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 水电线路、排水沟等按施工平面布置图的走向敷设和修筑,严禁乱拉乱建。 5.4 施工平面布置图
施工平面布置图见平面布置图。
6 工程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案
6.1 土方工程
针对本工程挖深情况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大开挖形式外,使用一台反转式挖掘机,一台装载机配合,3台自卸汽车运输至甲方指定地点;基坑开挖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开挖至打桩面标高-2.350,机械开挖至基坑低标高以上300mm时,应进行人工开挖,不得扰动原状土;第二次开挖为人工开挖(破桩头),开挖至设计深度后应经勘察、设计、施工与监理单位共同验槽后方可进行下道施工。地坑第一次开挖到坑底标高后须进行普探,如发现有墓、坑、穴、井,沟洞按《建筑场地墓坑探查与处技术规程》DBJ61—57—2010规定进行认真处理;并组织相关单位进行验槽。
基坑开挖前应做好场地排水工作;开挖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放坡和支护措施,充分保证土体边坡的稳定以及周围建筑物、公用设施、施工人员的安全。合理安排施工程序,防止施工用水和场地雨水流入建筑物地基,尽量缩短基坑的暴露时间,减少扰动和浸水的可能。
土方开挖完成后应立即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水浸和暴露,并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施工。
基坑土方开挖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不得超挖。基坑周边3.0m范围内严禁堆载。 基坑内排水,基坑全部挖好后沿着基坑四周砌筑排水沟,沟两侧用红砖砌筑120mm厚,沟壁及沟底用1:2水泥砂浆抹灰20mm厚,沟宽300mm,深度300~500mm、在基坑角点设置两个500*500*600的集水坑,集水坑用红砖砌筑,坑壁厚120mm, 1:2水泥砂浆井底井壁抹灰20mm厚,坑内集水用潜水泵抽入坡顶排水系统。
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以下技术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GJ79—2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等现行的规范和规程,图纸中未注明的有关事项按现行的有关规范执行。
本工程先开挖1#、9#楼,然后根据甲方要求,陆续开挖其他楼号。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此工程土方不需要放坡。除1# 楼,其他厂房图纸未出结构不详,故做1#楼的相关数据。
开挖深度±0下-2.35m,开挖长度70.3m,宽度31.9m
第 9 页 共 13 页
6.2、桩基工程 地基处理要求
(1).桩体内灰土的平均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7,压实系数最小值不应小于0.93;桩间土平均挤压系数不应小于0.93,最小挤压系数不应小于0.88;处理后的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应小于220Ka,灰土挤密桩基地竣工验收时,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基坑开挖时,应先开挖至第一次设计标高,然后施工桩,桩施工完成后应将场地开挖至第二次设计标高,最后用2:8灰土垫至设计标高,垫层压实系数不得小于1095. (2).挤密桩施工前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场地进行试验或试验性施工,并将试验结构递交设计院,确认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6.2.1、施工技术要求
(1).桩成孔孔径400,偏差 土 20mm,桩空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桩孔中心线偏差不超过桩径设计值的 土 5%。
(2).成孔挤密由里向外间隔1~2孔进行,成孔后应立即进行夯填。 (3).挤密桩锤锤重、落距、击落等参数须经现场试验确定。 (4).灰土桩大面积施工前应做试桩
(5).其他未尽事宜可参照《建筑地基处理规范》(JGJ79—2012)第7章相关规定执行。 6.2.2、灰土挤密桩质量检测
灰土挤密桩质量检测可参照《建筑地基处理规范》(JGJ79—2012)第7章第7.5节相关规定执行。并将检测报告提交设计单位,经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6.2.3、施工工艺
(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地基处理采用灰土挤密桩加固的工程。 (2) 施工准备 材料要求
土料:可采用就地挖出的粘性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不得含有有机杂质或用耕植土;土料应过筛,其颗粒不应大于15mm。
石灰:应用Ⅲ级以上新鲜的块灰,使用前1-2d消解并过筛,其颗粒不应大于5mm,不得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及其他杂质,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3)主要机具设备
