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下载本文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导 论

一、名词解释

1、“经济人”法则 2、稀缺3、微观经济学 4、宏观经济学 5、实证经济分析 6、规范经济分析 7、经济物品 8、萨伊定律 9、混合经济 10、生产可能性边界 二、判断题

1、如果某种资源免费供应时社会成员所需要的多于现有的,那末这种资源就是稀缺的。

2、当某种理论是实证的,并不意味着它必然是正确的。

3、“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这一说法属于实证经济学命题。 三、选择题

1、经济学可定义为( ) A、

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研究厂商取的利润的活动

C、研究合理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D、研究人们怎样靠收入生活

2、下列不属于实证经济学的命题是() A、

联储在上月把贴现率降到10%

B、去年失业率超过8%

C、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万元 D、国有企业18%的增值税率显得过高 3、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 A、

每个社会成员均能得到想要的任何物品

B、稀缺的物品卖给那些出价最高的人

C、政府决定每个人应得多少物品 D、要得到需要的物品必需排队 四、问答题

1、 怎样理解“经济学是研究合理配置使用稀缺资源以满足人们无限的需 求”?

2、 经济学中均衡的含义是什么?

3、 实证经济学(分析)规范和经济学(分析)有什么区别?

4、 为什么说“稀缺”是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市场均衡价格

一、名词解释

1、需求弧弹性 2、恩格尔定律 3、比较静态分析4、需求的交叉弹性 5、替代品和 互补品 6、内生变量 7、外生变量 8、均衡价格 9、需求点弹性 10、需求函数 11、供给函数 12、需求量和需求

13、价格机制 二、判断题

1、对于任何商品,只要降低价格,销售量必然增加,从而收益也一定增加,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薄利多销”。

2、如果商品价格和总收益呈现同方向变化,则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3、如果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为正值,则这两种商品为替代品关系。 4、对厂商征税,会使厂商生产的商品的供给曲线左移,从而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下降。

5、偏好的改变导致人们的需求在某条需求曲线上移动,而收入的变动则引起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

5、 需求越是富有弹性,则需求者承但的税收也就越多。

6、由于线性需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都相等,故曲线上任一点的需求价格弹性也相等。

7、 缺乏弹性时,价格变化的方向与收益的变化方向是相反的。 三、单选题

1、如果对某一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大于1,则该商品是( ) ①必需品 ②劣等品 ③奢移品 ④中性商品 2、均衡价格一般是随着( ) ①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②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③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④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3、如果一条线性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

①相同 ②不相同 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④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

4、假定玉米市场需求缺乏性,如玉米产量等于销售量也等于需求量,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使玉米产量下降20%的情况下( )

①玉米生产者的收入不变

②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产量下降20%

③玉米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幅度低于20% ④玉米生产者收入增加,因为玉米价格上升幅度超过20%

5、下列不可能引起玉米的需求曲线移动的情况是( ) ①消费者收入减少 ②大豆供给量减少 ③大豆价格上升④玉米价格上升

6、某月内,X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均上升,分别引起X商品的需求变动量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它们共同作用下该月X商品需求数量( )

①增加30单位 ②减少30单位 ③增加130单位④减少130单位

7、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为( )

①正 ②负 ③零 ④1

8、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具有正斜率,当其它因素保持不变,该商品的价格上升将导致()

①供给增加 ②供给减少 ③供给量增加 ④供给量减少 9、如果某一产品需求完全无弹性,课税将最终是( ) ①全部向销售者征收 ②大部分向销售者征收 ③全部向消费者征收 ④大部分向消费者征收

10、在导出某棉花种植农户的供给曲线时,下列除哪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均保持为常数( )

①技术水平 ②土壤的肥沃程度 ③棉花的价格 ④棉花的种植面积

11、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此说法( ) ①不正确 ②正确 ③无法断定 ④缺乏条件 12、下列会使总收益下降的情况是( )

①价格上升,需求缺乏弹性 ②价格上升,需求富有弹性 ③价格下降,需求富有弹性 ④价格上升,供给富有弹性

13、某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d=30-P,供给函数为Qs=3P-10,如政府对该商品实行减税,则减税后的市场均衡价格( )

①等于10 ②大于10 ③小于10 ④不变

14、在某期间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可以是( ) ①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上升

②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上升 ③消费者对彩色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 ④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 四、问答题

1、分析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收益的关系。

2、试说明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有什么不同?

3、去高级饭店就餐常常需要事先预定,而去一般小饭馆则不需要,试用相关原理说明为什么?

4、“劣等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可能为负,可能为零,也可能为正”。此命题是否正确?为什么?

5、说明微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框架及其核心思想。

6、作图说明市场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7、当线性需求曲线上的点沿着需求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时,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总收益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6、 用相关经济学原理分析“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

7、 运用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移动说明下述事件对苹果市场的影响: (1)科学家发现每天吃一个苹果很少生病

(2)甜橙的价格翻了一番

(3)干旱使苹果的收成减少一半

(4)数以千计的大学生放弃学业成为苹果采摘者

(5)数以千计的大学生放弃学业成为苹果种植者

五、计算题

1、厂商出售面粉,在P=35元时,愿望每周出售450袋,而消费者需求为50袋。每袋价格降低5元,厂商愿望每周出售350袋,消费者需求却增加了100袋,试找出均衡点。

2、假设X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x=40-0.5Px,Y商品的需求曲线亦为直线,X

与Y的需求曲线在Px=8的那一点相交,且在这一点上,X的需求弹性之绝对值只有Y的需求弹性之绝对值的一半。试推导出商品Y的需求函数。

3、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

(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交易量Qe,并作图

(2)如供给函数不变,需求函数变为Qd=60-5P,求Pe和Qe。

(3)如需求函数不变,供给函数变为Qs=-5+5P,求Pe和Qe。

4、已知需求函数Qd=500-100P

(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孤弹性

(2)求P=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5、某产品市场上只有两个消费者A和B,其需求函数分别为P=150-6QA,P=180-3QB,试求:(1)市场的需求函数,(2)当P=30元时,消费者A、B及市场的需求弹性系数为多少?

第三章 效用论

一、名词解释

1、替代效应 2、收入效应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4、效用 5、序数效用

6、无差异曲线7、预算线 8、消费者均衡 9、边际替代率10、恩格尔定律 11、消费者剩余 12、吉芬物品 二、判断题

1、如果边际效用递减,则总效用也一定相应下降。

2、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的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所蜊到的效用是相同的。

3、如果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那么他总是把其收入的一半花费在X上。

4、无论何时何地,同一杯水效用总是一样的。

5、劣等商品一定是吉芬商品,而吉芬商品则不一定是劣等商品。 6、预算线的平行移动说明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而价格没有发生变化。 7、如果消费者的偏好不发生变化,则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也不会发生变化。

三、单选题

1、当两种商品X、Y的效用函数均为XY时,与之相同的偏好序的效用函数是( )

①(X-5)(Y-5) ②(X+5)(Y+5) ③(X/5)(Y/5)④(X-5)(Y+5)

1,这意味着消费者为获是一单位(纵4轴)Y,而愿意放弃的X单位量为( )

2、设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为-

①5 ②1 ③1/4 ④4

3、预算线绕着它与横轴X交点顺时移动的原因是() ①商品X的价格下降②商品Y的价格下降 ③X、Y的价格同时上升④消费者收入增加

4、设定Px=1.5元,Py=1元,如某消费者认为商品Y 的边际效用为30单位,且购买的X和Y处于均衡状态,那么该消费者必定认为商品X的边际效用是( )

①15单位 ②20单位 ③30单位④45单位

5、当某消费者对商品X的消费达到饱和点时,则边际效用为() ①正值 ②负值 ③零 ④不确定 6、当吉芬物品的价格上升时,应该有( )

①替代效应为正值,收入效应为负值,目前者作用小于后者 ②替代效应为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目前者作用小于后者

③替代效应负值,收入效应为正值,目前者作用大于后者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均为正值

7、可以反映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和两种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曲线是( )

①预算线 ②需求曲线 ③恩格尔曲线④收入扩展线

8、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①为正值,且不断增加②为正值,但不断减少 ③为零 ④为负值,且不断减少 9、无差异曲线的座标轴分别表示() ①两种消费品 ②消费品数量和价格 ③两种生产要素 ④生产要素及其产出

10、如果消费者A的RCSxy大于消费者B的RCSxy,那么消费者A应该() ①用X换B的Y ②用Y换B的X ③放弃交换 ④无法判断

11、会使预算约束线在保持斜率不变条件下作远离原点运动的动因是() ①Px上涨10%,而Py下降10% ②Px、Py都上涨10%,而货币收入下降5% ③Px、Py都下降15%,而货币收入下降10% ④Px、Py都上涨10%,而货币收入都上涨5%

12、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 ) ①可以替代的 ②完全替代的③互补的④互不相关的

13、某消费者的偏好序列为:A比B好,C比A好,B和C一样好。这一偏好序列( )

①违反了完备性公理 ②违反了自身性公理 ③违反了传递公理④没有违反任何公理

14、消费品价格变化时,连结消费诸均衡点的线称为( ) ①收入一消费曲线②需求曲线 ③价格一消费曲线④恩格尔曲线 15、需求曲线的导出可以依据( ) ①价格一消费曲线 ②收入一消费曲线 ③无差异曲线④预算线

16、若某条无差异曲线为水平线(横轴代表X、纵轴代表Y),这表明消费者对( )的消费已达到饱和

A、商品X B、商品Y C、商品X和Y D、所有商品 12、在横轴代表X、纵轴代表Y的无差异曲线的左上区域( ) A、MUX大、MUY小 B、MUX小、MUY大 C、MUX和MUY一样 D、无法比较 四、问答题

1、说明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为什么⊿X。MUX=⊿Y。MUY?

2、根据序数效用论均衡条件,在RCSxy>费者应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量?为什么?

3、试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关系说明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之间的 区别?

4、试分析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

5、作图分析序数效用条件下的消费者均衡?

6、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明需求曲线为什么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7、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在分析消费者均衡时有和异同?

Pxpx或RCSxy<时,消 Pypy

8、由于水源不足,大城市自来水供应紧张,请根据边际效用递减法则,设计一种方案解决这一问题,

此方案:(1)对生产资源配置有什么有利或不利效应?(2)对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有何影响?

五、计算题

1、消费者购买商品X、Y的收入为540元,Px =20元,Py=30元,其效用函数为U=3XY2,求(1)为实现效用最大化,购买这两种商品数量各应是多少?(2)总效用是多少?

2、消费者消费X、Y两种物品,E为均衡点,已知Px=2元,求:(1)消费者收入I,(2)求Py,(3)写出预算线方程,(4)求预算线斜率。

3、某消费者全部收入能购买4单位X和6单位Y,或者12单位X和和2

单位Y,求(1)预算线方程,(2)商品X与Y的价格化。

4、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和预算线分别为U=X1.5Y和3X+4Y=100,试计算其对X、Y商品的最优购买量

5、某消费者效用函数为U=XY4,为实现效用最大化,他会把收入的几分之几用于购买商品Y?

第四章 生产论

一、名词解释

1、生产函数 2、等成本线 3、等产量曲线 4、规模报酬5、边际技术替代率

6、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7、科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8、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9、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10、扩展线 11、边际产量 12、脊线 二、判断题

1、在微观经济分析中,厂商提供产品的目的在于追求最大的产量。 2、同一平面坐标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的曲线不会相交。

3、生产理论可以分为短期生产理论和长期生产理论,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任一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部分生产要素数量的时间周期。

4、生产理论中,短期内生产要素投入可分为不变要素投入和可变要素投入,长期内就没有可变要素投入与不变要素投入的区分。

5、边际技术替代率可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

6、对于生产函数Q=f(L,K)的生产来说,任何理性的生产者既不会将生产停留在第I阶段,也不会在第III阶段进行生产,所以,生产只能进行在第II阶段。

7、在一条既定的等产量曲线上,随着资本对劳动的不断替代,边际技术替代率RTSKL是递减的。

8、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土地、资本、劳动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

9、对一个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来说,当产量发生变化时,各要素的投入量变化比例将不同,所以各要素的投入量之间的比例并非固定不变。

10、在脊线以外的区域中,或劳动的边际产量为正值,或资本的边际产量为正值。

三、单选题

1、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企业增加2个单位的劳动投入量就可以减少4个单位的资本投入量,则有( )

MP1=2 ②RTSLK=, MP2MPK11③RTSLK=2,且? ④RTSLK=,且MPK?1

MPL22MPL22、在以横轴表示劳动数量和纵轴表示资本数量的平面坐标中所给出的等成本

①RTSLK=2 且

线的斜率为()

WWRR②- ③④- RRWW3、当生产函数Q=f(L)的APL为正且递减时,MPL可以是( )

①递减且为正②递减且为负 ③零④上述任何一种情况

4、关于短期生产函数Q=f(L,K )的生产的第二阶段应该是( ) ①开始于APL开始递减处(即APL的最高点)终止于MPL为零处;

