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 禅宗 下载本文

第十四讲 禅宗

14.1禅宗的修行

今天讲禅宗的用功路线,有四种方法。第一种是忘心忘境,用冯大阿阇黎说话便是:“即心即境,能所双忘”。第二种是参话头,第三种为观力线,第四种为观月 轮。这四种方法的关系,参话头和忘心忘境是从去妄,观力线和月轮是显真。参话头和忘心忘境先去妄,等破了初关,月轮和力线随之显现。当然,观力线和月轮也 有去妄作用。只是,前两类偏于去妄,后两类强调显真。 14.1.1忘心忘境

现讲第一种忘心忘境方法。

第一个例子是七佛传法偈[1]。七佛传法偈全是表现的对心境双忘的方法。毗婆湿佛偈曰:“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象,幻人 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前两句说身是幻,第三句说心识本来也没有。身心都是空幻的,本来皆无。尸弃佛偈曰:“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 锯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一致的,第三句标明“身如锯末心如风”,身心均是空 幻的性质,通过遮妄来显真。毗舍浮佛偈曰:“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尘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基本是同一意思:忘心,无心无境,连用 词都差不多。拘留孙佛偈曰:“见身无时是佛见,了身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处别?”全是身心皆忘的精神。拘那含牟尼佛偈曰:“佛不见身知 是佛,若实有之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

于生死。”不见身是佛,实有之别无佛。下一位迦叶佛偈曰:“一切众生性清静,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 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身心是幻。释迦牟尼佛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万法皆空的境界。总之,七佛传法偈,都是从去 妄角度,从对妄的观察中遮妄显真。

第二个文献是初祖达摩尊者入道“二入四行”论。二入指理入和行入;行入又分作四种入。“依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缚,不能显了。若舍妄 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道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理入也。”这里达摩祖师既说了去妄,又说了显真,就跟 七佛传法偈不同了。“但为客尘妄想所缚,不能显了”中的客尘就是境,妄想就是心。因妄心和妄境覆盖,真性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把这些妄心妄境舍去,就能归真。下边就是归真境界:“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特别是凝住壁观,这就是显真境界。这里既 说了去妄又说了显真。行入就是四种行,最后一种叫“称法行”,称法行就是从体起用,这个就是指的理。即称性,称真理而行,六祖所谓“一行三昧”,称性直行 是也。

第三个文献是三祖僧璨禅师《信心铭·第三》。三祖信心铭意在指出自性如实空。如实空就是心境双泯。其中一段最重要的话是:“能由境灭, 境逐能尘,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元是一空。一空同两,其含万象。”“能由境灭,境逐能尘”说的是能所双忘。后两句“境由能境,能由境能,”这说 的是能所双起,即能所要忘则一同忘,起则一同起。“欲知两段,元是一空”,即能所两段都是同以空为体,

“一空同两”即一空中含着能所两段,能所一泯就是 空,在空中一显能所,万象就显出来了[2]。《信心铭》不出此境界。总之,自性就是如实空,如实空是从能所双忘而来,这种泯的一面。他既讲了 泯的一面,反过来,空里由体起用的境界他也讲了。体就是空,空里含着能所这两段,一显现万法就出来了,又返回去了。心境一显,如实空就显现为如实不空的妙 有万象了。

第四个例子是永嘉大师《证道歌》。歌中有两段把忘心忘境说得很明确。“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心和法是相对 的,根和尘是相对的,它们都是对同一个事情的不同说法。“两种犹如镜上痕”,此镜指的是如实空的自性;心法两种是自性上的灰尘。就是这些妄心和妄境把如实 空的自性给遮盖了,让自性不能显现。“痕垢尽除光始现”,把这些妄心妄性的灰尘扫掉,自性才能够显现。“心法双忘性即真”,心和境一块忘掉,自性就是真 性,就显现出来了。

下面一段“空拳指上生实解,执指为月枉施功,根尘法中虚捏怪,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了则业障本来空,未了仍须还宿债。”前边说的是外道小乘错 误的、不了义的修法,说这些人在纸上生实解,认虚为真。“执指为月枉施功”,法本是用来指出自性之月亮的,结果他们执著在这些法上,不见自性。“根境法中 虚捏怪”,根境这些妄法当中虚捏怪,捏眼睛让它出空花,让眼花了,自己心里还哄自己,就像幻师幻出来了个人来,又把自己给吓坏、吓死了一样。“不见一法即 如来”,如果能根境法双忘,就不见一法了,这就是如来,就是自性。见到自性就是如来,这样就名为“观自在”[3]。

下面是石头希迁祖师的《参同契》,念一段石头希迁祖师悟道的经历,他是怎么悟道的?“石头迁祖,因读《肇论》会万物为己之聚,遂悟‘圣人无己,靡所不 己’。复印证于禅宗,而疏《参同契》。”这是他悟道的因缘,读到《肇论》这句话“会万物为己,其为圣人乎?”他就悟道了,就知道“圣人无己,无所不己”, 把这个跟禅宗一印证,悟到禅宗的真解了,才有刚才的这段话。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把儒家和禅宗的境界确实是一样的,附带着说一下。他读到了这句话在《涅磐 无名论》的第十七章“夫至人空洞无相,而万物无非我事,汇万物以成己者,其为圣人乎?”到了这段话的最后,“妙契之至,本乎明依,然则物不异我,我不异 物,物我全会,归乎无极,近之复坚,退之复原,岂容终始其间哉?”就是这种汇万物归于自己一身的境界,在另一个地方也说了,“妙存第七者,妙悟在于极真, 极真则有无其观,其观则彼己莫二。所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同我则非复有无,异我则乘于汇通,所以不出不在,而道存乎其间矣,何则乎至人,虚心明 道,理无不同,怀六合于胸中,而灵鉴有余,尽万有于方寸而其神常虚。”最重要的两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本来是《庄子》中的一句话,僧肇法 师改动了一个词,原文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齐一。”也是儒家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很相似的表述。这句“怀六合于胸中,而灵鉴有余,尽万有于方寸而 其神常虚。”像镜子一样,整个万有都能照在自己的心镜当中。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禅宗跟儒家仁者与万物一体的精神是相似的,跟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也 是相似的,也就是说这种忘心忘境,即心即境,也就是说用自己的心把万有全包进来,也就是与万物为一体的境界,是一回事,不要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