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案 下载本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案

《新编小学语文教案》编写 参考意见(代序) 毕来林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实事

求是,从实际出发,明确培养目标,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 学质量。”很明显,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而 要提高教师的素质,除教师自身具备一定的思想认识和较高的业务基础外, 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直接的教学实践和间接地吸收优秀的经验。一个设计 优化的教案,可以说是特定的环境里,特定个体一定的教学成果和智慧展示 的结晶,把它们汇集起来,形成系列,便是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众多群体 的教学成果的展示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把这样一个精神产品奉献给读者,对 于提高一线教师的业务素质,对于促进语文教学的研究与改革,无疑具有积 极的作用。

这套新编教案,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以单 元为整体,紧紧围绕基础训练项目,分组(单元)分课编写,把指导学生正 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 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智 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基本目标。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 为主线作为设计教案的(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使这套新编教案真正成为 切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启发教师教学思路,能举一反三的施教方案。 新编教案的体例,分单元分组、单课(两类课文、读写例话)教案、基 础训练教案三部分组成。具体编写的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一、单元分组。一年级把入学教育和汉语拼音单独划分两个单元。以后 按教材的基础训练为标志各划分一个单元块。每个单元以“第×单元备课指 要”为题,围绕本单元的基础训练项目,点明本单元所含的教学课目和教学 内容,确定本单元的语文基本功训练重点,指出本单元所属课文的训练要求 和教学建议(要点)、教学注意点。注意前后各单元和课文之间的联系和衔 接,突出本单元的智能训练。

二、教案设计。低年级可根据已经审定的并试行的义务教材的课时按入 学教育、汉语拼音、看图读拼音识字、看图学词学句和单元分组中的看图学 文、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分篇目分课时设计教案。中高年级则依据单元分 组中的看图学文、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和读写例话,分课目分课时设计教案。 各年段教材的基础训练均设计相应的课时教案。教案的设计力求做到教师的 讲读和学生的自读与训练各有所专,又相互联系,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 新编教案的每一篇教案的内容和安排项目,一般为教学目的要求,教学 重点难点、教学思路、教学资料和教学用具或准备(这两项可有可无)、教 学时间(课时)教学过程等。

教学中教学目的要求的确定,要紧紧围绕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着 眼于学生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包括基础知识,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观察、 思维、想象、记忆等基本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教育(包括思想认识,道德品 质,意志品格,审美情趣,学习习惯等)两个方面。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 要结合教学要求、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准确地确定。设 计教学思路,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地点明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教学中要

注意的问题,充分体现教改精神,并注意与教学过程的联系。选编教学资料 要侧重《教学参考》以外,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使用价

值的备课资料,力求翔实、精当。

教学过程是新编教案的主体部分,它包括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 教学方法和师生的双边活动,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艺术风格的具体体现。 因此,设计教学过程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注意从不同类型课文的特点和 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教学环节。要注意体现课文、例话和训练这三种 教案的不同特点,要依据课文体裁的不同,篇幅的长短,内容的深浅和训练 的难易,以及各年级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合理安排课堂 组织形式,确定教师所发挥的作用和学生独立学习的成分的多和少。从讲读 课到阅读课到读写例话和基础训练,设计教学过程时,教师讲解的成分要依 次减少,而学生自学的成分要依次增多。从教学程序上,讲读类课文一般分 指导预习、初读课文、指导学生精读细读课文、归纳整理、总结提高、通过 练习加深理解等内容,其间教师的指导点拨要相对多一些。学生自学的成分 少一些,阅读类课文或讲读课文中浅显易懂的课文,则可分提示要点、学生 自读、指导学法、学生揣摩规律、质疑、师生联系旧知、充分讨论,以及课 堂练习等内容,其中学生自学的成分要适当增强。读写例话要体现指导读懂、 自学讨论、获得新知,联系单元组课文的知识和重点项目,指导读写实践等 步骤。基础训练课要树立整体观念,突出单元组训练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实 践性,体现启发、诱导和学生独立思考、操作的步骤和方法。