②开始于APL曲线和MPL曲线的相交处,终止于MPL曲线和水平轴的相交处; ③上述两种说法都对④上述所有说法都不对

5、根据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ALαKβ,如果1<α+β,则表现为( ) ①规模报酬不变 ②规模报酬递减

③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④各种生产经素增加的比例大于产量增加的比例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不同等产量曲线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的一系列生产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

②长期生产的经济与不经济区域的分界线即脊线,就是由两条等斜线构成的; ③等斜线一定是扩展线;

④扩展线上所有的生产均衡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是相等的。 7、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如果企业处于RTSLK>应该调整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以达到最优的要素组合( )

①不改变总成本支出的条件下不断用劳动去替代资本 ②不改变劳动数量的情况下增加资本数量

③不改变总成本支出的条件下不断用资本去代替代劳动 ④不改变资本数量情况下增加劳动数量

8、长期生产的经济与不经济区域的分界线就是脊线,两条脊线中靠近横轴(表示劳动投入数量)的一条脊线上每一点的两素边际技术替代率都为()

①∞ ②0 ③1 ④3

9、脊线以内区域的等产量曲线斜率为负值,合乎理性的生产只可能进行在( )区域

①脊线以内 ②脊线上③脊线以外 ④任一 10、脊线以下区域的劳动边际产量为() ①正值 ②负值 ③零 ④任意值

11、对于生产函数Q=f(L,K)和成本方程C=W.L+r.K来说,在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点上应该有( )

①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相切; ②RTSLK=③

w rw时,企业rMPMP= ④上述说法都对 Wr12、脊线以外的区域的等产量曲线斜率都为()

①正值 ②负值 ③零 ④不确定

13、等产量曲线一般( )向原点,其斜率为( ) ①凸,正②凹,负 ③凸,负④凹,正 14、脊线以上区域的资本边际产量为() ①正值 ②负值 ③零 ④任意值

15、对等产量曲线来说,距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越( )

①多 ②少③不变 ④不确定

16、、在等产量曲线(横轴代表L、纵轴代表K)的右下区域( ) A、MPK大、MPL小 B、MPK小、MPL大 C、MPK和MPL一样 D、无法比较

四、简答题

1、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产量条件下实现最小成本的最优要素组合原则。

2、在一条既定的等产量曲线上,为什么随着劳动对资本的不断替代,边际技术替代率RTSLK是递减的?

3、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成本条件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原则。

4、简述扩展线和等斜线的区别与联系?

5、作图分析曲线MP、AP、TP三者之间的关系?`

五、计算题

1、写出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ALαK1-α关于劳动的平均产量和劳动的边际产量的生产函数。

2、假定厂商的和产函数为Q=min(3K,4L),如果r=4,W=1,问达到12单位产量的最优成本为多少?

3、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L2/3K1/3,劳动的价格W=2,资本的价格r=1,求:当成本C=3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K和Q均衡值。

4、假定生产函数为Q=21L+9L2-L3求总产量极大值时雇佣劳动的数量和平均产量达到极大值时雇佣劳动的数量;当L=3时,计算相应的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值。(L表示投入的劳动小时数)

5、已知生产函数分别为:(1)Q=K2L (2)Q=Min(3K,4L) 对上述函数分别求解:(A)、厂商的长期扩展线函数 (B)、当w=1、r=4,Q=10时使成本最小的投入组合

第五章 成本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正常利润 2、机会成本3、显性成本 4、隐含成本 5、边际成本6、外在不经济 7、规模内在不经济 8、规模内在经济 9、经济利润 10、 长期平均成本 11、固定成本 12、 外在成本 13、包络线14、外在经济 二、判断题

1、 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SAC曲线和LAC曲线均表现为U 型曲线特征。

2、 当边际成本底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上升。

3、 当产量Q=99单位时,TC=995元,如Q增加到100单位时,AC=10 元,由此可知MC=15元。

4、 在从原点出发的射线与TC曲线的切点上,对应的AC值最小。 5、 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 本(AVC),那么产量增加后AVC将减少。`

三、单项选择

1、对应于边际报酬的递增阶段,STC曲线( ) ①以递增的速率上升;②以递增的速率下降 ③以递减的速率上升;④以递减的速度下降

2、某厂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金被视为()

①显性成本②隐含成本③经济利润 ④边际成本 3、短期内在每一产量上的MC值应该()

①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 ②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 ③既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又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 ④既不同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也不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 4、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先降后长的形状,形成这种特征是由()决定的。 ①外在经济②外在不经济 ③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④主要由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所决定。 5、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先降后升的U型的原因是() ①边际报酬减规律的作用

②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所决定 ③长期生产中的规模不经济所决定

④主要由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不经济所决定。

6、以下关于短期生产函数和短期成本函数存在的对应关系,表述错误是的() ①边际报酬的递增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减阶段; ②边际报酬的递减阶段对应的是边际成本的递增阶段; ③边际报酬的极大值对应边际成本的极小值; ④边际报酬的极大值对应边际成本的极大值。 7、在规模内在经济作用下的LAC曲线是呈() ①下降趋势 ②上升趋势

③先上升后下降 ④先下降后上升

8、在任何产量上的LTC决不会大于该产量上由最优生产规模所决定的STC。这句话( )

①总是对的; ②肯定错了;

③有可能对;④视规模经济的具体情况而定。

9、在短期内,随着产量的增加,AFC会越变越小,于是,AC曲线和AVC的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会越来越小( )

①直至两曲线相交; ②决不会相交; ③以至两曲线重合

④到某一点,两者之间的垂直距离会变得越来越大。 10、在从原点出发的射线与TC曲线的相切产量上,必有() ①AC值最小; ②AC=MC;

③MC曲线处于上升段;④上述各点都对。 1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①经济利润也被称为超额利润;

②企业的所有显成本和隐成本之和构成总成本;

③经济利润包括正常利润;

④正常利润是隐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12、对短期生产函数来说,可变生产要素的平均产量APL和平均可变成本AVC之间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

①前者呈递增时,后者呈递减; ②前者呈递增时,后者呈递增; ③前者呈递减时,后者呈递减; ④前者的最高点对应后者的最高点。

13、在LAC曲线与一条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相切的产量上必定有() ①相应的LMC曲线和代表最优先生产规模的SMC曲线的一个交点,以及相应的LTC曲线和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TC曲线的一个切点;

②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达最低点; ③LAC由线达最低点; ④LTC由线达最低点。

14、以下属企业生产的隐成本的是( ) ①某厂商雇佣工人所支付的工资; ②向银行支付贷款利息; ③向土地出租者支付地租; ④厂商亲自管理企业应付的工资。 四、简答题

1、举例说明机会成本在经济决策中的重要意义?

2、作图分析AC、AVC和MC三条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

3、有人说,LAC曲线是SAC曲线的包络线,有示长期内在每一产量 上厂商都将生产的平均成本降到最低水平,所以,LAC曲线应该相切于所有的SAC曲线的最低点。你认为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4、试分析规模报酬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的关系?

5、假定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TC(Q)=Q3-10Q2+17Q+66, (1)指出该短期成本函数中的可变成本部分和不变成本部份,

(2)写出下列相应的函数:

TVC(Q),AC(Q),AVC(Q),AFC(Q)和MC(Q)

6、请填补完成下列图表:

Q TC 1 2 3 4 5 6 TFC TVC AVC AFC AC 100 900 850 800 900 MC 700 1500 7 8 7900 1300 9 1400

五、计算题

1、假如某人以8000元购买一辆新轿车,预计使用一年后能以5000地的价格出售。为了购买车,他从银行提取了年利率为12%的一年期定期存款付车款和480元保险费,若在这一年中他能驾车行驶15000公里,并为每公里支付0。2元的汽油、润滑油、修理费等。请计算:(1)拥有和使用这辆车的年总成本;(2)固定成本;(3)每公里的平均成本。

2、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Q)=0.04Q3-0.8Q2+10Q+5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

3、如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KL,K=4,r=25,W=10,求:(1)L的投入函数和生产Q的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和边际成本函数。(2)如Q的价格为40,生产者为获取最大利润应生产多少O、此时利润为多少?

4、设某厂商边际成本函数为MC=Q+4,求其平均可变成本函数。

5、(1)假定有平均成本函数AC=TVC、MC、AFC、AC、。

100-3Q+4Q2,Q=2时,请计算TC、TFC、Q(2)假定平均成本函数AC=Q2-10Q+30+

20,Q为何值时,AVC达最小值。 Q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一、名词解释

1、市场与行业 2、收支相抵点

3 、边际收益 4、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5、停止营业点 6、完全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7、完全竞争市场8、总收益

9、边际收益 10、成本递减行业11、成本递增行业 12、完全竞争行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13、生产者剩余 二、判断题

1、一个完全竞争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该行业中每个厂商的供给曲线的水平相加之和。

2、虽然固定成本可能是净亏损的原因,但它不会是停产的理由。

3、由于在长期内完全竞争的厂商的利润总为0,所以它不愿为能降低成本的发明支付任何费用。

4、当一个完全竞争的行业行于长期相衡时,每个厂商都在LAC的最低点运行。由于LAC极小意味着规模报酬不变,因此该竞争性行业是一个成本不变行业。

5、如果一个完全竞争的厂商在短期内发现他的平均成本的可能最小水平都高

于产品的价格,那么该厂商将停产。

6、在完全竞争市场,需求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是某行业厂商数目不再变化的条件。

7、在一般情况下,厂商得到的价格若底于平均变动成本就停止营业。 三、单项选择

1、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列哪个行业最接近完全竞争行业。() ①自行车行业②玉米行业 ③糖果行业 ④服装行业 2、当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实现长期均衡时,每个企业() ①都实现了正常利润 ②利润都为零

③行业中没有任何厂商再进出 ④以上说法都对

3、如果在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上,AR小于SAC,但大于AVC,则厂商() ①亏损,立即停产②亏损,但可继续生产

③亏损,生产或不生产都可以④获得正常利润,继续生产 4、完全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它表示() ①完全竞争厂商可以通过改变销售量来影响商品价格 ②完全竞争厂商只能接受市场价格

(3)、完全竞争厂商可以不接受市场价格 (4)、以上均错 5、在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上必然有() ①MR=LMC≠SMC,其中MR=AR=P ②MR=LMC=SMC≠LAC,其中MR=AR=P ③MR=LMC=SMC=LAC≠SAC,其中MR=AR=P ④MR=LMC=SMC=LAC=SAC,其中MR=AR=P

6、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是( ) ①SMC曲线上超过停止营业点的部分 ②SMC曲线上超过收支相抵点的部分

③SMC曲线上的停止营业点和超过停止营业点以上的部分 ④SMC曲线上的收支相抵点和超过收支相抵点以上的部分 7、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总收益曲线的斜率为() ①固定不变②经常变动③1④0 8、在厂商停止营业点上,应该有() ①AR=AVC ②总亏损等于TFC ③P=AVC④以上说法都对

9、假定在某一产量水平上,某厂商的平均成本达到了最小值,这意味着() ①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②厂商获得了最大的利润 ③厂商获得了最小利润 ④厂商的超额利润为零

10、若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产量变化方向相同,则该行业是( ) ①成本不变行业 ②成本递增行业 ③成本递减行业 ④以上任何一个

11、某完全竞争行业的产品价格和供给量在长期内成同方向变动,则该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呈( )

①水平②向右下方倾斜

③向右上方倾斜 ④以上都不对

12、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 ①水平直线 ②自左向右上方倾斜 ③垂直于横轴 ④自左向右下方倾斜

13、成本不变行业中,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均衡状态下,产量的增加量() ①完全来自新企业 ②完全来自原有企业 ③要么完全来自新企业,要么完全来自原有企业 ④部分来自新企业,部分来自原有企业 四、简答题

1、为什么完全竞争中的厂商不愿为产品做广告而花费任何金钱?

2、短期内,当一家完全竞争性厂商的最优产量为零时,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3、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是重合的?

4、怎样理解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AVC曲线最低点的部分?

5、为什么很高的固定成本会是厂商污损的原因,但永远不会是厂商关门的原因?

6、作图分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7、作图说明为什么MR=MC是厂商利润最大化(或亏损最小)的条 件?

8、在完全竞争的行业中实现了长期均衡时,厂商的经济利润是否为零, 为什么?

五、计算题

1、设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供给函数分别为Qd=5000-2000P和Qs=40000+3000P, 求(1)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 (2)个别厂商的需求函数。

2、已知某完全竞争的成本不变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LTC=Q3-12Q2+40Q,试求:当市场价格为P=100时,厂商实现MR=LMC时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

3、

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Q3-

6Q2+30Q+40,当产品价格P=66时,试求利润极大值时的产量及利润总额。

4、

设某完全竞争行业有100个相同的厂商,没个厂商的成本函数为

STC=0。1q2+q+10, 求(1)市场供给函数 (2)如市场需求函数为Qd=4000—400P,求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 (3)如对每单位产品征收0。9元的税,此时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又是多少?厂商和消费者各承担若干?

