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古诗词赏析训练附答案 下载本文

B.颔联中“朝”“夜”对举,夸张地写出了王师的威风,突出了战争胜利之迅速。

C.颈联想象奇特,极具浪漫豪放之风。诗人远在千里之外,却宛若在前线一样,亲历了将士们的艰辛劳作与御敌英姿。

D.尾联寓情于景,诗人是说听到这样大快人心的消息,他却无法见到皇帝的笑颜,只能在盎然的春色中暗自神伤。 2.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十二)(2016·预测)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1.前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三、四两句写出了诗中这位将军怎样的形象特点?

综合练习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待储光羲不至 唐?王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注】要欲:好像。了自:已经明了。空复情。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2.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东栏梨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梨花的哪些特点?

答:

(2)诗人见“东南一株雪”而“惆怅”的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你同意他的主张吗?为什么?

答: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 城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836——91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答: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有关问题。 玉楼春 北宋?宋祁

9

东城渐觉风光好,毂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的“闹”用得尤为精妙,为什么? 答: (2)下阕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北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tá ):闯进门来。闼,小门。

(1)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

答: (2)“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 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

答:

(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上作简要分析。

答:

(3)《全唐诗》录入此诗,“落”字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好是“在”好,为什么? 答:

(4)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 答:

(5)第二句中的“冷”字有何作用?

答: (6)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

答: 7、阅读下列一首唐诗,对诗的内容、语言、表达技艺作简要的阐释。 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解】:①外弟:表弟。②沧海: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③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答: 8、面的一首词,按要求回答。 南乡子 唐?李王旬

10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这首词所要表现的主旨是 。

(2)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2分) 答:

9.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

南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蛾儿、雪柳,都是妇女的头饰。

(1)这首词描写的是我国哪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或“上元节”、“灯节”、“元夜”、“元夕”) 答: (2)全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唐?岑 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1)这首诗从体裁上看是七言绝句(或绝句),押的韵是 。 (2)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 (3)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答: (4)请简析本诗的构思之妙。

答: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梅 唐?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1)首句中的“ ”一语所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并与下文的雪字前后呼应。 (2)从全诗看,“梅”的开放是在什么时候?简述推断的根据。

答: (3)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 答: (5)“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两句语言质朴,但着无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 答: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其后问题。 丹阳送韦参军 唐?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1)简析严维诗三、四两句的意境。(60字左右)

答: (2)诗中的“寒鸦飞尽水悠悠”是怎样将诗人的感情表达得含蓄动人的?

11

答:

1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 柳 北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答: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文意也可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 答: (3)分析诗中“倚”字的艺术效果。

答: 13、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1)此诗的首联与颈联写景,诗人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

(2)尾联连用两个典故,诗人将 比做 ,又将 比做 ,表达了诗人 。(3)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答: (4)简析颔联、尾联的人物形象特点。

答: (5)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 北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1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 楼 北宋?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答: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答:

1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 李 凝 幽 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李凝是一个隐士 (1)“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答: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