中夸张
如在想象鲲、鹏形象时,作者极写鲲鹏之大:“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造成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 二是在想象中进行对比
极写鲲、鹏之大,与之相呼应的,作者又举出了野马、尘埃等“小”的形象,以大小对立来阐述物皆有所待的道理。
三是在想象中寄寓了自己的情感。
作者如此醉心于“逍遥”境界的想象和创造,并将这种想象具体化、形象化,实则是蕴含了自己对理想的热烈追求。
【环节五】美读运用、实践拓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