5、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04Q3-0.8Q2+10Q+5,试

求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第七章 非完全竞争市场

一、名词解释

1、垄断竞争市场2、多余的生产能力3、理想的产量 4、纯粹寡头行业5、寡头市场 6、垄断市场 7、不完全竞争市场 8、生产集团 9、自然垄断

10、主观需求曲线 11、客观比例需求曲线 12、弯折的需求曲线 13、纳什均衡 14、占优策略 二、判断题

1、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所面临的dd曲线在所有价格水平下都更缺乏弹性 2、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的主要区别在手垄断竞争的市场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

3、在长期,垄断竞争厂商得不到超额利润,所以,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一样是一种有效的市场。

4、如果垄断者生产的商品具有线性的、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向消费者征收从价税,会使该商品价格以税收量为度上升。

5、在长期均衡条件下,如果垄断产品的需求下降,价格在长期比在短期下降得更多。

6、进入古诺垄断行列的进入成本越高,长期均衡时的垄断厂商数量越多。 7、古诺双头垄断下的产量高于勾结时的产量。

8、一个垄断者如果具有下列长期总成本和总收益曲线:TC=0.125Q2+30Q, TR=-0.1Q2+48Q,当最高价格分别为P=42和P=43时,他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在前一价格时比在后一价格时大。

9、古诺垄断条件下的厂商越多,行业的产量越高。

10、囚徒困境说明个人的理性选择不一定是集体的理性选择。 11、博弈的参与者往往不止两人,还包括该博弈规则的制定者。 12、博弈均衡就是局中人都不再改变自己策略时的状态。

三、单选题

1、完全垄断者如果有一线性需求函数,总收益增加时() ①边际收益为正值且递增 ②边际收益为正值且递减 ③边际收益负值 ④边际收益为零 2、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的假定有( ) ①行业内寡头厂商们之间是有勾结的

②行业内某个寡头厂商提价时,其它寡头厂商都会仿效 ③行业内某个寡头厂商降价时,其它寡头厂商都会仿效 ④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3、如果在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d=5,商品的价格为6,则相应的边际收益MR为( )

①7.5 ②4.8 ③1 ④24

4、在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时,垄断厂商可以() ①亏损②利润为零③获得利润 ④上述情况都可能存在

5、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时,() ①厂商一定能获得超额利润 ②厂商一定不能获得超额利润 ③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④取得超额利润,发生亏损及获得正常利润三利情况都可能发生 6、垄断竞争厂商实现最大的利润的途径有() ①调整价格从而确定相应产量

②品质竞争 ③广告竞争④以上途径都可能

7、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点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 ) ①上升阶段 ②下降阶段 ③水平阶段 ④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8、在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产量上可以有() ①P大于LAC ②P小于LAC

③P等于最小LAC④以上情况都可能存在 9、市场需求增加时,垄断厂商会( )

①增加产量以增加边际收益 ②增加产量以提高价格 ③降低产量以增加边际成本 ④减少产量以降低价格 10、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时,必然有( ) ①价格大于长期平均成本

②在均衡点上,主观需求曲线上的弹性大于客观需求曲线上的弹性 ③资源在广告中浪费

④边际成本等于实际需求曲线中产生的边际收益 11、垄断厂商利润极大时( ) ①P=MR=MC ②P>MR=AC ③P>MR=MC④P>MR=AC

12、完全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为直线时,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为平均收益曲线斜率的()

①2倍 ②1/2倍 ③1倍④4倍 13、在垄断厂商的最优产量处( )

①P=MC ②P=SAC的最低点的值③P最高④MR=MC

14、在斯威齐模型的弯折需求曲线上,拐点两边的需求弹性是( ) A、左边弹性大右边弹性小 B、左边弹性小右边弹性大 C、左右两边弹性一样D、以上均不对 四、简答题

1、简述垄断竞争厂商的两条需求曲线的含义及其关系?

2、简述垄断厂商的收益曲线的特征?

3、为什么MR=MC是垄断厂商实现最大利润的均衡条件?

4、比较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与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5、说明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以及为什么垄断厂商在长期均衡时可以获得经济利润?

6、为什么只有垄断厂商才能实现价格歧视?在分割的市场上垄断者的价格和销售量与市场的需求弹性有什么关系?

7、

8、作图分析“弯折的需求曲线”?

比较不同市场结构的经济效率?

五、计算题

1、假定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函数为P=9400-4Q,成本函数为TC=4000+3000Q,求该厂商均衡时的产量和价格。

2、假定垄断者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100-4Q,总成本函数为TC=50+20Q,求垄断者利润极大化时的利润、产量、价格。

3、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中的长期(集团)均衡价格为P,且P=LAC,已知代表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需求曲线分别为:LTC=0.0025Q3-0.5Q2+384Q,P=A-0.1Q,A是集团内厂商人数的函数,求解长期均衡条件下,(1)代表厂商均衡价格和产量,(2)A的数值。

4、竞争市场中某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LTC=0。001Q3—0。425Q2+85Q,

销售产品的客观需求曲线为Q=300—2。5P,如果生产集团所有厂商按同样比例调整其价格, 求(1)厂商长期均衡的产量和价格(2)厂商主观需求曲线上长期均衡点的价格弹性(3)如需求曲线是线性的,导出厂商长期均衡时的主观需求曲线。

5、设完全垄断厂商的反需求函数为P=16—Q, 求(1)、垄断厂商出售8单位产品的总收益 (2)、如垄断厂商实行一级价格歧视,这时的总收益又为多少?厂商因而获取的消费者剩余为多少? (3)如垄断厂商实行二级价格歧视,对前4个单位产品每个定价12元,后4个单位产品每个定价8元,此时厂商获取的消费者剩余又为多少?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一、名词解释

1、平均要素成本 2、边际产品价值 (VMP) 3、边际要素成本(MFC)4、边际收益产品(MRP)

二、判断题

1、厂商对一一种要素的长期需求曲线比短期需求曲线更具价格弹性。 2、如果所有的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那么资源配置将满足边际生产力的原则。 3、如果厂商购买要素Z的数量达到MRP(Z)=W,那么资源的配置就总是有效的。

4、对于竞争性劳动市场,如果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高于市场均衡工资,必然会引起失业。

5、如果用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商品的需求增加了,这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将向右方移动。 3、

假`定厂商使用先进的机器设备取代劳动,劳动的需求曲线将向右方移

动。 4、

在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上,利润最大化要素使用原则是产品价格等于要

素边际产值。 三、单选题

1、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和要素市场中营的厂商,其总利润达到最大的条件为( )

①Px=MCx且MCx上升 ②③④

MPaPMb = PaPbMPaMPb1== PaPbMCxMPaMPb11(设厂商以要素a、b生产商品X) ???PaPbMCxPx2、假定一个厂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当投入要素价格为5元,该投入的边际产量为1/2时获得了最大的利润,那么,商品的价格一定是( )

①2.5元 ②10元 ③1元 ④0.1元

3、已知生产要素的组便是10A—30B—20C,产量是200,如果生产要素的组合变成10A—31B—20C,产量增加到203,由此可知( )

①要素A的边际物质产品等于3 ②要素B的边际物质产品等于3

③要素C的边际物质产品等于3 ④以上都不正确 4、下面不属于边际生产力理论的是( ) ①总产值总于所有要素的报酬之和 ②要素报酬取决于要素所生产的边际产量

③如果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那么,资源配置就是有效率的 ④以上均非

5、假设生产某种商品需要使用A、B、C三种生产要素,当A的投入量连续增加时,它的边际物质产品( )

①在B和C的数量及技术条件不变时将下降

②在技术条件不变,但B和C的数量同比例增加时将下降 ③在任何条件下将下降 ④第一、二两种说法都对

6、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 ①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递减 ②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③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 ④以上均非

7、为了得到厂商多个可变要素中一个要素的需求曲线,我们必考虑( ) ①要素价格变化的内部效应 ②要素价格变化的外部效应 ③垄断剥削 ④垄断购买剥削

8、在要素市场上下列哪些不是完全竞争的假定( ) ①生产中用的要素都是同质的 ②有许多要素的需求者和供给者

③所有要素的需求者和供给都拥有充分的信息 ④以上均不是

9、如果厂商处于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且要素A是其唯一的生产要素,则该厂商对要素A的需求曲线由以下( )给出?

①VMPa曲线 ②MPa曲线 ③MFCa曲线 ④以上都不是 四、论述题

1、假如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为什么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可表示为MFC=VMP?

2、解释说明:为什么厂商利润极大化的条件MC=MR可以重新表述为MFC=MRP?

3、在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下,为什么一个行业对某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不是由组成该行业的各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在水平方向加总而成?

4、在微观经济学研究范围内,产品市场理论与要素市场理论有何异同之处?

5、简述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五、计算题

1、某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的可变要素为劳动L,有生产函数Q=40L并以单价

5元的水平出售其产品,若该厂商每期有50元固定成本,并为每增加的一单位劳动支付25元,该厂商的均衡投入量是多少?能获多少利润?

12、假定完全竞争企业短期生产函数为:Q=48L+4L2-L3,若该企业

3出售产品价格为2元,当单位劳动价格为78元时,该雇佣多少劳动?

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一、名词解释

1、租金 2、经济租 3、准租金 4、地租 5、基尼系数6、洛伦茨曲线 二、判断题

1、租金与准租金的区别在于:前者指长期内供给数量固定不变的要素价格,

后者指短期内供给数量固定不变的要素价格。

2、经济学上的资本可以定义为:由经济制度本身生产出来并被用作投入要素以便进一步生产的更多的商品和劳务的物品。

3、如果一个熟练工人每个小时的生产量是不熟练工人的两倍,并且假定所有的市场是完全竞争和长期均衡的,那么,这个熟练工人的工资率将是不熟练工人的两倍。

4、如果女工与男工有相同的生产力,但女工的均衡工资低于男工。在这种情况下,禁止工资差别会导致女工就业水平的下降。

5、经济租金的大小显然取决于要素供给曲线的形状。

6、地租是当所考虑的资源为土地时的租金,而租金则是一般化的地租。 7、基尼系数不会大于一,也不会小于零。

8、一般来说,洛伦兹曲线的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程度越不平等。 9、如果男女工具有相同的生产力,那么不会有厂商以不同的工资率雇佣他们,因为以低工资工人取代高工资工人总是有利可图的。

10、一个竞争性的厂商,在其最后雇佣的那个工人所创造产值大于其雇佣的全部工人的平均产值时,他必定没有实现最大的利润。

11、即使劳动的边际物质产品保持不变,一个垄断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仍然是向下倾斜的。

三、单选题

1、下列判断除哪一句外都是错误的( )

①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PL)的提高将导致就业量的增加

②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总是具有负值斜率,而劳动供给曲线既可能呈正值斜率又可能呈负值斜率

③在所有市场条件下,法定最低工资率的提高将导致就业量的减少 ④劳动的非流动性总是导致垄断剥削。

2、准租金与厂商的总利润相比( ) ①相等②前者大 ③后者大 ④均有可能

3、假设某歌唱演员的年薪为10万元,但若她从事其它的职业,最多只能得到3万元,那么该歌唱演员所获的经济租金为( )

①10万元 ②7万元 ③3万元 ④不可确知

4、既要提高工资又要避免失业增加的希望在下列哪一种情况下容易实现() ①劳动的需求富有弹性 ②劳动的供给富有弹性 ③劳动产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④劳动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 5、正常利润是()

①经济利润的一部分②经济成本的部分 ③隐含成本的一部分 ④ ②和③都对

6、设有甲乙两类工人,甲类工人要求的工资率为250元/月,乙类工要求的工资率为200元/月,某厂商为了实现最大利润,必须雇佣甲乙两类的工人,并支付每个工人250元/月的工资,由此可知,甲乙两类工人得到的月经济租金( )。

①分别为250元,200元 ②均为250元 ③均为50元 ④分别为0元,50元

7、下面哪一种情况下有可能带来经济利润?( ) ①商品的供给量很大 ②商品的需求量很小 ③厂商有效地控制了商品的供给 ④以上均对 8、下列判断哪些是错误的( )

①经济地租属于长期分析,而准地租属于短期分析

②经济地租系对某些特定要素而言,而经济利润现时是对整个厂商来说的 ③厂商存在经济利润,则其要素存在经济地租

④一种要素在短期内存在着准地租,并不意味着长期中也存在着经济地租。 四、论述题

1、为什么劳动这种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

2、在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情况下,作图说明可以变动的生产要素(如劳动)的价格是怎样由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的,由此决定的价格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有何关系?

3、

4、

五、计算题

说明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的区别? 要评述生产要素边际生产力的分配理论?

1、已知劳动是唯一的可变要素,生产函数为Q=A+ aL-bL2,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劳动的价格为W,试推导证明:(1)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函数为L=a/2b-W/2bp,(2)厂商对劳动的需求量与工资反方向变化,(3)厂商对劳动的需求量与产品价格同方向变化。

2、设某厂商只把劳动作为可变要素、其生产函数为Q=-0.01L3+L2+36L,Q为每天产量,L为工人的日劳动小时数,所有市场均为完全竞争的,单位产品价格为0.10美元,小时工资率为4.80美元,试求当厂商利润极大时(1)厂商每天将投入多少劳动小时?(2)如果厂商每天支付的固定成本为50美元,厂商每天生产的纯利润为多少?

