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18《公共政策学》-网络学习-阶段测试 下载本文

D.公共政策互动机制

公共政策监控机制是由政策监控主体、政策监控对象、政策监控主体发生作用的内容和方式等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考虑到政策监控主体及其发生作用的内容和方式构成活动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内部政策监控机制的构成和外部政策监控机制的构成。 1.27评估主体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相关的评价程序,考察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产出和政策影响进行检测,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被称作( ) A.公共政策规划 B.公共政策设计 C.公共政策评估 D.公共政策执行

公共政策评估就是评估主体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相关的评价程序,考察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产出和政策影响进行检测,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 1.2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公共政策评估的技术标准的内容( ) A.社会公正 B. 系统化 C.系统化 D.多样化

技术标准的内容:多样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扎,公共政策评估活动中不仅大量采用多种技术方法,而且还经常使用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等;系统化;数量化。

1.29公共政策调整过程所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是( ) A.追踪原则 B.反馈原则 C.追踪反馈原则 D.实事求是原则

公共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则有:1.实事求是原则。实事求是是公共政策调整过程所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2.渐进调适原则3.追踪反馈原则

1.3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公共政策评估的消极目的( ) A.炫耀工作业绩 B.夸大工作难度

C.批评政策以达到改变政策的目的

D.依据评估结果,改善政策执行程序与技术

政策评估的消极目的主要有:①炫耀工作业绩,为本级政府或相关政府部门歌功颂德,追求个人职位的升迁。②夸大工作难度,要求追加政策活动预算,增加工作机构和人员。③规避责任。政府官员利用政策评估的结果,指出其不实施某项政策或实施某项政策的理由,规避应负的责任。④批评政策以达到改变政策的目的。利用政策评估的某些结论,批评现行政策的不足,为要求政策调整提供口实。

1.31下列哪一个不属于政策终结的代价( ) A.情感代价 B.政治代价 C.财政代价 D.机会代价

政策终结的代价包括:(1)情感和政治上的代价。(2)法律和财政上的代价。

1.32美国学者亚瑟.施莱辛格在研究美国政治历史后提出来的公共政策变动模式是( ) A.周期型 B.Z字形 C.学习型 D.X字形

周期型,这是美国学者亚瑟.施莱辛格在研究美国政治历史后提出来的。 2.多选题

2.1公共政策评估工作应该从哪些方面展开( ) A.政策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的需要 B.纠偏的需要

C.衡量成本与收益的需要 D.政治参与的一种表现

E.效率的需要

基于以下四方面,应该开展政策评估工作:一是政策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的需要;二是纠偏的需要;三是衡量成本与收益的需要;四是政治参与的一种表现。

2.2预评估是在政策执行前即政策方案处在规划阶段时所进行的一种带有预测性质的评估。预评估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 A.政策可行性评估 B.政策优缺点评估 C.政策优先顺序评估 D.政策有效性评估 E.政策影响评估

预评估是在政策执行前即政策方案处在规划阶段时所进行的一种带有预测性质的评估。预评估主要有五方面的内容:①政策可行性评估;②政策优缺点评估;③政策优先顺序评估;④政策有效性评估;⑤政策影响评估。

2.3公共政策监控过程包括哪几个方面( ) A.政策制定过程 B.政策执行过程 C.政策评估过程 D.政策调整过程 E.政策设计过程

公共政策监控过程包括政策制定过程、政策执行过程、政策评估过程和政策调整过程四个方面。 2.4从时间上看,政策稳定是什么和什么的统一。( ) A.阶段性 B.连续性 C.局部性 D.全局性 E.经济性

从时间上看,政策稳定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2.5作为一种逻辑上的流程,政策评估应包括( ) A.评估筹划 B.评估实施 C.评估监测 D.评估总结 E.评估反馈

作为一种逻辑上的流程,政策评估应包括评估筹划、评估实施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2.6司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主要体现为哪几个方面( ) A.裁定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与原则是否合法 B.裁定公共政策的内容是否合法 C.裁定公共政策的内容是否合理 D.裁定公共政策的执行是否合法

E.裁定公共政策执行的方式是否符合法律程序

司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①裁定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与原则是否合法;②裁定公共政策的内容是否合法;③裁定公共政策的内容是否合理;④裁定公共政策的执行是否合法⑤裁定公共政策执行的方式是否符合法律程序。 2.7一般来说,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做的政策评估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 A.政策调查报告。 B.政府工作报告。 C.公民意见和投诉。 D.政策听证会。 E.政府效能考评或绩效考评。

一般来说,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做的政策评估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工作:①政策调查报告。②政府工作报告。③公民意见和投诉。④政策听证会。⑤政府效能考评或绩效考评。

