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厦门市生物八年级(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 下载本文

A.在公园里放养 B.建立自然保护区 C.与其他国家交换 D.私人收养

14.2000多年以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达50%,而现在仅有16.55%,这种变化导致的结果是( ) A.野生动物有了更大的生活空间 B.对动物生活的影响不大

C.少量的以植物为食物的野生动物的数量减少

D.大量的野生动物因栖息地丧失与食物的减少而灭绝或濒临灭绝 15.按照生物的一些共同特征将它们进行分类的学科被称为( ) A.生物学 B.数学 C.分类学 D.统计学

16.某学校内有一棵大夹竹桃树,虽有很好的观赏性和抗虫性,种植的位置也符合布局,但它体内含有有毒物质,正确的对待方式是( ) A.立即砍掉以保障学生安全 B.经园林部门允许后砍掉 C.挂牌加强安全宣传 D.搬走卖掉换上别的树种

17.东北虎、大熊猫、藏羚羊等都属于我国非常珍稀的一级保护动物,它们数量稀少的原因多种多样,下面关于东北虎数量稀少原因的描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繁殖力低下 B.全球气候变暖

C.生态环境被破坏 D.食物缺乏和人为猎捕

18.无脊椎动物是一个大家族,下列几种动物与所属类群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 A.水螅——腔肠动物 B.涡虫——扁形动物 C.蛔虫——环节动物 D.螳螂——节肢动物

19.我们校园里各种植物的标牌通常采用双名法来表示该种植物的国际通用名称。双名法的正确表示方法是( )

A.种加词+属名 B.属名+种加词 C.种加词+科名 D.科名+种加词 20.下列关于细菌真菌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某些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尸体粪便中的无机物变成有机物,供绿色植物利用 B.某些细菌和真菌可被人类利用来制作食品 C.某些细菌能净化污水、保护环境 D.某些细菌和真菌能引起人和动植物患病 二、填空题

21.根据生物性状________和________远近为依据,将生物依次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7个等级,其中___是重要单位,___是基本单位。在分类阶层系统中,我们都可以在不同的________中找到各种_____的位置。

22.中秋国庆放假李明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动物园。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真多,有大猩猩、章鱼、鸵鸟、热带鱼、蝴蝶、鳄鱼等,李明看得眼花缭乱。请你帮她给这些动物分类。

23.保护动物多样性需要在____________多样性、____________多样性、____________多样性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这些措施包括__________保护、__________保护和法制教育和管

理,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

24.病毒的结构简单,由___外壳和内部的___组成,没有___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___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___,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是它的___。 25.人体骨骼肌可分为头颈肌、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大肌群。 三、判断题 26.请判断

(1)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______) (2)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______) (3)大面积种植人工培育的优良品种、广泛使用除草剂等措施,对保护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都可能产生某些不利的影响。 (______)

(4)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为保护完整的热带草原生态系统而建立的。 (______) 27.对人类来说,原生生物是有害的. ______ . 28.生物的分类等级越小,生物间的共同特征越少_____ 29.不是所有动物都能主动运动。(_____) 四、连线题

30.(9分)请将如图生物与适合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31.请把下面生物类群与其特征用线连接起来

五、综合题

32.(9分)如图是鱼鳃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请标出图中①②的结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鱼是用_____呼吸的,鳃的主要部分是_____,其中密布毛细血管当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时,溶解在水里的_____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而血液里的_____就从毛细血管渗出,排到水中,因此进入鳃的水分含_____高,流出鳃的水分含_____高。

(3)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_____。 (4)鱼类和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同属于_____动物,其共有的特点_____。 33.(9分)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是某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一中缺少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__________。 (2)图一的食物网由_________条食物链组成。写出一条最长的食物链_________。

(3)若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草→鼠→鹰这条食物链中三种生物的有机物总量,则丙对应的生物是___________。

(4)图一的土壤中含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 (5)若图一中蛇的数量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_________,从而影响生态平衡。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物质循环,部分能量向下传递 B.物质和能量都完全消失

C.物质和能量都能完全循环 D.能量循环,大多数物质消失了

(7)各国海关都会对入境的货物进行严格检疫,严禁境外有害生物(包括虫卵和微生物)流入境内。若有害生物流入境内适宜的环境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__)

①有害生物的数量会大量增加②其天敌数量减少③境内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④很快被淘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4.1979年美国白蛾侵入我国,严重危害林木和果实,树木成片枯死,人们曾大量使用农药,试图控制虫害,却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了一种寄生蜂一一周氏啮小蜂,身长lmm,产卵于白蛾幼虫体内,利用幼虫体内营养发育长大,使白蛾幼虫死亡。连续放蜂两年,白蛾虫害得到有效控制。请分析:

(1)这种以虫制虫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有利于维持_____。 (2)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其中最有效的措施:_____。 35.回答有关实验探究问题:

(一):在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中,某租同学的设计方案如图所示:在迷宫的出口处放一些小白鼠喜爱的食物,将小白鼠放进迷宫入口,记录小白鼠“尝试与错误”次数.据此回答:

(二):为了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将同一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也放在无菌条件下.实验过程中,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温润.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与蚯蚓走“T”形迷宫相比,小白鼠“尝试与错误”次数要少得多,因为小白鼠的________能力比蚯蚓强,这种这种差异主要由________决定的. (2)实验结论:________ .

(3)上述探究活动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做进一步的改进?(答出一项即可)________ .

(4)在该实验的基础上,仍以小白鼠为例,再提出一个探究问题.________ . (5)该实验应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 . (6)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 .

(7)按照该方案进行实验,最可能获得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A C B B D D D B D C D B D C C B C 题号 19 20 答案 B A 二、填空题 21. 差异 将缘 界、门、纲、目、科、属、种 科 种 分类单位 生物

22.

23.物种 生态系统 遗传 就地 易地 就地保护 24. 蛋白质 遗传物质 细胞 活 遗传信息 繁殖方式 25. 躯干肌 四肢肌 三、判断题

26.√ √ √ × 27.错 28.错 29.错 四、连线题

30.

31.

五、综合题

32.鳃盖 鳃丝 鳃 鳃丝 氧 二氧化碳 氧 二氧化碳 能在水中呼吸 体内都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33.分解者3草→鼠→蛇→鹰草鹰(或乙)减少AC

脊椎