3、假设某特定劳动市场的供需曲线分别为:DL=6000-100W,SL=100W,则(1)均衡工资为多少,(2)假如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课以10美元的税,则新的均衡工资变为多少?

4、假定对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为DL=-10W+150,劳动的供给曲线为SL=20W,其中SL、DL分别为劳动市场的供给、需求的人数,W为每日工资,则(1)在这一市场中,劳动与工资的均衡水平为多少?(2)假如政府希望把均衡工资提高到6元/日,其方法是将钱直接补巾给企业,然后由企业给工人提高工资。为使职工平均工资由原来工资提高到6元/日,政府需补贴多少给企业?新的

就业水平是多少?企业付给职工的总补贴将是多少?

5、如果劳动的边际产量为100/L,资本的边际产量为50/K,工资为5元,资本的价格是100元,产品的价格是12元,一个完全竞争的厂商需要多少资本和劳动?

6、一厂商生产某产品,其单价为10元,月产量为100单位,每单位产品的平均可变成本为5元,平均不变成本为4元,试求其准租金和经济利润,两者相等吗?

7、某农场主决定租进土地250英亩,固定设备的年成本为12000美元(包括利息、折旧),燃料、种子、肥料等的年成本为3000美元,生产函数为Q=-L3+20L2+72L,Q为谷物年产量(吨),L为雇佣的劳动人数,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均系完全竞争,谷物价格每吨75美元,按现行工资能实现最大利润的雇佣量为12人,每年的最大纯利润为3200美元,他经营农场的机会成本为5000美元,求解:(1)每个农业工人的年工资为多少?(2)每英亩土地支付地租多少?

第十章 福利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1、社会无差异曲线2、帕累托最优状态 3、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4、效用可能性曲线5、契约曲线 6、福利经济学

7、社会福利函数 8、市场社会主义9、生产可能性曲线 二、判断题

1、同时满足三个帕累托最优条件的状态,必然是社会福利最大的状态。 2、社会福利函数具有同个人效用函数同样的性状。

3、阿罗不可能性定理说明,在有独裁的经济中则可建立社会福利函数,但这个福利函数并不能真正反映社会的偏好。

4、尽管已有阿罗不可能性的定理,然而经济学家还是经常利用这种或那种福利函数来表示关于资源配置的判断。

5、契约曲线之得名是由于它是所有可能的契约之和。

6、对于福利最大化来说,完全竞争的长期均衡条件是必要的,又是充分的。

7、建立社会是福利函数的目的在于试图在放用可能性曲线上寻找社会福利最大的点。

8、为了达到交换帕累托最优,必须合任何只消费两种商品的消费者所消费的这两种产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9、福利经济学既有规范分析法,又有实证分析法。

10、公共选择取代私人选择、或者说以政府替代市场,只不过是两劣相权取其轻罢了。

11、为了达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就必须使任何使用两种生产要素的厂商的这两种要素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即使这两个厂商生产的产品很不相同。

12、阿累不可能性定理表明不存在一种把个人偏好加总成为社会偏好的理想方法。

三、单选题

1、在两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满足生产和交换帕累托最优条件的是()

①RPTxy=Px/Py ②A与B的RCSxy=Px/Py ③RCSAXY =RCSBXY ④RPTxy=RCSAXY=RCSBXY

2、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2,那么有可能发生()。

①乙用X向甲交换Y ②乙用Y向甲交换X ③甲和乙不会交换商品 ④以上均不正确

3、导出下列哪一条曲线必须作出道德的或价值的判断?( ) ①产品转换曲线 ②消费契约曲线 ③社会无差曲线 ④效用可能性边界

4、两种商品在两个人之间分配,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的为( ) ①不使其他个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

②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

③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④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5、在两个人(甲和乙)、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交换帕累托最优条件为( )

①对甲和乙,RPTxy=RCSxy ②对甲和乙,RCSxy=Px/Py ③RCS甲xy=RCS乙xy ④上述所有条件

6、产品转换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导出的?( ) ①消费契约曲线 ②效用可能性曲线 ③社会福利曲线 ④生产契约曲线

7、假定对于既定数量的苹果和桔子,小王更喜欢苹果,小李更喜欢桔子,水果的价格对两人来说是相同的,在效用最大化时( )

①小王的苹果对桔子的边际替代率大于小李的 ②小王将消费比他拥有要多的桔子 ③两人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④ 只有②和③正确 四、问答题

1、试用数学证明交换帕累托最优条件(可以两个消费者A和B,两种商品Q1、Q2为例)。

2、作图说明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3、试述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

4、试述社会福利函数的基本内容,说明福利经济学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第十一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一、名词解释

1、科斯定理 2、反托拉斯法 3、信息不完全假定 4、市场失灵 5、外部影响 6、私人物品 7、公共物品 8、寻租 二、判断题

1、一般用“成本—收益分析”来评估是否值得生产某项公共物品。

2、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曲线由生产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曲线表示

3、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可由公共物品的个人需求曲线从水平方向相加而得。

4、信息不完全的消费者一般用价格来判断商品的质量,导致最优价格高于供求均衡价格,该均衡价格所决定的产量从社会的观点来看是不足的。

5、公共物品消费的非竞争性表明增加的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0。 6、微观经济政策是针对市场失效而产生的。 7、政府提供的物品一定是公共物品。

8、税收和补贴制度一般可以设计成能导致市场经济从帕累托非最优配置到达帕累托最优配置。

三、单选题

1、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一般被认为是( ) ①外部影响 ②垄断 ③公共物品④上述所有条件 2、以下( )属于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①某工厂向周围农庄排放工业废气

②甲某为庆贺自己中大奖,在住宅区自己的阳台上放了数百元的鞭炮 ③乙某看不惯脏乱的状况,经常在自己所住的单元楼梯上和单位大院内清扫垃圾

④某单位为了解决门前公路交通拥挤状况,投资拓宽路面 3、下列()不是导致“免费搭车”的原因之一。 ①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

②某个消费者符合“理性人假设” ③某个消费者没有理性

④为了少支付价格或不支付价格,消费者会隐瞒自己对公共物品的偏好

4、可用()纠正外部影响的后果。

①政府税收和津贴 ②规定市场主体财产权 ③使企业合并 ④上述所有情况

5、运用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效应的困难不在于( )

①有的共有财产,如公海中移动的鱼群等,无法明确其所有者 ②交易成本不会为0 ③财产的最初归属不公平 ④法律不健全

6、外部经济效应可产生于( )

①消费行为而不是生产行为 ②生产行为而不是消费行为 ③消费行为和生产行为 ④上述均不正确 7、有关信息经济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信息不完全使生产者不能充分理解自己的生产函数,消费者不能充分了解自己的偏好函数

②信息不完全导致资源配置无效

③由于信息本身的特点,市场机制无法产生足够的信息并有效地配置资源 ④ ①、③是错的

8、以下有关公共物品市场的描述,( )是错误的。

①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可用公共物品的个人需求曲线垂直相加而得 ②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可通过公共物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水平相加而得 ③公共物品的市场供给曲线可以由生产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曲线表示 ④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公共物品的最好产量

9、某一活动存在正的外部性是指该活动的( ) A、私人收益大于社会收益B、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 C、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D私人成本大于社会成

10、按照科斯定理,大城市中产生空气污染是因为( ) A、造成污染的人没有住在城里 B、没有人对干净的空气有可实施的产权 C、城市居民对干净的空气不感兴趣 D、以上均正确 四、问答题

1、外部影响的存在是如何干扰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的?解决外部影响的措施有哪些?

2、为什么当政治家以权谋私现象严重时,我们不应从政治家本人身 上找原因,而应从制约机制或体制上找原因?

3、能靠市场来提供公共物品?

4、什么是寻祖行为?为什么说寻祖行为会造成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扭曲?

5、举例说明垄断是如何造成市场失灵的?

6、校禁止教师给学生及格或不及格的成绩,学校对自己行为辩

解时说:学生在没有因不及格而退学的压力时,他们的表现会超过平均水平,希望所有的学生都得到优和良。如果目标是把总成绩提高到良或以上水平,学校这一做法是不是一项好的决策?结合道德风险进行分析?

五、计算题 1、

苹果园旁边是养蜂场,设A为苹果产量、H为蜂蜜产量,果园的

产成本为C=A2/100—H,蜂场的为C=H2/100,且苹果价格为3元、蜂蜜价格为2元。求:(1)如果苹果和蜂蜜独立经营,其产量各为多少? (2)如果苹果园和蜂场和并,其产量各为多少? (3)对社会来说,蜂蜜最佳产量应是多少?如它们分开经营,为引导蜂场生产最佳产量,对蜂蜜的价格补贴营是多少?苹果园愿否提供这一补贴?

2、流域生长大量龙虾,需求曲线为P=0.401—0.0064Q,边际社会成本为MCS=-5.645+0.6509Q,边际私人成本为MCP=-0.357+0.0573Q,假定没有进入限制,试求 (1)实际捕捉量 (2)有效捕捉量 (3)自由进入带来的社会福利損失

3、某社会只有三个成员,其对公共物品的反需求函数分别为P1=100—Q, P2=100—2Q P3=100—3Q,每单位公共物品的成本为4元。求(1)社会对公共物品的反需求函数 (2)社会公共物品的最优数量是多少 (3) 每个成员愿意支付的价格是多少

参考答案 第一章 导 论

一、 名词解释

1、“经济人”法则:所谓经济人是指,以自利为前提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经济人假设”包含三个基本命题:(1)经济人是自私的,即追求自身利益是驱策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2)经济人在行为上是理性的,具有完备或较完备的知识和计算能力,能视市场和自身状况而使所追求的个人利益最大化。(3)只要有良好的制度保证,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会无意而有效地增进社会公共利益。

2、稀缺:指物品在超越免费供应时人们对它仍然有需求。即该物品在市场上保持一个正值价格。

3、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采用个量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经济资源配置问题的一系列有内存联系的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问题是价格问题,因此,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价格理论。

4、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又被称为“大经济学”,它研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关系,要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社会的总产量、总收入、价格总水平和就业量等进行分析。、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和就业分析为中心,因而也被称为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

5、实证经济分析:指在解释经济运行时,采用类似自然科学研究的分析方法,把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看成是具有函数关系或相关关系的一些变量。通过分析这些变

量之间的关系,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经济问题“实际是怎样解决的”,并借以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

6、规范经济分析:指以一定价值判断和伦理标准为基础,将带有价值判断色彩的标准作为建立经济理论的前提,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或“应该是怎样解决的”。

7、经济物品:指需要付出代价才能获得的物品。经济物品的供应不足以满足所有人。

8、萨伊定律:即法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萨伊(1767――1832)提出的,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从而把市场机制推到了极优越的地位上。其主要内容是:(1)萨伊认为,在分工的条件下,每个人都是为别人而生产,生产越多供给越多,则对别人产品需求越多,在交换中,货币只起一个短暂的媒介作用,卖主得到货币马上又会购买产品,所以卖主就是买主,供给者同时就是需求者;

(2)萨伊认为,任何生产的增加必定会产生同量的收入与支出的增加,同时由生产赚得的额外收入会购买额外的产出,故产品无论如何增加都不会出现过剩的经济危机;

(3)萨伊认为,每个要素所有者都希望自己拥有的生产要素被使用,如果不被使用就会降价,直至被使用,所以不会出现失业。

9、混合经济:新古典综合派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由“私营”和“公营”两部分组成,前者的不足之处可以由后者来弥补,因此他们将现代资本主义称为“混合经济”。 10、生产可能性边界:指社会在现有技术水平上充分有效地利用一切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的组合。 二、判断题

1、× 2、√ 3、×

三、选择题 1、C 2、D 3、B

四、问答题

1、 答:经济学家认为,人类之所以有经济行为,是由于人类的欲望以及由此引起的对物品和劳务的需要是无限的,而用以满足无限需要的手段,即及以提供这些物品和劳务的资源是稀缺的,这就产生了如何分配使用这些有限而又有多种用途的资源来满足轻重缓急各不相同的无限需要的问题,也就是“配置”资源的问题。人类社会面临的基本经济问题就是如何合理配置稀缺的资源以满足人类无限多样的需要。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实现的,因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何时生产和为谁生产,都是由市场价格决定的。什么产品价格上升,人们就多生产一些,即社会多分配一些资源到这些产品的生产上。如何生产这些产品,即生产这些产品时用多少这种要素或那种要素,也是由要素的价格决定的。为谁生产则在相当程度上是一个收人分配问题。要素的所有者把其资源出售给谁,也要看要素的价格。要素在哪种产品生产上所获得的报酬高,要素所有者就把要素出售给哪种产品的生产者。可见,为谁生产即收人分配问题,也是由市场价格决定的。因此,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使人类需要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一门社会科学。

2、 答:经济学中均衡的含义是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在外界条件不变煌情况下,各个经济决策者所做出的决策正好相容,都不愿意再调整自己的决策,从而不再改变其经济行为。 3、 答:规范经济学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预先提出某些准则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构建经济理论的前提、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而实证经济学则企图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或“怎么样”的问题。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的区别可归纳为以下三点。1)规范经济学在研究经济事物的同时树立一个判别标准,以便能对分析结果作出好与坏的判断。而实证经济学则只对经济运行过程本身作出描述,并不作出好与坏的判断。2、)二者要解决的问题不同。规范经济学要说

