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1 下载本文

一种多元的趋势。中国各民族都具有自身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

1)蒙古包2)碉房3)窑洞4)傣族的干栏式竹楼5)福建土楼 建筑的木结构特色

中国古建筑主要采用木质结构,由木柱、木梁搭建来承托层面屋顶,而内外墙不承重,只担负分割空间和遮风避雨的作用。 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建筑的群体布局特色

中国古建筑由于大多是木质结构,不适于纵向发展,便多借助群体布局,即以院落为单元,通过明确的轴线关系,来营造出宏伟壮丽的艺术效果。

大屋顶的建筑特色

大屋顶是极具中国建筑特色的标志物,它以屋顶出檐并向上仰翻的弧形造型,展示出独特的形态之美,它的功能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雨水急剧下流,还能通过斗拱挑起出檐更好的采光通风。

我国居民屋顶的坡度从南往北是逐渐减缓的。南方屋顶高而尖,原因是南方的年降水量大,气候又炎热,高而尖的屋顶既利于排水,又利于通风散热。北方由于降水较少,所以屋顶多建成平顶,这样既可节省建筑材料,还可兼作晾晒作物的场所。

另外,我国南方的园林建筑,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内外空间连贯,层次分明,苏州的拙政园是其典型代表。北方园林建筑则平缓严谨,粗壮质朴,内外空间界限分明。我国著名园林学家陈从周做出总结:“南方为棚,多出口。北方为窝,多封闭。”可见,从适应环境、居住舒适出发,南方建筑注重台风散热,北方建筑利于保温保暖。

重装饰重彩绘的建筑特色

中国古代建筑非常重视装饰和雕梁画栋,装饰主要是在大门、门窗、天花、梁栋之间,除了装饰作用,同时所用涂料、油漆等,特别是使用的油漆中含有铜,对木构材料起到很好的防虫、防腐作用,有很强的保护性能。

中国古代建筑特别注意跟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

中国古代的设计师们在进行设计时都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周围的山川形势、地理特点、气候条件、林木植被等,都要认真调查研究,务使建筑布局、形

式、色调等跟周围的环境相适应,从而构成为一个大的环境空间。

1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就开始修建长城,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由于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其工程之艰巨可想而知。秦以后历代君王大都加固增修。由于时代久远,早期各个时代的长城大多残毁不全,现在保存比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长城。所以一般人谈的长城,主要指的是明长城,它西起嘉峪关,东达辽东山海关,先后经过10个省区市,总长度为8851.8千米,其中仅人工墙就达6259.6千米,故又称作“万里长城”。

2宫殿建筑又称宫廷建筑,是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突出皇权的威严,满足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享受而建造的规模巨大、气势雄伟的建筑物。这些建筑大都金玉交辉、巍峨壮观。中国古代宫殿建筑采取严格的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相对低小简单。古代宫殿建筑物自身被分为两部分,即“前朝后寝”:“前朝”是帝王上朝治政、举行大典之处,“后寝”是皇帝与后妃们居住生活的所在。

代表性建筑:故宫

3祭祀礼仪是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王朝的重要政治制度,祭祀分大祀、中祀、小祀,礼仪均有差别,每一等级祀礼中所能使用的祭品、仪仗、舞乐和建筑形式,都有严格细致的规定。坛庙建筑以满足精神功能为主要目的,要求充分体现出祭祀对象的崇高伟大,祭祀礼仪的神圣肃穆。为了形成人们对祭祀对象的理性认识,增强其神圣感,坛庙建筑中还常用形和数来象征某种政治的或伦理的涵义。

代表性建筑:天坛 孔庙

第三章

三、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 (一)环境对语言产生的影响

1.词汇 根据王恩源(1989)的研究,在语言内部各系统中,词汇受环境的影响最大,也最直接、快捷。词汇反映语言的文化环境,即存在决定意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将环境中最熟悉的事物变成使用最广的词汇。

例如:俄语中以森林、树木为题材的数量很多,俄罗斯森林覆盖面积巨大,森林、树木与当地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

英语中有船(boat)的词特别多等等,岛国的独特地位以及稠密的河网,使船成为那里人民生产、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交通工具。

此外,在沙漠、戈壁地区,绿洲和水源象征着生命和希望,许多的词汇和谚语就与此有关。 还如在阿拉伯语中,至少用了6 000多个词语表示各种骆驼及其部位和有关的装备。这是因为骆驼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常年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爱斯基摩人则用许多不同的词来表示雪,如地上的积雪,正在下的雪,正在堆积的雪等等。

炎热的斐济,原有的语言中就干脆没有一个词与雪有关,这也是环境使然。 2 环境通过语言来作用于语音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所强调的差异中,语音(含方言)的差别就是主要的一种,

如北方话声音洪亮,语刚调爽,北方平原广阔,气候干燥;江浙话绵绵细语,江南水乡河网纵横,气候湿润,山清水秀;粤方言古音绕口,西北话高亢激昂,雄厚粗矿等等 究其原委,乃是与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人心理上、生理上的差异,从而引起人语音、声调以及表达感情方式的不尽相同。陕北黄土高坡上只会诞生高昂悲壮、孔武有力的信天游、秦腔,而绝不会形成婉转悱恻的越剧、苏州评弹等,便是个中道理。

