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严密,护帮板及时打出,保证支架的初撑力达到要求。
6、片帮严重处和顶板破碎处要超前拉架,防止冒顶、漏矸,当超前拉架后,端面距仍超过标准时,则在前梁上挑板梁支护。
7、机组停机必须将支架拉到最小控顶距。
8、在进回风巷全锚地段支护处,若顶板压力大顶板破碎时,要采取套棚支护。 (三)过异常区域时的顶板控制。
本工作面在过薄煤区、软煤区、夹矸、应力集中区、顶板破碎区等异常区域时的支架布置形式不变,主要是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顶板管理,防止片帮,冒顶事故发生。
1、保证支架完好,使支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升架时初撑力达到规定要求。 2、将顶底板割平,保证支架有良好的接顶性能和支护状态。
3、割煤后,及时拉架护顶,片帮严重处要超前拉架,超前拉架时要保证机组能顺利通过,不得相互干涉,以免损坏设备。
4、若出现片帮,当支架已拉过超前架,但护帮板仍不能护顶时,在煤帮挑走向棚支护顶板,所用棚梁规格为不小于100mm厚的板梁,其板梁一头搭在支架前梁上不少于300mm,另一头直顶煤帮,且由两端向中间逐架进行。
5、拉架严格执行“少降快拉”带压拉架的原则,支架拉到位后,将支架升紧接顶严密,护帮板及时打出,保证支架的初撑力达到要求。
6、片帮严重处和顶板破碎处要超前拉架,防止冒顶、漏矸,当超前拉架后,端面距仍超过标准时,则在前梁上挑板梁支护。
7、机组停机必须将支架拉到最小控顶距。
8、在进回风巷全锚地段支护处,若顶板压力大顶板破碎时,要采取套棚支护。 (四)停产检修时的顶板控制
1、按规程要求,将两巷超前支护打够。
2、停产前将所有支架超前拉架,缩到最小控顶距,所有支架必须升紧,接顶严密,护帮板打出,支架立柱活柱行程不小于400mm,不大于700mm,单体柱活柱行程不小于200mm。
3、 将工作面顶板维护好,达到支护要求。片帮大处及顶板破碎处要在支架上方架设板梁维护。断梁折柱要及时更换。
4、所有在用单体柱要打实,打好并用防倒绳联好,不得出现泄液柱、三爪柱及两爪柱,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所有支架必须保证完好,不得有漏、窜液架。 (五)进煤帮作业时的顶板控制
一般情况下,禁止人员进入煤帮。特殊情况下,人员确实需进入煤帮构顶、检修、注浆、联网等作业时,严格执行入溜作业确认制度,且严格执行以下要求:
1、进入煤帮作业前,必须将前溜开关停电并挂停电牌,且闭锁前溜两个有效闭锁键并上锁。
2、进入煤帮作业前,检查支架情况,确保支架完好,并将支架拉至最小控顶距,将护帮板打出护帮。
3、进入溜子前必须进行敲帮问顶、找掉活炭活矸,避免顶板漏矸炭或片帮伤人。
4、必须有专人观山,发现异常时,及时撤离作业人员。 5、必须有专人看护支架手把,防止误操作支架伤人。
6、进入煤帮作业人员必须劳动保护齐全可靠,防止片帮漏矸伤人。 三、其他顶板控制方式
19
因工作面53011巷是顶板巷,53013巷是底板巷,回采过程中要做到:
1、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顶底板要保持平整,采高符合规程规定,机头、机尾都要与巷道顶底板随平。
2、工作面机尾由底板爬坡到顶板巷过程中,机尾8个架与进、回风巷保持水平,坡度控制在8°-10°平缓过渡到工作面底板。防止溜子产生急弯,造成急弯处溜槽磨损严重或坡度过大造成支架倒架、咬架。
