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亿农饲料有限公司《可行性报告》 - 图文 下载本文

第四章项目建设选址

第一节项目场址现状

一、地形、地貌、地震情况 1.地形、地貌

应城市地处鄂中丘陵和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构造上为云应凹陷。自第三纪以后,市域北部地区逐渐上升继续剥蚀,南部地区缓慢下降接受沉积,而形成自西北向东南倾斜的地貌地趋势;又由于第四纪沉积物易于剥蚀,依垄岗与河谷港沟的相互平行地势而形成以大富水为主线,漳、河为旁线的由北至南或由西北向东南向切割,使平岗逐渐成为水系的三级阶地地形。

全境整个地势较为平坦,以低岗主,兼有平原。地面200米水平范围内的相对垂直高差,均在20米以下。地貌分区,北部为低岗地区,冲岗、平畈相间;南部为平原湖沼洼地,地势低平。

项目建设地域地势平进坦,适宜于项目建设。 2.地震

根据《湖北省建筑抗震设防标准》,应城市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对应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一、 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应城市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面积1078.3平方千米。北部和中部属大洪山余脉,丘陵、低岗约占70%,南部属江汉平原。山脉依山势走向有座庙山系、龙山山系、何家脑山系、八百湖山系、牛脊岭山系、曾家湾山系,坡度一般小于10度,起伏平缓。海拔高程在41——80米之间。最高点为何家脑主峰白沙口,海拔高程111.6米。河流东有涢水、漳水,中有大富水,南有汉北河。湖泊主要有东西汊湖、龙赛湖、大湖等。

三、气候条件

应城市地处中纬度,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区过渡性气候带,夏季由热带暖气团控制,冬季由及地冷气团控制,春秋两季属两个气团相互交替过渡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寒、夏炎、春暖、秋凉。

应城市的年平均气温为15.9℃,1月份的气温最低,月有平均气温只有2.8℃,极端最低气温为-14.0℃,出现在1977年1月30日是;7月份的温度最高,月平均温度为28.2℃,极端最高气温为38.6℃,出现在1978年8月3日是。降水量974-1115mm,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全市各地无霜期平均在247天;季风主要集中在每年的春秋季。适宜的气候条件十分利于各种农作物生长和畜禽养殖业发

展。

四、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

应城市境东与孝南区为邻;西与应城市隔涢水想望;南与汉川市以汉北河、老府河为界;北与安陆市接壤。东距孝感城区38公里、距武汉市70余公里,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武荆高速公路、汉宜公路、汉丹铁路贯穿全境。云梦电力供应充足,现有220千伏输变电站1座,110千伏2座。35千伏11座,实现村村通电。程控交换机3.8万门,各类现代通讯业务全部开通。2011年全县人均纯收入7730元。

五、施工条件

该项目拟在应城市季墩村,经现场勘察,建设场地可以满足施工需要;水、电供应充足;附近有城市下水道,排水方便;项目区临近城市交通要道,运输方便,建设便利。

第二节 选址原则

水电供应充足,交通便利。有一定的坡度,便于排放雨水等。

第三节 项目选址

一、项目选址

本项目拟建于应城市城北季墩村。应城市境东与孝南区为邻;西与

天门接壤;南与汉川市以汉北河、老府河为界;北与安陆市接壤。东距孝感城区38公里、距武汉市90余公里,铁路、公路、水路四通八达,武荆高速公路、汉宜公路、汉宜铁路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

二.拟选场址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建筑面积 建址地貌特征 工程地质 交通运输条件 供水 排水 供电 生活、福利设施条件 周围环境及相互影响

建址经济指标 技术指标 13577平方米 前后无障碍物,场地平整 较好 在城区,运输方便 用该县自来水 公共管道排水 稳定充足 距县区商业网点、文教区及其他公共设施较近 无明显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