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讲义--一二章 下载本文

效果指目标达成度,涉及活动的结果。效果的具体衡量指标有销售收入、利润额、销售利润率、成本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等。利润是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之间的差额,是衡量效果的一项客观指标。

有效率无效果与有效果无效率都是不可取的。管理的有效性既追求效率更追求效果。效率意味着“正确的做事”,效果意味着“做正确的事”。因此,管理师效率和效果的统一,即“正确的做正确的事”。比较“正确的做事”与“做正确的事”这两项,“做正确的事”更重要。只有所做的是正确的事,一切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在不正确的事上“正确的做事”,只能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0006 管理者的概念与分类

(一)管理者的概念

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通过协调他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简单的说,管理者是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是管理活动的筹划者、执行者。离开了管理者,也就不存在管理。管理者工作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组织的成败兴衰。

(二)管理者的分类

1.按管理者所处层次的不同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1)高层管理者:对整个组织负有全面责任的管理人员。负责制定组织的总目标、总战略,掌握大政方针,有权分配组织中的一切资源,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对于组织的成败负有最终责任。包括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总裁或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经理人员等。

(2)中层管理者:负责制定具体的计划,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方面负有责任的管理人员。在高层与基层之间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贯彻执行高层管理者所制定的重大决策并传达到基层,同时将基层的意见和要求反映到高层。包括部门主任、科室主管、项目经理、地区经理、产品经理或分公司经理等头衔。

(3)基层管理者(一线管理者):管理作业人员的管理者。主要职责是传达上级指示和计划,给下属作业人员分派具体的工作任务,指导和协调下属的活动,控制工作进度。基层管理者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基础管理者所关心的主要是具体的战术性工作。包括汽车厂生产车间一个工作小组的主管人员;医院妇产科的护士长等。

2.按管理者所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域及专业不同,可以分为综合管理者和专业管理者。 (1)综合管理者:负责管理整个组织或组织中某个事业部全部活动的管理者。综合管理人员应当是管理的全才,是全能管理者。如:一个公司的总经理应当具有生产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才能。

(2)专业管理者:仅负责管理组织中某一类活动(或职能)的管理者。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营销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设备管理人员等。专业管理人员应当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具有某一方面的专长。也就是说,财务管理人员就应当是财务管理方面的行家里手,而营销管理人员就应当是精通营销管理的专家。 0007 管理者的角色

角色——处于组织中某一位臵的人所需要做的一系列特定的任务。亨利〃明兹伯格研

究发现,管理者扮演着十种不同的角色,管理者通过这些角色的履行影响组织内外个人和群体的行为。这是种角色可以进一步组合成三大类:人际关系方面、信息传递方面和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

(一)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 带领有关领导参观企业等。

领导者角色——激励、指导员工。

挂名首脑角色——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的业务时,如参加社会活动、宴请重要客户、

联络者角色——与内部人员进行沟通、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关系。 (二)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

监听者角色——通过各种媒介寻求和获取信息以便更好的了解组织和环境。 传播者角色——将获得的信息传递给组织其他成员。

发言人角色——向外界,如股东、消费者、公众、政府等,发布组织的有关信息。 (三)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

企业家角色——积极利用外部机会,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开拓新市场。 混乱驾驭者角色——处理冲突或问题、调解各种争端。

资源分配者角色——合理分配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资源。 谈判者角色——为了组织的利益与其他组织或个人进行讨价还价、商定成交条件。 0008 管理者的技能

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三种技能。 (一)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使用某一专业领域的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例如,生产技能、财务技能、营销技能等,都属于技术能力的范畴。尽管管理者未必要成为技术专家,但还是需要了解并初步掌握与其管理的专业领域相关的基本技能。当然,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于技术技能要求的程度不同。技术技能对于基层管理很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而高层管理者对技术技能往往只需要一般的了解

(二)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是指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人际技能对于高、中、基层管理者的重要性大体相同。

(三)概念技能

概念技能是指纵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要素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能力。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往往能感知和发现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理解事物的相互关系并找出关键影响因素,权衡不同方案的优劣和内在风险。概念技能对于高层管理最重要,对于中层管理较重要,对于基层管理则不太重要。

0009 有效的管理者与成功的管理者

美国组织行为学专家弗雷德〃卢森斯对450多位管理者进行研究后,发现这些管理者都从事以下四种活动:传统管理(包括决策、计划和控制);沟通(包括交流例行信息和处理文书工作);人力资源管理(包括激励、惩戒、调解冲突、人员配备和培训);网络联系(包括社交活动、政治活动和与外界交往)。但是,不同的管理者话费在这四项活动上的时间和精力显著不同。由此,他把工作数量多、质量好以及下级对其满意程度高的管理者称为“有效的管理者”;把在组织中晋升速度快的管理者称为“成功的管理者”。

一般的、成功的和有效的管理者四种活动的时间分布

类型 活动 一般的管理者 成功的管理者 有效的管理者 卢森斯根据以上的调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对于“成功的管理者”而言,网络联系对管理者的成功相对贡献最大;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相对贡献最小。

(2)对于“有效的管理者”而言,沟通的相对贡献最大;网络联系的贡献最小。 (3)社交和施展政治技巧对于在组织中获得更快的晋升起着重要作用。

在组织中不能简单的讲师需要“成功的管理者”还是“有效的管理者”,两类管理者各自有其重要作用。“有效的管理者”决定了组织的效率,而“成功的管理者”决定了组织的效果。鉴于此,在一个组织中,管理者的类型也应该体现管理学能级原理的要求,将适合的

传统管理 32% 13% 19% 沟通 29% 28% 44% 人力资源管理 20% 11% 26% 网络联系 19% 48% 11%

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同时,管理者之间形成一种互补,在纵向层面与横向层面上均能形成合力的素质结构。 0010 管理学的概念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对千百年来人类管理经验、智慧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人们学习管理的主要途径。20世纪初的1911年,美国著名的管理实践者泰勒出版了他的著作《科学管理原理》,这部里程碑式的著作的问世标志着管理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100多年来,管理学对促进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对人类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0011 管理学的特点

综合性——管理学是一门非常综合的学科,是吸收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不精确性——管理缺乏精确科学中的严密性和唯一性,这是因为影响管理的很多因素难以定量,而且管理主要是与人打交道,有非常多的不可控因素,因此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

实践性——管理学所提供的理论与方法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同时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又必须为实践服务,才能显示出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强大生命力。只有实践,才能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历史性——管理学是对前人的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的总结、扬弃和发展,割断历史,不了解前人对管理经验的理论总结和管理历史,就难以很好的理解、把握和运用管理学。

发展性——管理学还是一门处于不断更新、完善的学科,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过程中,管理学也必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0012 管理学的学习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

学习管理学要运用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看待世界和事物,要从事物的客观实际出发,承认事物之间的发展变化,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世界,探寻、理解和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反对从教条出发,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看世界。

(二)理论联系实际法

学习管理学要理论联系实际。管理学是人们对以往管理经验的一般总结,是对管理的概念、原则、理论、方法的基本概括。学习管理学可以用管理学的理论指导管理者的实践,使管理者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指挥。;学习管理学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管理的具体问题放在管理的具体环境中具体分析。

(三)系统方法

学习管理学要用系统方法。所谓系统方法就是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和分析管理活动的全过程。系统的方法要求我们在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具有整体的观点、开放的观点、动态的观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