明经济事物是否符合既定的价值标准。实证经济学则要解决经济“是什么”的问题,要研究经济变量的规律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并对未来作出预测。3)规范经济学则没有客观性,其结论受到价值标准的影响;实证经济学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其结论可以接受事实的验证。 尽管有上述区别,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二者之间仍具有相互联系的一面。规范经济学以实证经济学为基础,而实证经济学则以规范经济学为指导。实证分析的结果往往要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最终目标,而规范经济学的结论往往又是实证分析的出发点。

4、“稀缺”是经济学研究对象产生的基本问题。经济学家认为,任何社会——不论它的经济制度如何,也不论它处于什么历史时代——经济问题都导源于一个基本的经济事实或矛盾,即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与满足需要的资源的稀缺性。例如,消费者希望从更多的消费品中得到更大的满足,但收入是有限的,因此他们必须 有选择地花费自己的收入;厂商希望提供更多的物品和劳务,实现更多的利润,但厂商所能支配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他们必须节约使用资源;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所拥有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因此有如何合理地使用资源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问题。总之,各种经济问题的根源是资源的稀缺性。如果没有资源的稀缺现象,什么东西都可以无代价地按需而取,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将不存在。 资源的稀缺性迫使人们作出选择,即在资源有限的约束条件下,如何把具有竞争性用途的稀缺资源按需要的比例分配到各个部门中去,以便生产出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各种物品和劳务。这就是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其中,微观经济问题包括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何时生产。宏观经济问 题包括一国的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货币和储蓄的购买力是不变的,还是由于通货膨胀而下降;一个社会生产物品的能力是一直在增长,还是没有改变。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市场均衡价格

一、 名词解释

1、需求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简单地说,它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2、恩格尔定律:如果需求函数中的其它因素都固定不变,随着收入的提高,食品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会不断减少。

3、比较静态分析: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当外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相应的内生变量的数值也会发生变化。这种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内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被称为比较静态分析。 4、需求的交叉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5、 替代品和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之间可以互相代替以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

望,则称它们为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它们为互补品。

6、内生变量:在经济模型中,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7、外生变量:在经济模型中,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

8、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9、需求点弹性: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需求的价格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它指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0、需求函数:是用公式表示的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与影响该需求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需求函数可以由数学形式加以表示。

11、供给函数:是用公式表示的一种商品的供应量与影响这一供给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2、需求量与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而需求量是指对应于一个特定的价格,消费者对商品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13、价格机制:指需求与供给的变动最终将导致均衡价格发生变化。A、商品价格由供求双方共同决定,无论相关因素怎样波动,市场价格最终总会趋向于供求相等的均衡价格;B、当供给不变,需求会引起价格和交易量同方向变化;C、当需求不变,供给会引起价格的反方向变化和交易量的同方向变化;D、当需求与供给同时同方向变动或同时异方向变动,但幅度不一样时,价格和交易量的变化则视具体情况而定。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三、选择题

1、C 2、D 3、A 4、D 5、D 6、B 7、B 8、C 9、C 10、C 11、A 12、B 13、C 14、C

1、答:厂商的销售收人等于商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即TR=P·Q。若令厂商的销售量等于需求量,则厂商的销售收人又可以改写为TR=P·Qd.下面利用图给予简要说明。

在分图(a)中有一条平坦的需求曲线,它表示该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即ed>1.观察该需求曲线上的A、B两点,显然可见,较小的价格下降比例导致了较大的需求量的增加比例。于是有:降价前的销售收人TR1=P1·Q1,相当于矩形OP1AQ1的面积,而降价后的销售收人TR2=P2·Q2,相当于矩形OP2BQ2的面积,且TR1<TR2。也就是说,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销售收人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相类似地,在分图(b)中有一条陡峭的需求曲线,它表示该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即ed<1。观察该需求曲线上的A、B两点,显然可见,较大的价格下降比例却导致一个较小的需求量的增加比例。于是,降价前的销售收人TR1=P1 Ql(相当于矩形OP1AQ1的面积)大于降价后的销售收人TR2=P2·Q2(相当于矩形OP2BQ2的面积),即TR1>TR2。也就是说,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与销售收入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

PP1 P A A P1 B P2 P2D B

D

O Q 0 Q Q1Q2 Q1 Q2

(a) (b)

P P1 P2 B D A

(C)

在分图(C)中的需求曲线上A、B两点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d=1(按中点公式计算)。由图可见,降价前、后的销售收入没有发生变化,即TR1=TR2,它们分别相当于两块面积相等的矩形面积(即矩形OP1AQ1和OP2BQ2相等)。这就是说,对于单位弹性的商品而言,价格变化对厂商的销售收入无影响。

2、答:影响消费者需求的因素的变动既会引起需求的因素都保持不变,也会引起需求的变动,表现在图形上既会是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变动,也会是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

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其他影响需求的因素都保持不变,那么,这会引起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变动,这种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如果某种商品本身价格保持不变,但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变动了,那么,这种变动会引起整个需求曲线的上下移动,这种变动称为需求的变动。

3、高级饭店的供给弹性较小,因此,为了使当日的消费得到保证,消费者需要事先预定。同时饭店这样做可以满足消费者的炫耀性消费的心理,人为制造供不应求;而小饭店供给弹性较大,因此不需要提前预定。

4、此命题正确。因为对于低档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而且,在大多数的场合,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这时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负;而在少数场合,某些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的作用会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于是就会出现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该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为正;当一种商品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作用相等时,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0。

5、答:(1)微观经济学是通过个体经济单位的研究来说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的。

以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为出发点,微观经济学通过效用论研究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并由此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进而得到市场的需求曲线。生产论、成本论和市场论主要研究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并由此推导出生产者的供给曲线,进而得到市场的供给曲线。运用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就可以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并进一步理解在所有的个体经济单位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在市场价格机制作用下,实现经济资源的配置。其中,从经济资源配置的效果讲,完全竞争市场最优,垄断市场最差,而垄断竞争市场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寡头竞争市场比较接近垄断市场。为了更完整地研究价格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市场论又将考察的范围从产品市场扩展到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方面的理论,从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出发,推导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生产要素的供给方面的理论,从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推导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据此,进一步说明生产要素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其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

在讨论了单个商品市场和单个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及其作用之后,一般均衡理论讨论了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的单个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问题。

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微观经济学进入了规范研究部分,即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的一个主要命题是:完全竞争的一般均衡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要讨论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后,微观经济学又讨论了市场失灵的问题。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导致的资源配置的无效率,经济学家又讨论和提出了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2)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主要是论证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能够实现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凯恩斯在《国富论》中写道:“每人都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的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

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他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6、商品的均衡价格表现为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可用教材第28页图2-4与表2-3来说明均衡价格的形成。当市场的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为6元时,商品的需求量为200单位,供给量为800单位。面对这种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商品过剩或超额供给的市场状况,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购买商品,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的供给量。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4元的水平。与此同时,随着价格由6元下降为4元,商品的需求量逐步地由200单位增加为400单位,商品的供给量逐步地由800单位减少为400单位,从而实现供求量相等的均衡数量400单位。相反地,当市场的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由于需求和供给的共同作用,最终会导致商品价格上升到均衡价格4元的水平,同时需求量与供给量达到均衡数量400单位。即当市场上的实际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总存在着变化的力量,最终达到市场的均衡。

7、答:在线性需求曲线的上段,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此时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提价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在线性需求曲线的中点,需求价格弹性等于1,降价或提价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在线性需求曲线的下段,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降价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提价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

8、答: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来说,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价格的下降率,这就使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是增加的。这就是“薄利多销”;而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如农产品来说,当农业丰收使农产品供给量增加时,其价格下降的幅度大于其数量增加的幅度,最后导致农民总收入减少。这就是“谷贱伤农”。

9、答:(1)消费者将增加需求,导致需求曲线外移,均衡价格和销售量都将增加;

(2)由于橙子具有替代性,苹果的需求曲线将外移, 均衡价格和销售量都

将增加;

(3)产量的下降将导致供给曲线向内移动,均衡价格上升,销售量下降; (4)采摘者的增加将使生产成本下降,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销售

量上升;

(5)供给曲线将外移,均衡价格下降,销售量上升。

五、计算题

1、解:将P=35,QS=450及P=30,QS=350代入QS=-δ+γP,得 450=-δ+35γ

350=-δ+30γ

解得δ=250,γ=20,则有QS=-250+20P

将P=35,Qd=50及P=30,Qd=150代入 Qd=α-βP,得 50=α-35β 150=α-30β

解得α=750 β=20,则有Qd=750-20P

将QD=750-20P和QS=-250+20P代入均衡条件Qd=QS,得Pe=25,代入Qd=750-20P或者说QS=-250+20,得Qe=250。即均衡点为(250,25)

2、解:将P=8代入X的需求函数,得QX=40-0.5×8=36,由于X与Y的需求曲线在P=8的点上相交,所以Y的需求曲线必经点(36,8),在这一点X的需求弹性为Edx=-0.5×8/36=-1/9,它的绝对值是Y的需求弹性绝对值的一半,因此有:-1/9=1/2×1/KY×8/36,解得Y之需求曲线斜率为KY=-1,代入点斜式方程得: PY-36=(-1) ×(QY-8),整理得QY=44-PY

3、解(1)将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代入均衡条件QS=Qd,有 50-5P=-10+5P

得Pe=6,代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得Qe=20

所以,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分别为Pe=6,Qe=20。如图所示。

P 10

QS=-10+5P

6 E 2 20

Qd=50-5P 50

Q

-10 0

(2)将需求函数Qd=60-5P和原供给函数QS=-10+5P代入均衡条件QS=Qd,有

60-5P=-10+5P

解得Pe=7,代入Qd=60-5P得Qe=60-5×7=25 所以,均衡数量与均衡价格分别为Pe=7,Qe=25

(3)将原需求函数Qd=50-5P和现供给函数QS=-5+5P代入均衡条件QS=Qd,有 50-5P=-5+5P,解得Pe=5.5,代入Qd=50-5P,得Qe=22.5

所以,均衡数量与均衡价格分别为Pe=5.5,Qe=22.5 4、解:根据中点公式 (P1+P2)/2

Ed=-△Q/△P×—————— ,有

(Q1+Q2)/2 (2+4)/2

Ed=200/2×——————— =1.5 (300+100)/2

(2)P=2时,Qd=500-100×2=300,所以有 Ed=- dQ/dP ×P/Q=-(-100) ×2/300=2/3

5、解:(1)由P=150-6QA得QA=25-P/6,由P=180-3QB得QB=60-P/3 市场需求函数为Qd=QA+QB=(25-P/6)+(60-P/3)=85-P/2

(2)A:P=30时,QA=25-30/6=20,Ed=- dQ/dP ×P/Q=1/6×30/20=0.25 B: P=30时, QB=60-30/3=50, Ed=- dQ/dP ×P/Q=1/3×30/50=0.2 市场:P=30时, Qd=85-30/2=70, Ed=- dQ/dP ×P/Q=1/2×30/70=0.21

第三章 效用论

一、名词解释

1、替代效应: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变动,进而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2、收入效应:指由于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4、 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

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5、序数效用:指把主观满足表达成一种可排序的偏好的方式。序数效用是新古典消费需求理论的基石。

6、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 7、预算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

8、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也可以说,它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9、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10、恩格尔定律:如果需求函数中的其它因素都固定不变,随着收入的提高,食品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会不断减少。

11、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12、吉芬商品:是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其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从而使得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二、判断

1、× 2、× 3、√ 4、× 5、× 6、× 7、× 三、选择

1、C 2、D 3、B 4、D 5、C 6、B 7、A 8、B 9、A 10、B 11、C 12、B 13、C 14、C 15、A 四、问答

1、答:由于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故两者的效用水平是一样的,增加X所增加的效用要等于因减少Y而减少的效用。所以有:MUX·△X=-MUY·△Y

2、答:序数效用论的均衡条件是RCSXY=PX/PY。当RCSXY>PX/PY时,消费者会不断地减少对商品Y的购买,增加对商品X的购买,直到RCSXY=PX/PY。因为此时在维持同样效用水平的条件下,减少Y商品所需要增加的X商品少于Y的减少量。所以此时减少商品Y的购买,增加商品X的购买能使总效用增加。反之,当RCSXY<PX/PY时,消费者会不断地减少对商品X的购买,增加对商品Y的购买,从而使总效用增加。直到RCSXY=PX/PY。

3、对于低档物品来说,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而且在大多数场合,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商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但不少数场合某些低档物品的收入效应会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于是就会出现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商品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情况,这种特殊低档品就是吉芬商品。可见,吉芬商品一定是低档品,但低档品不一定是吉芬商品。

4、答:其原因在于,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逐步增加,消费者想要获得更多的这种商品的愿望就会递减,从而他为了多获得一单位的这种商品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就会越来越少。 5、答:图略(见教材第91页)