3、加强工作面留底煤区段顶板控制,顶板破碎时要及时超前拉架护顶;片帮大时,要在支架前梁上及时穿板梁进行临时支护。
4、在整个回采过程中,每班要加强溜子位置观测,准确掌握机头、尾进度,采用调架和磨三角的方式进行调整溜子位置,防止溜子上窜下滑。
5、回采过程中,支架发生钻底或倒架时,要及时对支架进行调整,在支架前梁下打单体柱将支架吊起,在支架底座下垫小板梁,将支架扶正。若顶板破碎时,要先在煤帮处用单体柱和小板梁打临时支护,保证一架两柱再进行调架、扶架。
6、为加强底板煤厚控制,地测部门和本队随时掌握底板煤厚情况。
第三节 工作面巷道及端头顶板控制
一、工作面巷道及端头顶板控制 (一)53013巷 1、巷道及超前支护 1.1套棚支护方式
当顶板压力较大时,进风巷53013巷采用在两排钢带中间套设木棚(顶板压力过大时,可套设与巷道宽度适宜的工字钢梁),0-10m一梁四柱、10m-20m一梁三柱的支护方法。架棚时顶板不平,用R11031200mm/R11031500mm的板梁打木垛接顶支护,棚梁规格为R15035000mm或R15034500mm的红松圆木梁带小平面,棚腿根据巷道高度使用DW35-300/110X或DW42-250/110X型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距工作面煤壁10m-20m范围内,架棚时在距梁头两端100mm紧靠巷帮支设两排单体柱,另一排在人行侧距转载机100mm-200mm处打一排单体柱组成一梁三柱,保证行人侧距离不小于800mm;距工作面煤壁10m范围内,另在非行人侧距转载机100mm-200mm处打一排单体柱,组成一梁四柱,转载机两侧的柱不得影响转载机的推拉,且支护距离从工作面煤壁算起保证三个生产班超前支护距离班班不少于20m。破碎机大轮侧100mm-200 mm处单体柱修改到转载机非行人侧100mm-200mm处。所有单体柱要用联柱绳联好,单体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约11.4Mpa)。
顶板完整时机组向机头割煤距机头小于50架即可回柱,1#端头架顶梁梁端头以外2个循环范围内的单体柱可一次回掉;非行人侧回柱距离保证两个循环的进度。
随循环推进,将影响割煤的工作面侧单体柱逐根回掉。拉端头架前将影响拉架的单体柱回掉,煤柱侧一排单体柱一直延伸至端头1#架掩护梁尾端,端头1#架侧护板和煤柱侧一排单柱距离超过1200mm时,要靠端头1#架增加一排单体柱,但是必须保证安全出口不小于800mm,顶板压力大时,要及时补打点柱。
破碎机大轮处安全出口不够或顶板破碎压力大时,可在该处架抬棚支护,棚梁使用规格为R15035000mm或R15034500mm红松圆木梁带一小平面,棚腿根据巷道高度使用DW35-300/110X或DW42-250/110X型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一梁不少于三柱,并用联柱绳联好。移转载机前将大轮前方紧靠的单体柱回掉,移过转载机后及时补上空缺的单体柱。
1.2带帽点柱支护方式:
53013进风巷巷道支护为全锚,在顶板压力正常的情况下,超前支护采用在钢带下打带帽点柱,0-10m一“梁”四柱、10m-20m一“梁”三柱的支护方法。距工作面
20
