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用字词句式分析 下载本文

18个文言虚词:之、而、以、于、为、其、因、乃、何、乎、且、若、所、焉、也、与、则、者

“之”的用法

一、作代词

(一)可代人、代物、代事:

例:(1)代人,作宾语:作《师说》以贻之。(【唐】韩愈《师说》) 译:写这篇《师说》送给他。 (2)代物,作兼语: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 译:用火烤,使它弯成车轮。 (3)代事理,作宾语: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译: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例: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比较这两种情况。 二、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可译为“的”或不译。 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译:如果能以江东的兵力,可以与中原抗衡。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古人对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的观览,大多能有所收获,是因为他们思考、探究问题深远而广泛全面。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 例: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译:有什么简陋的呢?

(四)“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译:从师求学的传统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

(五)定语后置的标志,一般不译。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六)补音助词,用在表示时间的词或某些动词后,凑足音节,无实义。 例: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译:比不上片刻所学到的东西。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去”、“往”。 例:吾欲之南海,何如?(【清】彭端淑《为学》) 译:我想去南海,怎么样?

用句子结构分析法分析“之”的用法;句子成分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谓前是状,谓后补。

(1)形如“谓语+之”,用作代词。

(2)形如“主语+之+谓语”,取消句子独立性。

(3)形如“名词+之+谓语动词/介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4)形如“名词+之+形容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5)形如“定语+之+名词”,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6)形如“之+地点/处所名词”作动词。

(7)形如“形容词/副词+之”,凑成二字或四字音节,不译。

“而”字的用法

一、作连词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 例: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译: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难攻占。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例: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译: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致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使它灭亡呢?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或“接着”或不译。

例: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译: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例: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左丘明《左转》的《烛之武退秦师》) 译:接住了别人的力量去损坏他,这是不仁的。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译:各位如果有意,看我的马头的指向就可以了。

(六)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例: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的《寡人之于国也》) 译:敲响战鼓,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 (七)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此”、“因而”。

例:表恶其能而不用也。(司马光《资治通鉴》的《赤壁之战》) 译:刘表妒忌他的才能,因此不重用他(刘备)。 (八)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以”、“以此”。 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译:妃嫔们久久地伫立着眺望着,盼望皇帝的光临宠幸。 二、“而”通“尔”,用作代词,可译为“你”或“你的”。

例: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归有光《项脊轩志》) 译:老婆婆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 三、“而”通“如”,可译为“好像”、“如同”。 例: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的《察今》) 译:军队惊慌的如同房屋倒塌一般。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译: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各有各的研究,只是这样罢了。 “而后”可译为“才”、“方才”,表示时间副词。 例: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译:我小心谨慎地为国献出我一切的力量,直到死为止。

“既而”可译为“不久”、“一会儿”、“后来”。

例: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译:不久,他以苏州人民发动暴乱的罪名向朝廷申告,追究查办并诛杀五人。

“以”字的用法

一、作介词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等。

例:愿以十五城请易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愿意用十五座城池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 (二)起提宾(宾语前置)的作用,可译为“把”。

例: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秦国肯定不会把城池交到赵国的手中,那么赵国自然不会把和氏璧给秦国。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例:且以一璧之故逆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况且因为一块和氏璧的缘故忤逆秦国,让他不开心,是不应该的。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例: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姚鼐《登泰山记》) 译: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出发,冒着风雪??来到泰安。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或者“率领”。 例: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译:天下时局动荡有变,大王可以割让汉中和楚国和解。 二、作连词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

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译:平坦而且离得近的地方,则来玩的游客多。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