如图,E点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因为就无差异曲线U3来说,虽然它代表的效用水平高于无差异曲线U2,但它与既定的预算线AB既无交点又无切点。这说明消费者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无法实现无差异曲线U3上的任何一点的商品组合的购买。就无差异曲线U1来说,虽然它与既定的预算线AB相交于a、b两点,这表明消费者利用现有收入可以购买a、b两点的商品组合。但是,这两点的效用水平低于无差异曲线U2,因此,理性的消费者不会用全部收入去购买无差异曲线U1上的a、b两点的商品组合。事实上,就a点和b点来说,若消费者能改变购买组合,选择AB线上位于a点右边或b点左边的任何一点的商品组合,则都可达到比U1更高的无差异曲线,以获得比a点和b点更大的效用水平。这种沿着AB线段由a点住右和由b点往左的运动,最后一定在E点达到均衡。显然,只

有当既定的预算线AB和无差异曲线U2相切于E点时,消费者才在既定的预算约束条件下获得最大的满足。故E点就是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在切点E,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两者的斜率是相等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就是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可以用两商品的价格之比来表示,故此均衡点E有:MRS12=P1/P2。

6、答:随着消费者对某商品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所以,消费者对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需求价格)也是递减的,即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7、答:(1)基数效用论认为可以用具体数据来衡量,序数效用论则认为效用无法用具体数据来衡量,但可以按偏好大小对物品进行排序;

(2)基数效用论采用商品边际效用和货币边际效用的平衡来分析均衡;而序数效用论则依据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的切点来说明均衡;

(3)基数效用论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导出需求曲线,而后者用价格消费曲线导出需求曲线;

(4)二者均强调边际效用递减,且得出的均衡条件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8、答:可用提高自来水使用价格的办法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因为自来水价格提高,一方面,用户会减少用水;另一方面,可刺激厂商增加自来水的生产或供给。其结果将使自来水供应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或消除。

(1)对生产资源配置的有利影响是节约了用水,可将其用于人们更需要的用途上,从而使水资源得到更合理更有效的利用;

(2)如果城市居民的收入不变,因自来水价格提高所引起支出的增加必然会降低居民的实际收入。 五、计算

1、解: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MUx/MUy=Px/Py

而根据U=3XY2得 MUX=dTU/dX=3Y2

MUY=dTU/dY=6XY

于是有:3Y2/6XY=20/30 整理得Y=4/3X (1)

将(1)代入预算约束条件20X+30Y=540,得 20X+30·4/3X=540 解得 X*=9 代入(1)得 Y*=12

因此,该消费者每年购买这两种商品的数量应该为: X=9,Y=12

将这个最优商品组合代入效用函数,得U*=3X*(Y*)2=3×9×122=3888 它表明:该消费者的最优商品购买组合给他带来的最大效用水平为3888。 2、解:(1)图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X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X=2元,所以,消费者收入I=2×30=60元

(2)图中的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Y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I=60元,所以商品Y的价格PY=I/20=60/20=3元

(3)由于预算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PXX×PYY=I,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X+3Y=60

(4)(3)可以进一步整理得:Y=-2/3X+20,显然预算线的斜率为-2/3 3、解:(1)由已知条件可得: 4PX+6PY=I ① 12PX+2PY=I ②

将I视为常数,解得PX=(I-6PY)/4 ③ 将③代入②,解得:PY=I/8 将PY=I/8代入③,解得:PX=I/16 故预算线方程可写为16PX=I或8PY=I

(2)由PX=I/16与PY=I/8得X与Y的价格比为I/16÷I/8=1/2

第四章 生产论

一、名词解释

1、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2、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3、等产量线:等产量曲线表示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所有生产同一数量产品的劳动和资本投入的组合所构成的曲线。

4、规模报酬:规模报酬属于长期生产的概念,涉及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当企业从最初的很小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的时候,企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这是由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效率的提高。在企业得到了由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产量递增的全部好处后,企业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如果企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

会进入一个规模递减的阶段。主要原因是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使得管理困难。各方面难以协调,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5、边际技术替代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投入量就是边际技术替代率,假设增加的劳动为△L,减少的资本为△K,那么,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 = -△K/△L ,它也就是等产量线上某点的斜率。

6、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表示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

7、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由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提出,其一般形式为:

Q=ALαKβ,当α+β=1时,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α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分额,β为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分额。 8、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其他投入不变时,在生产中不断增加某一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当这种投入的总量小于某一特定数值时,每增加一单位该投入所导致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即边际产量)不断增加;但当可变投入的总量超过特定数值时,每增加一单位可变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是逐渐减少的。

9、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10、扩展线:在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改变成本,等成本线就会发生平移;如果企业改变产量,等产量曲线就会发生平移。这些不同的等产量曲线将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均衡点,这些生产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

11、边际产量:边际产量(MP)表示每增加一单位可变投入所增加的产量,

MP=△TP/△L

12、脊线:指所有等产量曲线上生产要素K的边际产量为零的点的连线以及所有等产量曲线上生产要素L的边际产量为零的点的连线。脊线将等产量曲线上斜率为正的区域与斜率为负值的区域分开。脊线以内的区域为有效经济区域,地此区域内,增加任何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都会导致产量的增加。脊线以外为非经济区域,此时增加要素投入产量反而下降。 二、 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选择题

1、(3) 2、(2)3、(4)4、(3)5、(2)6、(3)7、(1)8、(1)9、(1)10、(1)11、(4)12、(4)13、(3)14、(2)15、(1) 16、(2)

四、1、生产者在既定产量条件下会力求实现最小的成本。

K

A

A/ a A// K1 E b Q

L1B//B/ BL

既定产量条件下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

如图,3条等成本线具有相同的斜率(表两要素的价格是既定的)。但代表3个不同的成本量。但成本线AB代表的成本>等成本线A/B/,成本线A/B/代表的成本>等成本线A//B//。

唯一的等产量曲线Q与其中一条等成本线A/B/相切于点E,这就是生产的均衡点或最优要素组合点。它表示:在既定的产量条件下,生产者应该选择E点的要素组合(OK1,OL1),才能实现最小的成本。

原因:等成本线A//B//的成本较低。但它于Q既无交点又无切点,它无法实现

Q所代表的产量。AB与Q交于a、b点,但AB的成本过多,通过沿Q由a点向E点或由b点向E点的移动,都可获得相同的产量而使成本下降。所以,只有在切点E,才是既定产量条件下实现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

进一步分析等产量曲线Q与等成本线AB的两个交点a点和b点。若厂商开始时在a点进行生产,如图,在a点,│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等成本线斜率│,即在a点,两要素的MRTSLK>ω/γ,如MRTSLK=-d K/d L=3/1>2/1。据不等式左边,在生产过程中,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厂商可用1单位的劳动去替代3单位的资本(因为MRTSLK=-d K/d L=3/1)。而不等式的右边,在生产要素市场上,3单位资本的购买成本却可购买到1.5单位的劳动,(ω/γ=2/1)。于是,厂商因节省了0.5单位劳动的购买成本而得利。不需多购买0.5单位的劳动而使Q不变。使成本C最小化。

相反,若厂商开始时在b点进行生产,如图,在b点│等产量线的斜率│<│等成本线斜率│。表示在b点,MRTSLK <ω/γ,如MRTSLK=-d K/d L=2/4<2/1=ω/γ。此时,厂商可在生产过程中用2单位的资本去替代4单位的劳动。并保持相同的产量水平(因为MRTSLK=-d K/d L=2/4)。而在生产要素市场上,4单位劳动的购买成本可购买到8单位的资本(因为2/1=ω/γ)。于是,厂商因节省了6单位资本的购买而得利。不需多购买6单位的资本而使Q不变。 所以,只要MRTSLK>ω/γ,厂商就会不断用劳动去替代资本,即在图中沿着等产量线Q由a点不断向E点靠近;只要MRTSLK<ω/γ,厂商就会不断地用资本去替代劳动,即在图中沿着等产量曲线Q由b点不断向E点靠近,在以上调整中,厂商不断以更低的成本来生产相同的产量,最后,厂商在MRTSLK=ω/γ时实现生产的均衡。在图中,既定的等产量曲线Q和等成本线A/B/的切点E便是生产的均衡点。

同理:在E点,│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等成本线的斜率│

表示,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从而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同理, MRTSLK=MPL/MPK=ω/γ 所以,MPL/ω=MPK/γ

表示:

为了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厂商应该通过对两要素投入量的不断调整,使得花费在每一要素上的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所带来的边际产量相等。

2、如图,在两要素的投入组合沿着既定的等产量曲线Q0由a点运动到b,c和d点的过程中,劳动投入量等量地也由L1加到L2,再增加到L3和L4。

K K1 a K2 b K3c K4 d QO

L1 L2L3 L4 L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劳动的投入量等量增加 OL2-OL1=OL3-OL2=OL4-OL3

资本投入量的减少量,OK1-OK2>OK2-OK3>OK3-OK4

表示,在产量不变时,在劳动投入量不断增加和资本投入量不断减少的替代过程中,边际技术替代率是递减的。

3、把厂商的等产量曲线和相应的等成本线画在同一平面坐标中,就可以确定

厂商在既定成本下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即生产的均衡点。

K A a

K1 EQ3 Q2

b Q1

O L1 BL 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

图中,唯一的等成本线AB与其中一条等产量曲线Q2相切于点E,该点就是生产的均衡点。表示,在既定成本条件下,厂商应该按照E点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即劳动投入量为OL1和资本投入量OK1。这样,厂商就会获得最大的产量。 为什么E点就是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点呢?这需要分析代表既定成本的唯一的等成本线AB与三条等产量曲线Q1、Q2、Q3之间的关系。先看等产量线Q3,Q3代表的产量高于Q2,但唯一的等成本线AB与Q3既无交点又无切点。表明Q3的产量在既定成本下无法实现的产量。因为厂商利用既定成本只能购买位于AB线上或线内区域的要素组合。再看Q1。Q1与AB相交于a、b两点,但Q1所代表的产量是较低的。因为,此时厂商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只需由a点出发向右或由b点出发向左沿着既定的等成本线AB改变要素组和,就可提高产量。

只有在唯一的等成本线AB和等产量曲线Q2的相切点E,才是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任何更高的产量在既定条件下是无法实现的。任何更低的产量都是低效率的。

再进一步具体分析等产量线Q与等成本线AB的两个交点a点和b点,若厂商开始在a点进行生产。如图,a点│等产量曲线斜率│>│等成本线斜率│,表示在a点上的两要素的MRTSLK>ω/γ,如在a点,MRTSLK=-d K/d L=4/1>1/1=ω/γ。此时,由不等式右边的1/1=ω/γ,可知,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厂商在不改变总成本支出的条件下,减少一单位资本购买就可以增加一单位的劳动购买,而由不等式左边的MRTSLK=-d K/d L=4/1可知,在生产过程中,厂商在减

少1单位的资本投入量时,只需增加0.25单位的劳动投资量,就可以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结果,厂商因为在生产中多得到0.75单位的劳动投入量而使总产量增加。所以,只需MRTSLK>ω/γ,厂商就会在不改变总成本支出的情况下不断地用劳动去替代资本。表现在图中就是厂商的生产会沿着等成本线AB由a点不断向E点靠近。

若厂商开始时在b点进行生产,在b点,等产量线的斜率绝对值小于等成本线的斜率绝对值,这表示在b点的两要素的MRTSLK<ω/γ。如,在b点MRTSLK=-d K/d L=1/4<1/1=ω/γ,与a点做法相反。厂商会在不改变成本总支出的情况下,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以少购买1单位劳动的成本支出去多购买1单位的资本(ω/γ=1)。而在生产的过程中,厂商在减少1单位的劳动投入量时,只需增加0.25单位的资本投入量,就可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因为MRTSLK=-d K/d L=1/4)所以,厂商因为在生产中多得到0.75单位的资本投入量而使总产量增加。所以,只要MRTSLK<ω/γ,厂商就会在不改变总成本支出的条件下不断地用资本去替代劳动。表现在图中就是厂商的生产会沿着等成本线AB由b点不断向E点靠近。

所以,由于边际技术替代率反映了两要素在生产中的替代率,要素的价格比例反映了两要素在购买中的替代率。所以,只要二者不等,厂商总可以在总成本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对要素组合的重新选择,使总产量得到增加。只有在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和两要素的价格比例相等时,生产者才能实现生产的均衡。 所以,在生产均衡点E:

MRTSLK=ω/γ(生产者均衡条件)

表示: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厂商必须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得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这就是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原则。

3、区别:等斜线是一组等产量曲线中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在生产要素价格、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企业改变成本,等成本线就

会发生平移;如果企业改变产量,等产量线就会发生平移。这些不同的等产量曲线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生产者均衡点,这些生产者均衡点的轨迹就是扩展线。

K Q3 Q2 Q1 T3 L O 等斜线 S K N T2 O 扩展线 L

联系:由于生产要素的价格不变,两要素的价格比例是固定的,又由于生产的均衡条件为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所以,在扩展线上的所有的生产均衡点上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这意味着,扩展线一定是一条等斜线。