煤壁10m-20m范围内,紧靠巷帮支设两排单体柱,另一排在人行侧距转载机100mm-200mm处打一排单体柱组成一“梁”三柱,保证行人侧距离不小于800mm;距工作面煤壁10m范围内,在非行人侧距转载机100mm-200mm处打一排单体柱,组成一“梁”四柱,转载机两侧的柱不得影响转载机的推拉,柱帽使用可回收的塑料柱帽。当巷道超高、顶板不平时采用构顶支护,在巷道顶部用R11031200mm/R11031500mm的板梁打木垛构顶配合R15035000mm或R15034500mm的红松板梁架棚支护,单体柱根据巷道高度使用DW35-300/110X或DW42-250/110X型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超前支护距离从工作面煤壁算起保证三个生产班每班都不少于20m,所有单体柱要用联柱绳联好,单体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约11.4Mpa)。
顶板完整时机组向机头割煤距机头小于50架即可回柱,1#端头架顶梁梁端头以外2个循环范围内的单体柱可一次回掉;非行人侧回柱距离保证两个循环的进度。
随循环推进,将影响割煤的工作面侧单体柱逐根回掉。拉端头架前将影响拉架的单体柱回掉,煤柱侧一排单体柱一直延伸至端头1#架掩护梁尾端,端头1#架侧护板和煤柱侧一排单柱距离超过1200mm时,要靠端头1#架增加一排单体柱,但是必须保证安全出口不小于800mm,顶板压力大时,要及时补打点柱。
破碎机大轮处安全出口不够或顶板破碎压力大时,可在该处架抬棚支护,棚梁使用规格为R15034200mm红松圆木梁带一小平面,棚腿根据巷道高度使DW35-300/110X或DW42-250/110X型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一梁不少于三柱,并用联柱绳联好。移转载机前将大轮前方紧靠的单体柱回掉,移过转载机后及时补上空缺的单体柱。
1.3回风隅角两排单体柱的布置方式
回风最后两排单体柱均匀布置,打在端头1#架掩护梁尾端前的两排钢带或棚梁下,柱距800 mm±100mm;顶板压力大时,要及时加密集点柱,但必须保证回柱时安全出口大于800mm。瓦斯探头悬挂在最后两排柱之间距最后一排单体柱不大于0.8m处。
拉端头架前先将瓦斯探头悬挂在倒数第二和倒数第三排柱之间距倒数第二排单体柱不大于0.8m处。拉过端头架后,先打好隅角沿空留巷的木垛或木点柱后开始回最后一排单体柱,由煤柱侧向端头架侧逐根回收,并补全最后两排单体柱。最后将回出多余的单体柱运出,码放好。
1.4机头上隅角沿空留巷支护形式
1.4.1横川口支护要求:横川口处打三个木垛维护,正横川口1.2m处打一木垛,横川口的前后1m各打一木垛,木垛使用R11031200mm、R11031500mm或R15032000mm的板梁打“#”字木垛,保证横川与回风巷交叉点处支护强度,木垛必须打到实底,并与顶板接实。
1.4.2沿空留巷支护方案:
上隅角通道维护用打木垛并配合点柱支护沿空留巷:拉过转载机后,当端头架尾梁后方距离达到1200mm以上时,进行打木垛支护沿空留巷,木垛使用R11031200mm或R11031500mm的板梁打“#”字木垛,木垛间距0—10m,根据现场顶板情况,在顶板压力较小时,可放大木垛间距;在顶板压力大时可以缩小木垛间距。沿空留巷木垛必须紧靠采空区侧搭建,保证木垛边缘距巷帮煤柱宽度不小于1m。木垛必须打到实底,并与顶板接实。正常回采期间,沿空留巷用两根板梁撑帮(木垛中上部),撑帮板梁两端分别与煤柱和老塘侧相接,防止老顶来压压垮木垛。
跟班干部根据现场顶板情况选择木垛与木垛之间打木点柱支护方式进行维护: 方案一:靠工作面侧每排钢带下打一根木点柱,木点柱距煤柱1.8—2m处支设。靠煤柱侧每隔一排(每两排)钢带下打一根木点柱,木点柱距煤柱0.8—1m支设。木
