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新理念》教师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下载本文

《当代教育新理念》教师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txt35温馨是大自然的一抹色彩,独具慧眼的匠师才能把它表现得尽善尽美;温馨是乐谱上的一个跳动音符,感情细腻的歌唱者才能把它表达得至真至纯《当代教育新理念》教师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亲爱的战友们,经过努力考出了教师资格证,去年终于考上了教师,作为过来人,给大家点建议:

多看书,看着写,背,然后做题,做题是为了看自己知识的疏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实现自己的理想。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4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1983年 同志给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

A.面向全体 B.面向社会 C.面向未来 D.面向生活

2、教育的个性化包括三层含义:人性化、个人化、( )

A.学校的个性化 B.教师的个性化 C.教育的本土化 D.课程的校本化

3、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

A.孟子 B.荀子 C.老子 D.孔子

4、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理论是( )

A.智商理论 B.多元智能理论 C.发生认识论 D.情商理论

5、教育的最高宗旨是( )

A.服务政治 B.发展经济 C.培养人 D.提高升学率

6、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 )

A.创新意识 B.创新态度 C.创新方法 D.创新能力

7、提高“教育即生活”理论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布鲁纳 C.布卢姆 D.加涅

8、陶行知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是( )

A.教与学合一 B.教与做合一 C.教学做合一 D.知情行合一

9、新课程回归生活最明显地体现在( )

A.选修课程 B.校本课程 C.乡土课程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0、现代活动教育理论形成的心理学基础是( )

A.新行为主义 B.建构主义 C.发生认识论 D.信息加工论

11、主张“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的教育家是( )

A.叶圣陶 B.陶行知 C.赞科夫 D.苏霍姆林斯基

12、1992年第一次以国家课程身份出现在课程计划中的课程是( )

A.综合课程 B.选修课程 C.活动课程 D.研究性课程

13、现代发现法的倡导者是( )

A.布鲁纳 B.奥苏贝尔 C.杜威 D.施瓦布 14、“教学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的理论根据是( )

A.主体教育理论 B.尊重的教育理论 C.最近发展区的理论 D.创新教育理论

15、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形成的教学模式有支架式、认知学徒式、随机访取式和( )

A.角色扮演式 B.课堂会议式 C.社会模拟式 D.抛锚式

二、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小题对或错,并填上√或×。每小题1分,共20分。

( )1、新课程改革要求中小学生要打好“基础”,即要学好主要学科,如语文、数学。

( )2、终身教育不只是一种指导思想,而且提供某种固定的教育模式。

( )3、现代教育是教育机会均等的教育,但并不意味着必须让所有儿童接受同一种教育。

( )4、以人为本也是终身教育理论的精神内容。

( )5、培养学生学会创新并不是要求每个学生都成为发明家。

( )6、教师起主导作用是无条件的。

( )7、生命教育回归之时,也是教育真正走向振兴之日。

( )8、创新教育就是组织学生多搞些小制作、小发明活动。

( )9、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民主,但不能完全否定教师的权威作用。

( )10、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不可能统一起来的。

( )11、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着内在的契合点。

( )12、今天大力提倡人文教育就是因为过去科学教育过头了,要让人文教育超过科学教育。

( )13、“教育即生活”并不是要在教育与生活之间划上等号。

( )14、今天我国的活动课程也就是过去杜威主张的那种活动课程。

( )15、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所以我们主张建立“无批评的学校”。

( )16、先进的信息技术普及化将会导致教师职业的消亡。

( )17、陶行知在美国留学多年,师从杜威并深受其影响,但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并不是杜威理论的翻版。

( )18、尊重的教育要求尊重教师的个性。

( )19、发生认识论是建构主义思想的最主要的理论来源。

( )20、加德纳认为,在多元智能结构中,各种智能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创新教育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2、你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受到了哪些启示?

3、进行活动教学必须抓好哪些基本点?

4、尊重的教育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5、如何正确认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的统一性?

四、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2、你认为应该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参考答案

一、选择

1、C 2、A 3、D 4、B 5、C 6、D 7、A 8、C 9、D 10、C 11、B

12、C 13、A 14、C 15、D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简答题

1、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人格。 2、(1)教育的原本目的是生活(2)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的中心。 3、(1)坚持以“活动促发展”为基本教学指导思想(2)倡导以主动学习为基本习得方式(3)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取向。

4、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受教育者,尊重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自尊。

5、我们对一个人提出要求,在这种要求中就包含着我们对他的尊重;正是因为他完成了我们的要求,所以我们才尊重他。

四、论述题 1、(1)为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智能领域;(2)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3)提倡学生智能的多维度发展(4)将活动作为促进智能发展的主要方法。 2、(1)更新教育观念(2)贯彻新的教育原则(3)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4)探索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5)注重创新思维训练(6)解放学生(7)开设创新课程(8)发挥家庭的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