成孔设备:0.6t或1.2t柴油打桩机或自制锤击式打桩机,亦可采用冲击钻出或洛阳铲。
夯实设备:卷扬机、提升式夯机或偏心轮夹杆式夯实机及梨形锤。 主要工具:铁锹、量斗、水桶、胶管、喷壶、铁筛、手推胶轮车等。 (4)施工工艺
第 10 页 共 13 页
操作工艺: 桩施工一般采取先将基坑挖好,预留0.5-0.7mm土层,冲击成孔,
宜为1.20~1.50m,然后在坑内施工土桩。桩的成孔方法可根据现场机具条件选用沉管(振动、锤击)法、爆扩法、冲击法等。沉管法是用振动或锤击沉桩机将与桩孔同直径钢管打入土中拔管成孔。桩管顶设桩帽,下端做成锥形约成60角,桩尖可心上下活动。本法简单易行,孔壁光滑平整,挤密效果良好,但处理深度受桩架限制,一般不超过8m。爆扩法系用钢钎打入土中形成25-40mm孔或洛阳铲打成60-80mm孔,然后在孔中装入条形炸药卷和2-3个雷管,爆扩成15-18d的孔(d-桩孔或药卷直径)。本法成孔简单,但孔径不易控制。冲击法是使用简易冲击孔机将0.6-3.2t重锥形锤头,提升0.5-20m高后,落下反复冲击成孔,直径可达50-60cm,深度可达15m以上,适于处理湿陷性较大深度的土层。 桩施工顺序应先外排后里排,同排内应间隔1-2孔进行;对大型工程可采取分段施工,以免因振动挤压造成相邻孔缩孔成坍孔。成孔后应夯实孔底,夯实次数不少于8击,并立即夯填灰土。
桩孔应分层回填夯实,每次回填厚度为250-400mm。或采用电动卷场机提升式夯实机,夯实时一般落锤高度不小于2m,每层夯实不少于10锤。施打时,逐层以量斗向孔内下料,逐层夯实,当采用偏心轮夹杆式连续夯实机,则将灰土用铁锹随夯击不断下料,每下二锹夯二击,均匀地向桩孔下料、夯实。桩顶应高出设计标高不小于0.5cm,挖土时将高出部分铲除。
若孔底出现饱和软弱土层时,可采取加大成孔间距,以防由于振动而造成已打好的桩孔内挤塞;当孔底有地下水流入,可采用井点降水后再回填填料或向桩孔内填入一定数量的干砖渣和石灰,经夯实后再分层填入填料。 (5)质量标准 主控项目
灰土挤密桩的桩数、排列尺寸、孔径、深度、填料质量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 一般项目
施工前应对土及灰土的质量、桩孔放样位置等做检查。
施工中应对桩孔直径、桩孔深度、夯击次数、填料的含水量等做检查。 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成桩的质量及地基承载力。 土和灰土挤密桩地基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
第 11 页 共 13 页
灰土挤密桩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项 序1 主控 项目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单位 桩长 mm 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数值 ±500 检查方法 测桩管长度或垂球测孔深 按规范方法 现场取样检查 2 地基承载力 3 桩体及桩间土干密度 4 桩径 1 土料有机质mm % -20 <5 用钢尺量 试验室焙烧法 含量 一 般 项目 4 5 垂直度 桩径 2 3 石灰粒径 桩位偏差 mm <5 筛分法 用钢尺量 满堂布桩≤0.4d 条基布桩≤0.25d % mm <1.5 -20 用经纬仪测桩管 用钢尺量 注:桩径允许偏差是指个别断面。 (6) 特殊工艺关键控制点控制 特殊工艺关键控制点控制
序号 关键控制点 1 施工顺序 2 灰土拌制 控 制 措 施 分段施工 土料、石灰过筛、计量,拌制均匀 石灰桩应打一孔填一孔,若土质较差,夯填速度较慢,宜3 桩孔夯填 采用间隔打法,以免因振动、挤压,造成相邻桩孔出现颈缩或坍孔 施工中应加强管理,进行认真的技术交底和检查;桩孔要防4 管理 止漏钻或漏填;灰土要计量拌匀;干湿要适度,厚度和落锤高度、锤击数要按规定,以免桩出现漏填灰、夹层、松散等情况,造成严重质量事故
6.2.4成品保护
第 12 页 共 13 页
(1)基础底面以上应预留0.7-1.0m厚的土层,待施工结束后,将表层挤松的土挖
除,分层夯压密实后,立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雨期或冬期施工,应采取防雨、防冻措施,防止灰土受雨水淋湿或冻结。 6.2.5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 (1)施工过程危害及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危害及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活动 振动或锤击1 沉桩机、冲击机操作 2 现场施工 危险源 倾倒或锤头突然下落,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 人员或物件掉入孔内。 触电 控制措施 振动或锤击沉桩机安放平稳,经常检查设备情况 应加盖板 电气设备应设接地、接零,并由持证人员安全操作。电缆、电线应架空 3 施工用电 (2)环境因素辩识及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辩识及控制措施 序号 1 2 土方出场 机械使用 扬尘 废油 道路经常洒水 施工现场使用或维修机械时,应有防滴漏措施
陕西天成建设有限公司第十项目部
2015.06.13 编制人:李勇
作业活动 环境因素 控 制 措 施 第 13 页 共 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