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大量引用文化经典,列举文化名人,使文章论证有说服力,也增强了文章的文化韵味。
B. 文章第⑥段将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孔子与上文老子对比,指出老子强调“吃饱就好”,而孔子却主张、践行吃要讲究色香味。
C. 文章行文在几次转折、递进中,层层推进,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吃”的哲学,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D. 作为一篇说理文,文章语言轻松明快,并不一本正经说教,但却将作者思想意旨传达得贴切到位。
17. 依据全文,请简要概括 “吃的哲学”的内涵。 【答案】15. D 16. B
17. 讲究味道,有文化之美;讲究吃法,有人生乐趣;不求吃喝,有精神境界;避免奢侈,有人生品味。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记忆虽然看起来神秘莫测、难以触及,但它其实也有着坚实的生理基础。神经科学的教科书是这样说的:两个相邻的脑细胞通过连结的突触释放化学物质传递信息时,记忆就形成了。当大脑再次回忆时,这些连接就会被重新激活,并得到加强。一个多世纪以来,认为记忆存储于突触,一直是神经科学界的主流观点,不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新研究很可能会颠覆这一看法。
新的研究认为,记忆很可能被存储在了脑细胞内。
如果这个结论正确,将会给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带来重大突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主要表现就是患者会不断遭受痛苦回忆带来的侵扰。
十多年前,科学家开始研究用一种叫做普萘洛尔的药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普萘洛尔可以阻碍一些蛋白的合成,而这些蛋白对于形成长期记忆必不可少,因此这种药被认为可以阻止新记忆形成。可惜,人们很快就发现这不能解决问题——除非痛苦的事件发生后立即服用该药物,否则人依然会有不愉快的回忆。
近来,一种新的研究思路进入了科学家的视野:有研究表明,当人回想一段回忆时,被重新激活的连接不仅增强了,而且会暂时变得更容易改变——这个过程叫“记忆重固化”。在此时使用普
萘洛尔(或其他治疗手段,如电刺激或使用其他药物)可以阻止记忆的重固化,并清除相关的突触。这种减少重固化的机制,吸引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神经生物学家戴维·格兰茨曼的注意,他开始用海兔(一种像鼻涕虫的软体动物,是神经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动物)来开展研究。他和同事先对海兔施以轻微的电刺激,使海兔形成关于该事件的记忆,并在大脑中形成新的突触。然后,再将海兔的神经元转移到培养皿中,并用化学方法触发这段记忆,紧接着施用普萘洛尔。
和早前的研究一样,普萘洛尔清除了这段记忆相关的突触。但是,当再次触发这些细胞的记忆后,这段记忆在48小时之内完全恢复了。格兰茨曼说:“记忆完全恢复了,所以我猜测,记忆并非完全存储于突触中。”
如果记忆不是存储于突触中,那又被存在哪了呢?
科学家仔细检查神经元后发现,虽然突触已被清除,但细胞内部的分子和化学变化却保留了下来。可能是这些永久变化留下了记忆的痕迹。另一种可能是,记忆通过表观遗传修饰编码在细胞的DNA中,这些修饰会影响基因的表达方式。格兰茨曼和其他一些研究人员都倾向于后一种解释。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埃里克·R·坎德尔因对记忆的研究,获得了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于新的研究,他谨慎地注意到,实验结果是在施加药物后48小时之内获得的,而在这段时间内,记忆的固化过程并不稳定。
尽管才刚刚起步,但新研究确实表明,药物治疗很可能无法驱除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痛苦记忆。格兰茨曼说:“如果你两年前问我,用药物能否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我很可能会回答可以,但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不过,他补充道,记忆可能存储于细胞内部这一新发现,应该有助于治疗另一种与记忆有关的疾病——阿尔茨海默病。
(摘编自《大脑把记忆存在哪》,《环球科学》2016年09月26日)
1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突触是两个相邻的脑细胞的连结部分。认为记忆存储于突触,一直是神经科学界的主流观点。 B. 普萘洛尔被认为可以阻止新记忆形成,是因为它可以阻碍一些对于形成长期记忆必不可少的蛋白的合成。
C. 减少记忆重固化就是使用普萘洛尔或其他手段阻止记忆的重固化,并清除相关的突触。 D. 突触被清除,但细胞内部的分子和化学变化却保留了下来,这证明了记忆并非存储于突触中。 1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痛苦的事件发生后未立即服用普萘洛尔,人依然会有不愉快的回忆,应该是由“记忆重固化”造成的,因为当人回忆时,被重新激活的连接增强了。