21
柱支设要带一定角度,迎山有力,打到实底并与顶板接实,防止进入老塘后将木柱推倒。木柱根据巷道高度选用合适高度的圆木。
方案二:隔一排(每两排)钢带打两根木点柱,靠工作面侧木点柱距煤柱1.8—2m处支设。靠煤柱侧木点柱距煤柱0.8—1m支设。木柱支设要带一定角度,迎山有力,打到实底并与顶板接实,防止进入老塘后将木柱推倒。木柱根据巷道高度选用合适高度的圆木。
方案三:一排钢带下打两根木柱,靠工作面侧木柱距煤柱1.8—2m处支设;靠煤柱侧木柱距煤柱0.8—1m支设。木柱支设要带一定角度,迎山有力,打到实底并与顶板接实,防止进入老塘后将木柱推倒。木柱根据巷道高度选用合适高度的圆木。
1.5超前支护外的支护形式:
在53013巷超前支护外顶板破碎压力大的地段采用套设木棚或工字钢梁进行支护或者采用补打锚索进行加强支护;在加强顶板支护时,必须确保行人通道不小于0.8m,并保证不影响皮带输送机的正常运转。在缩机尾过程中,要将控制台前方影响缩机尾的单体柱回掉,在拉过控制台后及时补上空缺的单体柱。
2、端头顶板控制
机头采用两架ZTZ11582/18/35端头架和液压单体柱相结合方式进行支护,靠端头架布置四架ZFG7200/18.5/33.5型排头支架(工作面1#架、2#架、3#架、4#架),排头架滞后工作面支架,滞后距离不大于800mm。机组割透端头煤壁后,沿溜子返回,先将工作面普通支架拉到位,溜子及其机头顶至煤壁,拉过工作面排头架,然后拉端头架,拉端头架时,先拉靠工作面侧端头架,再拉靠行人侧端头架,两端头架互为支点,降架前移。拉过端头架后,前移转载机。前移转载机时,自移系统的两个推移千斤同时作用前移。
工作面两端头,为防止架间漏煤、漏矸,保证设备检修安全,采用在排头、排尾架上铺金属网或塑料网或钢塑网,网平行支架铺设,根据顶板情况选用网规格为1200mm37000 mm或1200mm310000 mm,网长边搭接100—200mm,联双排,上排每m不少于7扣,下排每m不少于3扣,每扣扭结不少于两圈半,网铺设要超出排头、排尾架200—300mm,网长边下垂必须超出排头、排尾架护帮板,否则必须进行联网。
如顶板破碎时,铺设双层金属网,上双网时网的长边搭接0.5—0.6m;联双排,上排每m不少于7扣,下排每m不少于3扣,每扣扭结不少于两圈半,金属网长边下垂必须超出排头、排尾架护帮板,否则必须进行联网。
(二)53011巷
1、巷道及超前支护
1.1机尾切顶柱布置方式
机尾切顶柱与最后一个排尾架尾梁尾端相齐,在切顶线下打密集点柱及两根不小于75°的迎山戗柱,戗柱要打实、打牢,切顶线处密集柱柱距不大于400mm,倒数第二排柱柱距不大于800mm。拉最后一个排尾架前,先回收切顶柱。回收切顶单体柱时,由煤柱侧向排尾架侧逐根回收,戗柱不回,然后逐根打在原来倒数第三排木棚或钢筋梯下,柱距不大于800mm。在原来倒数第二排柱下补齐密集柱,柱距不大于400mm,并在密集柱下打两根不小于75°的迎山戗柱。最后回切顶的两根戗柱,将回出多余的单体柱运出,码放好,防止阻断操作人员后退线路。注:当最后一个排尾架侧护板和煤柱侧一排单体柱距离小于1200mm时,可打一根戗柱。
1.2套棚支护方式
当顶板压力较大时,53011进风巷采用在两排钢筋梯中间套设木棚(顶板压力过大时,可套设与巷道宽度适宜的工字钢梁),0-10m一梁四柱、10m-20m一梁三柱的支护方法:架设棚梁规格为R150mm34500mm或R150mm34200mm红松半圆木梁,棚腿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