5、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

从图可知,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的劳动的边际产量MPL曲线先上升,在B点达到最高点,然后再降,利用此图,可分析TPL、APL、MPL相互关系。它反映了短期生产的有关产量曲线相互之间的关系。 Q C D

第Ⅰ阶段 第Ⅱ阶段 第Ⅲ阶段 TPL B AB/

A/ C/ A// APL O L1L2 L3 L4 LMPL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的产量曲线

第一:边际产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

据边际产量的定义公式MPL=d TPL(L,K)/dL可知,过TPL曲线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相应的MPL值,例如,图中,当劳动投入量为L1时,过TPL曲线上A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相应的 MPL值,它等于A/L1的高度,(L1点的MPL值在MPL曲线上)。

因为每一个劳动投入量上的MPL值就是相应的TPL曲线的斜率,所以在图中MPL

曲线和TPL曲线之间存在这样的对应关系:在劳动投入量小于L4的区域,MPL均为正值,则相应的TPL曲线的斜率为正,即TPL曲线是上升的,在劳动投入量大于L4的区域,MPL均为负值,则相应的TPL曲线的斜率为负,即TPL曲线是下降的。当劳动投入量恰好为L4时,MPL为0,相应TPL曲线的斜率为0,即TPL曲线达极大值点。即曲线的零值点D/和TPL曲线的最大值点D是相互对应的。

MPL曲线和TPL曲线的对应关系:只要边际产量是正的,总产量是增加的,只要边际产量是负的,总产量是减少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点。

由于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的边际产量MPL 曲线先上升在B/点达到最大值,再下降,所以,相应的TPL曲线的斜率先是递增的,在B点达到拐点,然后再递减。即MPL曲线的最大值点B/和TPL曲线的拐点B是相对应的。

第二:平均产量和总产量之间的关系,据平均产量的定义公式APL=TPL(L,K)/L 可知,连结TPL 曲线上任何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就是相应的APL值。

如图,当劳动投入量为L1时,连结TPL曲线上A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OA的斜

率即AL1/OL1,是相应的APL值,它等于AL1的高度,所以,当APL曲线在C点达到最大值时,TPL曲线必有一条从原点出发的最陡的切线,切点为C点,即最大的APL值。

第三: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

MPL曲线和APL曲线之间存在的关系:两条曲线相交于APL曲线的最高点C/,在C/点以前,MPL曲线高于APL曲线,MPL曲线将APL曲线拉上,在C/点以后,MPL曲线低于APL曲线,MPL曲线将APL曲线拉下,不论是上升还是下降,MPL曲线的变动都快于APL曲线的变动。

五、1、APL=TPL(L,K)/L=ALαK1-α/L=ALα-1K1-α,

MPL=d[TPL(L,K)]/dL= d[ALαK1-α]/dL=αALα-1 K1-α

//

2、Q=3K=4L=12,

K=4,L=3, r=4,w=1

TC=kr+wL=4*4+3*1=19

3. MPL=dQ/dL=d[L2/3K1/3]/dL=2/3(L/K) 1/3

MPK=dQ/dK=d[L2/3K1/3]/dK=2/3(L/K) 2/3

MPL/ω=MPK/γ 2/3(L/K) 1/3/2=2/3(L/K) 2/3/1

kr+WL=ck.1+W.2=3000

K=L=1000, Q=1000

4.总产量最大时,边际产量为0, dQ/dL=21+18L—3L2=0 L1= 4,L2=2

L=3,MPL=48,APL=39 5、B)3K=4L=10 K=10/3,L=10/4

第五章 成本理论

一、 1: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的支付

2: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面对若干选择项目,如果选择其中某一项目,所放弃其余项目中的最大一项收益则构成所选项目的机会成本。当资源本身是闲置的即没有选择余地时,机会成本则为零;结合机会成本考虑,如选择结果净收益为负,则表明选择不当。

3: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4: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5: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6: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恶化了,则是企业的外在不经济

7:当生产扩张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厂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使经济效益下降,这叫规模不经济

8:厂商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这叫规模经济 9: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10:表示厂商在长期内按产量平均计算的最低总成本

11: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对不变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 12:外在成本一个群体的活动,对另一个群体产生影响,而所引起的外在成本, 13:包络线本身不包括在曲线族中,但过这一曲线上的每一点,有曲线族中的一条曲线和它在这点相切。

14: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改善了,称为外在经济。 二、判断题

1、×,2、×,3、×,4、√,5、×, 三、选择题

1、④,2、②,3、③,4、④,5、①,6、④,7、④,8、①,9、②,10、②,11、③,12、①,13、①,14、④ 四、问答题

1、考虑A、B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如果B产品的生产成本不变,生产A产品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则B产品的机会成本下降。相反,如果A产品生产的利润收入不变,而B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则B产品的机会成本上升。由此可见,生产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越高,说明这种物品的生产效率或效益就越低。

2、C AC MC D (b) AVC F A

A AFC

2.54 5Q

短期成本曲线综合图

对任何一对边际量和平均量而言,只要边际量<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

拉下;只要边际量>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上。当边际量等于平均量时,平均量必达到本身的极值点。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的MC曲线有先降后升的U型特征,所以,AC曲线和AVC曲线也必定将是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MC曲线必定会分别与A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与AVC曲线相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如图,U型的MC曲线分别与U型的A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D,与U型AVC曲线相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F。在AC曲线的下降段,MC曲线低于AC曲线。在AC曲线的上升段,MC曲线高于AC曲线,与此相似,在AVC曲线的下降段,MC曲线低于AVC曲线,在AVC曲线的上升段,MC曲线高于AVC曲线。

对于产量变化的反应,MC要比AC和AVC敏感的多,反映在图中,不管是下降还是上升,MC曲线的变动都快于AC曲线和AVC曲线。

最后,比较图中AC曲线和MC曲线的交点D与AVC曲线和MC曲线的交点F,发现前者的出现慢于后者,并且前者的位置高于后者,即,AVC曲线降到最低点F时,AC曲线还没有降到最低点D,而且AC曲线的最小值大于AVC曲线的最小值。因为在平均总成本中不仅包括平均可变成本还包括平均不变成本。正是由于平均不变成本的作用,才使得AC曲线的最低点D的出现既慢于,又高于AVC曲线的最低点F。

3、不对,只有在LAC曲线的最低点才与SAC曲线的最低点相切。

4、规模报酬的递增阶段对应着LAC曲线的下降阶段,规模报酬的不变阶段对应着LAC曲线的最低点,规模报酬的递减阶段对应着LAC曲线的上升阶段。

5、(1)TVC=Q3-10Q2+17Q,TFC=66,(2)TVC(Q)=Q3-10Q2+17Q,AC(Q)= Q2-10Q+17+66/Q AFC(Q)=66/Q,MC(Q)= 3Q2-20Q+17 6、 Q 1

TC

C

1000

0

10

900

900

0

TF

TVC

AVC

C

10

0

100

1000

AF

AC

MC

2 1800

101700 850 50 0

3 1400

101500 500 33 0

4 3300

103200 800 25 0

5 4500

104400 880 20 0

6 7500

107400

12317

0

3

0 7 8000

107900

11214

0

8

2 8 1040

10

1030

12812

0 0

0 8

0 9

1400

10

1300

144

11

0

五、1、TC=3000+480+15000×0.2=6480 FC=3480

AC=6480/15000=0.432

2 、FC=0.04Q3

-0.8Q2

+10Q AC=0.04Q2-0.8Q+10

d AC/ d Q = d(0.04Q2-0.8Q+10)/ d Q=0, Q=20 Min AC=14.4

3、1)Q=KL, L=Q2/K= Q2/4 TC=100+5/2 Q2 AC=100/Q+5/2×Q MC=5Q 2)P=MC 40=5Q, Q=8

TR=PQ- TC=40×5-100-5/2×8=80

900 533 825 900 125114130155

0

800 700 1900 1200 1500 500 2400 -900

4、MC=Q+4

TC=∫MCdQ=∫(Q+4)dQ= 1/2 Q2+4Q ACV=1/2 Q+4

5、1)AC=100/Q—3Q+4 Q2,Q=2 TC= AC Q=120 TFC=100 TVC=20 MC=36 AFC=50 AC=6

2)AVC= —3Q+12 Q2

Min

dAVC/dQ=-3+12×2 Q=0, Q=3/24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一、 1:市场指从事物品买卖的交易场所或接洽点。行业指为同一个商品市场生产和提供商品的所有厂商的总和。市场和厂商的类型是一致的。 2:厂商既无利润,也无亏损的均衡点称为收支相抵点。 3:指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总收入的增量。

4: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了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同方向变化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表示厂商在每一个价格量是能够给他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最优产量。

5:厂商的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厂商可以继续生产也可以不生产,也就是说,厂商生产或不生产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在这一均衡点上,厂商处于关闭企业的临界点,该均衡点被称为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

6:完全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从既定价格水平出发的一条水平线。 7: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信息是完全的。这样的市场称为完全竞争市场。 8: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收入。 9:边际收益: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收益。

10:该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反而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下降,这样的行业称为成本递减行业。

11:该行业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这样的行业称为成本递增行业。 12:完全竞争行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13: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二、1、√2、√3、√4、√5、×6、√7、√

三、1、②,2、④,3、③,4、②,5、④,6、③,7、①,8、①,9、①,10、③,11、③,12、②,13、②,

四、1、因为在理论上完全竞争厂商假定生产者和消费者具有完全的的信息,无需

作广告。厂商做广告只会增大产品的成本,使所获得的利润减少甚至亏损。完全竞争厂商仅是价格的接受者,能按市场决定的价格卖出他愿意出卖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故厂商不愿作广告。 2、SMC曲线与纵轴相交。

3、假定厂商的销售量等于厂商所面临的需求量。

完全竞争厂商的水平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个销售量上,厂商的销售价格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必然有AR=MR=P

4、 (a) P S= S(P) P1 a P2 b P3 cAVC P4 d SMC

Q4 Q3Q2 Q1 Q ( b)

当市场价格分别为P1、P2、P3、P4时,厂商据P=MR=SMC的原则,选择的最优产量顺次为Q1`、Q2、Q3、Q4,SMC曲线上的E1、E2、E3、E4点明确地表示了这些不同的价格水平与相应的不同的最优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但是,必须注意到,厂商只有在P≥AVC时,才会进行生产,而在P<AVC时,厂商会停止生产。所以,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用SMC曲线上大于和等于停止营业点的部分来表示。如图(b)所示,SMC曲线上的实线部分就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S=S(P),该曲线上的a、b、c、d点分别与图(a)中的SMC曲线上的E1、E2、E3、E4点相对应。

从图(b)可见,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它表示了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同方向变化的关系。更主要的是,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表示厂商在每一价格水平的供给量是能够给他带来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最优产量。

某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 价格P 销售量Q 总收益TR=PQ 平均收益AR=TR/Q 边际收益MR=△TR/△Q 1 1 1 1 1 P P TR 4 3 300 2 d(AR=MR=P) 200 1 100

100 200 300 400Q 100 200 300 400 Q

100 200 300 400 500 100 200 300 400 500 1 1 1 1 1 1 1 1 1 1 据上表可绘制下图:

某完全竞争厂商的收益曲线

总收益>总成本所形成的利润是超过正常利润的超额利润。这种超额利润极大的必要条件是MR>MC

因为:π=TR-TC

所以d π/d Q=d TR/d Q-d TC/d Q

为满足利润极大,令d π/d Q=0,即d TR/d Q-d TC/d Q=0。 d TR/d Q=d TC/d Q MR=MC 利润极大化的充分条件是利润函数的二阶导数小于0,即d2TR/d Q2<d2TC/d Q2。

即,边际收益的变化率<MC的变化率 。

由图可知,完全竞争厂商的AR曲线、MR曲线和需求曲线3条线重叠。原因:厂商的每一个销售水平都有AR=MR=P,且厂商的需求曲线就是一条既定价格的水平线。

5、在短期,不管固定成本有多高,只要销售收益能补偿可变成本,厂商总可以营业。在长期,一切成本都是可变的,就不存在固定成本高不高的问题了,因

此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高固定成本不能是厂商关门的原因。 6、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生产中,市场的价格是给定的,且生产中的不变要素的投入量是无法变动的,即生产规模也是给定的。所以,在短期,厂商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的调整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当厂商实现MR=SMC时,有可能获得利润,也有可能亏损。 把各种情况考虑在内,有以下5种情况:

P

SMC SAC E d(AR=MR=P) P0 F

O Q* Q

(a):根据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为MR曲线和SMC曲线的交点E,相应的均衡产量为Q*,在Q*的产量上,平均成本为FQ*。由于平均收益(价格P)大于平均成本,厂商获得利润。厂商的单位产品的利润为EF,产量为OQ*,两者的乘积EF·OQ*等于总利润量,它相当于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P SMCSAC

P0Ed (AR=MR=P)

OQ* Q

(b):厂商的需求曲线d相切于SAC曲线的最低点,这点是SAC曲线和SMC曲线的交点,这点也正是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E,在均衡产量上,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都为EQ*,厂商的利润为0,但厂商的正常利润实现了。以为在这一均衡点E上,厂商既无利润,也无亏损。所以该均衡点称为厂商的收支相抵点。

P SMC SAC AVC

F

P0 E d (AR=MR=P) G

O Q* Q

(c):由均衡点E和均衡点Q*可知,厂商的平均收益<平均成本,厂商是亏损的,其亏损量相当于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但在Q*的产量上,厂商的平均收益AR>平均可变成本AVC。所以,厂商虽然亏损。但仍继续生产,因为只有这样厂商才能在用全部收益弥补全部可变成本以后还有剩余,以弥补在短期内总是存在的不变成本的一部分。所以,在这种亏损情况下,厂商生产比不生产强。

P SMC SAC AVC

P0 E d (AR=MR=P)

OQ* Q

(d):厂商的需求曲线d相切于AVC曲线的最低点,这点是AVC曲线和SMC曲线的

交点,这点也恰好是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点,在均衡产量Q上,厂商是亏损的,起亏损相当于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此时,厂商的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AVC,厂商可以继续生产也可以不生产。这是因为,若厂商生产的话,则全部收益只能弥补全部可变成本,不变成本得不到任何弥补,若不生产,厂商虽不必支付可变成本,但全部不变成本仍然存在。在这一均衡点上,厂商处于企业的临界点。所以,该均衡点也称为停止营业点或关闭点。

P SAC

AVC G

PO d=(AR=MR=P) E

O Q* Q

SMC

*

(e):在均衡产量Q*上,厂商的亏损量相当于阴影部分的面积,厂商的AR<AVC,厂商将停止生产,否则,全部收益连可变成本都无法弥补,就别说对不变成本的弥补了。事实上,只要厂商停止生产,可变成本就可以降为0,此时不生产比生产强。

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短期生产的均衡条件: MR=SMC

式中,MR=AR=P,在短期均衡时,利润可能>0

=0 <0

7、厂商的生产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我们以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生产为例推导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什么呢?