1. 讲读课文。讲读课文是教师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的示范教材,一般地 说来,其教学过程可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案的编写要 从整体着眼,从部分入手,进行字、词、句、段、篇的教学,注意每篇课文 各部分之间、每个部分与整篇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通过部分研习,回归整 体,使学生对整篇课文有比较完整、深刻的理解,并从中掌握学习方法,培 养阅读能力。同时,要注意根据各个年级的不同要求确定每一课的训练重点。 低年级要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着重进行词句的训练;中年级要突 出过渡性,在继续抓好词句训练的基础上,抓好段的训练和由段到篇的过渡 性阅读训练,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高年级要以篇的训练为重点,进一 步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在每个年级段,还要注意不同程度地渗透朗读、 默读、复述、背诵的训练,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新编教案的这一部 分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指导预习,初读课文。

预习是学生自求自解课文内容的最初途径,目的是为精读课文作好准

备。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查字典,自提疑难,自解课文大意,并练习作简要 的标记,如圈划重点、批注疑难等。教师的指导应重点放在激发学习兴趣, 教会预习方法和检查预习效果上,帮助学生在整体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 )指导学生精读细读课文。

指导学生精读课文是讲读课教案的重要内容。它包括指

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和感情色彩;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段与 篇的层次和内在联系;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体会课文作者的思 想感情;掌握作者布局谋篇的思路和方法等。其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有: 教师的引导、提问、点拨和讲解,学生的听说、阅读、思考、讨论等。教师 的讲解要讲究方法,注意适度,要善于指导学生思考的方向,教给学生思考

和读书的方法。对学生思而易误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讲解;对估计学生疑而 难解或足以促其智力发展的地方(亦即重点难点),教师的讲解还可适当透 彻一点。学生的讨论要体现教师的引导,避免出现表面上热热闹闹而学生并 无所得的教学后果。

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组织学生讨论,要善于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和 典型性的问题(结合学生质疑),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问题的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目的要明确,要根据每一课的教学目 的要求,通盘考虑该问什么,为什么这样问,在何处用什么方式问等,问题 的答案和要求学生回答的程度尽可能在括号内注明。②语言要简练,问点要 准确,并富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避免出现泛泛而问而没有思考价值的现象。 ③问题的设置要深浅适度,难易相当,大小相宜,面向全体,突出重点,防 止过大过深或过碎过浅空泛呆板。④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注意相互衔接,有一 定的逻辑性。

(3 )归纳整理,总结提高。

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将学生获得的知识加以梳理,使之条理化、系统 化,并加深印象,提高认识。可通过围绕全篇课文内容,设计带有总结性的 与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方面有紧密联系的问题,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 读、默读、复述、背诵等方式进行。 (4 )通过练习,加深理解。

练习是知识转化和能力迁移的重要环节。教案的编写要重视练习的设 计,并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设计练习要遵循“有序”、“有法”的原则。 所谓练要有序,就是要按课文教学的层次和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由浅入 深,从简到繁,先单项后综合,形成一定的序列。学生预习自学阶段,可设 计一些帮助其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练习题,包括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新词 等。其答案一般可在文中直接或间接找到。在讲读分析阶段,可设计一些能 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课文中心的练习题,包括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思 想情感等。其答案要使学生在认真读议后运用所学过的知识或联系上下文才 能找到。在回归总结阶段(也可在讲读中),可设计一些有一定坡度和难度 的思维训练题,包括领略课文优美的文辞,欣赏课文的优美意境,理清作者 的写作顺序等。这样各个阶段穿插训练,且各有侧重,当堂完成,既训练了 学生的能力,又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所谓练要有法,就是要教给学生一 些基本的练习作业的思考、动笔方法,以及教师根据练习内容、练习形式、 练习层次等给以恰当的辅导、点拨,使学生能当堂顺利地完成课堂练习。 (5 )设计恰当实用的板书。板书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新 编教案的板书设计,要紧扣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突出教学重点,体现课文 脉络,反映作者的行文思路、教师的教学思路和学生的学习思路,做到目的 性和准确性、条理性和简洁性、实用性和美观性的和谐统一。板书可以随着 教学的进程逐次出现,也可以总体附于全篇教案后,以供参考。

