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下载本文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内容?认识到什么?如果没有纳税,国家就筹集不到必要的资金为大家办事。因此,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希望同学们长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2-3题。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储蓄的含义。

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

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信用社存款单、有关利率表格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老师的家里有8000元钱暂时还用不着,可是现金放在家里不安全,有哪位同学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

2、这位同学的建议不错,我就把这八千元进行储蓄。在储蓄之前,老师还想了解一下关于储蓄的知识,有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

二、 联系生活,理解概念 1、让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储蓄知识

2、说得真好,储蓄能支持国家建设,这是储蓄的优点,我们一起看以下的信息投影:2001年12月,中国各银行给工业发放贷款18363亿元,给商业发放贷款8563亿元,给建筑业发放贷款2099亿元,给农业发放贷款5711亿元。这些钱都是我们大家平时的储蓄。据统计,到2005年底,我国城市居民的存款总数已经突破10万亿,所以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对国家、个人都有好处。

3、储蓄时要做哪些工作?储蓄分几种类型?

13 结合自己的理解,向大家说说什么是活期和定期,什么是零存整取各整存整取吗? 三、 参与实践,内化体验

1、同学们了解的知识还真不少,老师先谢谢大家能相互交流这么多的储蓄知识。现在老师就带上这些钱,准备把钱存入我们泰兴镇的信用社,存款之前,信用社的工作人员给了老师一些存款单,要老师完整的填写这张存款单,现在同学们的桌子上就有这样一张存款单,你知道各部分该如何填写吗?试试看!(学生一边相互讨论一边填写)

2、学生展示所填表格,并相应介绍

3、刚才同学们都顺利的把八千元存入了信用社。假设过了几年之后,存款到期了,老师去信用社把它取出来,同学们都记得当初存入信用社的金额是人民币八千元整,现在取出来是不是也只是人民币八千元整?是少了还是多了?这些多出来的一部分钱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什么?

4、什么是利息?八千元又是什么?利息的多少一般由什么决定?你还知道什么? 5、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会进行调整,我国1998年到2006年银行活期和整存整取的利率如下:(投影)

整存整取 时间 98.3.25 98.7.1 98.12.7 99.6.10 2002.2.2 2006.8.30 活期 1年期 1.71 1.44 1.44 0.99 0.72 5.22 4.77 3.78 2.25 1.95 2年期 5.58 4.86 3.96 2.43 2.24 3年期 6.21 4.95 4.14 2.7 2.52 5年期 6.66 5.22 4.5 2.88 2.79 整存整取 整存整取 整存整取 从表中你能获得哪 信息?

根据刚才的交流,你认为应如何计算利息?

6、根据你们刚才所填写的存单,你能帮助老师算出八千元到期时有多少利息吗?

14 四、 联系例题,升华认识

1、你能帮亮亮算一算,到期时他可以得到多少利息吗? 学生计算后看书,与书上较对?

指名读:根据国家税法规定,个人在银行存款所得到的利息要按20%的税率缴纳利息税。

2、存款的利息必须按20%的利率纳税,纳税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座的同学长大之后都要依法进行纳税。那么亮亮应缴纳的利息税是多少元?亮亮实得利息多少元?

3、根据你手上所填写的存单能否帮老师算一算,老师应该交纳多少利息税?实际得到的又是多少?

学生计算后,汇报交流。

4、指着某同学,你为什么可以不纳税?

如果你购买的是国库卷和建设债券不仅仅可以用来支持国家的发展,而且不要纳税,希望同学们今后多支持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哪个同学知道,还有哪种储蓄形式不纳税?

五、 自主归纳,实际运用

1、这节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掌握了什么本领? 2、运用所知识完成练习二的5、6、7、8题。

第五课时: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页的例4和“练一练”,练习三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折扣的含义,了解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联系对“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已有认识,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以及与打折有关的其他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有关百分数问题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百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2、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15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4 1、认识折扣。

谈话:我们在购物时,常常在商店里遇到把商品打折出售的情况。 出示教材例4的场景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取到哪些信息。 提问:你知道“所有图书一律打八折销售”是什么意思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把商品减价出售,通常称做“打折”。打八折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打“八三折”就是按原价的83%出售。

2、探索解法。

提出例4中的问题:《趣味数学》原价多少元?

启发:图中的小朋友花几元买了一本《趣味数学》?这里的“12元”是《趣味数学》的现价,还是原价?在这道题中,一本书的现价与原价有是什么关系?

追问:“现价是原价的80%”这个条件中的80%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比较时要以哪个数量作单位1?这本书的原价知道吗?你打算怎样解答这个问题?

进一步启发:根据刚才的讨论,你能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 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原价×80%=实际售价 提出要求:你会根据这个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解:设《趣味数学》的原价是ⅹ元。 ⅹ×80%=12 ⅹ=12÷0.8 ⅹ=15

答:《趣味数学》的原价是15元。 3、引导检验,沟通联系。

启发:算出的结果是不是正确?你会不会对这个结果进行检验?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