P SMC

Pe E d(AR=MR=P)

O Q1 Q*Q2

利润最大化(一)

图中,有某完全竞争厂商的一条短期生产的边际成本SMC曲线和一条由既定价格水平Pe出发的水平的需求曲线。它们相交于E点,E点就是厂商实现最大化利润的生产均衡点。相应的Q*就是厂商实现最大化利润时的均衡产量。

注:纵轴表示的是货币数量,可同时用来表示收益R,成本C、利润π和价格P。

此外,完全竞争厂商的TR曲线是条由原点出发的斜率不变的直线。因为在每个销售水平,MR值是TR曲线的斜率,且MR等于固定不变的价格水平,用公式表示如下:

MR=d TR/d Q=d(P,Q)/d Q=P

因为,当产量<均衡产量Q*时,厂商的MR>SMC,表明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带来总收益的增加量大于所付出的总成本的增加量。即厂商增加产量是有利的。可使利润得到增加。所以,如图中指向右方的箭头所示,只要MR>SMC,厂商就会增加产量,同时,随着产量的增加,厂商的MR保持不变而SMC是逐步增加的,最后MR>SMC的状况会逐步变化成MR=SMC的状况。在这一过程中,厂商得到了扩大产量所带来的全部好处,获得了他们所能得到的最大利润,相反,当产量大于均衡产量Q,如为Q2时,厂商的MR<SMC,表明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量小于所付出的总成本的增加量,即厂商增加产量是不利的,会使利润减少。所以,如图中指向左方的箭头所示,只要MR<SMC,厂商就会减少产量,同时,随着产量的减少,厂商的MR仍保持不变,而厂商的SMC是逐步下降,最后MR<SMC的状况会逐步变成MR=SMC,在这一过程中,厂商获得的利润逐步达到最高水平。

*

不管是增产还是减产,厂商都在寻找能带来最大利润的均衡产量,就是使MR=MC的产量。

所以,边际收益MR=边际成本MC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该条件就是完全竞争厂商通过调整产量选择最优的产量,使得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均衡条件)一般,MR=MC时,厂商获利,是相对最大利润厂商亏损,是相对最小亏损。 8、为0,因为厂商在长期生产中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实际上是生产要素在各个行业之间调整,生产要素总是会流向能获得更大利润的行业,也总会从亏损的行业退出。正是行业间的这种调整,使得完全竞争厂商在长期均衡时的利润为0。 五、1、1)P=1/5,Q=4600,2)P=1/5

2、MR=LMC时,利润最大化,3Q2—24Q—60=0,Q=10 AC=20,TR=PQ—TC=100×10—200=800 3、Q=66,AC=37,TR=176

4、1)单个厂商的供给曲线P=0.1q+1 市场的供给曲线QS=1000P—1000

P=4,Q=3000

5、PS=0.12Q2–1.6Q+10(Q≥10)

第七章 非完全竞争市场

一、名词解释

1、垄断竞争市场:竞争程度介于完全竞争与寡头市场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是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但这些产品可互相替代,市场上企业规模较小,进入与退出市场比较容易。 2、多余的生产能力:实际产量与理想产量之间的差额。

3、理想的产量:西方经济学家一般把完全竞争企业在长期平均成本LAC最低点上的产量称作理想产量。

4、纯粹寡头行业:该寡头市场上寡头厂商之间生产的产品没有差别。

5、寡头市场:又称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场组织。

6、垄断市场:是指整个市场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7、不完全竞争市场:在西方经济学中,市场可以被区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四种市场结构,除完全竞争市场以外的所有的或多或少带有一定垄断因素的这三种市场都被称为不完全竞争市场。

8、生产集团:在垄断竞争理论中,把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称作生产集团。

9、自然垄断:该行业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需要在一个很大的产量范围和相应的巨大的资本设备的生产运行水平上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以至于整个行业的产量只有由一个企业来生产时才有可能达到这样的生产规模。而且,只要发挥这一企业在这一生产规模上的生产能力,就可以满足整个市场对该种产品的需求。在这类产品的生产中,行业内总会有某个厂商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其它优势,最先达到这一生产,从而垄断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销售。

10、主观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其它厂商的产品价格都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11、客观比例需求曲线: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且集团内的所有厂商也使产品价格发生相同变化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

12、弯折的需求曲线:寡头厂商推测其它厂商对自己价格变动的态度是跟跌不跟涨,即认为自己降价时,竞争者也会降价,以免他们丧失自己的市场,而涨价时,竞争者不涨价,以便 他们夺取市场,因此,寡头厂商的产品需求曲线就是拐折的。拐点以上的需求曲线比拐点以下的需求曲线要平坦些。

13、纳什均衡:在任何一个纳什均衡里,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其它参与者不改变策略。

14、占优策略:无论其它参与者采取什么策略,某参与者的唯一的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 二、判断题

1、×××√√ 6、××√√√ 11、√√ 三、选择题

1、②③②④④ 6、④②①①④ 11、③①④① 四、问答题

1、答:(1)含义:垄断竞争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有两种,它们通常被区分为主观需求曲线和客观需求曲线。①主观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中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其它厂商的产品价格都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该厂商想通过降价来增加自己产品的销售量,因为它认为,它降价以后不仅能增加自己产品的原有买者的销售量,而且还能把买者从生产集团内的其它厂商那里吸引过来。②客观需求曲线表示在垄断竞争生产集团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且集团内的其它所有厂商也使产品价格发生相同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该垄断竞争厂商降价后,由于其它厂商也跟着降价,其结果是使自己的销售量的增加只来自于整个市场的价格水平的下降,小于预期的销售量。

(2)关系:第一,当垄断竞争生产集团内的所有厂商都以相同方式改变产品价格时,整个市场价格的变化会使得单个垄断竞争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的位置沿着客观需求曲线发生平移。第二,由于主观需求曲线表示单个垄断竞争厂商单独改变价格时所预期的产量,客观需求曲线每个垄断竞争厂商在每一市场价格水平实际所面临的市场需求量,所以,主观需求曲线和客观需求曲线相交意味着垄断竞争市场的供求相等状态。第三,主观需求曲线的弹性大于客观需求曲线,即前者较后者更平坦。

2、答: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其相应的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和总收益曲线的一般特征为:第一,由于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总是等于商

品的价格,所以,它的平均收益曲线和需求曲线重迭,都是同一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第二,由于平均收益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则根据平均量和边际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推知,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总是小于平均收益。边际收益曲线位于平均收益曲线的左下方,且边际收益曲线也向右下方倾斜。第三,由于 每一销售量上的边际收益什就是相应的总收益曲线的斜率,所以当边际收益大于0时,总收益曲线的斜率为正,当边际收益小于0时,总收益曲线的斜率为负,当边际收益等于0时,总收益曲线达到最大值。

3、答:这是因为,只要MR﹥MC,垄断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得到的收益增量就会大于所付出的成本增量。这时,厂商增加产量是有利的。随着产量的增加,MR会下降,而MC会上升,两者之间的差额会逐步缩小,最后达到MR=MC的均衡点,厂商也由此得到了增加产量的全部好处。而MR﹤MC时,情况正好与上面相反。所以垄断厂商的利润在MR﹦MC处达到最大值。

4、答:在长期,完全竞争厂商是通过对全部生产要素的调整来实现MR=L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的。这种调整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为自由地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另一方面为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因为这样,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点发生在LAC曲线的最低点。所以,它的长期利润为0。

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即生产规模,从而实现

最大的利润。垄断行业排除了其它厂商进入的可能性,因此,与完全竞争厂商不同,如果垄断厂商在短期内获得利润,那么,他的利润在长期内不会因为新厂商的加入而消失,垄断厂商在长期内是可以保持利润的。

5、答:(1)垄断市场的条件主要有三点:第一,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第二,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第三,其它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2)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即生产规模,从而实现最大的利润。垄断厂商在长期内对生产的调整一般可以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垄断厂商在短期内是亏损的,但在长期又不存在一个可以使它获得利润的最优生产

规模,于是该厂商退出生产。第二种是垄断厂商在短期内是亏损的,在长期内它通过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摆脱了亏损的状况,甚至获得利润。第三种是垄断厂商在短期内利用既定的生产规模获得了利润,在长期中它通过对生产规模的调整,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利润。所以垄断厂商在长期内获得经济利润的原因在于长期内企业的生产规模是可调整的和市场对新加入厂商是完全关闭的。

6、答:(1)以不同价格销售同一种产品,被称为价格歧视。垄断厂商能实行价格歧视,是因为它具备以下的基本条件:第一,市场的消费者具有不同的偏好,且这些不同的偏好可以被区分开。这样,厂商就可以对不同的消费者或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第二,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或不同的销售市场是相互隔离的。这样就排除了中间商由低价处买进商品,转手又在高价处出售商品而从中获利的情况。 (2)垄断厂商对分割的市场收取不同的价格,这是三级价格歧视。对不同的市场而言,厂商会根据不同市场的边际收益相等来决定销售量,还应使生产的边际成本等于各市场相等的边际收益。这样,因为MR=P(1-1/ED),这就要求垄断厂商在需求价格弹性小的市场提高价格,在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市场上降低产品价格。 7、答:经济效率是指利用经济资源的有效性。高的经济效率表示对资源的充分利用或能以最有效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低的经济效率表示对资源的利用不充分或没有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生产。不同市场组织下的经济效率是不相同的,市场组织的类型直接影响经济效率的高低。西方经济学家通过对不同市场条件下厂商的长期均衡状态的分析得出结论: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最高,垄断竞争市场较高,寡头市场较低,垄断市场最低。一般来说,市场的竞争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率越高;反之,市场的垄断程度越高,则经济效率越低。

8、答:弯折的需求曲线模型主要是用来解释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刚性的,该模型的基本假设条件是:若行业中的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则其他的厂商都不会跟着提价,这便使得单独提价的厂商的销售量大幅度地养活;相反,若行业中的一个害羞厂商降低价格,则其他的厂商都会将价格降低到同一水平,这便使得首先单独降价的厂商的销售量的增加幅度是有限的。这样,单个寡头厂商所面临的就是

一条弯折的需求曲线,对应于单个厂商的单独提价部分,是该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的一部分;对应于单个厂商首先降价而后其他厂商都降价的部分,则是该厂商的实际需求曲线。在折点以上的部分是主观需求曲线,其弹性较大,较平坦;在折点以下的部分是实际需求曲线,其弹性较小,较陡峭。 五、

1、Q=800 P=6200 2、∏=350 Q=10 P=60 3、⑴P=360 Q=80 ⑵A=368

4、⑴Q=200 P=40

⑵Ed=-8 ⑶P=45-0.025Q 5、⑴TR=64

⑵TR=96 CS=32 ⑶CS=16

第八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一、名词解释 1、平均要素成本:

2、边际产品价值(VMP):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它等于要素边际产品MP与既定产品P的乘积。

3、边际要素成本(MFC):指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所增加的成本。

4、边际收益产品(MRP):在卖方垄断条件下,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它等于产品的边际收益MR和要素的边际产品MP的乘积。 二、判断题

1、√√√√√6、×× 三、选择题

1、④②② ①6、①① ① 四、问答题 1、答:要点如下:

第一,厂商在使用要素时同样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即要求使用要素的“边

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