B. 电刺激可以使动物形成记忆,在大脑中形成新突触,从而阻止记忆的重固化,并清除相关的突
触。
C. 格兰茨曼认为药物治疗很可能无法驱除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痛苦记忆,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新希望的主要依据都是记忆可能存储于细胞内部这一推断。
D. 科学家格兰茨曼在表述研究结论时说“我猜测”以及坎德尔对于新的研究“谨慎地注意到”,都体现了科学家对待科学研究的审慎态度。
20. 结合材料,请简要概括研究人员推断“记忆很可能被存储在了脑细胞内”这一结论的依据和研究步骤。
【答案】18. D 19. B
20. 依据:清除相关的突触后,触发相关细胞,记忆还能恢复。步骤:(1)刺激海兔形成记忆后触发这段记忆,并用药物等手段清除相关记忆的突触;(2)再次触发脑细胞记忆回复后,检查神经元依据两种可能做出结论猜测。
八、作文(70分)
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三则材料选其一即可)
(一)碰撞,可能源于双方的差异和无预设的相遇;碰撞,也会让人感到冒犯和不快;但更多时候,碰撞带来了交流,激发了兴趣,引起了探索。在一个多元的世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碰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生活中有很多种味道。味道可以尝,可以嗅,可以品。舌尖上有美味,芝兰之室有香味,一本好书有滋味……不同的味道是不同的体验,不同的味道丰富了不同的人生。
(三)距离,是时空相隔的长度,也是认识、感情上的差距。远距离欣赏,等距离交往,零距离沟通……善于调适距离,彰显处世之道、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 【答案】思想碰撞,向上的车轮
石头与石头的碰撞,摩擦出人类文明的小火花;乐器与乐器碰撞,造就了人类艺术花园的百花齐放;思想与思想碰撞,才有了世界进步的车轮滚滚向前。
与物物碰撞不同,思想上的碰撞意义重大。不同的思想相遇了,碰撞了,其激发出的火花四射,彼此相互启迪,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就如同那有了源头活水的半亩方塘,“天光云影共徘徊”。 思想上的碰撞,会让你的心胸更加宽广。不断与新思想碰撞,会你不再闭目塞听,而是拥有灵活的思考方式,在这样的思考方式下,整个人会变得通脱,气质一点点沉淀,最终心灵如经受无数次打
磨的圆润玉石,坚韧高洁。苏轼便是这样的人,一个能够在儒释道之间自由行走的人。苏轼一生遭遇多次贬谪,贬谪的生活苦不堪言,而他与几位僧人好友的交流,让他逐渐看淡了人生的失意,笑对挫折,“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正是思想上的碰撞,让苏轼参透了一切,历经磨难而依旧乐观豁达,处变不惊。
思想上的碰撞,会让你在蜕变中成长。有的时候,碰撞会将双方“击碎”,然后才逐渐形成新的生命,这大概也是科技发展、文明进步必须经历的一种痛苦的裂变重组过程。物理界争论数百年的波动说和粒子说困扰了无数科学家,然而最终波粒二象性的结论一出,震惊了科学界。那些科学家之前对于波动说和粒子说的辩论与坚持难道无用吗?不,是在碰撞中,双方指出了彼此的不合理,才为两者思想最终的融合创造了条件。是的,“真理越辨越明”,能不断地推翻自己的过去,重塑新的自我,这是碰撞带来的蜕变和进步。
当然,思想上的碰撞应是一种深层次的对话与交流,是相互启迪,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并不是一方千方百计碾压另一方,也不是碰撞之后草率地握手言和,即使与权威碰撞,也不要迷信、盲从。鲁迅先生就要求我们面对文化的碰撞时博采众长,有智慧有选择地“拿来”,为我所用。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裘锡圭教授,为了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不仅请同事、学生为自已挑错,还通过互联网向网友征求意见。可见,思想的碰撞来源于自我的探索与思考,碰撞之后,应立足于自我的提升。
思想碰撞,乃向上的车轮!让我们学会享受思想的碰撞吧!
语文Ⅱ(附加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焻;孔孟既没,圣学晦而邪说横。教者不复以此为教,而学者不复以此为学。霸 者 之 徒 窃 取 先 王 之 近 似 者 假 之 于 外 以 内 济 其 私 己 之 欲 天 下 靡 然 而 宗 之 圣 人 之 道 遂 以 芜 塞。相仿相效,日求所以富强之说,倾诈之谋,攻伐之计,一切欺天罔人,苟一时之得,以猎取声利之术,若管、商、苏、张之属者,至不可名数。既其久也,斗争劫夺,不胜其祸,斯人沦为禽兽、夷狄,而霸术亦有所不能行矣。
(节选自王阳明《传习录》)
22.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限处) .4..
霸 者 之 徒 窃 取 先 王 之 近 似 者 假 之 于 外 以 内 济 其 私 己 之 欲 天 下 靡 然 而 宗 之 圣 人 之 道 遂 以 芜 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