2. 阅读课文。阅读课文是学生半独立阅读性质的课文,是培养学生自学 能力的重要凭借之一。编写教案时,要注意适当提高学生自学的要求,着重 于指导学生自觉地运用讲读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进行阅读,使这些知识、 方法,得以复习巩固,强化迁移,逐步形成独立阅读的技能。教师的主要责 任在于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作必要的指导和点拨,并且要少而精,要有扶有 放。凡是学生自己通过反复阅读、动脑思考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就要放手让

学生自己解决。教案的这部分内容主要有:

教师提示阅读要点,学生自能读书;教师指导阅读方法,学生揣摩阅读 规律;学生提出疑难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共同议论,联系旧知(主要指讲读 课中新学到的知识)学习新知,在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重点,突破难 点,真正读懂课文。课堂练习和作业也要由学生独立完成。板书的设计也要 体现阅读类课文的教学特点。

3. 读写例话。读写例话是以学生学过的一篇课文为例子,帮助学生领会 本单元读写训练重点的一种课文形式。它往往起着统领本单元组课文知识, 把本单元组读写训练项目加以概括的作用。读写例话不同于知识短文,它虽 然也提供一些读写知识,但这些知识是通过学生的自学得到的,是学生从感

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用于指导读写实践的知识。编写这部分教案时, 首先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读懂,通过自学和讨论,自觉形成读写例话所谈的 认识,同时,要注意和本单元组课文特别是讲读课文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 课内形成的读写基本功进行读写实践。体现精要、好懂、有用的特点。 4. 基础训练。基础训练是在一定阶段对学生进行字、词、句、段、篇、 标点和听说读写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性训练,它往往安排在每个单元组课文 后面,由各种形式的作业练习题组成。它与本单元的课文有紧密的联系,但 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它的各项训练,既有横向联系,又有纵向联系。编写教 案时,要树立整体观念,突出各单元组训练的系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体 现启发、诱导和学生独立思考、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要注意联系学过的课文, 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已备的知识和技能,动脑、动手、动口,举一反三,触 类旁通,解决基础训练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新编教案在编写时,要从总体上把握以下几点: 1. 要依据《大纲》,紧扣教材,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确立明确的教学

目的和要求;要恰当地确定和突出教学重点,找准并突破教学难点;注重语 言文字的教学和朗读、默读、复述、背诵的训练,扎扎实实地进行听说读写 的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学 习习惯;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认识,在语言 文字的训练中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

2.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教学程序的设计要力求目 标集中,思路清晰,切合教学实际;每个环节的设计要有纲有目,语言表述 要简明扼要,内容安排要详略得当。

3. 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处理好“扶”“引”“放” 的关系。教师要“扶”得得法,“引”得适度,“放”得得当。要着重进行 教法和学法的设计,形式要因文而异,在反映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和设计教 学程序时,要尽可能设想到教学中的偶发因素,使新编教案既有科学性和创 见性,又有预见性和实用性。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是指教学要遵循一 定的规律和原则;教无定法是指教学的方法由于受教学思想、教师素质、教 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等因素的制约,不能强求一律。同样,教案的设计有固定 的形式和体例,但又不能拘于一格,只要是有利于启发教师的教学思路,有 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减轻负担,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 智力,提高质量的教学设计,都可以在教案中尽情体现。如果能使这套新编 教案真正成为不同教学流派和教学风格相互融合,具有时代特色,又有一定

价值的教学参考用书,便是我们编著者的最大心愿。

小学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 单元备课指要

这册教材有归类识字、课文(看图学文、讲读课文、阅读课文)、基础训

练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在全册教材又分三大部分来安排。第一单元是整 册教材的第一部分内容中的第一组,有5课归类识字(71个字),两篇看图学 文——《秋天》和《温暖》和一个基础训练。在看图学文《秋天》中又穿插 了一次说话训练,在基础训练中安排了一次写字训练和说话训练。

归类识字一共有5课:1、2课是看图归类识字,3、4课是以笔画简单的 熟字为基本字而带出的形声字归类识字,第5课是反义词归类识字。这5课 共有生字71个,以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每课归类识字都有句子或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