2.8在政策评估活动中,除立法机关、政党组织、司法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外,比较重要的主体是( ) A.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 B.专业机构和人员 C.大众传播媒介 D.非营利组织 E.民间社会

在政策评估活动中,除立法机关、政党组织、司法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外,比较重要的主体是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专业机

构和人员、大众传播媒介。

2.9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监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 A.接近 B.提供信息 C.游说 D.提出问题 E.评估政策

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监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接近。②提供信息。③游说。 2.10正式评估的特点有哪些方面( )

A.有评估组织机构和人员专门从事政策评估活动 B.评估方法比较规范 C.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D.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E.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正式评估是指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根据一定的评估理论,为了实现评估目标,按照一定的评估程序而对有关的评估对象所进行的评估。正式评估的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有评估组织机构和人员专门从事政策评估活动;二是评估方法比较规范。三是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2.11公共政策变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到每一项政策,可能影响其变动的因素是千差万别的,包括哪些( ) A.决策者的变动 B.政策环境的变化 C.政策资源的限制 D.政策的失效或低效 E.政策的合法性受到置疑

公共政策变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到每一项政策,可能影响其变动的因素是千差万别的,包括:1.决策者的变动;2.政策环境的变化;3.政策资源的限制;4.政策的失效或低效;5.政策的合法性受到置疑。 2.12政策调整具有哪些特点( ) A.渐进性 B.局部性 C.动态性 D.稳定性 E.程序性

政策调整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渐进性。第二,局部性。第三,动态性。

1.8 事实上,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的对象的公共政策,可以区分为具体个别的政策、政策一般和( )三个层次 a政策群b政策链c政策群和政策链d政策体系

1.30 公共政策学、政策学、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分析、政策研究、公共政策研究这些不同的学科名称表达的是( )。 a同一概念b不同概念c相关概念d同一学科的各个分支

2.1 下列属于经济政策的是( )

a福利政策b基础建设政策c产权与经营权政策d医疗卫生政策e公共安全政策

2.3在公共政策研究中,一手资料的收集与分析除了抽样方法以外,还有另外一大类方法。这类方法主要在于通过实地研究获得第一手的、用于定性研究的政策资料,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 a无结构访谈法b数据分析法c实地观察法d非参与观察法e参与观察法 1.6

从“事”的角度看,公共政策客体就是( ) a政策过程b政策问题c政策结果d政策项目

1.15 决策者依据完整而综合的信息做出理性的决策,即他遵循以最小的投人获得最大的产出的原则,选择最优方案,使用最佳、最适当的手段,达到最大值的政策结果。由这样一组假设构成的一个分析途径,就被叫做( ) a理性决策模型b渐进主义模型c规范最适模型d混合扫描模型

1.29 从法理上说,单一制政权的一切公共决策权属于( ) a地方b二者共享c中央d视情况而定

2.4 社会团体是通过哪些环节对公共政策发生影响( ) a利益聚合b利益表达c利益分散d政策传递e政策监督

2.8 下列哪几个属于公共政策间接主体中的跨国家政策行为者( ) a公共舆论b跨国公司c欧洲联盟d社会政治运动e公民

1.8 谁和杰弗里·普瑞斯曼(JeffreyL.Pressman)合作编著的《执行:联邦政府的期望在奥克兰的落空》一书,掀起了人们对于公共政策执行研究的热潮( )

a艾伦·维尔达夫斯基b拉斯韦尔c德洛尔d林德布洛姆

1.26 公共政策执行的基本原则是( ) a忠实原则b民主原则c法治原则d创新原则

1.32 负责组织落实公共政策的人员或组织被称作( )

a公共政策执行主体b政策执行组织c政策执行人员d政策执行方式

2.9 科珀等学者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根据政府在议程建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即直接提出或何接提出政策伺题)以及创始者扩散问题的程度和方向,提出的种模型是( )

a外在创始模型b动员模型c内在创始模型d交叉模型e网络模型

2.10 对议程确立过程研究很有影响的还有约翰·金登(JohnKingdon)的源流模型,他的模型建立在哪几种源流的基础上( ) a问题流b政策流c政治流d信息流e舆论流

2.11 在确定政策具体目标时,我们通常应该根据政策目标本身的特点和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的实际要求、条件以及有关伦理价值性考量来进行。具体说来,我们应主要遵循哪些原则( ) a实事求是b面向未来c系统协调d明确具体e伦理考量

1.26 哪本书首次提出并界定了“政策科学”(Policy Science的这一概念,被誉为“政策科学的开山之作”、“公共政策学的经典著作”,被人们认做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 )

a《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b《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c《政策方向》d《公共政策学》

2.4 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在内部构成上区分为( ) a核心概念b非次级概念c次级概念d边缘概念e边际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