3 环境对语法的影响

语法作为思维的工具,折射出不同地理环境对不同民族产生的认识思维方式的影响。例如:英语与汉语

英语具有繁复多变的语法形式和多样的词法形式,以及形胜意、以形统意的句法特征。英语国家的人长期生活在生存挑战和磨难的海洋环境中,人们需要客观、冷静地认识自然,他们对个性、理性也有更多的强调和追求,从而导致英语语法的诸多繁杂变化。

汉语则崇尚意会,少形式变化,以语序和虚词为主要语法和手段,语法结构要简约许多。我国处于水热配合良好的季风气候环境下,地理条件的优越、物产的相对丰富,造就人们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关系。人们满足于生存现状的精神面貌,促成了人们自觉的、悟性的辩证思维方式,更注重从整体上、对立统一的关系中求证认知对象的实质。这种环境塑造出的民族心态也会反映在汉语的语法特征上面。 (二)环境对语言传播、演进的影响

语言自身的发展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影响。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会促进或阻碍语言的传播,久之总会形成不同的语言(方言)景观。如七大方言区,无疑是地理环境条件的产物。

北方方言的范围面积占汉语地区的3/4,人口占70%以上,其他六种方言在不到1/4的面积上。除了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等原因,北方平坦、较少天然隔绝,有利于语言的传播。南方山地众多、河网密布,易于形成或保护不同的方言。如客家话,在粤东、闽东南封闭的山区,少受外来语言渗透,且客家人格守“宁卖祖宗日,莫忘祖宗言”的祖训,故能保持其固有的语言的风貌。这也说明,封闭的地理环境往往会对一种语言的保持起到屏障作用。

常说的 “一山一音,阴山阳山话不同”本身就是语言传播过程中的真实写照。平原、河谷、盆地等往往更利于同一种方言的形成,而山峰、河流、沟壑等也总成为语言的分水岭。 (三)人文环境对语言的影响

表现在行政区划、移民、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等

行政区域的划分和建制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旦一种语言成为一个国家的官方语言,该语言则通过教育体系、媒介、官方文件、法律条文等多种形式,很快成为国家范围内同用的语言。经济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其语言对其他地区或国家的影响势能往往就越大。国际上英语影响力的无可比拟,自然与美国、英国等英语国家强大的经济、文化影响实力分不开。

而国内近年广东话不少词语在全国的普及,如打的、搞掂、理单、打波(球)、靓等,自然是与广东经济的持续繁荣和数千万打工者的来来往往之宣传分不开。 1为什么古代中、西绘画存在这么大的差异?

东、西方绘画的异同,从表面上看,是技法的不同,深一层次探究,是观察方法的不同;在深一层次剖析,是哲学基础及审美意识等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这是当时古希腊哲学与中国春秋战国哲学不同的美术观念所决定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 “艺术应当模仿自然 达芬奇: “绘画为自然的孙儿”。 春秋战国哲学家老子: “ 天人合一”、“大象无形、五色令人目盲” 中、西绘画相同之处

东方绘画与西方绘画都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创造,必然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表现在绘画的发展上最初都为人物画,题材多为宗教服务。中国山水画、花鸟画与西方的风景画、静物画发展过程开始都作背景、陪衬,而后逐渐发展成独立的画科。中西画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都有由注重内容到注重形式的趋向。中国绘画早期也重视对自然和实景的描绘。 第四章

1文化生态学的概念,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的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 2自然环境在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印记 (一)自然环境与文化源地的选择

文化系统源地的选择:例,世界文明发祥地

文化现象源地的选择:例,主要宗教产生地,妈祖文化产生 (二)自然环境与地域文化特征的形成 自然与人类:挑战与应战

1 不同地域同一民族有不同的文化特征:西双版纳的傣族,哀牢山下的花腰傣建筑文化差别;徽州文化

2 地方文化传统与所处自然环境的深刻的联系:东北民俗,徽商,岭南文化 ;相似文化区有相似的自然特征:饮食辛辣口味

3 自然环境塑造的地方文化特征可以以先验文化特征的形式随着人口的迁移而迁移:黔东南苗族,侗族

苗族:溯沅江西迁,山岳苗巫文化,结构松散、自由

侗族:西鸥、骆越地区,河谷型文化,集体主义、氏族联盟 (三)自然环境与文化的兴衰 竺可桢 气温变化曲线 尼罗河流域文明 汤因比“挑战与应战” (四)自然环境与文化扩散 语言传播,妈祖文化传播 第2节 不同文化的自然观 一、自然观的演变历程

? 史前时期:“屈服自然,寄托于神话传说”

? 从文明之初到公元16世纪初:改造和支配自然,但有限 ? 地理大发现至今:“人与自然矛盾”

二、不同地域的自然观及其在文化发展中的意义 三、形形色色的自然观 人地关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