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0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3讲 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下载本文

解析:选B。草原生态系统演变成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中,生物种类逐渐增多,营养结构逐渐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恢复力稳定性逐渐减弱,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逐渐升高,B错误。

10.如图是人们设想的宇宙飞船生态系统模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⑤可表示航天员所需的食物、氧气和水等生活资源 B.飞船中的能量循环利用,使飞船生态系统保持长期稳定

C.分解罐中的微生物可将流入的排出物分解,为立体农业中的植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D.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需航天员进行调控

解析:选D。①表示航天员呼吸释放的CO2,②③④可表示航天员所需食物、氧气和水等生活资源,⑤表示微生物将排出物分解成无机物,同时产生CO2,因而可以向立体农业中的植物提供无机盐和CO2,但不能为植物提供能量。物质可以循环利用,但能量传递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因此需要吸收太阳能,才能使飞船生态系统保持长期稳定。该人工生态系统涉及的生物种类较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差,需要航天员进行调控。

11.(2018·山东烟台模拟)如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过程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哪些成分?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图甲②、③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的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________调节,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

(4)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 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1.3×10 kJ,则人最多能获得能量________kJ。

(5)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3/4,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1 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________kg(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

解析:(1)由图甲可知,A是大气中的CO2库,D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过程①表示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图乙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应图甲中的D、B。(2)食物

9

8

17

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物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传递。(3)蛇的数量减少,导致蟾蜍因缺少天敌而增加,后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而又逐渐趋于稳定,这种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4)(6.8×10-1.3×10÷20%)×(20%)=2.46×10(kJ)。(5)改变前:1 kg 蛇消耗草为3/4÷(20%)+1/4÷(20%)=100(kg);改变后:1 kg 蛇消耗草为1/4÷(20%)+3/4÷(20%)=50(kg),所以改变后与改变前相比节余的50 kg草可流向人,故人比原来增重了50×20%×20%=2(kg)。

答案:(1)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D、B (2)含碳有机物 CO2 (3)负反馈(反馈) 自我调节 (4)2.46×10 (5)2

12.“稻鱼共生系统”中,鲤鱼的存在能抑制稻瘟病发生和杂草生长;水稻在给鲤鱼提供食物(水稻叶片)的同时,还能够抵挡烈日照射,降低表层水温;水稻能够利用氮素,降低水中铵盐浓度,为鲤鱼生长创造良好环境。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鲤鱼和水稻之间是________关系,它们之间的信息传递是________(填“双向”或“单向”)的。

(2)通过“稻鱼共生系统”反映了信息传递的功能之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稻鱼共生系统”相对单一的水稻田来说________稳定性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互利共生 双向

(2)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抵抗力 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

[培优冲刺]

13.(2018·陕西渭南模拟)切叶蚁切割收集的植物叶片,将含有消化酶的排泄物排在碎叶上,用来培养真菌,然后以真菌作为自己的食物来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切叶蚁“培养”的真菌是分解者,能促进碳、氮循环

B.探路的切叶蚁发现合适植物后会留下“气味”,这属于化学信息 C.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之间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 D.切叶蚁及与其培养的真菌之间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解析:选C。由切叶蚁将含有消化酶的排泄物排在碎叶上用来培养真菌,可知切叶蚁“培养”的真菌是分解者,能促进碳、氮循环,A正确;探路的切叶蚁发现合适植物后留下的“气味”,可在同种的不同个体间传递信息,属于化学信息,B正确;互利共生为种间关系,体型大小不同的切叶蚁属于同一种生物,它们之间存在种内互助关系,C错误;切叶蚁及与其培养的真菌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D正确。

14.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如图甲代表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的净

18

8

3

2

8

3

2

9

8

2

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生殖数量、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图甲可知,c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 B.从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C.从图乙可知,P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D.从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解析:选C。根据图甲可知,c点以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小于a点,生态系统的稳态将遭到破坏;由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使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增加,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根据图乙可知P点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即“S”型曲线中的K值。

15.(2018·河南六市联考)下表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在一年中的能量流动情况(C为分解者)。请回答下列问题:

现存个体 同化总量(×10 J) 6呼吸消耗量(×10 J) 590 64 13 10 6中的能量(×10 J) 6A B C D 900 100 15 18 200 15 2 6 6(1)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10 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的总能量是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的。

(2)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冻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低,因为冻原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森林中的动物在不同季节一般都有换羽(毛)的习性,这是它们受到________(填“物理”“化学”或“行为”)信息的影响而产生的适应性生理特征,是长期________的结果。 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和表格数据分析,已知C是分解者,A含有的能量最多,是生产者,则B是初级消费者,D是次级消费者。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A固定的能量900×10 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8×10÷(100×10)×100%=

6

6

6

19

18%。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总和,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的总能量是增加的。(2)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冻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故冻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低。(3)森林中的动物在不同季节一般都有换羽(毛)的习性,这是它们受到光照等物理信息的影响而产生的适应性生理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1)900 18% 增加 (2)动植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 (3)物理 自然选择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